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村惂鐢ㄦ埛_00a716R馃惥 -
关注数: 6 粉丝数: 101 发帖数: 6,276 关注贴吧数: 16
〓因为留下,所以感谢〓(守~在周日前不许删) 因为留下,所以感谢 我常常想,我应该感谢苏东坡。因为他给我留下了很多。 如果我是杭州人,我一定要感谢他,因为他给我这儿留下了“苏堤”。元佑四年,苏轼到杭州任知府的时候,西湖已半为葑田,水多则益,水少则干。他为此十分着急,立即向朝廷走了一份《乞开西湖状》,接着,又组织了大规模的开浚工程。从夏到秋,年年月月,终于收拾干净了葑草和淤泥,并机智地把他们筑成了一道大堤,这就是“苏堤”。同时,他还在湖中设计了三座石塔,形成了今天西湖中的著名景观——三潭印月。于是,就有了“一朝美事谁能记?百尺沧崖尚可磨。”的千古美誉。 如果我是海南人,我一定要感谢他,因为他给这儿留下了好学之风。绍圣四年(1094年),苏东坡被贬官至此,当时偌大的海南岛史上竟无一人中过举人,更别说进士了。他为此深感担忧,不仅大力倡导学习文化之风,并收了琼山人问学生,还鼓励说:“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果然,在苏大学士的耐心教导下,三年之后,他真的破了天荒,成为全海南的骄傲——他中了举人!从此岛上学风日盛,仅明清两代,就出现了进士83名,举人772个。 如果我是黄州人,我一定要感谢他,因为他给这儿留下了东坡居士的依恋。苏东坡已经把这儿当作了他的第二故乡。你知道为什么他本名轼又叫东坡吗?就是因为当年他在被贬黄州时,因生计困难,住在由友人马梦得帮他申请的一块东山坡上,再加上他喜读白乐天的《东坡种花诗》,因而就有了这个中国文学史上永垂不朽的名字。他在黄州除草开荒,躬耕种粮,过着安贫乐道的生活;这里也是他思想和创作的转折点,正是在黄州城的赤壁下,他挥笔写下了《赤壁赋》。临终前,他为我们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州。” 然而,我不是杭州人,海南人,也不是黄州人,但我仍要感谢苏东坡。因为他留给了我太多的诗情画意。 他留下了“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饶。”的《蝶恋花》,让我沉迷于美好春日的清幽景色; 他留下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江城子》,让我领略了热血男儿豪放的雄姿; 他留下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定风波》,让我从此淡看了人生的功名利禄; 他留下了“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前赤壁赋》,让我豁然明了了人生至理。 苏东坡,一个光耀千古的伟大才子,虽然已经走了。但他为我们留下了很多,他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