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依旧88 江山依旧88
关注数: 18 粉丝数: 40 发帖数: 9,346 关注贴吧数: 9
说鱼 感觉此生就是一个移民的命,先移民到眉山,后到成都,再后就到美国。初到眉山时,当地农民看我们吃鱼惊讶得不得了,仿佛他们从来不吃鱼。当时也没太多机会与眉山城关镇的城镇居民接触,不知道他们吃不吃鱼。总之,在眉山捡了个大便宜的就属吃鱼了。虽然眉山不象我那鱼米之乡的老家那样鱼类资源丰富,但没有人抢吃。眉山农民不吃鱼,但却似乎很会做鱼。记得改革开放后,一些农民开始搞饭馆。某次约了朋友,在一家公路边农民开的小餐馆就餐,菜是朋友点的,端上来的,居然有糖醋脆皮鱼,这个菜曾在电视里的烹饪大赛上看到,那得国家级厨师亲手做,得做的端到桌上时,鱼嘴还在动。没想到,一个脏了巴几的乡下小店,也能品尝到这道菜,难怪人家都说四川人会做菜。后来到了成都,曾在一家非常不起眼的馆子里吃到过糖醋脆皮鱼。这是一家馆子地理位置特别别扭,完全是靠与作东的关系,才拉到了我们这桌客。感觉不比在眉山的乡下小店差,不过,一个省城都市作到这种水平也没什么惊讶的。到了美国,忍受了很多年广味菜式,好不容易听说一家四川饭馆开张,特意去捧场。听那板说话都是字正腔圆的成都话,特别亲切。当然,糖醋脆皮鱼是一定要点的,还极力向朋友推荐说这菜吃着如如何何妙,等端上来,先就觉得那鱼身炸得没翻出来花来,汁也不地道,再一尝,我的妈呀,死鱼。再也不想夹第二筷子了。说起鱼来,美国这地方,鱼类资源却也丰富,而且鬼子大多不食鱼,主要不吃整条的活鱼,都是吃超市买来的没头没骨的鱼块。某次我买了一条鱼,被一个黑小孩看见了,童言无欺,他不知掩饰内心的惊讶,问我:“你吃鱼的眼睛吗?”。不过,相对来说,黑人对活鱼的接受能力要大过白人。一些白人认定鱼味太腥,从来不吃鱼,而一些黑人则是华人超市鱼市的常客,而且经常是整条整条地买。虽然鱼类资源丰富,也没人抢吃,但平时很难带去上班,除了星期五。所以,也只能晚上享用鱼类。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