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大妙玉史湘云 焦大妙玉史湘云
忠焦大,空妙玉,敏湘云---浅薄是真身,高人是假像
关注数: 10 粉丝数: 134 发帖数: 13,185 关注贴吧数: 1
晴雯难雨 希望讨论,不期望出现对骂,如果出现,请吧主删帖,我的博客里有文章的见有人说起晴雯撵坠儿,骂小红的争论----中间有网友的观点。怎么感觉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有些人想到的是行为蛮横,我怎么感觉是,周围的丫头都或多或少有撵坠儿,骂小红的意思,只有晴雯敢表现呢?,横有勇做底,勇有直做根,既然大家有心无胆,就交给晴雯吧。不知道大家对鲁智深是怎么评价的呢,他拐带了好多人吃亏呢。1其实每个人帽子有很多,哪个更明艳?不要演员的帽子遮了看客的眼 2当然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所谓“逆”“争”也是“邪”“横”,本来他就是综合的。 3作者力求鲜活,言语也会收喜好影响 4只评断行为要前边的诗词定格就没有用了。 5言行表达思想,思想需要升华,万事有根源,万盖难择一 晴雯的理想是什么? 堂堂正正,规规矩矩的做个妾,自己尽心尽力,同行也尽心尽力 希望跟前都是直率人,都是"可以明说不想上班,不要骗谎腰疼怠工的人 "1.晴雯有资格打坠儿,没有资格赶坠儿出去 2.遭人质疑后,晴雯抬出宝玉袭人过了关,说明晴雯自己很清楚,她是没有权力解雇坠儿的。 3.袭人与坠儿事件没有任何关系,却被晴雯用作挡箭牌,无端成为“与坠儿有矛盾““赶坠儿出去“的人 4.晴雯栽赃宝玉袭人两人,这个行为不会因为宝玉不介意就不存在,退一步言之,栽赃两人,一人不介意,不代表对另一人的栽赃就可以被允许。 结论:这是一个明明白白发生的,没有任何掩饰的,对袭人的栽赃陷害。 1,2两点按理来说是该如此的 可是实际上,也可能产生不受君命的战将外围操作 我同学干过生产班长,他就滥用职权赶过人,但是仍能为公司包容,同样有些同职位的班长就不敢如此做。 这个脱离的小说环境可能有点远,但是两个例子说明的都是“毛躁”的行为。 这和他们本人判断正误的是非观点不是一码事的 ,那么3,4点也就好解释了,这个感觉是一种上下级之间的默契。也许不是,但各执半词就不能成说。难道她能成为女权主义者? 他坐到领导层面又如何呢?相比较,晴雯算是个平等主义者,这个“平等”建立在当时制度下的本分上,谁过了本分,或者贪图了东西,或者吃了亏,他都瞧不顺的。有时也敢伸手管一管。如果同样的性格思想在领导层位上,他更多的是,走死套,不逾规矩,仆从也是不敢胡来,是个明律令的清官,注意,清官不等于对人和善,这个清是什么帐都清楚,谁欠谁拿,分厘不容错的那种。在个性上我并不看好张扬,而晴雯是太张扬了,张扬的有很多人认为一些没有逾规的事也是逾规了。而她的行为轻率,难负重责我们也明了的。我们可以说这个人有心无力,才不堪大任,但是这个人不是因为坏才做不了高角的,更多的因素是心服气躁 这就是能否自律,是否有宽容、怜悯之心的区别了。通常遇到愤怒之事每个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想砸桌打人。但是有克制力的人是不会轻易让这种行为发生的,因为他们知道有国法家规可以制裁;或者他们相信人性本善,应该给别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如果每个人都为所欲为,世界将纷乱不堪。 楼上说得有理,世上全是鲁智深就乱了套了。 但恐怕就是磕磕碰碰的问题 ,李逵也知道犯了错等寨规处置的。世界上全是鲁智深,李逵这样的人,首先坏人少了很多,当然恐怕争斗事件不会停了,但是会以误会居多,话题远了,再回来,我觉得晴雯有些地方跟鲁智深差不多。没有坏心思,就是看着事不对不顺眼,就得暴躁的伸手管一把, 而怜悯之心人皆有,只是个人怜悯的对象和评价对象是否值得怜悯的标准不一样。有人曾跟我说“在那个年代,这根本就不算什么,连鲁智深打死别人依然得到人们的赞扬,这叫疾恶如仇,懂不?你不要动不动就拿现代人的标准去要求别人”。他举得恰好,因为这正印证了古往今来人们的善恶观并没有多大变化。郑屠死后人们为什么欢呼雀跃?还不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个恃强凌弱的恶霸?在古代,这类人是最为人所不齿的,比阴谋暗算者更不得人心。于是,在腐朽的封建法律调节失败的前提下,人们用道德准则直接判了他死罪。一百单八将个个身怀绝技身手不凡,却从未听说过有哪位是以劫弱杀贫驰名的,相反这类人常常成为他们的刀下鬼。好汉们能够千百年间于百姓心中永垂不朽,这可以算是最重要的原因吧。
首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