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uyunyi zhouyunyi
关注数: 8 粉丝数: 13 发帖数: 273 关注贴吧数: 13
傻傻分不清楚的飓风和喷火 放在一起,还好区别,平时分开看,老是分不清。 左:飓风 右:喷火飓风战斗机Hawker Hurricane 飓风式战斗机又称霍克飓风,是英国单座单发单翼活塞式战斗机,是二战期间英国空军的主力战斗机之一。被称为挽救英国最重要的武器,在不列颠战役中击落的德国飞机约1500架,比其他飞机、地面火力加起来击落的还要多,在之前的法国战场上也是对抗德国空军的主要力量。 飓风式战斗机于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霍克飞机公司设计建造,1935年11月首飞,1937年服役,到1944年末共生产14000架飓风和海飓风战斗机,并活跃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各个主要战场。 飓风战斗机的设计最初使用了建造双翼机的技术,最后定型为单翼战斗机,初期机翼以两组钢制翼梁构成结构,再覆上布制蒙皮。使用旧技术却是飓风战斗机成功的关键因素,机身的金属结构和布制蒙皮非常耐用,而且比起喷火战斗机的金属蒙皮,飓风战斗机的布制蒙皮对爆炸性机炮弹有更高的对抗性,简单的设计亦令维修变得更容易。飓风战斗机同时配备了马力强劲的劳斯莱斯PV-12发动机,PV-12发动机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梅林发动机。 1935年11月6日,首架飓风式战斗机试飞成功,于1936年开始量产,其简单的结构令生产十分容易,而同期推出又较先进的喷火战斗机则因为结构复杂设计新颖而令生产速度大大减慢。获配备飓风战斗机的飞行中队同样受惠,这些飞行中队早就熟悉像飓风战斗机这类老结构飞机的维修方法,维修简便。飓风战斗机速度比喷火战斗机慢.航程少了20公里,空中升限也不及喷火战斗机火力,机动性差,喷火战斗机在二战初期数量也远不及飓风战斗机。飓风战斗机Hurricane 能够承受敌机的猛烈打击,而且射击的稳定性非常好,是一个强大而可靠的队友,能够为 喷火战斗机Supermarine Spitfires 提供掩护。在混合编队中,快速的喷火战斗机与敌方战斗机交战,而强大的飓风则蜂拥而上消灭轰炸机。 喷火战斗机Supermarine Spitfire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混战的象征,Supermarine Spitfire 是第一架真正能够与德国飞机匹敌的战斗机。这架标志性飞机的战斗品质在不列颠之战中大放异彩,当时喷火战斗机队第一次击飞了 Bfs 109,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喷火战斗机由英国威克斯超级马林公司研制,它是著名飞机设计师米歇尔在S系列竞速飞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来,按照英国空军的要求,当时参与竞标的公司有很多,而由设计师米歇尔设计的S系列竞速飞机在航速方面不断创造新的记录,这一点引起了英国皇家空军的注意,并最终确定这一机型,由威克斯公司命名为"喷火"。 喷火战斗机集合当时世界上多种先进技术,其造型精美,包括单翼结构,全金属承力蒙皮、卯榫机身,变矩螺旋浆等,具有椭圆形机翼和完全可伸缩起落架等特点;性能出色,综合战力处于当时世界顶尖水准,新一代战机的最大速度在440千米/小时以上,机身上可加装6到8挺机枪,具备出色的爬升率及航程。在综合性能上,与同时期的德国Bf-109几乎不相上下,各有千秋。喷火的急速机动性略逊于德国的同类战机,但稳定性却更加出色,在近距格斗时,喷火可利用水平机动性上的优势夺取制空权。喷火式战斗机喷火据说许多新飞行员因为忘记放下起落架而坠毁,认为它已经在正确的位置,准备着陆。它很快,爬升率很高,但也非常平衡。飞行员称赞了喷火式战斗机惊人的平衡性,让他们能够“自己飞”。这个特殊的财产挽救了许多飞行员的生命;如果飞行员因缺氧而失去知觉,飞机失去控制坠落时会自行纠正。喷火战斗机Supermarine Spitfire 于 1936 年 3 月 5 日首次起飞,两年后进入皇家空军 (RAF)。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英国的主要战斗机,但它在结束后仍然服役了很长时间,直到 1955 年。喷火战斗机不仅赢得了英国飞行员的尊重,也赢得了敌人本人的尊重。由于不列颠之战没有按预期进行,德国空军司令赫尔曼戈林召集飞行员要求他们解释。据说王牌阿道夫·加兰 (Adolf Galland) 向他的上级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要求:“我想为我的团队购买一套喷火式战斗机”。
应龙-歼11B 2022年7月1日中航工业发布了我国现役八大类、18个不同品牌系列的国产战机“中文名称”。 按照使用场景和机型的不同,其中所有陆基战机全部是以“龙”系列为基础开始命名的,歼20系列是威龙、歼10系列是猛龙、歼11系列是应龙、歼16则是潜龙系列。 应龙,也是第一次听说,取自《山海经》,是上古神话传说中生有翼翅的龙,是和风化雨的主宰,“飞龙在天”,兽经下凡成了黄帝手下最厉害的大将,轩辕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正是应龙斩杀了蚩尤与夸父,让黄帝取得了胜利,后来又助大禹治水,以龙尾划地成河以引导洪水入海。苏-27SK是我国在上世纪从苏联/俄罗斯方面引进的一款三代战斗机,当年首批苏-27战机交付后,我国便一直和俄罗斯方面协商,希望引进生产线自行生产,经过努力终于在2000年,我国首条苏-27战机生产线正式打通。 我国自行组装和生产的第一批苏-27战机,也就是我国空军最早期的歼-11A战机。歼-11A战机生产了105架后,我国科研人员便自行钻研,并在歼-11A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进而陆续推出了歼-11A的两款主要衍生型号——歼-11B和歼-11D。歼-11D在2015年试飞,但不幸的是它并没有被空军选中。具体到这款模型,HA6009,整体质感在HM里是上乘的。漆面质感好,刻线清晰,这款配色在国机里也是出众的,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挂载特别容易掉。
英气十足的HE-111和憨憨的BF-109 看了电影 《德维塔耶夫》,把电影中出现的HE-111和BF-109拿出来把玩了下。看完电影,对模型产生的最大感触就是苏联相关的成品模型真心少。比如之前,华为面对美国制裁,发的伊尔2飞机的图片,当时第一时间想买,市面上是没有这款铁飞机的。 回到HE-111和BF-109。 HE-111的设计真是长在我的审美上,特别是这款军绿色的涂装,不是一般得帅。一直觉得corgi的二战轰炸机做得比战斗机好,有可能战斗机太小个了。同时轰炸机拿到手上的质感觉也是优于战斗机。驾驶仓也做得很逼真,刻线也很自然。BF-109,纳粹德国空军于1930和40年代使用的单座战斗机, 是德国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生产数量最大,生产时间最久,产生空战王牌最多的战斗机(一共生产了33984架)。BF 109是德国空军的支柱战机,使用当时最前卫技术(下单翼,全金属蒙皮,可回收起落架,封闭式座舱等),液冷式引擎战斗机的杰作之一,也是二战时期最有名的机种之一。 忘了是看了哪部电影才买了这个涂装。作为这么出名的机型,外观上我有点欣赏不来,第一次上手,有点接受不了。手上有的飞机,唯一一个是方型机舱,据说不用气泡舱是因为省时省工省钱…说到Bf-109的神奇,就不得不提一个传奇人物——飞行员哈特曼少校。战争一定是伴随参战双方大量伤亡而告终结的,可就是有那么一种人,在惨烈的战场上犹如一只狡猾的猎豹,令敌人闻风丧胆自身却毫发无损,中国人常叫这类人为“福将”,外国人喜欢称他们为“战神”!哈特曼少校就是这样的人,他驾驶Bf-109K型飞机在整个二战期间共击落352架敌机,创造了人类空战史上空前绝后的记录!
欧洲三雄之一的“台风”战斗机 台风战斗机是由欧洲战斗机公司(英、德、意和西班牙4国合作)设计的双发、三角翼、鸭式布局、高机动性的三代半(欧美称为四代半)多用途战斗机。现在主要装备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奥地利,沙特阿拉伯。乍看之下,台风和阵风还是有点像的,傻傻分不清楚。一个最简单的鉴别方法,看鸭翼。鸭翼很靠前的是台风,靠后的是阵风。 本次购入的是HM的HA6608,为意大利第18战斗机联队/37中队,编号37-12c/n IS053。这款机型涂装比较寡淡,偏素,所以这次特别关注了以前都没怎么过多注意的挂载情况。本款机型配的还是比较丰富,同时也存在一个瑕疵,HM在制作过程中存在偷工简料的情况。 首先的挂载是: 1.3个1000L的超音速油箱; 2.6枚近距弹(aim-132); 3.4枚激光/GPS制导炸单(GBU-12)。存在的瑕疵就是挂载上应该还可以加两个格斗弹的,但是机子上有预留位置但没有正式开槽,图中红框处是开口,但没有正式凿开,这是减分项。关于AIM-132空空导弹,是一种先进近程空空导弹(ASRAAM,Advanced Short Range Air-to-Air Missile)。AIM-132空空导弹是根据1980年美、英、德、法四国签订的新型空空导弹系列谅解备忘录,于1982年由欧洲几个国家联合研制,与美国联合生产,命名为“先进近距空空导弹”,并给予该弹在美国服役时的编号AIM-132。它和美国研制AIM-120中程空对空导弹一并作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新一代空战导弹。 关于GBU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是世界上生产数量最大的精确制导炸弹系列,已发展出Ⅰ、Ⅱ、Ⅲ三代,其编号GBU表示“制导炸弹”(Guided Bomb Unit)。是美国在Mk 80系列标准炸弹上加装激光制导系统和弹翼而成的一类成本很低的精确制导武器,可以从有限的防空区外投掷,准确地攻击各种地面和水面目标。这种武器使用通用的激光制导系统,只是气动力面(舵和弹翼)不同,以适应特定尺寸炸弹的需要,而且除普通炸弹战斗部外,所有其余的部件(激光导引头、控制舱、舵和尾部弹翼组合)均以成套制导附件形式由主承包商得克萨斯仪器公司提供。
生产数量最多的机型 F-16 F-16轻型战斗机,绰号“战隼”,从1976年开始服役,目前已经有超过4000架F-16依旧在服役当中,已经成为世界上单机型数量最多的战斗机,甚至已经超过了全球所有空军战机数量的总和。 此次购入的是Calibre Wings的F-16C,这是第二次购买CW,上一架是F-14。CW的做工较为精细,就是价格略高。这款机型刻线清晰,手感细腻,金属质感强,细节拉满,后面会详述。F-16战斗机由通用动力公司研发,但是在1992年,通用动力公司将其F-16战斗机生产线卖给洛克希德公司。而且荷兰、比利时、丹麦、挪威、土耳其、以色列、韩国也引进了F-16战斗机生产线,在国内生产部分F-16战斗机。日本则引进了F-16战斗机的生产专利,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F-2战斗机,因此F-16战斗机有“国际战斗机”之誉。当初定款,主要是因为细节拉满,是目前入手以来细节最丰富的,机头有两种型式,一是正常模式,二是展示雷达。 早期的F-16A/B型使用了西屋公司的AN/APG-66脉冲多普勒雷达,改进型的F-16C/D则使用了APG-66的改进型AN/APG-68/68(V)雷达,这种雷达采用全波形设计,工作模式由原来的10种增加到25种,增加了探测距离,抗干扰能力更强。其空中作战模式包括自由搜索、上视扫描、单/多目标跟踪等,最多可同时跟踪10个或5个目标群;在高脉冲频率模式种可为AIM-7麻雀导弹提供持续照射能力,真正拥有了超视距空战的能力。出口阿联酋的F-16E/F沙漠隼则换装了更强大的AN/APG-80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而最新型的F-16V Block 70/72则装备了AN/APG-83有源相控阵雷达。菊花细节也是超赞的,因为拍不好,就用官图了,并且提供了两种菊花模式,一个开一个闭。引擎是可以抽出来的,尾翼是可以自由活动的。F-16战斗机和F-15战斗机高低搭配使用,但是其性能其实并不低,只是价格上比F-15低。F-16战斗机为单座单发布局,F-15是双发重型战斗机,从视觉上F-16好小鸟人依人。图中的F-15是JC的,质感较为厚重。
高龄服役的立U-2侦察机 买了U-2,特意看了有U-2出现的《惊爆十三天》的电影。当然电影里有U-2被击毁的画面。去年8月,美U-2高空侦察机闯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实弹演习禁飞区活动,严重干扰中方正常演训活动,27日中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官微发表题为《美军飞行员,军博请你来参观U-2残骸》的文章。我们国家一共击落过5驾U-2。特别是1967年9月8日,首次使用国产红旗2号地空导弹兵器,有效地反掉了干扰,又击落U-2飞机1架。红旗-2地对空导弹是我国自行研制的首款地空导弹。在我国的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一枚红旗2地空导弹被放置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上,就是这枚导弹,给U-2判了死刑,而就在它身边不远处躺着一架美国U2侦察机,62年到67年的整整六年间,解放军每年都要击落一架U2祭天,至今U2在全球一共被击落过7架,中国就击落过5架。这架U2是用四架同型号飞机的残骸拼接而成的。 此次购入的是HM的美国空军U-2S侦察机,编号HA6901。U-2reconnaissance airplane,代号:Dragon Lady,译文:蛟龙夫人,是美国空军一型单座单发高空侦察机。1956年5月,首批4架U-2侦察机开始服役,1956年7月2日开始做侦察任务。现在已服役65年。现有的三大黑,齐亮相,不知道HM会不会B2,到时就四大黑全齐了。作为侦察机,没有什么挂载,相对来说,相对战机,就显示有些单调。其实单看U2的造型,还是较为亮眼的。但是一和黑鸟相比,同为侦察机,造型就显得中规中矩,细节也不多,有些清汤寡水。其实机型还是比较大的,应该是我目前收到翼长最宽的机型了。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黑鸟 SR-71“黑鸟”侦察机,1963年开始研制,由美国洛克希德公司(Lockheed )的臭鼬工厂研制生产,1964年首飞,1966年服役,共生产32架。1990年退役,1995年部分SR-71编回部队,并于1997年展开飞行任务,1998年永久退役。 黑鸟最大速度每小时超过3500公里,从纽约飞到伦敦不到两小时。黑鸟大部分由钛构成,理论上由于采用隐身设计在雷达的反射面非常小,然而高速飞行时具有巨大的红外特征在几百公里外就会被雷达发现。不过由于黑鸟飞的比导弹还快摆脱了上千次导弹的攻击至今没有一架被击落过。最大升限可以超过3万米的高空,作战半径达5400公里。一小时内黑鸟就能完成对面积达324000平方千米的地区的光学摄影侦察任务。形象地说,它只需要6分钟就可以拍摄得到覆盖整个意大利的高清晰度照片。黑鸟共制造了32架,由于侦察卫星的发展剩下的20架在1998年被永久退役。 先是开箱:包装上 CW的B格是拉满的,质感非常好,从已购的飞机来看,包装方面CenturyWings>CalibreWings >Hobby Master=JCWINGS >CORGI。 同时还随带了一份收藏卡,全球限量700个,我是第89号。黑鸟机型较大,下图是我拿F117与黑鸟的对比,F117就显得小鸟依人。黑鸟、F117及B2三者的外观,都是科幻感实足的,你说美帝50多年前就搞出这货,真怀疑是不是有外星科技的借鉴。黑鸟机型比较简单,原本是想入AF1的黑鸟,毕竟价格差了1倍以上,后来想想还是一步到位吧。 从总体上,做工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引擎上,AF1没有CW来得精细。这款飞机的缺点有两个,一是飞机是两段拼装的,中间拼接 的地方缝显得过于明显了。第二个问题就是背部纹理不够细腻。照片上不明显,实际上手是比较粗糙的。其他地方还是比较满意的,移印、刻线都比较清晰。最后来张全身照:
F-15大战米格29 看了电影《R2B:回到基地》,看地我热血沸腾,果断入手F15及米格29。看完电影后,马上搜淘宝及看贴吧,刚好JC Wings刚出了F-15,同时吧里一直都说JC的F15是最好的(其实不是很理解,后面详说)。HM又刚好出MIG29,所以就都入了。 遗憾的是买不到电影里这样的蓝白迷采MIG29涂装,这个俄罗斯淡绿色涂装,实在是不好看。这部电影号称韩国版《壮志凌云》,电影中F-15K是美国出口到韩国的F-15韩国版,K代表Korea,出口到日本的F-15就叫做F-15J。 F-15K被称为战斗轰炸机,因为它继承了F-15C的优良空战性能,同时也继承了F-15E的全天候对地攻击能力,作战半径也很大,是一款重型远途多用途战斗机。我买的这架是F-15E,在每个保形油箱边还有6个挂架。接下来就是大名鼎鼎的米格-29“支点”了。它是空优型战斗机,中低空视距内空中格斗性能非常优秀,1969年,苏联为了与美国空军正在研发F-15的计划抗衡,提出了「先进战术战斗机」计划,后来因为成本问题被拆分成了「重型先进战术战斗机」和「轻型先进战术战斗机」两个计划,后来分别诞生了SU-27“侧卫”和米格-29,同期的美国也采用了相同的办法,后来诞生了F-16和F/A-18。 在苏联解体前后,中国空军为补充下一代先进战斗机,曾前往苏联考察过苏27与米格29,在衡量之后,米格29因为航程过短、任务类型单一被淘汰,此后中国进口了数百架苏27战斗机,并引进了生产线进行仿制(国产型号歼-11),消化苏联技术之后,中国获得了研制先进战斗机的能力。在丢失掉中国这笔大订单之后,尤其是随着苏联解体,军方订单大幅减少,米高扬设计局生存越加困难,米格29成为了米高扬飞机设计局设计的最后一款飞机。 从外表来看,F15的肌肉感强多了,米格29就寡淡多了。最后吐槽下JS Wings的做工,其实我最早入的第一架飞机就是1年前买JS Wings的F-15,但是因为做工差被劝退了。 现在是买了20来架,心理上承受能力已经大大提升了。F15到货时,右侧是全面脱落的,就顺手就自已粘了,其它小问题就不发图了。连卖家自己都说这款投诉率特别高,所以特别不理解,为什么吧里一致公认JS的F15是最好的,不过JS的价格还是香的,HM的价格真是太贵了。
新入的B-17、B-24和FW190 不知道为什么贴子总是发不成功,不知道是哪出了问题。 看了电影《孟菲斯美女号》,入了B-17。 闲鱼上就有个B-17的孟菲斯美女号,但是价格要2000+,现在买的这款只要1000,经济不允许啊,只能对孟菲斯美女绕而过了,甚是可惜。 后来看了《坚不可摧》,入了B-24及FW-190。BF-109是之前就有的。 这三架是我的第18-20架飞机。收到货后的第一印象就是大,超级大,FW190在他边上就一小点,感觉空战中,那就是一个活靶子,还是超级大的活靶子。 看了下资料,美军是飞25次轰炸任务就转业国内,代表有孟菲斯美女号和自由百合号。英军是飞30次就休息半年,接着飞。后期英军只夜晚轰炸,不再白天轰炸,美国是硬刚,白天继续炸,轰炸机飞行员真是高危 兵 种啊。后来轰炸机打出经验,采用箱式编队,通过交叉火力,形成空中刺猬阵,成为空中堡垒。 再后来,就是战斗机护航,《红色尾翼》就是说的这个。目前入了四架轰炸机了,从小到大是 布伦海姆轰炸机、B-25、B-24、B-17,刚收到布伦海姆时觉得挺大的,和现在B-17比,真是小屋见大屋。B-17,B-24做工还是非常精细的,很满意,B-17其实还是更喜欢军绿色的,银色的优点是便宜...FW-190是我入的第一架jc的飞机,这款优点是非常实惠,只要200,缺点是起落架不能收起,做工也比较粗糙。 不知道为什么,在电影中FW190与BF109,看起来都挺帅的,拿到手后,get不到这两款机的美感,倒是斯图卡,看看电影时没感觉,拿到手后,爱不释手,一直放在书桌上把玩。 最后是全家福:(为什么图不是竖的,改不过来) 另外想请教两个问题: 一是jc的飞机是不是和corgi和hm不同,没有产品编号的,如HA1234,AA1234什么的。 二是hm的新机为什么天猫旗舰店没有看到预定,倒是淘宝上几家店更能预定。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