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llyjellyfish Jellyjellyfish
关注数: 48 粉丝数: 156 发帖数: 23,732 关注贴吧数: 49
【MK-2】对间桐雁夜自我形成的笼统分析 因为之前那个排版看着眼花,所以重发下。(不过不管在word上怎么排版,在这里都是一片花啊) 之前就想写分析,不过总觉得自己写不全,所以写一点贴一点吧。后面不少是从以前零零散散的掐架里面摘的,总之有说不通的地方的话就说声。 ==================== 想看清间桐雁夜的故事,首先我想分析下是雁夜的构成。一上来说这个有点空,毕竟正常顺序是从剧情与展开中逆推分析人物自我的构成。有些人似乎认为雁夜的故事只是个NTR的故事,杀夫夺妻失败等等。有人一开始用这个模式套用雁夜,除了太多典故外就是我们自身的人格。这么说不是在贬低,而是在说我们的人格比雁夜的要健全完整。正常人做一切事物都是有原因的。看到雁夜放弃生命去救小樱,有些人觉得这有点太反常了,能下这么大决心一定是有目的性。所以看到雁夜对时臣的仇恨时,很自然的带入了各种典故中的NTR模式。不过这个带入是否成立呢?在没有什么宗教理念&道德渲染的情况下,我们几乎全部行为出于客观利己主义。这个利己主义基本是说人做的一切事情都是理性地扩大自己的利益。包括不做坏事也是怕别人对自己行恶。利己主义也出于本能,本能的保护自己。所以它的底线是人的生命,一切对自己生存有利的是可行的,一切对自己生存无利的则是不可取的。(当然我不是在推广利己主义,只是说它几乎组成了人大部分的求生意识,而它因为各种问题也在一直被其他东西矫正,比如社会规则比如信仰)如果说把正常人的自保本能用利己主义来简单解释出来,人对男女之爱也架在这个自我本能上。比如说当人面对暗恋着对象犹豫不决的时候,我们想的经常是“我这么做了她会喜欢我吗?”我们会担心自己的感情能不能被回报,也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自保。一般被伤害越多也很少受到回报的人对感情上的自保就越牢固,越害怕付出。 于是现在来看下间桐雁夜,似乎他从来没对这种问题感到纠结过。假如说我们把雁夜带入一般人健全的利己主义。他参战做出的一切都是为了回报自己,我们走得通吗?举个直观的例子,原文中他提到过离家之后他的葵的关系本来就不怎么亲密,也就是说他基本知道葵不喜欢他。那他为什么不怀疑自己就算救了小樱也不会赢来葵的真心呢。如果这是一个代价很低的行为,就算他不知结果去尝试也无所谓。但是直接把命压上去,从这里再运用利己主义分析就走不下去了。他的回报是完全不确定的,而他又把自己最应该保护的本钱“性命”丢了上去。同样的方式解释NTR,我想我们听得那些典故里面的NTR很多出于占有欲,那么占有来的东西自己又如何享用的呢,是在我们的身体上?但这个身体,以及支持它的生命力是一开始就被放弃的物质。身体上不能享用那用精神上呢,这就又回到最初那个例子,从精神上雁夜没法确保葵的回报。或者说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个回报,那么NTR模式也说不通雁夜的行为了。而间桐雁夜是个普通人,也没什么可以打破他保护自我本能的强大信仰,比如切丝为了世界和平,时臣为了根源。况且有如此牢固理念的两个人在最初只是知道自己可能为此丧命,而非像雁夜已经丧命。 如此说来雁夜为什么会有如此不符合常理的自我呢?是什么构成了他如此可怕的执念,什么样的心理结构掩盖了他保护自我的本能? 自爱构建了自我的轮廓。最初赋予人完全不求回报的爱的是母亲。而当被给予父母那样不顾一切付出的爱的时候人格的自爱才会完整,而这个自爱在自己有子女的时候又会用同样的方式传承下去。从间桐的家庭环境中很难看到这种爱的传承,也暗示了雁夜没有接受这种爱的雏形,没有顺其自然的建立自爱这个概念也导致了他建立了不完全的自我。书中从未提及过雁夜的双亲,而从他的角度看,占据他早年生活的只有一个女性,那就是青梅竹马的葵。从樱的描述上看,在间桐家庭环境里有绝望是生,有希望既是死。虽然雁夜没有经历过樱一样的折磨,在一个幼儿心理间桐家的成长环境已经是灰色的了。在这个灰色的童年背景下,可以想象葵的存在对雁夜几乎是耀眼而斑斓的。这也导致了他把一切他没有的美好的东西都在葵身上展开了想象,其中就包括爱的雏形。他理所当然的他把母亲能给予的那种不求回报的爱转向了青梅竹马的葵,这也导致了他建立出了有致命扭曲力的自我。不仅一开始就对爱的定义不明白,没有被授予这种东西的雁夜把它当成了体外的物质,本身的自爱变成了对葵的爱。也就导致他把葵的命运,幸福与否都包含在了自我里面。雁夜保护自我的本能变成了他保护象征爱的葵的本能。 雁夜对葵有点像一种俄狄浦斯情结的变形。而上面也提到了当被给予父母那样不顾一切付出的爱的时候人格的自爱才会完整,而这个自爱在自己有子女的时候又会用同样的方式传承下去。雁夜这点上不完整于是一直在模拟这个模式,面对葵他在模拟,面对樱这个模拟更甚。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面对樱他为什么可以很快决定奉献出生命。顺从了夫权的葵没有机会在小樱身上施予不顾自身一切的那种母爱,雁夜就莫名奇妙的接手了,如果雁夜对葵是男女之爱,他对小樱的行为就难以解释。一个人对代他重要人的方式是他自己希望被对待的方式,雁夜对樱模拟他曾经希望杯对待的方式,而这个方式也和他缺少父母爱重合了。没有接受过别人不顾一切付出爱的雁夜必然曾经渴求过有什么人对他这样的付出。而从雁夜在原文中对小樱心理的准确形容上看。雁夜极可能从樱身上能看到自己的一部分,就像蘑菇说的那样人最容易理解的是自己经历过的情感。儿时的雁夜可能也非常希望有人能不顾一切的把自己带走。他觉得他站出来不顾一切的付出是葵和小樱希望的,正是因为这是他自己最初希望得到的。这样的想法加重了他的执念本身。 不完整自我形成了这样的潜意识,听上去好像很美好,但这个自我的平衡是扭曲的,也是非常脆弱的。而雁夜的故事正是这个出于追求美好形成的自我在作者的美学下变形,堕落,崩溃。如果一开始雁夜的人格是和正常人一样完整的,他整个精神构成也很难在一句话内完全瓦解。这样的本能加成了他的执念,这个执念给观众带来了直观而感性的冲击,也是这个执念导致他走向不可控制的领域。 ============= 后面的以后在写,躺着
【翻译】从心理学上分析间桐雁夜跳虫窟的行为 搜叔叔搜出这个分析,觉得蛮有意思就蹩脚的翻译下。还在想什么时候写个人物解析,等第一季完再搞吧。 Fate/Zero An Operant Conditioning Quest Posted by SnippetTee in Anime, Commentaries fate/zero对我来说不是一个原点。一开始我并没想看它。只是因为一些推特上的朋友逼我加到追番清单里。但是看了几话,他的确成了这季我潜质上最爱的一部。它出色的画面以及音效给我带来了莫大的惊喜。对圣杯作为魔法战争最终奖励的探讨,确保了我追它的动力。但是诚实的来讲,它唯一的缺陷在于分镜不够戏剧化。 显而易见的,在所有的竞争中总是有奖励和惩罚。对那些希望尽快学习与锻炼的人,操作制约(1)加速了动机这个概念。 动机包括人的需求,从知性上成为渴望,经过一些美化的处理后变成人追求目标的行为。奖励蕴含了一个动机的系统。这个系统坚持并重申那些满足人的价值标准的行为。同时,惩罚的存在是为了减少人在追求目标中一些让自己处于不利以及危险的行为。离奇的幻想世界加上精致的魔术,看着角色们如何战斗并追求最终的奖励确实引我入胜。况且有一个细节让我觉得fate/zero充满明显的感染力,那就是人的感知如何被一系列的需求与欲望左右。 从现在来看,雁夜对我来说是最感性的角色,并不单单是小樱在虫窟的场景(顺便一说那个好恶心),也包括他照顾别人的性格。我们总说人最根本思考中的对话是“接近”与“躲避”。逻辑上讲,欲求的是被接近的,而顾虑总是被躲避。从雁夜这个角色上看,我们可以见证人如何出于动物本能地,平衡“接近与躲避”这两个互相影响的行为。为了救小樱,雁夜用以和虫爷达成协约的方式惩罚自己,然后承担下自身被虫折磨的痛苦。严肃的问,有谁会这么做?于此同时,能救小樱的想法让他感到喜悦,让他精神得到奖励,能在陷入疯狂的边缘中保持清醒。 注(1)操作制约:是一种由刺激引起的行为改变的过程与方法,又被称为工具制约或工具学习。操作制约与古典制约有所不同,操作制约的作用对象,是个体原来就已经自愿进行的行为;而古典制约则是使个体产生非自反应的作用。 原文地址 snippettee.wordpress.com/2011/10/08/fatezero-an-operant-conditioning-quest/#more-1689
新婚姻法很尊重女性的人格权,说白了在鼓励女性自强。 看到很多姑娘表示新婚姻法削弱了对女性的保障。其实我觉得这只是从一个方面来说,更确切的说新婚姻法更维护婚姻中经济实力更强的那方。经济实力强可以是男方可以是女方,以前的婚姻法会导致想嫁娶大款富二代的潮流,可现在的婚姻法让经济实力强的一方完全占了主动权。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女性不能成为强的哪一方?我甚至更觉得新婚姻法会让男方更努力工作,因为女性的强势在新条列下能威胁到男性在婚姻中的地位。其实各位男同志也想一想,一个寝食衣住都靠着你的女人,绝对会你让你觉得自己是一家之主。但是一个能力和你一样甚至比你强,又养着孩子的女人,却不会把你当回事。她们不但不会在社会上给你面子,也会完全成为家庭的主人。到时候男方一离婚孩子不判自己房子也没有。 以前的婚姻法让女性觉得,反正老公的就是我的,我只要有好老公就好。现在则是,靠老公不如靠自己。以前的女强人不受婚姻法的袒护,现在则是相反,在婚姻中强势的一方能包揽很多优势。外加现在女性完全可以决定是否生育...姑娘们想一想自己可以靠努力完全拥有房权又能决定生育,那是对男人又是一种怎样的压力? 我想过上了日子,很多勤劳的男同志一定也希望自己老婆懒一点了=w=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