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飞云💫 sgzby1983
要走就走,要来就来.该走的走,该来的来.
关注数: 91 粉丝数: 314 发帖数: 7,357 关注贴吧数: 490
小米玄诫负责人朱丹回应芯片争议:从Arm软核授权到全链路技术突围 引言:一场关于“自主”的技术辩论 当小米集团副总裁、玄戒团队负责人朱丹在近期访谈中直言“小米芯片设计完全自主研发”时,科技圈瞬间掀起热议。面对“是否依赖Arm技术”的质疑,朱丹首次公开技术细节:小米通过购买Arm IP软核授权,在CPU/GPU多核架构、系统级访存设计以及后端物理实现等环节实现全链路自主研发,彻底打破“套壳Arm”的舆论标签。这场回应不仅揭示了小米芯片战略的底层逻辑,更折射出中国半导体产业在全球化与自主化之间的突围路径。 一、Arm授权模式拆解:软核与硬核的技术分水岭 要理解朱丹的回应,需先厘清Arm的授权体系。Arm提供三种授权层级: 架构/指令集授权(Architectural License):允许厂商完全自定义微架构(如苹果M系列芯片); 软核授权(Soft Core):提供可修改的RTL级代码,厂商可调整核心结构; 硬核授权(Hard Core):直接交付不可修改的GDS版图,厂商仅能进行封装集成。 朱丹强调的“软核授权”意味着小米获得了Arm CPU/GPU核心的底层代码,但保留了从微架构优化到多核互联的完整自主权。这与部分厂商直接使用Arm公版CSS(Cortex-X/A系列)方案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如同“精装房”,而小米选择的是“毛坯房自主装修”。 二、小米自研芯片的“技术护城河” 根据公开信息,小米自研芯片已形成三大技术支点: 动态性能调度系统 通过自主研发的CPU/GPU多核协同算法,小米芯片可实现任务粒度级资源分配。例如在游戏场景中,GPU频率可随画面负载动态调整,配合自主研发的访存控制器,数据吞吐效率较传统方案提升30%。 异构计算架构创新 在NPU(神经网络处理器)设计上,小米突破传统DSA(领域专用架构)模式,采用可重构计算阵列。这种设计使AI算力在图像处理、语音识别等场景中灵活切换,能效比达到行业TOP3水平。 系统级能效优化 后端物理实现环节,小米自研EDA工具链针对7nm/5nm工艺进行定制化优化。通过门级时钟树综合(CTS)和电压域分区技术,芯片静态漏电流降低25%,直接延长手机续航。 三、对比苹果谷歌:全球化分工下的“有限自主” 朱丹的回应暗含行业现实:完全去Arm化在商业层面不可行。苹果A系列芯片虽基于架构授权,但仍需依赖Arm指令集;谷歌Tensor芯片同样采用Arm公版CPU核心。小米的路径更接近高通——通过深度定制实现差异化: 高通模式:购买Arm软核,自主设计GPU/NPU/ISP,形成骁龙生态; 小米路径:在Arm软核基础上,构建从微架构到系统优化的全栈能力。 这种策略既规避了从头研发指令集的高成本,又通过关键环节的自主化建立技术壁垒。正如半导体分析师郭明錤所言:“在Arm生态内实现垂直整合,是当前最务实的自主路径。” 四、舆论争议背后:中国芯片的“自主焦虑” 小米芯片战略引发争议,本质是公众对“自主可控”的期待与产业现实的碰撞。需厘清三个认知误区: 软核授权≠技术依赖:Arm仅提供基础模块,小米需投入数百工程师进行架构重构,技术含量远超“贴牌”; 自主化是渐进过程:从IP采购到核心自研,符合半导体产业分工规律(参考三星Exynos发展史); 生态价值大于技术纯度:Arm生态占移动端95%份额,强行切换RISC-V将导致应用兼容性灾难。 小米的案例证明:在全球化框架下,通过深度定制实现技术增值,同样是自主创新的有效形式。 五、未来展望:玄戒团队的“芯片长征” 朱丹领导的玄戒团队,正承担小米芯片的“三级跳”使命: 短期(1-2年):完善4G/5G基带集成,实现SoC全栈自研; 中期(3-5年):突破RISC-V指令集扩展,降低对Arm依赖; 长期(5-10年):构建“芯片-算法-终端”协同生态,对标苹果M系列芯片。 据供应链消息,小米第二代自研芯片已进入流片阶段,其GPU架构将采用自研的“冰封”计算单元,能效比预计提升40%。若成功,将成为全球首个基于Arm软核实现GPU架构突破的商业案例。 结语:自主创新的“中国式解法” 朱丹的回应,本质是向世界宣告:中国科技企业无需在“全盘自主”与“技术投降”间二选一。通过精准的授权策略、持续的技术投入和生态协同,小米正在探索一条符合产业规律的自主之路。这场芯片突围战,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命运,更折射出中国半导体产业在全球化逆流中的智慧与韧性。当技术民族主义浪潮涌动时,小米的选择或许能提供一种更务实的答案——在开放中筑墙,在合作中突围。
辟谣一下投资马达西奇事件 先说结论:这是北京天骄这个国内骗子公司虚假宣传。 据相关数据表明,步入2000年以来,马达西奇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所占的总产值比重仅为0.1%。该公司总经理博古斯拉耶夫于接受访谈期间提到过,公司每一年投入到研发新型发动机方面的经费数额大概是1800万元左右。马达西奇主要产品喷气发动机、涡轴发动机、涡桨发动机。都是配套苏系产品的。2022年前基本上70%出口俄罗斯。巅峰是2013年出口11亿美元。逐年下降,2020年出口不足3亿美元。因为俄罗斯从2014年开始逐渐用自产发动机代替。 我国与马达西奇合作最多的是中等推力喷气发动机AL-222/AL-322,主要用于L15教练机(国企)。至于北京天骄,他是民企,他想引进MV500涡扇发动机进行合作,但自身没有钱更没技术实力。 大体经过(网上信息): 一、初步接触与协议签署 2016年前:马达西奇公司股东博古斯拉耶夫与北京天骄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达成一致,同意出让其持有的马达西奇公司股权,让北京天骄成为马达西奇公司的实际控制人1。 2016年:北京天骄航空与马达西奇正式签署协议,计划收购马达西奇56%的股份,并在重庆建设马达西奇生产基地,生产高性能航空发动机2。 二、合作进展与波折 2017年:重庆天骄航空动力产业基地被列入“十三五”西部大开发重大工程项目储备,显示出中乌合作的积极进展2。 2018年:乌克兰安全部门突然介入阻挠合作,冻结了马达西奇的产品库存。经过协商,中方同意向乌克兰国家无偿转让马达西奇公司25%股权,并赠予乌克兰国家1亿美元专项用于发展乌克兰航空工业,同时承诺确保5年内马达西奇公司的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技术改造投入不低于之前的水平1。 三、合作的中断与后续影响 合作中断:尽管双方曾达成协议,但乌克兰政府后续对马达西奇的国有化进程以及美国等外部势力的干预,导致北京天骄航空与马达西奇的合作最终未能如愿完成3。 四、北京天骄最终在2020年12月将乌克兰政府告上海牙常设仲裁法院,索赔45亿美元(45亿美元的谣言)。但在2021年3月,乌克兰政府宣布启动马达西奇国有化程序,直接没收了马达西奇公司100%的股份,包括已经公示的超过50%的中方股份。 分析: 2014年后,俄罗斯中断从马达西奇采购发动机,导致他失去70%市场。总裁兼大股东博古斯拉耶夫想套现,北京天骄想引进项目,但这事除非中航来牵头干,民企根本不行。中航为啥不干?因为马达西奇公司就是一个总装厂制造厂根本没有任何的研发能力,而且马达西奇组装的发动机技术都过时了。事实上L15教练机现在已经全面换装国产岷山发动机,性能比马达西奇AL322还高。民企想干航空发动机,没有军机市场是不可能成功的。北京天骄没钱没技术没市场,从开始就注定是一个骗局。56%的博古斯拉耶夫股份也没有进入实质交易程序。 操盘收购马达西奇的天骄航空王靖,也就是要挖尼加拉瓜大运河、信威做假账的那一位....就是超级大PianZi炒作各种概念。2019年12月16日,上市公司北京信威发布澄清公告称,近期媒体报道称乌克兰反垄断部门已批准中资对马达西奇公司的收购不属实。意味着该项目从未实质推进过。 2019年:泽连斯基上台,乌克兰直接否决了这项收购案。 2020年4月20日:信威再次停牌。 2020年:由于项目终止,重庆产业园建设陷入停滞,重庆两江管委会于是起诉天骄公司,要求索回5.9亿元财政补贴款。 2021年5月:上交所决定终止信威股票上市; 2021年6月1日:信威集团被正式摘牌。 2021年11月28日:北京天骄发布公告,向海牙常设仲裁法院 Motor Sich 案仲裁庭提交了《仲裁申请书》,要求裁定乌克兰违反中乌双边投资协定,并向申请人充分补偿因此而造成的所有损失,金额超过45亿美元。 2022年2月23日:信威集团公告,被北京近岭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申请破产清算 2022年9月16日:乌克兰航空发动机公司马达西奇的收购主体-北京天骄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被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裁定破产清算。 王靖和北京信威(上市公司)、北京天骄(北京信威子公司),就是炒作概念忽悠股市的一场骗局。 根据上市公司公布数据:2020年:北京信威(王靖的主要财产)的营业额为2.02亿元,净利润为-33.84亿元,资产总额不足7亿。就这么一个公司哪里出过45亿美元收购马达西奇?
关于制裁阿妹5家的君火商,他们在花有业务。 主营业务: 1、宇航环境公司是一家著名无人机生产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州,擅长制作一些比较低成本的廉价无人机,其中“神风”无人机重量仅仅5斤。 2、ViaSat公司,是为美国国防部开发战术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公司,战术无线电通信系统在各个军种当中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抗干扰并且传输效率好的军用无线电通信系统可以帮助台军在战争开始后,仍能保持有效的指挥通信体系,便于其持续抵抗。 3、联合技术运营公司负责制作训练弹与高爆弹药等,是一家生产弹药的军火公司。 4、贝宜陆上和武器系统公司同时涉足海陆空三个领域,不仅经营飞机,同时还制造反潜武器与军械系统。 5、DATALINK SOLUTIONS,生产敌我识别系统的公司,注册于印第安纳州,但显示已经注销。 在花开展业务的: 1、ViaSat公司不仅是军火商,同时还是美国著名的卫星通信供应商,该公司曾经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补充型号合格认证,国内航空公司还是其机载互联网客户。 2、联合技术运营公司虽然主业是造弹药的,但旗下知名品牌“奥的斯”是全球最大的电梯制造和维修商,不仅业务遍及中国40个城市,同时还在在中国有数家合资企业和研发中心。奥的斯电梯。 3、贝宜陆上和武器系统公司,过去积极与中国企业合作,还在广东开设了研发中心,显然其本想在中国有着长远的发展目标。 联合技术运营公司的母公司是联合技术公司。 联合技术公司规模很大,早在2006年就位列《财富》杂志全球500强排名第126位,其在军工系统中有著名的普惠发动机公司(生产飞机发动机、地面燃气轮机及地热发电系统、太空推进系统),还有西科斯基公司(直升机),在民用系统中则有开利公司(供热、空调和制冷系统,控制系统,服务及可持续发展建筑解决方案)、奥的斯公司(电梯、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联合技术消防安保公司(消防及建筑安保系统)等
中国全自主可控 Chiplet 高速串口标准 ACC 1.0 发布 IT之家 3 月 21 日消息,据“清华系”芯片企业北极雄芯消息,近日,清华大学姚期智院士代表中国 Chiplet 产业联盟,联合国内外 IP 厂商、国内领先封装厂商、国内领先系统与应用厂商共同发布了《芯粒互联接口标准》- Advanced Cost-driven Chiplet Interface(ACC),该标准由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牵头,中国 Chiplet 产业联盟共同起草。目前该标准涉及相关的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在申请中。据介绍,《芯粒互联接口标准》ACC 1.0 标准为高速串口标准,着重基于国内封装及基板供应链进行优化,以成本可控及商业合理性为核心导向。 据IT之家此前报道,英特尔、AMD、台积电等全球十大相关企业巨头于 2022 年成立了 UCIe 联盟,提供了高至 32G 带宽的芯粒互联标准,适用于 2.5D 以及 3D 先进封装(如 Intel EMIB、台积电 CoWoS 等等)。 而中国 Chiplet 产业联盟本次发布的《芯粒互联接口标准》ACC 为 32G 以上带宽的高速串口标准,侧重于针对国产基板及封装供应链体系的优化和适用性,以及成本可控。 两者的适用性区别主要在于面向的行业领域以及最终用户场景可接受的成本结构:在追求超高性能计算的领域,尽管 UCIe 所需采用的先进封装量产成本可能占到芯片总成本的 60%~70% 甚至更高,但以小面积芯粒互联的方式可有效解决先进工艺制程下大面积芯片良率痛点,在出货量较大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而在成本较为敏感、出货量规模有限、供应链能力偏弱、保供要求较高的诸多下游领域,采用 ACC 标准更加能够满足商业可行性的需求。 当前国内外主流半导体巨头均有根据自身产品需求所采用的内部互联标准,但均未对外授权开放使用,中国 Chiplet 产业联盟发布的 ACC 标准就是要顺应行业发展潮流,以商业落地为主要目标,通过差异化的技术优势以及极具吸引力的授权价格,最终取得市场广泛使用及推广。 有别于 UCIe 基于全球供应链及先进封装,ACC 标准基于国产基板及封装能力在接口层面进行优化,并且以成本可控作为主要切入点。ACC 标准在联盟内部已经推动了相关企业进行研发,相关企业近期将陆续推出基于 ACC 标准的相应接口产品,并以此推动基于 Chiplet 的异构集成相关方案,以解决国内大算力需求 SoC 市场普遍存在的开发周期长、风险大、迭代慢、投入大等痛点。 从应用领域来看,ACC 标准更加适用于各类异构计算场景,如各类 AI 加速产品、GPU、FPGA、多核 CPU Die 内已经互联后与其他异构模块交互等。对多个单核 CPU 互联中数据流不可预知的 Coherence 交互场景,ACC 标准的延迟对整体性能影响较大。
转载:谭旭光:我是山东内燃机产业链长 “我是山东内燃机产业链长!”2月10日,谭旭光到威海市天润工业公司调研座谈时,对外公开了这一职务。 从公开行程看,春节假期开班之后的谭旭光非常忙碌。 2月7日,节后开班第一天,在山东省召开的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上,谭旭光与张瑞敏、陈学利一起,作为对山东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被授予“山东省杰出企业家”称号,记一等功。 2月8日,谭旭光又出现在了青岛西海岸新区,为“潍柴(青岛)海洋装备制造中心项目”启动开工。 2月10日,谭旭光到威海市天润工业公司、中国重汽(威海)商用车公司调研座谈,并召开潍柴重机胶东半岛船舶动力客户座谈会。在天润工业公司,他说,我是山东内燃机产业链长,希望天润工业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结构调整,共同打造战略高度一致、全面迈向高端、数据互通共享的供应链体系,共同应对未来产业变革与市场挑战。 此处提到的“产业链长”正是全国正全面推行的“链长制”,其中“链长”是产业链倡导者、支持者、维护者、守望者。 据了解,“链长制”的主要特点是,在政府机构中设置长期或临时的组织机构,由地方党政主要领导人或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链长”,强化其对某个产业链上相关生产、研发、运营的规范、协调与维护的责任,充分发挥其综合协调优势实现各地区、部门对产业链的合作共治。 此前,2020年7月2日,山东省政府审议通过《关于深化改革创新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行“链长制”,随后省内各地市陆续出台具体措施,为链长制落地提供顶层政策保障。 到了2021年,山东省宣布将全面推行“链长制”,聚焦10个重点产业、35条关键产业链展开深度解剖梳理,每条产业链形成“1个图谱”和“N张清单”,以工程化、项目化的方法展开规划设计。 2022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对“链长制”是作如下要求的:“一链一策”提升42条关键产业链,支持链主企业牵头建立产业链合作机制,实施一批产业基础再造项目。 “链长制”最早出现在湖南长沙,2017年11月23日,长沙召开全市产业链工作动员部署会,提出在全市在各个省级以上园区设立22个产业链推进办公室,由20位市级领导担任「链长」,园区相关负责人、业务骨干和各市直部门、区县(市)选派的优秀干部88人组成产业链推进团队,打造优质完善的产业链,「链长」一词第一次出现在正式报道中。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