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taoli521 qqtaoli521
当青岛啤酒又端起来的时候,我的心情是无比地爽!
关注数: 6 粉丝数: 196 发帖数: 6,628 关注贴吧数: 5
天价君子兰是“炖”(转) 3月5日,在沈阳南湖公园举行的中国首届君子兰奇花艺花展示会上,一盆长春卖家叫卖的君子兰竟叫价380万元。据悉,天价君子兰背后是为卖“种”,行家建议,普通市民不要轻易购买高价君子兰。    天价君子兰   3月5日,在沈阳南湖公园举行的中国首届君子兰奇花艺花展示会上,一盆长春卖家叫卖的君子兰竟叫价380万元,多数参观者一“笑”了之,这一“笑”意味深长。是嗅到了炒作的味道,还是嗅到了不断重复的历史?   3月9日,记者再度探访了该展会,却发现380万君子兰的花主3月6日就离开了沈阳。展会动辄几十万的天价君子兰,也均已不见了踪影……   天价君子兰到底价值几何?记者进行深入调查。      七旬老翁曾是当年天价花王   韩振山,今年78岁,50年代就开始养君子兰,现任辽宁省君子兰专业协会副会长。50多年的养兰生涯,让他几乎经历了所有君子兰市场发生的大起大落。   “抗战胜利后,君子兰由伪皇宫流入民间。到了80年代,君子兰市场天价频出。人人争当花王,花王就是万元户。我曾经当过1985年的花王。78年,我花50元买了一株芽,84年养成开花后,卖了1万四。第二年,一株君子兰卖到了6万。卖给当时的沈阳钢管厂,轰动了全国,成为全国的天价花……”。说起这段经历,韩大爷十分兴奋,这是他久经君子兰市场的第一场大浪。   点击放大    泡沫破裂有人跳楼   韩振山说,当时的君子兰作为名花刚刚被全国所接受,普普通通一朵花都要卖到2000多元,一般人还买不到。“78年的时候,只知道这花好。我当时是厂长,比普通人有点钱,纯粹是爱这花,才托人买了那么一个芽。当时流通在市场上的君子兰只有那么几棵。整个市场突然间疯狂起来。君子兰花期较长,一般三四年一开花。当时通过无性繁殖栽培,也不可能量产。到了84年,价格一下就涨得那么高了。我就疯狂的赚了一笔,成为万元户。”   韩振山也承认,他属于那个时代极少的幸运儿之一,他的这个80年代的5万元户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养花是有周期的,我在价低的时候入市,在最高的时候卖了。当时,不少朋友看到我一夜暴富后眼红,进入市场,价跌时已经卖不出去。有人被逼跳楼……长春有个刑某某,挪用公款44万炒兰。事发后畏罪跳楼,可见当时的市场是多么的疯狂。1985年,报纸上一下子说我们是倒买倒卖,谁也不买君子兰了。君子兰价格暴跌,有的人把花扔进垃圾堆里。”    现在市场和当年不一样   在会场,提起那盆380万的天价君子兰,其他的君子兰卖家已经没有了之前的忌讳。“要价380万,得有人买啊,是不?”“号称全世界就他那一盆,我看是吹牛吧!哪朵花不是全世界唯一的啊!”“他那盆花确实不错,但是不值那么多钱。他叫那么高的价格也是不想卖。用价格驱赶不懂行的观众呢?”……   韩振山认为现在的君子兰市场和80年代的君子兰市场不一样。现在的君子兰市场高、中、低档层次清晰。一盆低档的君子兰卖三四十元。中档的君子兰几百元不到千元。高档的君子兰上万元。奇花艺花才能上十万元。偶尔市场上有一两个人号称培育出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好花,敢叫价成百上千万的,那些都是叫价。最近几年全国市场的君子兰成交的最高价才38万。    天价君子兰背后是为卖“种”   现在的天价君子兰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当花王?花王还一年比一年的价高。韩振山分析,“当时我当花王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是成交价格一天比一天高。但是我看现在很多人当花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当花王是叫价越来越高。一般的养花人引进先进品种是为了通过杂交提高自己的花种质量。而少数人剑走偏锋,盲目地追求一夜暴富。从国外引进先进品种后,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长成品相好的君子兰,通过展会搏出位,一旦叫价高,变成名花后,名花的‘芽’或者‘种’就好卖了,来年卖个万八的不成问题。这就是名花效应呗。天价花,就是个光环,有几个成交的?”   最后韩振山教了个基本标准来为君子兰定价。“看叶,叶短、宽、圆、型蹦、亮、条理清晰;看花,花色纯、套色;看剑,一株多花。通过这些的综合品相来为君子兰定价。普通的市民请不要轻易买高价君子兰。”
君子兰名品趣闻(转~闲扯淡不如学习)) 在异彩分呈的君子兰名品中,“和尚”几乎为花卉爱好者所家喻户晓,人们不禁要问,这种来自非洲南部的花卉和亚州佛教有何关联呢?   原来,在长春每当一个君子兰新品种出现后,人们往往以培育者的姓名或职业称谓,天长日久,一个个君子兰新品种的名称就这样出现了,那么“和尚”君子兰是不是真的是一位和尚培育的呢?过去人们可能这样认为,但是近来据长春的君子兰名家龚占元考证,和尚的培育者并非和尚,而是一位名师吴鹤年的木工师傅,那棵真正的和尚鼻祖是吴师傅1958年培育开花的,后来他将其转让给邮电学校教师王宝林,王又把它卖给了长春市般若寺和尚普明,但在出售前,王宝林曾留下一个芽子。1963年,蒲明又将这株君子兰转让给八一小学,第二年八一小学又将其交给长春市胜利公园侍养。以后,胜利公园用其作母本育出很多小苗,传到社会上以后人们就把这一君子兰名品称作“和尚”。“和尚”的突出特点是整齐、横竖文都明显,叶片宽厚挺拔、斜立、有光泽、叶色深绿。叶宽10——13厘米,花剑成半圆形,花橘红色,侍养得法,一次可开20多朵花,杂交后结实多,每年拔两剑可得籽400多粒。   “和尚”的遗传性状良好,用其作父本,下一代头形圆,如与“小胜利”杂交,可得部分短叶品种,如用和尚作母本,与“黄技师”杂交,子代易出现花脸,可得珍品“花脸和尚。” 多年来,“和尚”为长春君子兰新品种的培育立下了功劳,被长春的君子兰爱好者称为“短叶”之母。目前流传的一些君子兰珍品,如“短叶和尚”、“包头和尚”、“花脸和尚”,无一不保留着老“和尚”的遗传因子。   花脸之父——“黄技师”   目前,长春君子兰中最受欢迎的是叶片浅绿、脉纹凸起、带花脸的“花脸短叶”“花脸和尚"等新品种。你知道这些带花脸的君子兰是如何培育出来的吗?这还是要从长春一些君子兰名家所公认的花脸之父——“黄技师”说起。   在50年代,长春生物制品所有一位名叫黄永年的技师。酷爱君子兰,他曾用自己培育的白兰、茉莉从一位名叫王宝林的教师处换来八颗君子兰小苗。这批小苗原是姜油匠培育的大花纯种苗。由于黄永年侍养得法,到1965年这几株君子兰开花时,其叶片硕大、宽厚,叶长40——60厘米,宽10厘米,叶子正面发亮,润泽如凝脂,颜色黄绿如春草出生,叶背面有白,黄中透绿之感,叶脉纹大而稀疏,横纹尤稀、叶脉突起、脉胳呈长方形,花橘红色、大而艳丽,花瓣上有金粉,花柄长6——7厘米。果实呈圆球形。   黄技师最突出的特点是叶片的长宽比例由原来的6:.1变为4:1其光亮的剑形叶片相对排列,犹如两派持剑的卫士簇拥着尊贵皇后,数十朵娇艳小花构成散状花序,宛如一顶华丽的桂冠,特别惹人喜爱。   后来,黄永年又用“大胜利”冲粉,育出40多株小苗。这些小苗传到民间后,被人们发现称为“黄技师”。近年来,人们发现“黄技师”其良好的遗传性状,所以纷纷选其做父本或母本进行杂交。经验证明“黄技师”作母本,受“短叶”或“八瓣锦”的粉,子代多为带花脸的上品。若以“黄技师”为父本效果亦佳,子代都能出现花脸,所以堪称为君子兰的“花脸之父”。但是,在社会上流传的所谓“黄技师”都是以“黄技师”为父本培育的第二代杂交苗,黄技师纯种则十分难得。   宫廷花卉——大胜利   长春的君子兰爱好者都知道,在“九三”(1945年9月3日)胜利前,除了伪满宫廷中养有少量君子兰外,长春民间是没有君子兰的,所以当时的君子兰被称为宫廷花卉。抗战胜利后,君子兰才从伪满宫廷传入民间。当时有一株花大色艳的君子兰被老花工张友悌所收藏,后来他把这棵花交给了长春公园,人们为纪念“九三”胜利,就称他“大胜利”。多年来,深具宫廷的“大胜利”以其子孙们,为长春君子兰的繁殖和新品种培育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花脸之父“黄技师”就是用“大胜利”为父本与“姜油匠”杂交育成的。现在人们喜爱的君子兰佳品几乎都有“黄技师”的基因,当然也有“大胜利”的基因。   但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人们在赞赏多样的君子兰新品种时,往往认为早期品种都是劣等的,所以就把“大胜利”作为一切低档君子兰的代称。实际上“大胜利”与那些叶片又小又薄的普通的君子兰是大有不相同,它的叶片一般宽8——9厘米,叶后有一条加强筋,头形椭圆,呈棒槌形,脉纹前后凸起到底,纹格规整,呈翠绿色,且富有弹性,光泽如脂,其花鲜艳火红,朵朵向上,开放整齐,有时多达48朵,花冠内外金星闪耀,花剑粗大,宽达5厘米,实为君子兰佳品之一。从发展看,大胜利完全可以进入宾馆、厅堂登高雅之所,因为它株型端庄大方,开花艳丽整齐,热情奔放,最适宜作为迎宾喜庆之花。
君子兰鉴赏术语大全 君子兰鉴赏术语大全 1、亮度 亮度是指叶片表面反光的程度,鉴赏时要特别注意区分是擦亮的还是叶片原本的状态。亮度的优劣依次为油亮、光亮、亮、微亮、不亮。 2、细腻度 细腻度是指叶片表面的光滑程度。细腻度用观感和手感都可觉察。用放大镜观察最为明显。细腻度的优劣依次为:细腻、比较细腻、一般细腻、比较粗糙、粗糙。 3、刚度 刚度是指叶片整体的抗弯曲强度,或理解为宁折不弯的程度,他与硬度有关连但不等同。也可视为整体叶片的硬度,而不是叶片上某一点的硬度。它与叶片的长度和厚度有关。因此,长叶片与短叶片两株君子兰比较刚度时,则应分别取距顶端10厘米处加以测定。刚度越强越好,越弱越差。 4、厚度 厚度是叶片横断面叶肉的厚薄程度,叶片边缘与中部的厚度差别越小越好。叶片头部的厚度决定叶片厚度的优劣程度,所以应取距叶片顶端五厘米处边缘及中部两处厚度平均值。厚度的优劣依次为:1.6毫米、1.4毫米、1.2毫米、1毫米、1毫米以下。 5、脉纹 脉纹粗壮凸起,等间距分布于整个叶面,头部有密集粒纹为佳。竖脉纹通顶间距大,横脉纹正、成田字格为好。各叶片差距越小越好,应取多个叶片综合评价。 6、颜色 颜色以浅为佳,叶面有两种颜色则反差(对比度)越大越好。对于金丝道来说,叶面深浅颜色的比例以1:1为好,并且浅颜色要透。既然金丝道是君子兰家庭中的一员,所以对其鉴赏评定应参照各项标准执行。 7、长宽比 长宽比是叶片长度和宽度的比例,比例谐调才叫美,单独讲叶片的长短、宽窄不妥。片面地追求宽短,比例失调不科学,从造型设计的角度讲不美。长宽比谐调的比例为3:1。叶片的长度是指叶片顶端到叶鞘边缘与叶基连结点距离,宽度是指被测叶片最宽处的数值,鉴赏时,应取六片最佳叶片的长宽比的平均值。 8、头形 头形是指叶片顶部的形状。叶片顶端曲线圆滑过渡为好,等半径最佳,钝尖比锐尖好。鉴赏头形优劣时应以叶片半数以上的形状综合考虑。头形的优劣依次为:半圆形、椭圆形(平头形)、急尖形、渐尖形、锐尖形。 9、座形 座形是指叶片的叶鞘在根茎上编成的假鳞茎的形状。主要有元宝形(梯形)、塔形(三角形)、柱形(方彤)、楔形(倒梯形)。这四种形状又因高低不同而一分为二。座形的优劣取决于叶鞘边缘在纵向上的间距大小和两相对叶片叶鞘的边缘的夹角大小。间距越小,夹角越大,座形就越好看。座形的优劣依次为:低楔形、高楔形。 10、株形 是对君子兰总体形态而言,由叶片的形状、排列、编造而成。好的株形是侧看一条线,正看如开扇。侧看一条线是指叶片不左右歪斜,多与莳养护理有关,与品种关系不大。 其它一些名词: 1. 脖:可以理解为叶柄 2.地球纹:指的是圆头的头型特征,既横平竖直,象地球的经线纬线交错在一起。 3.头纹:指叶片尖端的纹路 4.串:习惯性指的是日本串儿,泛指两个品系的杂交,但国兰串儿从习惯上讲,是不会叫串的 5.高串:指的是有日本兰基因,经过国兰多代改良后的日本串儿。 6.板纹:实际是板和纹,板是指叶片的四度质量,纹是指叶脉。 7.“锁头”,即叶片顶部的纹格堆积整齐,均匀,到位,蹦凸等; 8.“码边”,也叫“封边”,即叶片边缘的纹脉明显,蹦凸。大多数的叶片边缘纹脉渐淡,或为隐纹。 9.夹箭——君子兰夹箭是指花葶夹在叶缝中出不来。造成夹箭主要有如下原因:温度不适、温差不够、施肥不足、浇水不当、鳞茎压力过大。 10.炸箭——是君子兰花期常见的一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花梃生长旺盛,花梃边缘在长出时受到伤害(虫咬或人为损伤),受伤处结痂停止生长,花梃开始弯曲,两侧受力不均,易在弯曲处炸裂。 11.粉变——君子兰品种和品系包含有体现各自特点的基因,在互相授粉的时候,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繁育出有着人们期望的品相的子代,就是父本的基因和母本的隐性基因发生作用,使母本的隐性基因产生变化,使母本原来的隐性基因变成了显性基因,显性基因就是外面表现,这样就产生了人们所说的粉变。也就是杂交.杂交就是粉变. 12.芽变——不同品系之间授粉,其基因相互影响,父本的基因保留在母本体内,在一定条件下,母本会表现出父本的某些特征 13.叶裤——即紧挨着叶子茎部的小胎叶,小苗的叶子就是一片一片从它上面生长出来的。收裤即是指小苗的第一片叶不再继续长了。 14.盘头苗——就是同株的君子兰种子,同期播种,在莳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先出地的小苗长势更强。但有时由于变异情况,后出土的小苗也有少数长成上品。 15.蹲苗——就是为了加强君子兰的抵抗力。具体方法是,在一叶苗长成时,控制盆土湿度,就是偏干些即可,保持20天左右。这样可使君子兰的根长的粗壮,叶子变厚,增强君子兰的抵抗力。 16.四度——指君子兰叶片的亮度、细腻度、刚度、厚度 17.药花——是指养兰人施用化肥(如磷酸二氢钾等)或生物抑制剂(如矮壮素即多硝唑等)。使君子兰叶片宽厚,株型矮小等。一旦生长条件改变,又没有药物支持,此花的品相会发生很大改变,比如叶子窄了,长了,小型花长成大型花了等等。外表叶特厚、叶短宽亮,筋管粗,特别是棒槌根。 18.“芝麻纹”“短叶纹的横纹比较密集,横纹为三三排列,在叶尖部脉纹极为密集,形成“芝麻纹” 19.“僵苗”是由于小苗根系受损或烂根,导致生长停滞。 20.收裤:待叶基长出后也就所谓的“收裤”。 21.抱粉,即君子兰开花以后,雄芯始终不能列开,因此不能暴粉,再好的品种也不能做父本。 22.“暴粉”:正常情况下在开花2—3天后,花粉成熟,花粉囊开裂,黄色粉粒状的花粉随之散出。 23.加底肥:即坐肥,在换盆换土时在花盆的底部加一些炒熟或煮熟的带壳油料作物,如麻籽、苏籽、葵花籽、蓖麻籽及骨粉粒等。
中期名品的来历与鉴赏 中期名品的来历与鉴赏 中长期君子兰的名品,有关君子兰的书中对其来历及性状的说法不一。本站是以中国花卉协会主编的《中国君子兰》中的介绍为依据,同时专访部分健在的养兰老人,尽可能客观的介绍中期君子兰名品的来历和性状特征。 1、黄技师 在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君子兰莳养经验选》一书中,老君子兰爱好者袁清林大夫对黄技师的来源与鉴别是这样描述的:“母本,姜油匠,父本,大胜利,培育者,王宝林(注:因长春生物制品所技师黄永年莳养该品种之一,因而得名)。品种特征:叶长50cm左右,宽度8cm,厚2mm左右,头形锐尖形,叶面光泽如蜡或油亮,叶脉凸起而清正,脉络呈长方形,花橙红色大而鲜艳,有金星闪耀,小花柄长6~7cm,果实球形”。 长春科技报增刊《君子兰栽培技术资料汇编》中,贡占元老师讲“黄技师这是用人的职称命名的。黄技师叫黄永年,是长春生物制品所的技师。在50年代末期,姜油匠把一株君子兰寄养在王宝林家(王宝林是教师,当时养兰名手),转年培育14株纯苗,分散到市内爱好者,黄永年也得到此苗,并且养的很好,以后人们就把这种兰叫黄技师。我当时也得到一棵,刘运铎得一棵,刘宝珍得一棵,其他了解不准确,不敢乱说。第二年是用大胜利粉串的,得40余苗,这就是杂交种了。不久这棵母本丢了,至今没有着落。许多人都说他有油匠,实际纯种甚少,因而对油匠的评价造成很多误会。黄技师有如下特点,第一叶片特亮是无与伦比的。第二脉纹凸起,脉纹特大。第三颜色浅,翠绿欲滴。第四花梗特长,花序大,花瓣上有粉状物、闪光金光。第五遗传性状良好。以上特点都呈显性遗传,无论做母本做父本,其子代都出现花脸。甚至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花脸都渊源于黄技师。” 综合种类书籍和君子兰界老前辈对黄技师来历的描述,黄技师并非由黄永年杂交培育而成,而是由其养大成名,黄永年家不仅养了由王宝林以姜油匠为母本,自交或以大胜利为父本杂交出的子代,也可能养有以大胜利为母本,青岛大叶为父本杂交的子代,人们就把这三类花都认为是黄技师了。所以以往人们对黄技师的描述有较大差异。而优质的黄技师应该是以油匠为母本,自交或以大胜利为父本杂交的子代。这批子代中也有叫大桥一号的也有叫油匠的。 黄技师属中型品系,单色类(浅黄绿色),凸脉型,亮度、细腻度、厚度、刚度、颜色脉纹株形均为上等,头形、座形长宽比为中下等。 2、短叶 顾名思义,比一般君子兰大胜利、油匠、和尚、染厂短即为短叶。后来人们将脉纹的特点付予短听含义之中。其实,短叶就应该短,不短就不能叫短叶。“短叶不短”的说法没有道理。其实,小胜利的长度不超过40cm,本身就是短叶,只不过当时没有起短叶这个名称而已。 1967年长春的刘春田从白金龙处购得一株命名叫“短叶”的君子兰,又经多次转手而分别落到潘日常和东广场小朱、小薛之手。 这株老短叶无论从时间和株形上看都不是白金龙撰写的《大花君子兰》一书中所说的那株假鳞茎短的短叶。倒象是被白金龙文中称为其短叶的母本小胜利。而无论是赵小铺短叶还是孙连弟短叶以及白金龙文中所谈的短叶都是这株老短叶(小胜利)的自交或杂交的后代。而那株老短叶(广场短叶)是如何培育出来的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白金龙在《大花君子兰》一书中对短叶做如下描述,“横竖叶脉小而归整,脉纹能突起,叶片较绿,叶片厚,宽度可达8~9公分。花朵较小,花色淡雅,花朵集中,花粉呈白黄色,果实顶端稍有小褶,果实呈圆形,蒂短,粉粒成熟后呈淡白色。” 原始短叶的亮度、细腻度较差,头部有密集小粒纹,叶面横纹为长节,竖脉纹间距窄。从美的观赏而言,短叶并不美,短叶只是在杂交过程中有其重要作用而已。它的亮度、细腻度、颜色、脉纹、头形、座形都有待于在同其它君子兰杂交中加以改善和提高。短叶可以使油匠、黄技师等名品的长宽比、头形、头纹加以改善和提高。所以,培育高品级君子兰的过程中,短叶不可缺少。 3、圆头 袁清林大夫在吉林出版社出版的《君子兰莳养经验选》一书中认为圆头是和尚做母本,染厂做父本杂交而成。其叶片亮度、细腻度、厚度、刚度均一般,脉纹凸起差而乱,只是头形较好。此为大圆头。 叶片顶端圆才叫圆头,所谓“圆头不圆”的说法毫无道理。判断是否圆头,不能由脉纹来判断。圆头的叶片顶部就是半圆形或接近半圆形的椭圆形。叶片顶部有扎手尖无论如何不能称为圆头。有些人把急尖形头形称为圆头是不正确的。 据君子兰界老前辈贡占元老师讲,最早的圆头是在60年前后王宝林曾莳养一株,叶顶部圆形且有一小圆缺,就像顶部圆弧用剪刀剪去一小块一样。该株君子兰属中型品系,亮度、细腻度、刚度、厚度、长宽比较好,只是株形欠佳,叶茎部下垂。该株圆头由何而来不清楚。用其与油匠、黄技师、短叶杂交都可选育出高品级圆头。因此圆头并非必含和尚与染厂成分。相反,不含和尚与染厂成分的圆头应是最好的圆头。王宝林莳养的这株老圆头后来换给了另一位养兰老前辈吴鹤亭。 4、花脸 所谓花脸是对叶片叶脉和叶肉有色差的君子兰的全称,严格意义上不能算做一个独立的品系。常见的花脸有和尚花脸、技师花脸、油匠花脸、短叶花脸等等。株形有大有小。但凡父母本叶片颜色一深一浅者杂交子代易产生花脸。其特点,第一叶片色浅绿、叶脉深绿,使人感觉如罗纱如西瓜皮,极富观赏价值。第二遗传性状一般。子代较好,花脸程度不一。 5、铁北 80年代初期,由家住长春市铁北天光路的张洪柱莳养成名。是以技师胜利串做父本,和尚做母本培育出的兼有技师和尚成分君子兰,一代铁北叶片长度在40公分左右,头形渐尖形,叶宽10厘米左右,光泽蜡亮,脉纹明显凸起,花脸明显,后几经改良,头形逐渐变圆,叶片长度也缩短到30公分左右。仍然保持了花脸的特性。对当时的君子兰影响巨大。
忆23年前长春君子兰热潮 一盆好兰能买几栋房(转帖) 长春,君子兰。联系这两个名词,很多人会想起20多年前那场"疯狂"。小小君子兰,在当时的长春动辄数万甚至十几万元。最终,爆涨大潮在行政高压下消于无形。而今回顾那段岁月,最清晰的音符是一声叹息。   故事:“为啥没答应皇冠车换君子兰”   阳春的午后,郭凤仪坐在自家花窖里,桌上的一壶清茶与满地的君子兰,像往常一样陪他度过这个下午。   长春养兰界,无人不晓郭凤仪,因为这个名字与一段君子兰佳话联在一起。“那是20多年前的事。”68岁的郭凤仪笑着说,1985年1月,一位来长春的香港客商提出,用一辆最豪华皇冠轿车,换郭凤仪一盆最好的君子兰“凤冠”,却被拒绝。   "当时出于两方面的考虑。"郭凤仪回忆,“一是我不知道这盆‘凤仪'究竟值多少钱;二是当时脑子里还有阶级观念,认为香港客商是资产阶级,不想让这盆花到他们手里。”   历史具有惊人的嘲讽。拒绝香港客商的郭凤仪,心中想着阶级差别。可他没想到,1985年下半年风云突变,“凤冠”贬值了,郭本人作为新兴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亦被有关部门审查。   潮涌:长春提出发展“窗台经济”   记者采访郭凤仪的日子是4月17日,23年前的这一天,天津的“长春君子兰展”刚落幕。   对于这些时间节点,与郭凤仪一同接受采访的长春养兰人牛俊奇,记得分外清楚,他们都是长春君子兰由鼎至衰的见证者。   郭凤仪说,改革开放后,君子兰交易在长春日益活跃。1979年,他卖了瑞士表,用180元买颗“二年生的花苗”,“这价钱轰动了长春养兰界。”   上世纪80年代初,君子兰价格一路走高。为此,长春市出台“16条”,要求每盆君子兰售价不超200元。1982年,“16条”让长春君子兰市场陷入低潮。这年,郭凤仪做了一件至今津津乐道的大事,在长春养兰人看来,“老郭做的那件事,成全了君子兰。”   “"1982年开春,我牵头办了抢救国宝大熊猫的君子兰义展捐款。”郭凤仪说,把君子兰往熊猫身上靠,是为让花展通过政府审核,“义展门票收入17000多元,我们把钱送到农业部,一位副部长接待了我们。”   这次义展,让长春市领导看到长春市民对君子兰的热情。长春市提出,发展“窗台经济”,号召市民家家户户利用现有条件,养殖君子兰。   君子兰渐渐进入灿烂时节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