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魅老牛 鬼魅老牛
关注数: 40 粉丝数: 113 发帖数: 6,697 关注贴吧数: 12
我的梅陇吧 很偶然的机会来到了梅陇贴吧,也很高兴大家能接纳我这个80后的老人家。在这里我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梅陇每天发生时事,在这里我看到了年轻一代的梅陇正能量,曾经我们80被前辈称为"垮掉的一代”,事实证明他们错了,现在80后正成为社会建设的主力军,90后被称为”脑残的一代”,曾经我也是这么认为的,现在我要为我曾经有过的想法Say sorry。90后现在已经有—部分踏入社会,正为自己和社会在奋斗着。吧里大多是90后的,在你们身上,我看到的是梅陇的未来和希望。我印象比较深的有默默贡献的吧主们,充满活力的刘氓,水王的芬女,身高是她的硬伤,惊鬼的丝娜…… 在吧里混了有段时间,梅陇吧目前的定位是”吧友聊天交流,信息共享”等,我觉个我们可以做得更多做得更好,比如我们可以组织吧友做一些公益活动,比如去半领庵清理垃圾,去西山也行,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是做秀,也许有人会觉得没用,个人认为,也许效果很少,但如果我们不去尝试就一定没有收获,我们要用我们的行动去感化其他人,这样不但能使社会具有更多的正能量,也能使梅陇吧具有更多的知名度,有一定影响力后,我们能做的东西就更多更有效果。这个方案吧友们可以讨论讨论,集思广益,给梅陇吧一个更好更高的定位,使梅陇吧能更好更健康的发展下去。 PS:有劳吧主把梅陇吧的目录申请回到梅陇吧应该有的地方。3Q!
2013.03.09徒步海丰至惠东的旧官道“通平古道” 2013年3月9日7:40,我们一行12人在梅陇出发,准备在海丰莲花山新建村的“通平古道”徒步到惠东县的新庵镇,全程约25公里。在莲花山我们和海城的7个团员汇合,队伍变成19人。莲花山新建村是通平古道海丰段的开头,由于人们开发山林的原因,古道被拓宽,便于汽车行驶,所以在新建村至飞瓦古寺的这一段古道,已经见不到当时的痕迹,有古道痕迹的其实存在于飞瓦至湘子桥这一段,从湘子桥到惠东新庵的那段也是因为开发而不见了古道痕迹。所以我们的车也是一直开到飞瓦古寺的山脚下,然后开始徒步。 给大家看看古道的地图和卫星图。【大概路线】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6293812903bdcedd9066e00fc59608d859e99ab0&urlrefer=9f7158f3c2f4cd7381baed029a010064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6293812903bdcedd9066e00fc59608d859e99ab0&urlrefer=9f7158f3c2f4cd7381baed029a010064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6293812903bdcedd9066e00fc59608d859e99ab0&urlrefer=9f7158f3c2f4cd7381baed029a010064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6293812903bdcedd9066e00fc59608d859e99ab0&urlrefer=9f7158f3c2f4cd7381baed029a010064 8:30,我们在飞瓦古寺的山脚下开始我们今天的旅程。
我来说说中国式体育课 “陈真”在《精武门》中那一脚飞踢,有没有踢掉中国人头上“东亚病夫”的那顶帽子我不知道,至少我记得当时看得热血沸腾。许海峰射下中国奥运会史上的第一金,刘翔飞人的12”88,北京奥运会上的金牌第一……一连串的数据彰显差中国竞技体育的高速发展。相信国人在观看奥运会比赛时,看到国旗冉冉升起时都会荷尔蒙一下子飚升。竞技体育的提高是值得我们高兴的。但事实上我们的全民体育又如何呢?全民体育才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身体素质的根本!但我们身体有多少个可供我们运动的场所,屈指可数!可悲!另一个有着现成体育场的学校呢,你看过现在有哪所学校在放学后敞开大门的?问题是什么?不用解释。好了,最后来说说撑起体育运动锻炼半边天的学校,如果你现在有去学校,就小学,除中心校外,几乎其他的小校的操场上的体育设施,双杠,单杠……这些通通消失了,为什么?美其名曰“安全”。在安全这顶大帽的扣压下,大部分学校都抱着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对体育课都是应付了事,小学的体育课形同虚设,中学,大学的也好不到那里。试想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体弱多病,高分低能,拿什么去和人比?国家的未来又在哪?也许是我杞人忧天。呵呵呵呵呵……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