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痴 蒲痴
吕梁
关注数: 154 粉丝数: 134 发帖数: 9,499 关注贴吧数: 67
结发夫妻的由来   在我国古代,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那时男子到二十岁时要行“冠礼”,即把头发盘成发髻,叫做“结发”,再戴上冠(帽子),表示成年了。所以,男子二十岁也称“弱冠”。女子到十五岁行“笄簪子礼”,即把头发盘成发髻,再插上簪子,表示长大成人了。所以女子十五岁也叫“及笄”。可见“结发”一词原指男女年轻的时候。当女子订婚后,即用丝缨束住发辫,表示她已经有了对象,到成婚的当夜,由新郎解下。古籍《仪礼·土昏礼》中记载:“主人入室,亲脱妇之缨。”又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中记载:“凡娶妇,男女对拜毕,就床,男左女右,留少头发,二家出匹缎、钗子、木梳、头须之类,谓之合髻”。此种礼仪是结发的变种,盛行于唐、宋以后。新婚夫妇,在饮交杯酒前各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表示同心。后来,人们就称首次结婚为“结发夫妻”,即元配夫妻,若再婚,男方称续弦。   还有------“结发夫妻”的说法源于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个皇帝在登基的前一夜,担心自己的胡子太短而让众臣瞧不起(在古代,胡须的长短被认为是男子才学和胆识的重要标志)而无法入眠。怎么办呢?身边的娘娘计上心来,她剪下自己的头发,小心翼翼地接在皇帝的胡须上,一夜的工夫使短胡子成长胡子。   次日皇帝登基时,手捋胡须,踌躇满志地接受众臣朝拜,好不威风!众臣见皇帝一夜之间胡须过脐,无不惊叹“乃真命天子也”!娘娘剪发结皇帝的胡须,皇帝自然对娘娘关爱有加,这便是“结发夫妻”的由来。
入冬时一到晴天,村头是一片片白白的场地,就是制粉晒粉条的。主要是把自家种的红薯加工成粉条晒干存起来,以备长久吃用。纯手工做红薯粉条在我们这里是从几辈传下来的做法,家家每年都做来吃一般都是一部分留着自已家吃一部分是分给自己亲戚朋友吃! 粉条我们这里是家庭生活不可离开的好吃的食物, 可以做猪肉炖粉条。因为肉汤的作用,把滋味儿 都浸进粉条里边去了,也可以用来包饺子做馅儿。特别是逢年过节之际,,每到离开家的乡亲都不会忘记从家里带些粉条。 食用方法:适于火锅,砂锅,粉汤,做酸辣粉、炖肉,炒菜,杂烩菜等。将干粉(或泡发)直接下锅煮5—8分钟即可食用。口感纯正筋道,爽滑,有弹性不粘连。养颜润肠。 制作方法: 红薯清洗几遍打碎磨出浆,然后经过滤出淀粉然后上,再经过漏剽式流程.红薯淀粉原料→制芡糊→合粉揣揉→抽气泡→煮粉糊化→漏丝成型→冷却捞粉→剪断挂杆→冷凝→冷冻→太阳光下晒解冻干燥→成品粉条。 营养:1. 粉条里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蛋白质、烟酸和钙、镁、铁、钾、磷、钠等矿物质; 2. 粉条有良好的附味性,它能吸收各种鲜美汤料的味道,再加上粉条本身的柔润嫩滑,更加爽口宜人。真正的绿色粉条具备红薯的多数养身功能。 粉渣-----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item.taobao.com%2Fauction%2Fitem_detail-0db2-d9c2907a67dbd4a00a78db3341b27eca.htm&urlrefer=15879a80e928f935eaa22cdea42021fa 吃火锅配料: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58242457.taobao.com%2Fsearch-cat-58242457-134713850-zOzIuyZsZHF1bzvQocSlz%2BPTzaGi1qXC6b20oaK7qMn6vbQ%3D.htm%3FcheckedRange%3Dtrue&urlrefer=c02e04a792c817c1e0173621640bffee 我家种的红薯 红薯粉条制作过程 不是两三个人就能做成的哦,通常都是一个村儿里十几家合一块儿做,这里家家年年都种红薯。亲戚朋友一到做粉条的时候就开始挂号要粉条了一要就是够家里平时一大半年吃的反正这干货好存放。 清洗几遍的红薯,打碎 打碎了的红薯清渣出来(红薯渣一 般用来喂猪,我爸上学的时候家里没粮食吃,就用打出来的红薯渣蒸成馍吃填肚子) 这是打碎了红薯后反复清缸过滤后净出来的淀粉,沥干了水分后把棉布袋解开将淀粉晒干。 下面就是像蒸馒头前和面一样的。把淀粉泡透揣成团儿,这是个耐性活 把淀粉捣碎泡透后和成像面团一样的放入剽中敲漏出来的就是粉条 这里捋出来粉条这边就有个人串杆儿过凉水泡,防止刚出锅的粉条打绺、 从凉水里捞出来挂在一排这沥水,晚上拿出来让它自然结冻 刚出锅的粉条,头天晚上放到院里冻,冻成硬块,第二天早上再放到热水锅里冲开,然后再晒 村头儿路两边晒满了的粉条 一天晒不好第二天再晒,如果碰到阴天要全凉在屋里到晴天时再晒 晒好了,拆杆打捆儿!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