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不杀都霾
杀不杀都霾
关注数: 3
粉丝数: 139
发帖数: 8,422
关注贴吧数: 1
我真是服了,京东的下午6点场就没买到过东西 说实话,上午10点不是个很友好的时间,大概率会有会或者有事,很容易错过。现在抢个东西,前后占用个10分钟很正常。晚上6点起码别人都下班了,可以安心的抢点东西了,年初那几天放的飞茅,这周一周的牛毛,天天都跟着点,啥都没有。现在终于下架了。彻底没机会了,管他性价比高低,酒质怎么样,都买不到了。 第一次对生肖毛产生兴趣就是觉得这次的性价比更高。现在可好,京东真的是可以。6月花了2万多的账号,还是什么都不给,真是没救了。
爱喝娃哈哈和爱喝酱香酒真的不是一回事 娃哈哈不过碰巧是酱香型酒而已,这酒能火名字好立了大功。它就算是无香型,照样能火。 成天有人按照追捧娃哈哈=爱喝酱香这种不严谨的逻辑。来创造人民对酱香的热爱,炒作价格。那些顿顿娃哈哈的,你问他们要不要尝尝河对岸或者同一条河上中下游的同工艺、同原料、同香型的旗舰产品,除了名字,酒质甩它8条街那种王牌产品,你猜人家愿不愿意试一下? 喝1500一斤的酒,是喝品牌,不是酱香味,更不是里面的酒精。 资本市场喜欢提酱香科技这概念,其实那是独家科技,其他酱香跑过来组团碰瓷炒作而已 成天有些酒厂搞口感年份酒质吊打飞茅只卖1000一斤的大促销。要知道,同样价格买的清香,浓香,干邑、单麦产品基本都能吊打酱香型全家。
大家说这算是黑古井么? 乱逛不小心看见的,不知道古井什么反应,能说这么直白么?
买酒还是得趁早,案值都低,要是现在得14万吧?
成天吆喝工行有车别偷撸的,知道我们为啥不接话么? 看图,天天这样,在我眼里,工行就是没车,没券就没车,这就是工行。所以不用天天盯着满减,盯券才是正道。
CDF之争说到底是内卷 这词原意复杂,简单概括一下:理解成竞争加剧即可。 CDF背后的中免,之前和国内代理商基本是井水不犯河水的节奏,卖的东西长得都不一样。勉强和各家XX国际的水货能形成竞争关系。主要是给一般有跨境旅行便利或者内部门路的人赚外快用的,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日上。但疫情的冲击太大了。眼看着国际旅行复苏无望,内循环如火如荼,固步自封放弃国内这块市场,除非傻,于是国内直邮一年前开始了,说这话,想出这方案的真TND是个人才。 这个决定对国内很多行业来说,高情商是内卷,说直白点是打劫。最早开拓市场的时候,CDF就按店里的免税价卖,在不少吧友看来价格几乎不讲道理。中免卖了一年尝到了甜头,看来要和国内同行内卷到底了。有事没事直接贴着好价定价,CDF这么搞,不少渠道基本是干不过的,因为免税渠道无假货是共识。冲击最严重的其实是化妆品和洋酒。但是CDF一直有个问题,就是鼓励大量,高额的购买。这点其实和电商的理念不是特别匹配 白酒还算好的。毕竟白酒还可以用如下理由让人不买:1,包装有免税标识,送人不方便(?!)2,味道不一样,3,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瑕疵,售后没法撕补偿====化妆品可就真的不好熬了。
马上要开始剁手了,分享点高效撸酒的经验。 1,入吧时间短,平时不喝酒,又手痒不知道买什么的,建议仅专注购买以下产品不低于8两的盒装版本,普五,青花郎,M6/M6+,习酒1988,剑南春,汾20,M3。优先单瓶装,礼盒装也可以。不是对哪些品牌有歧视,万一哪天你退吧出坑,这些都是能转手回血的货色。 2,别听什么酒质,中国喝白酒能醉,不上头,好醒酒即可。吧里常见名字的酒,问题都不太大。 3,不管什么酒,务必同款凑齐偶数个,回血,送人都方便。 4,了解一下自己的圈子,自己周围都喝什么酒,认什么酒。囤点百十来块的家里聚餐,逢年过节能用得上的,比如老白汾,君坊这种性价比高的酒。 5,酱香现在普遍贵,爱上酱香之前先掂量掂量承受能力。150买不到的普王,能买不少浓香清香硬货了。 6,有公交车或者漏该囤还是得囤点,不然急用就是刚需被撸。 7,不要总试图让人了解一瓶酒背后的故事,酒桌上聊点正经业务,大家都很忙,喝没听过的酒学习成本太高了。8,等买够1万多块的酒了,就该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以后要买什么了。
一瓶比标价也就便宜50多块,不明白为啥要上两单 这货低于100不常见么?标价才158附近。也就是个原价6折。虽然是单瓶送袋比较实惠吧。都是别人请客的时候喝这酒。这次看到公交车,就准备备两瓶回家时候用。应该还是用的上吧?
请教什么酒和小龙虾比较搭啊? 最近可能去武汉会有部门小规模聚餐。有人说到武汉要吃清蒸的小龙虾,可以体会食材的新鲜与优质。 现场买酒怕是不便宜。 现在问题来了。我该带什么酒去和同事分享呢?目前白酒,威士忌,干邑都有存货,就是不知道带哪种最配当地饭菜和清蒸小龙虾。有熟悉套路的老哥不?啤酒不算数,尿酸高。。就说哪种酒最配就行了。多谢
看来大家对融E购35的玻汾接受度很高,时不时售罄下架 主要是一次只有两瓶,贵不了三五块钱。要是家里存货没了,遇到这种公交车不补几瓶,会后悔的
物美飞毛退包装返1100,各位老哥自己发挥吧 别说没告诉大家,也别说不发车,一套包装换回来1100,也不知道算不算车。我这种送人的是没办法,喝了没收瓶子的,怕是要拍大腿了
各位老哥,过去半年撸酒还是等12点发车的套路么? 最近两个月每天早上和晚上都会慢跑半小时,直接后果就是到了11点基本就是巨困状态,完全睁不开眼睛,连续一个多月月熬不到12点就昏睡了,喝了酒也是直接昏睡。所以根本看不到什么车,配合上酒价的上行。导致几乎没出手买酒,不停的在消耗存货。也不知道都错过了什么大漏。 马上就要开始六月了,按照惯例从儿童节开始就会一到半夜就会开始发车,持续半个月。除了定闹钟,还有什么别的好套路么?
没啥好券,也买不起贵酒32一瓶的玻汾还行吧? 没有大平台券,买不了什么贵酒。有满减不用还难受。买两瓶口粮储备吧
请教一下,cdf广州的青花30是不是免税版? 最近需要拿酒送礼,市场价位差不多的手头只有一瓶1618和一瓶青花30。需要再凑一个。1618没见到900以下的车,前几天工行不给券不让我买,不然也就不愁了。但是感觉青花30电商的价格就离谱,没有低于800的。cdf广州虽然是从488涨上来的,但788也是市面最低。最近应该有不少老哥入了广州的青花30吧?是免税版还是非免税版,麻烦告知一下,多谢。免税版字是印在盒子上的话,绝对拿不掉。cdf会员购的我也买过,那个是免税版的,所以不用考虑
感觉低端系列搞多了真的影响品牌形象,五粮液洋河的思路针不戳 五一掏出来之前在京东用券买的白云边12年,请家里人尝尝鲜。毕竟这牌子之前也就是在广告里见过。我爸作为一个老酒鬼,小声问我,我买这个白云边多少钱,我说60出头,他说之前在饭店喝的也就是8-90啊。 我心头一惊,难道酱吧的好价都比饭店肉了?我问你那个是什么白云边,有什么四星五星么?他说好像是有星,几颗忘了。我说这个是12年标价100,正常80,花60多买的,还算便宜。这才放心喝起来,毕竟我这几年买酒的价格都刷新了他们的认知极限。肉这么一次,面子上挂不住。 酒搞出太多系列,不熟的人是分不清的。洋河五粮液就挺好,海天梦,下面是洋河大曲。五粮液,低端要么是尖庄五粮醇,要么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神酒,不会让人误会是五粮液。双沟那个也不错,凡是叫国缘就没便宜的。今世缘高中低都有。更便宜的还有双沟 大家要是有低价产品线的,还是考虑考虑这些套路吧。酒桌上也不是全靠糊弄和溜奸耍滑过日子的。谁还不知道有镇字的不是茅台啊。
都说上午的五粮液翻车了,我只想提示一个关键词整箱交杯 我倒不是鼓励大家做刁民,一码归一码。 我只想说工行还是不那么容易翻车的,有一年吧龄的都知道工行整箱交杯五粮液的故事。 总之取消订单或者死扛到底,你遵从内心即可,都会有好结果的。
现在的小年轻,真的是不喝白酒啊 前几天有个老婆亲戚家的孩子考上了研究生,自己来北京玩。请他和另一个大三学生吃顿饭,庆祝升学成功。虽然是平辈,但是大了十几岁,心想考上研究生这种好事,值得庆祝,就带了之前便宜买的1573七两半,心想一人不到二两刚刚好,绝对喝不多,意思意思喝点好的。大学生肯定都喝白酒的。 结果两个大学生都表示之前没喝过白酒,我心想都带来了,就每人劝了一两多,老婆坐在旁边,我也就喝了二两意思意思,结果还剩了小半瓶回家。 回想我本科的时候,大家聚餐为了省钱省酒,都是喝红星二锅头,现在竟然都不和白酒了。这个行业的前景真的令人担忧。白酒啊,真的是老人家的东西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带了国窖这种酒,好歹让人家喝一次,不是啥一般的货色。
终于闲了点,就说说我心中的吧宠 总有人喜欢拿吧宠来说事,接触酱吧两年多了,也聊聊对吧宠的理解,以免总有人隔三差五的带节奏引战。 首先,这个吧没啥固定的吧宠,别被带节奏和引战。 数数算得上吧宠的候选人,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性价比高。或者说到了某个价位才会触发吧宠的属性,价格容易触发的,就比较容易成为吧宠。比如我刚进吧150附近的泸特很好买,它就是吧宠,200以下直接推荐泸特,各种无敌。不买就是不合理,同价位不买它买别的就是浪费钱。再就是19下半-20上半的珍王。只要到180以内,就是绝对吧宠,230买不到的时候连帖子都没有。25-30的工行玻汾,不用说了,90以内的汾十不用说了。100出头的海蓝不用说了。 过去半年酒涨价,没正经涨的就是吧宠,比如剑南春,从19-21,基本都是350以内的价位,但凡有个优惠,过个节,非正装就到300以内,你说不宠它宠谁?舍得要是继续270敞开卖一个月,很容易就吧宠了。 总结-这个吧的吧宠价格要合适,品质也要过得去,最好是老十大嫡系。东西要值,才配叫吧宠 至于飞茅五粮液,1573这种买了可理财,可送礼,能抗通胀的硬货可过节自用的,自然也是有好价就必入的吧宠。
赖茅,各种王子,酱香经典,珍王的假酒会变多么? 我19年初开始逛酱吧,不少人拿着传承和珍王问真假,也就知道个烧四个黑点。但是吧里的主流观点是做这几个货的假酒会亏钱,因为除了酱吧没人认,卖不出去自然假的就少。稍微靠谱的渠道就很不会假了,基本就是放心买的节奏。更不用说传禧,端曲这种了 现在看茅系酱香的价格大约涨了50%左右,酱香科技不遗余力的向普通人渗透,价格上涨,销量增加,这两个任何一项都意味着制造假货的潜在收益增加。我的问题是,200以内酱香酒不用顾虑真假的时代结束了么?镇酒厂,假酒商怎么看? 众所周知,以前的普王、珍王都是拿来灌优质飞茅的,随着基酒价格的上涨,以后赝品飞茅的酒质还有保证么?造假酒的会误购假珍王么?会不会出现破罐破摔直接拿镇酒灌飞茅的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导致飞茅假酒口碑崩盘的不良后果?
不懂就问,一天四两白酒,每顿喝五粮春,泸特需要什么经济基础 刚看到有人买四顺给家里的喝酒多的父亲,有人评论给父亲买酒必须200以上的。 我就按照吧里的标准问一下,如果是每天四两,每顿都是五粮春,汾15,泸特,M1这档次的,喝不起海之蓝,直观点就是一周喝两瓶半,一个月光喝酒花2000左右,需要什么经济基础。 不知道吧里有没有这种消耗量,拿这种当口粮的,当然要是自己掏钱买的,坐机关有人送酒喝的不算数了。家里的资产存量最好一并说一下,别月入三千工资,房租收入两万的,那样就是耍赖了。请客酒局不算,纯自饮口粮。 至于劝戒酒的就先不用提了,我就是想知道当个这样的孝子,每年还得多赚多少,才能供得起这样的爹,请教一下。
想杠的自己认领吧,这是首批100个中欧地理标产品涉酒名单 总共11款,自己认领吧。别脑补,用数据 52绍兴酒浙江绍兴 53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宁夏 54桓仁冰酒辽宁桓仁 55烟台葡萄酒山东烟台 56惠水黑糯米酒贵州惠水 61剑南春酒四川绵竹 62高炉家酒(高炉酒)安徽涡阳 63扳倒井酒山东高青 64沙城葡萄酒河北张家口 65茅台酒贵州遵义 66五粮液四川宜宾
试析百亿单品的定义—再讨论剑南春是不是百亿单品? 每到要出年报的时候,百亿单品这概念就又要出来了刷经验用了。 我刚入吧就看到过,没记错这个应该是白酒协会的一个宣传指标。没明说,我猜测里面用的应该是总产值的概念。 然后不少人出来石锤剑南春不是百亿单品,依据是剑南春酒厂的营业收入也就是百亿出头,所以除非剑南春酒厂只卖水晶剑一种酒,不然不可能单品百亿。 白酒厂的总产值概念我百度了一下,大约意思是市价*产量,这就是个玄学概念了。如果不是出厂价,而是市价。水晶剑现在是按照正装458建议零售价的话,就是灌了2183万瓶,极端一点的情况,标价一亿一瓶的酒,我灌出100瓶来,按产值这也是百亿单品。当然,也不知道,这些产出来就是灌瓶子里,还是存在坛子里当库存。收入我们都知道,白酒还是存在坛子里升值更多。 至于营业收入的话,应该就是实打实的出厂打款价格,同时如果还要看销售折让和返点的会计政策,因为出厂打款1000一瓶,如果有200一瓶的返点,抵减营业收入就是800,如果计入费用,就是收入1000,费用200。 如果百亿单品的统计使用打款收入的口径,那就又是个麻烦事。 所以吵来吵去,首先是弄清酒协宣发时用的口径。说实话,这个百亿单品概念是忽悠外行人用的,但是内行吵架的时候,是不是要先研究研究概念广告词里面说的是啥?不然就是无脑水了。
平时辛辛苦苦撸的酒,不就是为了过年拿出来敦敦敦的么? 每一个混酱吧的,都要经历一次四个大节外加一次正常的春节才算完整。 四个大节见识足够多的低价,知道酒该花多少钱买。 正常的春节,就是那种和亲朋好友聚餐各种喝酒吹逼的春节。买的酒拿来开瓶喝,之后也就该知道以后该买什么酒了。 知道了撸酒的目标,知道了目标的价格。未来就差修炼姿势了,离毕业不远了。 我没回成家,过年喝的都是去年疫情困在家时买的口粮酒,发现虽然是低端酒,瓶陈一年以上也会更好入口。 但愿明年能把那些不错的酒都喝了,喝的时候就是2-3年的酒了。唉
***原地过年,利好茅台。过年不回家一瓶酒我都不买 这几天券商继续吹白酒,开始搞什么原地过年,利好高端酒销售,啥意思?趁过年抓紧买好酒请领导,请客户? 我一个同学前年让我帮忙买箱青花20寄回老家,去年是红十五一箱,请客招待家里亲戚用。今年歇了,准备找我们哥几个聚聚了,肯定不会喝酒了。 今年年货节,我就付了两个四顺。好酒等暑假再用吧。几个年轻同事刚结婚,回老家正常都是恶战,连酒都提前买好了。结果不出意外至少瓶陈半年了。说实话,放半年,确实好喝一些 日子不易,且买且珍惜
这届吧友的基本功也不行啊,cdf需要带节奏?自己没点数? 首先,大家觉得有人带节奏零点不奇怪,因为确实有人在带,有几个发生硬广告贴的小号,还有发自己推荐码,劝大家注册的,这些有目共睹。所以说有人在带节奏一点不假。但是据我观察,他家的节奏并不瞄着单品带,而是那种品牌或者店铺的推广 其次,没真东西,不是真便宜的节奏,在这个吧是没法长久的。cdf在吧里火起来最早是青花30,488撸空,后来广州出过448,北京更牛出了438.于是江湖定位算是有了。之后断断续续的出过240不到的黄龙,230以内的巴拿马20,320的正装剑,8折的青花郎和红15.从那以后,相信不少吧友就开始有事没事的扫cdf那几家店找好价了。比如我。他们标价应该是不参考国内销售价格的,纯粹自己玩自己的,所以不少国内市场的涨价还没有传导到免税渠道。 最后,cdf最厉害的其实是洋酒,不少国行经销商应该是咬牙切齿的,所以对cdf的攻击其实洋酒领域更多。因为之前免税渠道相当于一个洋酒的封闭渠道,不对大多数人开放。cdf北京和广州都出过不讲道理的白兰地价格,卡慕,人头马,拿破仑都有,也让我知道了洋酒的价格水分有多大。所以10月以来,包括双十一,我在国内电商只撸了几瓶漏价白兰地,别的时间都去cdf蹲优惠了。蹲到了那是真便宜,什么红包都比不了的便宜。 有人怀疑cdf有节奏,没毛病,因为确实有。但说到底是不是好价漏价要自己看的出来,自己判断不了价格,看什么都是节奏。
说说那些X成功力和不值30 先说个笑话,mate 40pro的屏幕要抽奖,就有人问如何识别BOE屏幕,什么滴水,微距相机,错误报告各种办法都有。这些在用过真机的人看起来都非常好笑,因为BOE屏绿的非常明显,除了需要看眼科的,不可能一眼看不出来,根本不需要问。 喝酒也是这么回事,你要说什么酒不值多少钱,起码先把那个价位段的主流酒横评几个,才能说出来不值XX吧?比如泸特和五粮春有来有回,一个有事没事卖170,另一个就不值230。这是聊天的正常逻辑。比如波汾好价30,一个清香酒整体感觉不如波汾,你可以说它不值30。一个浓香酒不如六年头你可以说不值50,每个价位找一个标杆,然后、、摆在一起喝喝品品,值多少钱自然水落石出。当然,这个价格也要是吧里的价格,不然按照超市价,不如波汾就是不值40了。 刚看到一段经典论述,原文如下:“这个顺品郎都说还不如这个小酒,那么我觉得也就值20有毛病么?” 首先,都说!原来是自己没喝过,一个拿键盘看别人喝酒的。其次,不如精酿(那个小酒)就是只值20?那我问问,精酿多少一斤合适?23?25?27?30?36?不如精酿是该差几块钱?你问吧里说精酿值5块一斤一大帮,你问9.9买的,那就是49一斤。拿这种酒当价格参照,会不会觉得范围太宽了?直接定值20,会不会给委屈了? 我再问个直击灵魂的问题,蓝顺有精酿的几成功力? X成功力是品酒的另一个玄学概念,有XX的X成功力,那价格打几折合适?有8成功力,价格不到3分之一,是不是就赚翻了?五粮液陈香优雅,那80%的陈香优雅该卖多少线?500一斤值不值?要是陈香突出,不够优雅呢?该打几折? 要知道有时候9成到10成,有时候就是1和0,有和没有的区别。10成你就是8大,9成功力能当17大,8成功力可能就只是部优,这要比价格可不是线性的,所以说几成功力当做价格参考,其实无可参考。 归根到底,都是酒质和酒价密切相关这样一个思维误区。白酒这种暴利产品的定价,已经偏离了成本或者质量太远。说到底就是竞品定价。也就是竞品定多少,就跟着定多少。这个垄断竞争的圈子一定是如此 普国都开始用特曲的窖池了,你说它质量离普五越来越近了?所以定到1299了?如果都是一池的酒,泸特得有1573五成功力吧?那标380会不会过于良心了?要不要卖房?
反正小郎酒的套路就是进来的人都花200块钱才能走自辩吧 标配都会给个四顺,不到30一瓶买个看着还挺喜庆的酒,当口粮肯定是没毛病,不好喝也才6瓶,忍忍就喝完了。四顺我真心觉得可以付的。反正我会付 至于小郎酒,这个可就真的是见仁见智了吧,虽然不少人9.9买它,但是22块钱买三个我会很犹豫。不少老哥貌似觉得值9.9,我肯定不懂 176+22,你点进小程序参加个活动,200块钱就花出去了 双赢
老窖停止发货,吧里不要带特曲200的节奏了,要说300可撸空 根据公关的意图是要向市场传递停止发货,卖的太好的信号。那下面的经销商就不应该跑到这里带200可撸的节奏了,留几十箱等着满足年根底下350的刚需不好么,卖一瓶赚两瓶,美滋滋 实际情况就是下游库存苦不堪言,只能暂停压货。给经销商点喘息机会。趁着过年清空库存。不然过年这种大节,购销两旺的时点,***没事停止发货。你看普五1月份发了多少天车? 所这种内部的公关稿还是少往外放,不然适得其反。 饥饿营销?还是那句话,中国白酒,包括酱香型,都足够卖了。200一瓶你不愿意卖,有三四个竞品等着收割份额。营收持平,利润增加,那以后只卖1573就好了,停产特曲,基酒都给1573用,学郎酒控价岂不美哉?
不刚需,古16,338一瓶肉多少 网上一直没咋见过这货好价,当地实体多少钱?
cdf的公斤名士好价了,两瓶1000 酱吧必备技能,把微信支付优惠券刷出来,应该是500以内,还有20分钟,速度
珍王现在多少钱了?这单还是肉50么? 不是说酱香涨价了吗?咋没人撸空这个?
前几天付了运费投诉老窖的老哥下车了吗?赔了多少 能赔多少我寻思要不要把这个也付了,然后开撕,不知道收益率怎么样
又一年不能回家,彻底特么不用买酒了 去年过年前买的好酒,没怎么喝,在家不见人,成天喝口粮。夏天集中消耗了点,电商促销了一年,也是断断续续的补货,总体库存还是高位。临到过年,***开始了。出不去,进不来。不聚餐,云年会。又是坐在家里消耗口粮酒的节奏。 就按照这个消耗节奏和进度。2021年应该可以不撸100以上的酒了。看到便宜的五粮液,波汾买点就完事了。
做个调查,欢迎且希望7级以下的吧友参与 就问一个事,洋河梦之蓝M3,一瓶,不分高低度。你们觉得多少钱买合适? 我就问你们印象里的价格,可以是你在超市里面见到的价,可以是你听别人说的价。可以是你自己掏钱买的价。别被吧里的330-350印象,就说你觉得这酒是买多少钱的就行。我最近先买两瓶,送人用。不知道能达到多少钱的效果。 多谢,有劳
融易购的满减,不买立省100% 说实话,没有多数店铺的优惠券跟进,融易购满减放的再多,也没有啥销售额。昨晚10点我随便刷了一下还有-100,原因很简单,没有车!!。 洋河店铺不放券,连500的M6+都没有。 至于平台券,我已经半年多没见过10块以上的平台券了。 所以355紫坛喜欢的大可以放心集邮囤货,一天一瓶绝对没难度。 观望的不用手痒,买一瓶省100,不买省355.
不懂就问,整箱酒为啥要贵点?哪里有加成? 我见过整箱用酒的只有一个场景,就是过节送礼的时候整箱往人家车后备箱里面装。这个场景确实没话说 其余时候,特别是自用,我都从没觉得整箱装有什么加成。你说但凡贵点的酒,整箱买回来,你还能不打开验货么?要是拆开箱了,那就还有啥意思么?难道是图那个原厂箱子?别凑到新旧包装,7代,8代,有地理标,没地理标这种差异大的不就好了吗?要是买整箱生日酒,那也没话说 其余不管是结婚,还是宴席,酒摆到桌上就可以了,必须要当大家面拆开么,提三个袋子,里面装六瓶一样的酒不是一回事?谁还会比较每瓶酒的生产批次么?之前不是吧里有人一直在凑单买好价的剑南春和M3结婚用,我觉得这样没毛病 所以每次一有人说整箱好价,我就特别不理解。难道又是酒商套路?还是我有啥没想到的?
真是服了淘宝前两天官旗的奥古特了!本来是好车,上少了 今天到货了,竟然是9月份造的酒,保质期360天,能喝到夏天。图片大字写着2月到期,心说就买一箱过年喝吧,冬天啤酒喝得少。2月到期的东西,不能买太多 结果,结果竟然那么新鲜的。上车上少了,空留几个淘宝账号没用,真是拍大腿。商家这波操作满分。。。
中信899的五粮液,有收到货的么?到底是8还是7? 想等官旗的1618,又怕不发车,已经浪费一张200券了,最后一张一定要用好。肯定是买普五最划算了。有收到货的么?
看了一圈没有想买的,这个肉多少 肉50块钱?没有产地标和纯粮标,是不是更不值钱啊?
混酱吧,怎么也得凑个老八大,老窖来了就齐了 去年的最后一单白酒,今年收到的第一瓶酒是老窖出品。老八大嫡系集齐了,白酒已经准备退学,不追求毕业证了。大家新年撸酒快乐
虽然苏宁2020零封了我,想想每周一盒的鸡蛋,还是选择原谅它 一路火爆到底,这一年只有双十一和双十二,有机会进到提交订单的页面。但我每天还是会来抢一次。回血红包也不给我,就这样还是会在苏宁偶尔的买东买西,毕竟在北京,物流没比京东差很多,就这样吧。没太多可说的。
cdf杭州,就剩一瓶了,重口味的可以考虑 拉弗格四桶应该算是好价,我实在受不了消毒水味,留给能欣赏的吧
我建议,以后苏宁发现什么好价就别发出来了,偷着撸得了 不发出来,吧友自己乱转可能还能买个一件半件,发到这里面,直接堵漏无货下架,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连锁单付款都没机会,太残暴 所以我建议苏宁的以后偷着撸就不算风气不好了,风控太牛,干不动啊
360的1988可以留一瓶么?不准备拆,青梅年末聚餐用了就行 我做下来为啥不是320,差了什么姿势?太仓促赶紧下单,没研究
怕酒涨价的别慌,等白酒和消费不炒了,酒价就安全了 茅台放出直销渠道铺货信息的时候,我就感叹,不愧是市值第一,确实有担当,市场需要强心针,一哥就给你来一下。不是怕利润不理想么?就1299卖800万瓶,名利双收。关注的老哥可以回忆一下,消息之前,正好是指数徘徊,机构兑现浮盈的当口。当时没有一哥这一呼百应,拉动白酒和消费板块鸡犬升天。等到过几天年底算业绩,发奖金的时候,能不能站在3400都说不准的。 这恰恰说明,当企业与资本关系紧密之后,很多决策可能就不是从经营出发,而是满足资本的需求了。比如众口一词的涨价。我要是没记错,中秋十一是下半年第一次购销两旺时点,当时大家都在认认真真的促销,好价不少。等到年底,反倒开始喊涨。这不是昏招么?真的不想卖酒?白酒也不讲究年份,囤着不卖是想干嘛? 看看白酒股价就有线索了,四平八稳的卖酒,支撑不了现在已经疯涨两个月的股价,剑南春这种涨价10%不够,必须像老窖,郎酒这么50%,甚至翻倍的涨才撑得起来营收的美好愿景,特别是基数小的,开疆扩土多难,割一波经销商先。于是要先把故事讲好,就是宣传要涨价。分析师不需要真的涨价成功,酒厂有这姿态和意愿就够他们继续卖报告,经理们就能再继续拉几个板再出货。白酒国之大计,不可不察也。 所以现在那些拿钱说话的,会无视双11及以前今年的全部好价,专注告诉你过去一个月酒价有多么硬,未来有多么险,现在抓紧买一箱,明天至少赚一箱,无视宏观微观,国际国内形势,总之白酒是中国人米面油之外的第四刚需,涨就完了。这是资本的想法,不是酒厂的想法,不然你看没上市的剑南春为什么涨那么慢,是竞争力不强,酒质一般?认真搞笑么?这波非理性操作中,五粮液,汾酒,洋河是清醒的,偷着涨,不张罗,正常促销。泸州,郎酒这些是想借机弯道超车,捞一把的。至于一哥,人家把钱都赚去了,别人都是喝汤 在吧里混足半年的,应该是淡定的。毕竟上半年好价多,有点心的存货足。至于这波操作什么时候过去,边喝边等呗。
一秒下单比手速,我也能做到,为啥买不到酒呢?
嗯,也就还剩10次机会吧,看看有没有诚意吧 周末我记得是不能买的,续费不续费,就是一单的事
这吧吧务太累了,真的是稍微一走神,就是一堆毛贴啊 真的是见缝插针,点看一看,就显示删除了。 要不是有吧务在这高强度的删,哪有机会撸漏,撕b,水贴?虽然我被误伤过吧,但还是觉得封三天有点客气了。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你负重前行
没付款的就别抱怨了,这种漏价付了钱的都未必能下车 没看到上车的老哥发出来的姿势都是已付款么?这种飞车就得把钱付了,后面都好商量。你锁了根本没用,说取消就取消,京东天猫都有这些操作。 以后记住看到漏,先付两单,肉就肉了,然后再什么返利走一波,慢慢研究,100出头1斤的1998,你指望店家多久反应过来? 说到这里,我又想到了85一瓶的普郎,悲从中来。
我不是差那300块钱,我想买的是750的五粮液 很久就有种说法,购物会给人大脑刺激带来快感,因此有人会靠买东西减压,花钱追求快感。其实我刚进吧的时候有不少人持这种观点,表示沉迷酱吧是被购买这件事吸引。一帮人就是来花钱消遣的,其实买什么不重要,只不过碰巧是白酒而已。比如我来之前,最爱买手机和换手机。什么八大,十七大,集邮摆柜收藏,刚需软需,我通通都要! 混了一段时间,买了几万的寂寞。我觉得现在酱吧购物真正刺激我的点是买到便宜东西,这是看了一篇疫情期间的网购心理分析文章的启示。买到低价,会在购物之外带来额外的刺激,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在商场打折时会蜂拥而至,其实省得不是钱,也是在追求刺激。对我来讲,买酒省了300块钱,远不如买到一瓶一年见一次价格的五粮液带来的快感大很多。这应该也是不少大佬说的,一直撸漏一直爽。买了个7折的东西和买个一年最低价可不是一回事。 当然了来这买便宜的酒赚钱也是个选项,但是买酒转手难度太大,钱不是很好赚。且撸且珍惜吧。
问吧里有哪些节奏的,没车的时候什么贴多,自己看看就知道 双11刚完事,车都走了,晒单的也差不多了。你要想看什么酒是节奏酒,看看今天的一堆贴就该有大概的思路了。事实其实有时就在眼前。
京东这么搞下去,我是不是该卸载APP半年了?!吐槽贴吧务慎重。 我这不是抢茅贴,吧务慎重。 众所周知,电商茅台基本是一个引流的手段,一瓶毛利100,不少商家都是拿这个强制捆绑消费赚回成本的。可以理解。我其实也觉得这其实相当于一个优秀客户的回馈计划,增加点老用户粘性什么的。 今天刚看了两个晒茅的帖子,我不到事羡慕。但是有点数据实在是刺激到我了。京东到底是在把茅台卖给什么人?号黑不黑的不说,这是真的杀熟么?我plus这么多年,累计花了26万多。京东从开始卖茅台开始我就有种蜜汁自信,觉得天猫,苏宁不给我,京东看我老客户的面子也得放我两瓶吧?类似必购码那种。结果可好,我陪跑了一年,虽然不是每天都点,但是到了什么大节,什么零点的所谓放量时点,还是会认真点两下碰碰运气的。苏宁猫超还都给过两瓶呢,买不到茅台事小,京东这么黑我好可是有点搞笑了。去哪不是买东西?我这指标一瓶买不到?买不到mate 40保时捷,我也就忍了,帮我省钱,茅台也不让我买?
老板应该是把股票全压了去进货了,这次可以放量了 1399的进价确实有点高,而且必须先款,太狠了。作为三大之一不进点参与一下太没牌面了。于是就把股票押给马爷爷用来进货了。按照质押的时点和茅台往外运酒的节奏,圣诞节应该是属于苏宁的季节。super们,期待一下吧!
满屏的高光礼盒姿势,看不懂啊?到底是猫旗还是东旗?看不懂啊 这酒我是囤多少都不嫌多,关键是忙一上午现在看不懂姿势了貌似是猫旗和东旗都有姿势?到底哪个划算。该下几瓶呢? 我建议送的五粮醇就按10块算,哪家能折到单瓶30以内?我觉得高光比头曲肯定是强多了。这是五粮液出的良心酒
像前辈说的,撸到最后果然就是专注白嫖、捡漏和普茅 昨晚半夜下了几单感觉索然无味,都没付款。这几天就准备盯着猫超所谓的放量了。 在国外,这个时间就叫holiday season,果然今天竟然收到了一条暖心的短信。当时一通夸了水井坊之后,就再没留意过了,今天竟然还有提示领奖。这种东西都要留着,是好运气的证明,酒能放很久,适合当礼品。
广发买酒姿势详解 广发每周三会发一张满350-100的券,这个券只要注册发现精彩APP的就能领,位置在商城-领券中心。没有广发卡也可以用。券一周有效。广发信用卡有积分,如果你是其他银行的卡,那么你去买酒就是这样的。低于这个价格都是用了积分的。所以大家不用太紧张,要是觉得下面的价格能接受,注册一下,领券买就行了。不能享受分期,可以用其他银行信用卡,算是公交车 吧里渠道的总结,供应商经过了一年的考验,真假不用讨论了。最近新来了一家白酒供应商,应该还没人买过。不评论。广发上半年把积分折算从600:1调到了1000:1,而且去年发过一次300-150的券,今年都没有,所以吧里声音少了很多。这些价格都是刚需价,没必要申请办卡,也没必要羡慕
跟风买的,一样下一瓶就好了。450的红15下那么多干吗? 你要是元旦前有用,就下6瓶,毕竟整箱的好价不好碰,好价一瓶两瓶400的,买起来慢,用起来块,确实等不及。 你要是集邮摆柜,先买一瓶,等遇到400好价再平仓也不亏。别下那么多,谁知道明天三大电商能放出什么价来。
也说说年轻人不喝白酒,一是营销策划,二是社会进步使然 公司连着三年进了不少刚毕业年轻人,也算对他们喝酒的情况有点了解,简单说说,感觉这话题吧里不用跟风讨论太多。 1,央企现在内部招待的机会少了,公司内部饭局少了很多,要知道这场合以前是拼酒的重灾区,我们连着3年年会喝饮料,其中只有一年有啤酒,还取消了两年年会,5年年会没喝白酒,简直养生。所以刚进来的小年轻,没啥机会喝公家的白酒了。我刚进公司第二天就天之蓝喝到断片,年会五粮液喝吐,那种苦日子以后也应该不会再有了。毕竟要过紧日子 2,小年轻自己聚会是喝酒的,而且也喝白酒,汾酒,红星,但是不如啤酒喝得多,话说回来,比消耗量白酒应该没赢过啤酒吧?我在家没事也喝青啤,洋酒在北京可能还是不太有市场,拿个黑方,人马V给他们,都说喝不惯,也可能是嫌便宜。 3,要改变消费习惯,洋酒只有从年轻人身上下手,切入点就是尝鲜、新潮和反传统。中国是干邑第二大消费国,注意不是白兰地。是VSOP以上级别的重镇,人头马和马爹利都专门定制VSOP+往中国卖,比狂喝VS的美国毛利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但威士忌销售还是打不开局面,对洋酒巨头来说白酒是一个无论如何都要跨越的坎,考虑到B站的用户群体,有针对性的宣传抵制白酒不稀奇。 4,随社会健康意识的普遍提高,酒精消费恐怕会是越来越少,毕竟一类致癌物,除了酒厂、酒商和收税的,没人盼着这东西卖得红红火火,我的领导现在也就是喝喝红酒,开车的多了,酒就用的更少了。含酒精饮料可能是个未来的增长点,毕竟乱性没酒,还是差点意思。但白酒有太猛,二两过后就索然无味了。 5,中国白酒企业没有坐以待毙,货币化和金融化是他们的解决方案。白酒变成中国传统特色礼品,从尖庄礼盒,海蓝礼盒,青花郎礼盒。包括过年过节那些刚需茅五,都说明有另一个市场了。在消费量注定下跌的大背景下,我觉得白酒还能火个十年8年,问题不大,当然,市场统治地位可能没那么牢固。 自从中国各种茶饮料上市,可乐这些碳酸饮料,在中国再也没有像样的机会了,传统还是传统,是真能传下去。
要对酱吧有信心,撸下架的高铁车还是值得跟的。 我当初付完488的cdf,觉得买了瓶没用的东西,只能认栽收货摆柜。 前几天一个小兄弟要送礼,问我手里有哪些5-600的酒,想拿一瓶用。我说有汾30,有公斤名士,有拿破仑的XO,都是500附近买的,直接选走了汾30。怕我后悔直接微信把488转我了。 吧里好价500附近抢光的,基本就是硬货,拿出去基本能当钱使的,所以那些感慨自己跟风的,别太难过。这种一直在涨价的酒,不一定哪天就用得上了。要对酱吧的品味有信心。
确实放量了,确实能体会到了 以前是秒售罄,秒抢光,秒无货,秒变灰。 现在都可以进到提交订单界面才不成功。然后才是火爆+重试+无货+抱歉没抢到,有的点总比不让点抢多了。消磨时间的好选项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