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山守 闽山守
关注数: 0 粉丝数: 10 发帖数: 1,096 关注贴吧数: 2
闽僧——怀浚 关于这个怀浚和尚,仅能从《太平广记》里找到关于他的这么个片段:  僧人怀浚,他能预测未来的事情,每次都像神灵一样准确。爱好草书,对于儒教、佛教、道教等思想学说,无不广泛涉猎。别人跟他说话时,他只是哼哼哈哈而已。乡里人都把他当做神人圣人看待。刺史以“惑众”之罪名把他绑了去审问,他用诗歌代替状子道:“家在闽山西复西,其中岁岁有莺啼。如今不在莺啼处,莺在旧时啼处啼。”又一次审问他,他又用诗回答道:“家住闽山东复东,其中岁岁有花红。而今不在红花处,花在旧时红处红。”郡守以为他是异人,就把他释放了。推究他的那两首诗的含义。似乎说的是在海中的事,过路的行人在路过此地时,必定泊船停车前去访问他。他在告诉人家吉凶之事时,只写几句文字,一直不明说。事过之后,往往都能应验。荆南大校尉周崇宾访向他时,他写了几个字送给他,这几个字是:“付皇都勘”。尔后氏入朝进贡,因为朝廷军队南下讨伐,周崇宾被拘囚在南府,终于被杀死了。押衙孙道能访向他时,他写的几个字是:“付竹林寺”。这年孙道能死了,安葬的地点就是过去一座竹林寺的旧址。皇甫铉知州访问他时,他画了一个人带着枷,有一女子在旁边。后来皇甫铉因为娶了民家女子一事吃了官司,被关押在官府里。波斯人穆昭嗣年幼时爱好制药的技术,跟着父亲去访问怀浚时,怀浚画了一个道士手把胡卢坐在云端,并在画上题字道:“指挥使高牒衙推。”穆昭嗣后来因为药做得好,很有疗效,南平王高从海给一套官服,让他统摄府内衙推。南平王出师讨伐荆州时,怀浚师寄给南平王两句诗:“马头渐入扬州路,亲眷应须洗眼前。”这一年南平王输诚于淮海,才得以解脱了重围。有一天,怀浚在院子内的芭蕉叶上题写道:“今日还债。”因为州县之中没有比他更贫穷的,所以当天并没人杀害他。后来有一天被人害死了,尸体就象活着时一样,表情很自然,刺史将他遗体火化了。  对于这个迷一样的人物,全唐诗里对于怀浚和尚的籍贯标注是“疑为闽人”。其实这有什么好疑的,怀浚就是闽人。怀浚时,王审知兄弟刚刚入闽。这闽山其实就是现在的乌山,乌山又称乌石山,唐天宝八年(749年),唐玄宗敕名为“闽山”。 宋代熙宁年间,郡守程师孟又以此山可与道家蓬莱、方丈、瀛洲镶比,便改其名为“道山”。 怀浚去湖北是乾宁初年,而乾宁元年是公元894年,乌山被敕名为“闽山”应该是在“闽山”被赐封一百五十年之后。对当地人来说,这个被赐封的闽山当然是家喻户晓,所以怀浚笔下之“闽山”无疑是今天福州的乌山。
八闽之光 福建,是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省份。福建人民是伟大的、不同寻常的。福建人杰地灵,古来王侯将相,才子俊彦辈出,不胜枚举!了解福建,当先认识福建名人! 八闽先祖为闽越人,汉之前为地方割据,数次反抗中央政府的统治,直至汉武帝时由于攻打东瓯(浙江)和南越(两广)惹祸,最终被降伏并纳入汉朝行政版图,至此福建开始了与中原文化的统一过程,南北朝时期的"衣冠南渡"为福建注入了中原文化血液,极大地加速了这个过程.福建人从北宋开始发飙,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历史名人接连涌现.其中有宋词婉约派代表人物的柳永,时人妇孺士大夫,乃至宫闱西域无处不歌柳词,可见其在当时的影响力甚巨,不可想象!抗金名相李纲堪称文武全才,古来罕见之伟人,相信稍微有点历史知识的人就不会不知道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谈名人,非谈贤人,因此蔡京这个大名不能不提起,北宋末期他三次为相,权倾朝野数十年,虽背恶名,但也不是一无是处,书画俱佳,其中书法当列入宋四家,却被同乡蔡襄取而代之,这其中的原因固然与人们好恶有关系.顺便提一下两宋期间福建共产生19位状元(全国共108位状元),进士数量为全国之冠,再将福建历来较小的人口数量考虑进去,可以想象福建在宋代时的教育何其昌盛!明清时期,虽有所下降,但也在全国一流之列,紧次于江西,江浙,至于为什么会有所下降,这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这里无意详析.明朝福建俨然成了一个与中原儒学并肩的理学圣地,从杨时到朱熹,还有李贽,都是无可争议的中国历史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思想家.明末清初又是一个福建人的时代,清朝第一个汉人宰相洪承畴对于清朝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为清王朝第一功臣,至于为何最后获得的待遇竟比吴三桂低的原因,历史学家有多种说法,这里不再一一介绍.郑成功和施琅分别是中国两次统一的实现者.近代以来,林则徐堪为闽人的杰出代表,整个中国海军被时人称为福建海军直到解放后,原因是中国海军将领百分之九十是福建人!文化怪杰辜鸿铭也许不为今人广泛知晓,然而其绝代才华和风流曾经风靡了全球,其价值正在被人们从新认识,其<春秋大义>的恒久魅力是世人公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只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难道不足以令每个福建人感到骄傲吗?!一代棋圣吴清源,文学家冰心,郑振铎,舒婷,科学家更是不可胜举,要知道福建籍的两院院士到目前为止为119人,为全国第三名,而我们的人口只有3500万!
武夷山:秀丽奇险美如画 京华时报武夷山不是山,只是一个地名,但武夷山却以山水而闻名,其山水精髓便是天游、九曲溪、玉女峰、虎啸岩和一线天。短短两天时间,真切感受到了其秀美的一面。 天游一块石头玩半天 一觉醒来列车已到达武夷山站。5月的南方春意浓浓,绿意盎然,一出车站,朦胧的睡意顿时被清新的空气赶跑了。此行的第一站是武夷山著名的天游景区。导游告诉我们,“不登天游,等于白游”。 武夷山的山虽不是很高,却是秀美惊险,姿态各异。天游峰位于“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晴千林”的九曲溪第五曲的位置,是一块巨大的石头。郭沫若有言:“一块石头玩半天”。在山脚我们看到一块如刀切斧劈的巨大岩石,据称是武夷山最大的石头,宽约1000多米,高约500米,每逢暴雨的时候,山顶的溪水直冲而下,整个大石上就成了瀑布,远望,像是正在摊开晾晒的白布一样,故又称“晒布岩”。 登天游峰的路从茶洞开始山势极险。茶洞旁边就是百米飞瀑,瀑布从天游峰顶倾泻而下,遇山石而迸,声如雷鸣,彼时大雨如注,水雾缭绕,气势磅礴。用手捧了几口瀑布水,很是清凉甘甜。虽然天游峰高度只有500米左右,但由于上山的路是在岩壁上一级级地凿出来的,台阶狭窄陡峭,爬起来很费劲,爬了一半就已汗流浃背。登500米高山用了近一个小时,站在峰顶极目远眺,武夷胜境尽收眼底。周围层层叠叠的青山拔地而起,秀丽奇伟,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天游峰附近。
您好尊敬的贴吧投诉受理请删贴 http://post.baidu.com/f?kz=206878921http://post.baidu.com/f?kz=206878697http://post.baidu.com/f?kz=206876576http://post.baidu.com/f?kz=206878482http://post.baidu.com/f?kz=206876650http://post.baidu.com/f?kz=206876822http://post.baidu.com/f?kz=206877036http://post.baidu.com/f?kz=206877113 http://post.baidu.com/f?kz=206877330http://post.baidu.com/f?kz=206877477http://post.baidu.com/f?kz=206877553http://post.baidu.com/f?kz=206877632http://post.baidu.com/f?kz=206877706http://post.baidu.com/f?kz=206877968http://post.baidu.com/f?kz=206878057http://post.baidu.com/f?kz=206878138http://post.baidu.com/f?kz=206878313http://post.baidu.com/f?kz=206871884http://post.baidu.com/f?kz=206876456http://post.baidu.com/f?kz=206872043http://post.baidu.com/f?kz=206872139http://post.baidu.com/f?kz=206872321http://post.baidu.com/f?kz=206872461http://post.baidu.com/f?kz=206872607http://post.baidu.com/f?kz=206872757http://post.baidu.com/f?kz=206872891http://post.baidu.com/f?kz=206873077http://post.baidu.com/f?kz=206873182http://post.baidu.com/f?kz=206873389http://post.baidu.com/f?kz=206874304http://post.baidu.com/f?kz=206874378http://post.baidu.com/f?kz=206874558http://post.baidu.com/f?kz=206875306http://post.baidu.com/f?kz=206875391http://post.baidu.com/f?kz=206875560http://post.baidu.com/f?kz=206875678http://post.baidu.com/f?kz=206875863http://post.baidu.com/f?kz=206876071http://post.baidu.com/f?kz=206876268http://post.baidu.com/f?kz=206876382http://post.baidu.com/f?kz=206871884http://post.baidu.com/f?kz=206871755http://post.baidu.com/f?kz=206871618http://post.baidu.com/f?kz=206871456http://post.baidu.com/f?kz=206871343http://post.baidu.com/f?kz=206871196http://post.baidu.com/f?kz=206871026http://post.baidu.com/f?kz=206870860http://post.baidu.com/f?kz=206870428http://post.baidu.com/f?kz=206870535http://post.baidu.com/f?kz=206870262http://post.baidu.com/f?kz=206870165http://post.baidu.com/f?kz=206870078http://post.baidu.com/f?kz=206868686http://post.baidu.com/f?kz=206868361http://post.baidu.com/f?kz=206867910http://post.baidu.com/f?kz=206867634http://post.baidu.com/f?kz=206869215http://post.baidu.com/f?kz=206885725
【明史——福建】 书名:明史 卷四十五 志第二十一作者:张廷玉等◎地理六福建福建《禹贡》扬州之域。元置福建道宣慰使司,(治福州路。)属江浙行中书省。至正十六年正月改宣慰司为行中书省。太祖吴元年十二月平陈友定。洪武二年五月仍置福建等处行中书省。七年二月置福州都卫。(与行中书省同治。)八年十月改福州都卫为福建都指挥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八,直隶州一,属县五十七。(为里三千七百九十七。)北至岭,(与浙江界。)西至汀州,(与江西界。)南至诏安,(与广东界。)东至海。距南京二千八百七十二里,京师六千一百三十三里。洪武二十六年编户八十一万五千五百二十七,口三百九十一万六千八百六。弘治四年,户五十万六千三十九,口二百一十万六千六十。万历六年,户五十一万五千三百七,口一百七十三万八千七百九十三。福州府(元福州路,属福建道。)太祖吴元年为府。领县九:闽(倚。南有钓台山,亦曰南台山。东南有鼓山。南有方山,一名甘果山,下有官母屿,有巡检司。东南滨海。南有闽江,亦曰建江,自南平县流入府界。东南纳群川之水,至府西曰洪塘江,分二流,南出曰陶江,东出曰南台江,至鼓山下复合为一。又东南有马头江,自永福县流入,曰西峡江,又东有东峡江流合焉,又东南至五虎门,入於海。东有闽安镇巡检司。)侯官(倚。西有旗山,有雪峰山,有建江,又有西禅浦。西南有阳崎、吴山、凤冈、泽苗、延泽、仙坂等六浦,皆建江支分,仍合正流入海。西北有怀安县,洪武十二年移入郭内,与闽、侯官同治,万历八年九月省。西北有竹崎、又有五县寨二巡检司。)长乐(府东少南。东滨海,有海堤。北有马头江。又东有守御梅花千户所,洪武二十一年二月置。东北有石梁蕉山、东南有松下镇二巡检司。又东有小祉山巡检司,后移治大祉澳。)福清(府南少东。元福清州。洪武二年二月降为县。东南际海,有盐场,海中有海坛山,又有小练山。南有龙江,又有迳江。东南有海口,江皆汇流入海。又东有镇东卫,东南有守御万安千户所,俱洪武二十一年二月置。又有泽郎山、有牛头门、又南有壁头山三巡检司。又东有海口镇巡检司,洪武二十年移於长乐县之松下镇。)连江(府东北。东北滨海,海中有北茭镇巡检司。南有连江,东入海。东北有守御定海千户所,洪武二十一年二月置。)罗源(府东北。东滨海。西有罗川,南流分三派入海。南有应德镇。)古田(府西北。建江在县南,自南平县流入,经城南,有大溪流合焉,谓之水口。又东南迳模天岭下,江流至此始出险就平,东入闽清县界。东有杉洋镇,出银坑,有巡检司,后废。又西南有谷口镇、西北有西溪镇二巡检司,寻废。)闽清(府西北。西南有大帽山。北有建江,西南有梅溪流合焉。东有青窑镇巡检司,废。)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