凱🤔🤔🤔
martininmatiny
关注数: 25
粉丝数: 58
发帖数: 516
关注贴吧数: 39
我家鬆獅只吃菜不吃蟲 排便正常,平時都有加溫
耳機只有調音喜不喜歡,沒有推力不夠的問題 Ie-k1 這款耳機的參數屬實離譜,60歐姆的阻抗乍看之下只有國磚才能驅動,但是樓主使用的是黑磚2,這玩意在低增益模式下 3.5mm 音量60就能出好聲音。
Theodosia rodorigesi 看見大家都在養兜花,就跟著養了 T.R 這個亞種其實沒多好看,但他的含金量就是跟其他亞種比起來,T.R 的母蟲更難找,希望能繁殖成功 (兩個月之後再更新)
黑磚固件同版本是可以刷的 使用0000國際版刷成0001日版,多出了 mora 的 app ,刷成日版後聲音很糊
紅眼 青紋血統 彩虹鍬形蟲 好像還沒看到過青紋這條血統出現紅眼
台灣省台南市參加TPAF耳機文化節 (樓主沒拍圖,且只有聽fitear) . 樓主器材:黑磚2 + ier-m7 Mh334 : 一坨大便,解析稀爛,有種final eva2020那台小入耳的調調,純純的調音塞,你真要看素質連ier-m7 都幹不過,不過銜接做的蠻好的。 . Mh335ht : 解析一流的人聲塞且低頻做出動圈的質感,人聲凸出較為圓潤有一定的甜味。 . Fitear imarge : 店員和我都認為它是334調音的延續機型,有334的調音但又不會像334糊成一片,你可以想成是現代調音版的334。 . Fitear silver : 這是我在展會聽到最奇怪的耳塞,根據你的曲目不同,他會呈現兩種完全不同的聲音,但都是好聽的,據說是因為高頻單元有時候不工作導致的。 這麼聽了一回,我完全能理解吧裡為啥說須山是酒後調音,須山調的我沒一個喜歡,都是一耳朵摘,反而是新人調的耳機我都蠻喜歡的;我個人聽下來,他家的非訂製沒啥聲場,和ier-m7 一樣窄(我說的聲場是極高頻帶來的聲場,不是那種調音帶來的垃圾聲場)
簡單說說ier-m7 (圖文不符) (以下都是個人主觀的評論) 如果你手上有降噪豆,m7的調音跟降噪豆很像,在你直推的情況下這兩者差距真不大,由於m7是動鐵你還會覺得降噪豆的聲音比較潤。 使用dap的情況下整體聲音會變乾淨,但是這不代表他好推,其實他有點綁定索尼自家的播放器,因為索尼的播放器人聲都有股甜味,如果使用其他家的播放器請選擇有味道的,不然這東西不會比降噪豆好聽(你用a306都能推個6-7成)。 跟m9的差別....就是聲場變大,人聲味道少點,聽流行可以不用上m9,那東西沒啥味道。
A306安全模式聽感 開啟方式:長壓電源鍵,直至跳出四選一的面板,再長壓關機鍵,就可跑出安全模式啟動通知,自重啟後進入安全模式 聽感:解析和高低頻明顯提升,但會影響樂器的分離度,結像變成一坨。 處理辦法:把系統語言設置成日文可以減輕高頻過尖的問題
Ier-m7/ m9 在a306上的eq(hufi) 我想聽聽看吧友們的看法
a306 + q11 最近常在 twitter 上看到這種組合,所以就買來玩玩。
一個退坑四年老玩家的心得 四年前把坑退了,以我個人的觀點,給想入坑的人一些建議。 1.到底要不要開卡包 在某些情況下,如果當期有一兩個系列有興趣的系列,我才建議你去開卡包,因為有在開卡包都會發現官方把特定稀有卡都放在特定的地方,我的意思是,你從官方以一箱的方式買,某些地方位置的盒容易出好東西,且因為封裝廠的不同,盒內的編號也是不同的。 2.要不要花大價錢買卡 我的看法是不要,除非是一些真的不會復刻的東西,例如(和某些遊戲或活動合作出的通常怪獸)、(早期的雷射卡面),除了以上兩種我都不建議購買,因為你後期變現是很不容易的,因為官方不知道復刻啥,就會拿高價卡復刻。 3.非大課如何買卡 我會建議買過年期間出的收藏包,因為當期的收藏包,都會容易出去年高罕的卡,如果你有些運氣,你可以透過當期的卡片收入,買入一副不錯的T0或T1系列,或是囤著等新系列也行。
掛一個虛假宣傳 真正的光王紫是指亮面白眼,這人拿普通紫紺忽悠消費者
gop,應該是目前人工飼育最大的
日本 iReep 01 試聽 2023/5/31收貨,最近這一兩個星期不定時更新
a306的個人使用心得 手上有Xperia 5 ii 和 a306,我能很付責任的跟你說一定和手機有差別,只是看人的問題;a306他的人聲有一股甜味,我之前也和手裡的dc03pro 對比過,我相信在國產的小尾巴內dc03pro是一個不錯的代表,素質差距都不大,a306可能還比較差,但是就是人聲的甜味跟高音的泛音你是無法從手機和小尾巴聽到的(耳機ier-m7 )
新理論真好使 40g的母蟲出來7cm左右
稍微暖一下吧 末重40g,使用自創的方式化蛹 土蛋大小80mm整(有磨到最薄) 羽化大小78
技術突破(使用自創的新方法,來提高轉化率) 稍微發個紀錄 最重50g,土蛋82mm,羽化70mm(燕尾) 可惜啊,如果沒燕應該能上71~72🥺
來挑戰極限小個體 (純種ggq) 10/24轉l3,秤重2.2g 11/18秤重6.5g
給你們看看我的藍彩 😊 日本本家grow突變的光王紫
末重37g,土蛋長79 旁邊那隻公蟲80整
當奇蹟再一次眷顧你 今天挖出了一隻粉眼紫彩
這小東西別碰!? 我只能這麼講,很好生,但幼蟲折損率極高 跟相關蟲店交流,得到的結果也是這蟲在三齡末很容易突發死亡,並且不明白其原因 記錄:生60+蛋,只孵出6隻(三隻l3末期死亡,一隻蟄伏死亡,兩隻單公成功羽化)
雲頂兜繁殖紀錄(特殊基因) 過蟄伏後開始記錄
[琉璃×(琉璃×普)]近幾年的熱門血統繁殖紀錄貼 12月開始記錄(公蟲才剛過蟄伏)
王花腿上的毛 會不會是飛行時導流用的
關於白條累代的想法 進幾個月開了很多白條土蛋,發現了在白條的遺傳中,有一種在外殼的表現型(樓主不知道有沒有相關文章)
有人跟我一樣喜歡關燈看王花吃飼料的嗎?
開一下戴叉的紀錄貼 因為國內不能飼養,所以開一下給想了解的小夥伴了解一下
發一個失敗的想法和經驗 各位有在飼養大王花的人,都知道此種幼蟲需要餵食大量的蛋白質飼料,因此我突發奇想,為什麼我們不用菌瓶來飼育大王花。 飼育紀錄(此紀錄為大概,因為沒認真記錄): l2入雲芝菌--》大約一個月轉齡6.3g--》兩個月後長到15.6 --》兩個月後長到20.6(此實驗結束) 實驗終止的原因: 1.良心發現還是好好照顧他們好了 2.成長幅度太小 實驗過程中的發現: 1.食用偏生的食材會導致較大的頭幅 (之後所飼養的個體皆有發現此類現象,使用南洋用的木屑) 2.在雲芝菌內的大王花有明顯的居食行為 3.幼蟲的糞便數量會導致食用菌瓶的意願 4.幼蟲的腹部相對飽滿 之後想起什麼後會慢慢補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