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气合一😄
纳西尔圣剑1_2n
关注数: 17
粉丝数: 12
发帖数: 2,937
关注贴吧数: 48
关于齐默尔曼和欧露菲尼的关系 有吧友说这两人是亲戚关系,理由是中篇剧情中两人互称对方叔叔/侄女。但“叔叔”本来就是很宽泛的称呼,“侄女”也可用来称呼朋友的女儿。中篇剧情也没有任何文本明示两人是亲戚。 ———————— 而在钢板剧情里明确说了齐默尔曼姓温弗尔德,可见这只是齐默尔曼与商界政界朋友(表面)的子女交流。叔叔/侄女只能说明这两家关系表面上是比较亲密的。
不是这才不到一小时吧 416已经180W了,本打算全给小怪兽的,现在看着情况我该主意了,全给WA和春田。 另外我建议把416ban了,禁赛。
最近手感漆这事 新人求问买前怎么判断手办用没用手感漆,我看hyg和官网介绍好像都没写用没有手感漆
请问哪位吧友有08版君望的游戏资源? 我这边实在找不到老游戏的资源了,求助各位bro。
第二部改名魔女了,那原副标题? 布莱特之子会不会变成第三部副标题?
老细的书真的挺难对上电波的 记得高中时刚看冰结是真看不下去,大学时间多了看老细的书,那时候还没写你我战,看完的也就伪英勇(书名我都忘了)和无人知道世界。后面你我战出来被第一卷插画吸引了(吐槽一下真没想到插画越来越不行还不如老细自己画的),然后前几卷的爱丽丝和伊斯卡看得我是真挺尬的(老细的爱情怎么感觉还退步了),原本以为看不下去了,希斯贝尔和伊利缇雅出来又把我吊住了,我原以为老细要紧后宫赛道了,再不济或是像伪英勇那样和龙天使魔王打擦边(这四个人我名字也忘了,太久了),然后又看了几卷发现我想多了。 ———————— 这几年都没看轻小说,转眼间你我战也出到16卷了,时间过得真快。
有人清完七丘了吗?好奇地图能拿多少星声 说实话挺好奇的,众所周知贝奥海域+阿伟纽林一共才1500多点,我挺好奇七丘有多少🤣。有2000吗?
巴二的后继者们:天妒英才的米四,长袖善舞的君九,“闪电”伊萨克 —————— 巴二死后的诸任皇帝,君八(1025-1028),罗三(1028-1034)两个老头年事已高能力平庸,难以消化巴二这个强人的遗产,问题也随之而来(阿勒颇的溃败和埃德萨的沦陷)。 —————— 所幸来了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米四尽管出身帕夫拉戈尼亚的平民家庭,在首都没什么根基(甚至要出卖色相😋—佐伊看他长的帅又是外地寒门出身所以选他当丈夫),但执政期间(1034-1041)东征西讨,平保加利亚兵乱,建立多瑙河防线,出兵西西里,改革税制和军制,消化了巴二的遗产,得到了各方的拥护,大家都认为这个帕夫拉戈尼亚的年轻人会是下一个巴二,可惜天妒英才,米四31岁就病死了。 —————— 米五(1041-1042)的倒台属于咎由自取,帕夫拉戈尼亚家族作为新贵,在首都的威望大多来源于米四,根基尚浅,但米五却选择推开马其顿家族单干,那自然是墙倒众人推被拉下台。 —————— 君九(1042-1055)上台时四十出头,官僚出身的中年人,没什么军事经验,但外交手段出色,巴二之后帝国在各方向没什么劲敌,唯一的大麻烦(保加利亚的善后)也被米四解决了,尽管此时诺曼人已经到了意大利,佩切捏格人也出现在多瑙河,东方塞尔柱人也开始露面,但远不到动刀兵的时候,君九在各方间长袖善舞,维护了帝国这一时期的平稳安泰。 —————— 但君九为了得到官僚的拥护,用各种名目封赏官僚(类似绩效/奖金),官僚体系在国家和平期日益腐败,当然不全怪君九,加大对官僚系统的财政投入来取得他们的拥护是巴二死后的常见现象,君八罗三经常干,米四因为用兵+功绩大让人服气,收拢了这个口子。君九毕竟不及米四,此时又鲜动刀兵,这么做不奇怪,但隐患已经埋下。 —————— 而且君九晚期,帝国在各方向的和平岌岌可危,比如1054那所谓的东西教会大分裂,其实是帝国和教宗在合作对付诺曼人上没谈拢,然后互相放口炮,但诺曼人的威胁还是让双方决定重启合作谈判,结果第二年教宗和君九都死了,牵头人没了,合作也告吹了。 —————— It all comes to a head,终于到了拔剑相向的时候,1055年后,西线的诺曼人,北线的佩人,东线的突厥人,罗马人在三线都出现了劲敌,这是几百年未有的,国家虽承平日久军队实力下降,但仍可一战,最要紧的问题是国家财政,此前的军事开支无法负担三线作战了。(但说实话此时局势称不上大危机,还是亡羊阶段) —————— 狄奥多拉亲政(1055-1056),米六(1056-1057) 执政期很短,这里不多说,军队作为财政问题的最大受害者,决定自己采取行动来解决问题,军队推举出的领头人是伊萨克科穆宁(玩阿一的应该都知道他),伊萨克的兵变颇为曲折,我这里不展开讲了,感兴趣的请见知乎小姚老师“拜占庭皇帝如何防止军区失控”问题的回答,这也是一篇罗马将军造反攻略手册(哪位吧友以后有幸穿越可以拿这个当当参考),链接如下: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zhihu.com%2Fquestion%2F838310836%2Fanswer%2F9282683631%3Fshare_code%3D1mTAsL6qUrd0G%26utm_psn%3D1915364735139963560&urlrefer=5712e2cc13a6adea337166ee1a3e3697 —————— 总之伊萨克各种艰辛下登上皇位,为了解决财政问题进行改革,他最先对官僚动刀,把巴二死后以来官僚多加的种种津贴奖金全切了挪到军费上(这确实是相当一大笔钱),我说实话老伊还是留了官僚们面子的,官僚们收入只是退回巴二时期,还是高收入。 —————— 但由奢入俭难,官僚们不满的人不在少数,也结成了反对伊萨克的力量,但掀不起什么风浪,伊萨克一是大军头,二受市民拥护,三官僚也不是铁板一块,支持伊萨克的官僚也不少。 —————— 1059年,在伊萨克的努力下,帝国在各线的局势暂时稳定,就在老伊决定采取下一步行动时,罗马人百年来最大的黑色幽默出现了,这也是伊萨克倒台的最大原因。 —————— 1059年的一天,伊萨克出城打猎,在将一头野猪往海里赶时,突然天降神雷🌩,直接劈到马背上的伊萨克,老伊字面意义上被闪电劈成了傻X,神智不清不能理事,而且感觉大限将至。反对他的官僚以此为借口通过政变推翻了伊萨克,拥立君士坦丁杜卡斯为帝,老伊被送往修道院养病,两年后挂了。 —————— 杜卡斯的上台,帝国的种种问题终于酿成了危机,首先,杜卡斯家族(至少十一世纪上半年),成员并未担任过军方要职,纯粹的官僚家族,执政后为了补偿自己的支持者,争取官僚和市民支持,君十不仅回复了之前被伊萨克废除的官僚津贴奖金,而且又加了不少,又要拉拢市民,这些都需要💰,财政已经很紧张了,怎么办?挪军费。我认为君十没什么心理负担,杜卡斯家本来就和军方没什么牵连,伊萨克的事又让双方成了敌人,君十也没把军队放在眼里。 —————— 这只是乱政之一,1067年君十死时,帝国已是危机四伏,诺曼人在意大利攻城掠地,佩人在巴尔干来去如风,突厥人在小亚四处流窜。 —————— 有时候我也会幻想,曼战和罗四说的太多了,不如把时间拉早点,如果米四活久些呢,米四活六十的话就是1071,如果伊萨克没有被雷劈呢。
关于alter明年要出的光荣——凉夜香雪 我看阿B的售价是1450,感觉有些贵了,请问之后黄鸡上架时的售价会便宜些吗?
新人求问,买的alter圣路易斯轻装现货 请问圈起来的这个豁口是中奖了吗?买的现货。我昨晚发现的,一开始以为是我自己弄坏的,但看了我前天刚拿到手时拼好的照片(我发的这张),也有这个豁口。是不是中奖了表情?求问各位吧友们。
新人求问,买的alter圣路易斯轻装现货 请问圈起来的这个豁口是中奖了吗?买的现货。我昨晚发现的,一开始以为是我自己弄坏的,但看了我前天刚拿到手时拼好的照片(我发的这张),也有这个豁口。是不是中奖了[lbk]表情[rbk]?求问。[lbk]图片[rbk]
我对EU5中1337你拜和鸡哥的一点想法 1337年鸡哥军队战斗力是比你拜强,但这时候你拜打保人塞人,欺负西边伊庇鲁斯和拉丁小国还是没问题的,所以可以通过给鸡哥军队buff来提高战力,你拜暂时不用上debuff。 ———————— 你拜的debuff什么时候上,可以做成EU4沙哈鲁之死那种,安三一死,通过一系列事件链上debuff,爆内战,让保人塞人突厥人加入内战。
1337年东罗马局势 时间进入1320s后,安二老头已经是人嫌狗厌的存在,以至于1321年老登的孙子安三前往阿德里安堡后,凭借其父米九的班底和大多数权贵的支持,很快拉起一支大军开拔君宝。 ------------------------------------------------------------------- 从安三1321年起兵到安二老登1328年被废,这近七年时间常被认为是两安内战持续时间,但实际上七年中五年没有爆发战事,爷孙俩的交战时间并不长。 -------------------------------------------------------------------- 主要由于安三在1321年拉起的大军远超老头预料,老登立即选择了滑轨,任命安三为共治皇帝并将马其顿和色萨利划归孙子管辖,自己仅保留色雷斯和小亚管辖权和外交权,然后是1322年老登不太听话,孙子教训了一顿打了一场,之后一直到1327年,这近五年时间爷孙都没有动刀兵,而是各管各的,维持和平(可能是为保存自身考虑,也可能是维护国家,抑或两者皆有),然后到1328年双方彻底撕破脸,老登被废,安三掌权。总的来说,爷孙俩长时间的默契和平,使得两安内战并未给国家造成更大的破坏,充其量伤筋动骨。 -------------------------------------------------------------------- 安三主政后,财政方面,老登晚年给国库积攒了一笔相当可观的资金,虽然大部分用于组建了帝国骑兵,但仍有不少盈余,加上安三施政尚可,使得你拜财政情况还不错。财政的良好也让安三能够在多线进行军事行动。 -------------------------------------------------------------------- 安三首先试图挽救东线已经崩溃的小亚局势,此时小亚大部分城市(布尔萨,士卖那,以弗所等)都已失陷,费城已成为飞地,尼西亚正遭受奥尔罕的包围,安三试图通过野战解围,但罗马人在Pelekanos-Philokrene战役的失败使得一切告吹,尼西亚与1331年失陷,安三只能选择他最厌恶的方式——交钱,换取奥尔罕承诺不攻占罗马人在小亚沿海的据点(最重要的是尼科米底亚),但奥尔罕几年后卷土重来,并通过海路向色雷斯发起入侵,安三在东线一直维持守势,通过小亚据点的报警,海军的拦截,和陆军的阻击屡次挫败奥尔罕的入侵(比如1337-1341奥尔罕就发起过三次入侵均被安三击退)。 ---------------------------------------------------------------------- 相比于东线的被动防守,安三在欧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北线他通过数次主动出击取胜,压制了保人和塞人,使得两国不敢来犯。西线则是吞并了伊庇鲁斯(这也是他最得意的成就),进军莫里亚。同时安三还组件了一支大约70艘船的海军,痛击热那亚人。 ----------------------------------------------------------------------- 形势在逐渐好转,但这一切在1341年安三暴毙时戛然而止,紧接着的罗马人史上最惨烈和血腥的内战——两约翰内战,更是将国家直接打入了太平间。(两约翰和坎帝的事之后我有空开新帖)。
1337年东罗马局势 时间进入1320s后,安二老头已经是人嫌狗厌的存在,以至于1321年老登的孙子安三前往阿德里安堡后,凭借其父米九的班底和大多数权贵的支持,很快拉起一支大军开拔君宝。 ------------------------------------------------------------------- 从安三1321年起兵到安二老登1328年被废,这近七年时间常被认为是两安内战持续时间,但实际上七年中五年没有爆发战事,爷孙俩的交战时间并不长。 -------------------------------------------------------------------- 主要由于安三在1321年拉起的大军远超老头预料,老登立即选择了滑轨,任命安三为共治皇帝并将马其顿和色萨利划归孙子管辖,自己仅保留色雷斯和小亚管辖权和外交权,然后是1322年老登不太听话,孙子教训了一顿打了一场,之后一直到1327年,这近五年时间爷孙都没有动刀兵,而是各管各的,维持和平(可能是为保存自身考虑,也可能是维护国家,抑或两者皆有),然后到1328年双方彻底撕破脸,老登被废,安三掌权。总的来说,爷孙俩长时间的默契和平,使得两安内战并未给国家造成更大的破坏,充其量伤筋动骨。 -------------------------------------------------------------------- 安三主政后,财政方面,老登晚年给国库积攒了一笔相当可观的资金,虽然大部分用于组建了帝国骑兵,但仍有不少盈余,加上安三施政尚可,使得你拜财政情况还不错。财政的良好也让安三能够在多线进行军事行动。 -------------------------------------------------------------------- 安三首先试图挽救东线已经崩溃的小亚局势,此时小亚大部分城市(布尔萨,士卖那,以弗所等)都已失陷,费城已成为飞地,尼西亚正遭受奥尔罕的包围,安三试图通过野战解围,但罗马人在Pelekanos-Philokrene战役的失败使得一切告吹,尼西亚与1331年失陷,安三只能选择他最厌恶的方式——交钱,换取奥尔罕承诺不攻占罗马人在小亚沿海的据点(最重要的是尼科米底亚),但奥尔罕几年后卷土重来,并通过海路向色雷斯发起入侵,安三在东线一直维持守势,通过小亚据点的报警,海军的拦截,和陆军的阻击屡次挫败奥尔罕的入侵(比如1337-1341奥尔罕就发起过三次入侵均被安三击退)。 ---------------------------------------------------------------------- 相比于东线的被动防守,安三在欧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北线他通过数次主动出击取胜,压制了保人和塞人,使得两国不敢来犯。西线则是吞并了伊庇鲁斯(这也是他最得意的成就),进军莫里亚。同时安三还组件了一支大约70艘船的海军,痛击热那亚人。 ----------------------------------------------------------------------- 形势在逐渐好转,但这一切在1341年安三暴毙时戛然而止,紧接着的罗马人史上最惨烈和血腥的内战——两约翰内战,更是将国家直接打入了太平间。(两约翰和坎帝的事之后我有空开新帖)。
查士丁尼再征服时期的财政问题 飞头晚期的财政不好看,一方面和他多年用兵有关,另一方面是他执政几十年都没加过税(对整个东地中海),唯一刮过地皮的是北非,意大利的赋税也比伦巴第人低。 ———————— 所以从投入和产出来看,飞头确实是理财大师,他死前那个微妙局面的最大原因其实是他太抠。 ———————— 这个抠最典型的就是哥特战争,贝大帅能力强,他给的资源就少,于是意大利打成了拉锯战,但老查仍不在意,因为伦巴第人威胁不到东地中海,在他看来就无关紧要,他更愿意把钱砸到多瑙河和东方。 当然后面贝大帅扛不住了,伦巴第人开始劫掠亚得里亚海东线了,飞头意识到不妙让纳公公带了两万人就是后话了。 ———————— 所以穿越这个话题更适合飞头的继任者查士丁二世,财政虽然表面不好看,但因为几十年没加税,国家经济其实不错,是否可以临时加税,筹集启动资金种田?外交上老库因为年老也不想多动兵,完全可以将主力调到西线去扩大飞头没能实现的战果。 ———————— 当然历史上查士丁二世完全反着来,才把这个微妙的局面变成了坏局面。
老人回坑,想问吧友们一个问题 听说下版本有回坑活动,那我什么时候回归好?现在,还是说等到下个版本?
请问有拉长建筑格子界面的mod吗? 我玩more bookmaps,君宝的建筑格子太多了,有些已经显示不出来了,有什么添加滑条的mod吗?
吧里有人玩more bookmaps这个mod吗? 请问中世纪盛期你拜的专属革新——科穆宁军怎么解锁?说是要决议解锁。 我原以为限定科家的,结果进了mandy剧本,发现决议界面里也没有。
简单谈一下东罗马的内战 你拜的政府架构详见我上一篇在本吧发的贴子, -------------------------------------------------------------- 这里简单谈谈你拜的内战(感谢知乎小姚老师的总结),简单来说,不要把游戏里那种军区大乱斗当作现实,东罗马造反和政变是一个“三圈地带”,第一种是宫廷政变,其暴力仅限于宫廷,即帝国权力“同心圆的最内层”,第二种君士坦丁堡街道上的起事,即“城墙内的行动”以及第三种“来自圆圈最外侧”即帝国省区的武装力量的入侵, ------------------------------------------------------ 但即使牵扯到军队,很多时候也打不起来仗,比如伊萨克一世和安一的正变,即使兵戎相见,罗马人通常以一两场会战决定胜负手,内战本质上是“对公众舆论的政治角逐”,大部分内战在几个月内就结束了。尽管造成了破坏,但也确保了“拜占庭由普遍有能力和受欢迎的统治者进行统治”。这一切的核心在于“公众舆论”,即所有人民对其统治者的看法。换句话说,帝国的内战完全不代表帝国政治框架有什么“致命弱点”,它们只代表了在位皇帝在维持控制权方面的失败。“竞争”是Romania政治的核心,而东罗马的内战不会对罗马国家的体制作出任何动摇,它只是涉及最高层统治者的人事变动,地方行政机构基本上是不动的,而且不存在对反对派系赶尽杀绝。整个时间一般持续几个月,不超过一年。 ----------------------------------------------------------------- 虽然外侧圈层在范围、人口和可用军事资源的规模上都占据了绝对优势,但在1204年之前通常是第一和第二圈层的行动终结了一个政权,那帕朝属于哪一种呢,Wright认为它实际上哪一种都不太算,因为它在十四世纪前半期的两次内战是介于第二者和第三者之间的,既有外省军队之间的相互攻击,也有里应外合的突然袭击,而最后一百年由于绝大部分领土被外族占领,君士坦丁堡成为了唯一的场所,即“只要我没有了省区,也就没有了来自省区的精英挑战我的王权”。 ------------------------------------------------------------ 当然,例外总归会出现的,东罗马毕竟存在了一千多年,再小的概率在时间的尺度下也会被急剧放大,如果我们把骡子内战机制出问题的概率假设为1%,以一年为单位,一千年不出问题的概率是多少?37%左右。 所以1071后的乱局,1204以及两约翰内战这种情况还是出现了,但99%不出bug的政治体系现实存在吗?显然不可能,事实上只会低不会高。至于次数也是同理,任何在短时间内寥寥无几的事件拉长到一千年都会显得多如牛毛,脱离具体实际空谈“内战灭亡东罗马”没有任何意义。
关于拜占庭(东罗马)的政治体制,和常见误解 最近看到吧里讨论你拜的帖子不少,如果有吧友感兴趣可以看我这个帖子里发的资料。 以下《金溪淙流、血川荡汩,拜占庭的兴与衰,公元955年到第一次十字军东征》,“Streams of gold, rivers of blood the rise and fall of Byzantium, 955 A.D. to the First Crusade ”,的开篇。本书由拜占庭历史学家安东尼·卡德利斯(Anthony Kaldellis)所著,他是俄亥俄州立大学古典学教授兼主任,主攻希腊史学和拜占庭学。 联合翻译:@青悠闲人、@数学九十分、@巴西尔铜手 (青铜学人翻译组) ;转载已取得翻译组成员同意 1. 罗马尼亚 (关于“罗马”的定义) 今天人们所熟知的拜占庭在十世纪仍旧作为定都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闻名于世。尽管在七世纪遭受了阿拉伯人、阿瓦尔人、斯拉夫人和保加利亚人的轮番入侵后它的领土已经逐渐萎缩到至雄安亚细亚两岸,色雷斯,希腊和意大利的南部,但它依然是“罗马帝国”,更准确的说是“罗马人的帝国”。它拥有一个自四世纪开始便被使用的合适名讳,“Romanía”(音译过来就是罗马尼亚)拜占庭的统治者是“罗马人的巴西琉斯”,希腊语中的国王。但我们还是尊称这个国度为“帝国”,因为她的统治基础传承自古代的“罗马帝国”。如同古罗马一般,拜占庭人也认为他们帝国和其统治者在地位,威望,文化,古典主义和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甚至在神学领域)具有无比的优越性。而这也被同时期拜占庭的邻邦,尤其是体量较小的基督教势力所承认。拜占庭的巴西琉斯的确与一般的统治者有明显的不同。 至少在十世纪,拜占庭并不是现代定义中所认定的帝国,即被单一民族或宗教组织(人口中的少数)统治的基于多民族附庸的 “帝国”。 拜占庭的“罗马人”是任何一名会说希腊语并认同自己作为被法律,习俗,宗教和行政法律所定义的罗马政体的一部分的东正教基督徒。这种“罗马人”占据了拜占庭的主要人口,大约有一千万人(10世纪),帝国内也还要其他的还未被同化的少数民族诸如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和希腊的斯拉夫团体、在东部省份的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人、军队中的外国小部队、保禄派教徒和犹太人,但这些少数民族实质上或多或少都有被主流文化所影响。总的来说罗马尼亚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拥有少数民族的罗马人的王国而非正意义上的“多民族的帝国”,尽管在十世纪晚期和十一世纪这个平衡会因最近征服或者合并的外国领土而偏向“帝国的统治方式”。不过,罗马人和“野蛮人”的区别从来都并不是我们的史料所提议的那般绝对,拜占庭人毫无疑问是排外的而且普遍对于所有的外来族群抱有偏见,但与此同时那些已经居住在帝国的外国人员和团体在生活了两到三代后也是十分容易被同化成与其他罗马人别无二致的罗马人。通常通过军事服务和定居的方式,在这一个世纪以来不少哥特人、匈人、斯拉夫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其他有着不同背景的人已经被同化了。成为罗马人是一个可以被接受的文化政治认同。另外,皇帝也宣称了对其他在南意大利、亚德里亚海岸和高加索地区的小型基督教国家的霸权。虽然实际上他们都是独立自主的,但是在君士坦丁堡眼中他们是拜占庭的附庸国,而他们中的部分会在拜占庭的征服时代中或被占领或合并。按照古代或者说中世纪的标准,就其规模而言,拜占庭的文化是同质的、社会是统一的、且被独占的主权国家机构统一。我们极其需要强调它在这方面与同时期的西欧中世纪国家不同(西罗马帝国的土地),拜占庭的核心领土不是由世袭地方领主采取类似西欧的半自治,且统治者必须与这些领主进行内部外交以获取支持,贡物和士兵。它们更像是一个个由中央定期派遣且会不断轮换的地方行政长官所管理的行政省。以君士坦丁堡为总部的官僚机构,在各个省份设立分部,有着相当标准化的税收、招聘、法律、宗教和薪水。这些连贯的行政管理网(包括教会)是互相平行,阶级分明和集中的,它们以重叠的方式将首都与各个省份联系上。这也使得在十世纪,拜占庭拥有在世界上可谓首屈一指的税收效率、国家可支配的资源、精密和复杂的官僚体系和在管理全罗马人方方面面的权威。 罗马人不会因为任何法律或者习俗将人分成固定的种姓或阶级,而贵族也不会宣称他的家族应当因其血缘而获得特权。一个法律(希腊版本的罗马法)适用于所有人身上,一个家族只有当他们在帝国宫廷政治中获得成功并维持了皇帝的亲睐才能获得权势。因此,尽管有些人确实受益于他的家族所给他带来的遗产、威望和财富,拜占庭仍旧有着非常可观的阶级流动性和更替率。巴西尔二世曾在颁布新法律的时候推测一个强大的家族一般能保持70到100年的寿命(尽管部分家族有着更长的寿命),但是同时期的一个穷人可以通过升职和被授予一个宫廷头衔来获得权势。在当时的拜占庭,“世家贵族”仅仅是一种在修辞学上对于富有的当权者的赞扬(只要他们保持着权力)。这种称呼既没有对应法律现实,也不是固定的社会现实,而更像是反映了普罗大众对于某种社会形象的渴望。统治阶层的精英们之所以有权势是因为他们在宫廷、教会和军队担任职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职位安排会常常随着皇帝的喜好而变动。忽视那些浮夸之词,拜占庭的贵族阶级是事业性的而非血统传承式的,“他们通过头衔和职位来组织权力,而不是靠他们的家族。”同样的,皇帝权力本身也是基于人际关系的,这一点也常常被最近的历史学者所忽视。在帕拉夫戈尼亚人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他们失去大众支持之前,没有人能够达到他们具有的权威和对命令的服从性。 到目前为止皇帝一直给人们留下一个全能的形象,他们确实控制着帝国的所有机构组织,也常常可以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教会上,前提是皇帝不改变教会的基本教义和各种仪式。理论上,皇帝的权力无法被任何一所法院或法律所限制。但因为“奥古斯都”在创造君主体制的时候包含的一定的选举理念使得拜占庭君主制的本质上有一定的脆弱性并缺少保障性;它没有世袭的和绝对的权力。拜占庭的皇位的传承必须要用政治上或者军事上的手段,且无论哪种方法都必须获得罗马人民的支持,特别是君士坦丁堡的市民、军官、行政官僚、宫廷成员、神职人员和任何在当时具有强大实力的利益集团。只有在这些社会因素和利益集团达成共识皇帝才能被社会所承认。当一个皇帝十分受欢迎的时候,他能够为他的继承人做好安排,但是如果他不受欢迎,被推翻也只是时间的问题,无论是通过宫廷政变还是军事政变。所以无论是皇帝还是他的敌人,潜在的篡位者都会寻求罗马社会的支持以获得“合法性”。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尝试维持大众的支持并关注民众的意见,因为这可能意味着机会的到来或者说宣告他们的末日。“合法性”不是赢一次就全赢了,他必须要在政治上不间断的维持下去。被君堡市民不满的米海尔五世导致他被愤怒的民众阉割挖眼(图片来源wiki) 王朝仅仅是短暂性的权力安排,它十分脆弱且容易受到挑战或被推翻。它的延续也并没有绝对的保证,没人有权利去继承这个政府(res publica),罗马人的公共事务也无法被私人化,这就是这个君主制国家的“共和”基础,皇帝有义务对人民的权利负责。【3】为了减轻这种系统性的不安全性,罗马的君主们将选举制度神圣化,而人民也乐于将他们的巴西琉斯当作是被上帝所眷顾之人。但是在民心丧失的时候,上帝可从来不会保护这些皇帝。因此,皇位总是处在被剥夺的边缘,所以,为了避免这个结局,皇帝也不停的打压他的竞争对手以保护自己免受阴谋和叛乱。而这种权力框架塑造了帝国的军事与外交政策,实际上,帝国有两大政治舞台:君士坦丁堡和边境军队,而皇帝必须同时盯着两者,这也是我们的史料所提供的一个重要特征。鉴于军队,尤其是野心勃勃的军官们,对与任何在君士坦丁堡政权的存活都有着极大的威胁,所以帝国的军事政策的需求不仅是保护帝国免受外部势力入侵,还要消减军官们的威胁。在持续与外部势力的战争背景下,拜占庭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宫廷和军队之间的紧张关系所塑造的。所以接下来让我们更仔细地看看这两个主要的争论点。 2. 帝国行政 (帝国的行政概括:头衔,官职和治理之术) 君士坦丁堡,也被称为新罗马或那座“城市”,是东(罗马)帝国那颗跳动的心脏,地处博斯普鲁斯海峡上,是东地中海最具战略意义和最美丽的地区之一。作为一座城市和帝国首都,它的规模,所拥有的权力和宏伟壮丽的程度超越了基督教世界中的任何地方。尽管如此,拜占庭人仍不遗余力的赞美它。尽管火灾,暴乱和地震造成的破坏在城市中是清晰可见的,但它(留存下来)的奇观和核心设计仍然属于君士坦丁,狄奥多西,查士丁尼所处的古典时代晚期的首都建设,因而拜占庭人还是不遗余力的去赞美它。对他们来说,君士坦丁堡是“世界之眼”和“统治之城”,是可视的不朽证据,证明帝国本身在宇宙秩序中占据了更高的地位。行走在高大的城墙、铺砌过的林荫大道、高耸的螺旋柱、连甍接栋的宫殿群以及圣索非亚大教堂那金色的圆拱顶之间,来到这座城市的外国人看到这些景象都被震撼得说不出话来。而这个(优势)被拜占庭巧妙地用进其外交手段中。 如一个生活在十世纪中叶的诗人热情地歌颂道: 在这漫长且枯燥的旅途后,旅行者从远处便可看到高耸入云的塔楼,它如同有力行进中的巨人;耸立在最高点的圆柱,一座座高楼和拥有着广阔且顶尖的拱顶的庙宇。 —(谁看到这些)不会顿时充满喜悦呢?...当他(旅行者)到达城墙并靠近城门之时,谁又能不向这座城市致敬,并低着颈项,跪在地上,抓起一些这有名的土壤,说出‘赞美啊,这宇宙秩序创造的荣耀!’呢?随后他才满心欢喜地走进这座城市。 这座城市不仅给外国人和外省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公共场所和古迹实际上是一系列的舞台,这些舞台有效地向城市里的居民展示了完整的帝国权威。在君士坦丁七世(卒于959年)宫廷中汇编的《典仪论》里提供了许多游行,庆典,欢庆仪式和公共法律的方式和规则,这些共同定义了行政和教会日常准则。按照中世纪的标准,君士坦丁堡的人口是庞大的,有大约25万或更多。鉴于中世纪城市人口的高死亡率,要维持这个水平的人口数量不减并像我们这个时代那样增长,意味着这座城市每年需要从帝国各省引进数以千计的新人口以及大量的粮食。人们不断地搬迁到首都去寻求致富的机会,官僚机构和统治阶级也不断地接纳来自各省的移民。君士坦丁堡如同一块磁铁,吸引着最有才华和拥有良好人脉的人,也同时吸引穷困潦倒之徒,因为那里拥有着帝国和教会最优渥的慈善援助机构。那是一座充满机遇之地。马其顿王朝的创建者巴西尔一世(867-886)就是一位为了摆脱贫困而前往那座城市(君士坦丁堡)的劳苦农民,他(也在那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并登上了王位。 为了保持自己皇位的安全,皇帝们必须确保他们被其臣民认为是公正,虔诚,仁慈和富有同情心的,反之他们也应当被国内外潜在的敌人以可畏的形象所铭记;他们必须在捍卫帝国不受野蛮人的袭击和公平地执行法律的同时,保持统治阶层的精英们对自己的支持。 在很大程度上,这些(皇帝的)形象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来实现的,不过熟练地运用帝国治理机制也是必要的。 粗略地总结一下,共有三种(帝国治理机制)类型: 一,无论皇帝感兴趣与否都在幕后运转的帝国常设机构; 二,通过授予宫廷头衔和职务来培养政治支持的手段,这也塑造了帝国社会中的上层阶级 三,围绕皇帝的个人决策而建立起来的政权风格 让我们依次考虑这些(类型)。 对于(帝国的)行政管理系统和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而言,最重要的三个常设机构是分别是军队,教会和税收制度。 我们将在下文更详细地讨论军队,不过我们应该在这里先指出:(军队)是迄今为止帝国中最危险的权力集中体。 在十世纪中叶,(名义上的)记录中的(拜占庭)军队在征服时代有大规模增长,可能包含了140,000名士兵,尽管远征军的编制通常不大,大约为5,000名。即便如此,军队仍占总人口的1%以上(Anthony认为拜占庭人口在10世纪大约为1250-1400万,但有说是在1400-1650万),约占成年男性的5%,而且还占据了帝国预算中的最大份额(缺乏具体的数字记载)。 要维持这个人数(140000)将需要每年征召约5,000名的新兵,如果要创建新的部队,则需要招募更多。它(军队)在对人口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而且军队的组织需要复杂的官僚机构,才能将宫廷(中央)与地方指挥部联系起来。 教会也拥有一个庞大的官僚体制,其用途在于管理其大量的财产和人员,并解决因教会法的实践而在社会中引起的法律问题。数以千计的神职人员散布在帝国各地,其中大部分在修道院里,其中一些(修道院)拥有大量的财产和贸易收益。教会在为帝国秩序提供思想形态的支持上有着高参与度,一些主教甚至是一些僧侣都深度参与政治。皇帝通常在世俗层面的管理上控制着教会。他(皇帝)可以罢免或任命君士坦丁堡的牧首,他(牧首)的职责主要是作为服务皇帝、令皇帝满意的管理者,在我们所感兴趣的这段时间里(10世纪中叶)。但是也有例外:“普世牧首”玻利奥塔斯(Polyeuktos),他积极地游说以要求更多的主教特权;“普世牧首”米海尔一世(Keroularios),其激进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东西大分裂. 鉴于军队是帝国中最昂贵和危险的机构,但(军区的)税收制度却占了帝国收入的大部分,虽然皇帝如果滥用(收税的)权力可能会使他不受欢迎。皇帝通常倾向于将收税的权力从当地的将军手中收回,以限制他们选择权(比如叛乱),使他们只能依靠(帝国)宫廷来获得资金。在这里,我们不必讨论涉及征收一系列复杂的税费,杂费,关税等的所有政府部门,并非所有这些在今天都能被很好的了解到。但能足够正确地说,它们(这些部门)构成了帝国秩序的基础,使皇帝能够支付军队,地方行政官,头衔上的费用和其他杂费,并且还将地方人口及其土地与帝国的社会组织联系起来。如果不是以竭泽而渔的方式收税的话,这套税收制度还是很有效率的。该系统终究是基于对应税财产的常规更新的普查,并创建了又一个将首都与各个省份连接起来的官僚网。收税官是无处不在的,且是不可违反的命令的象征。他会出现在拜占庭人的噩梦中,(在拜占庭)一个被称为偏僻的地方就是他(收税官)巡视途径中不会去的地方,例如山顶。在(拜占庭)不存在有“与世隔绝的”、不因与国家打交道而烦恼的农民。社会中各阶层的人士在宫廷里游说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免税待遇。 宫廷还通过派发任务,分配官职和头衔的方式来塑造帝国社会里的上层,在这里我们们必须强调:头衔(titles)和官职(Offices)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必须要分开来看。官职(Offices)在行政体系中是一个拥有薪水的政府职位,在军队体系下是有满足特定职能的人员(例如,Strategos或将军;protasekretis或奉书监)。相比之下头衔(titles)所得到的薪水是荣誉性的,被用来巩固持有者在宫廷等级制度中的地位,没有任何实际可以对应的职能且是终身的。为了让那些我们将要遇到且与皇帝有关的头衔简单易懂,例如kaisar(凯撒),nobelissimos(最尊贵者)和kouropalates(宫廷掌管者)(后者也授予被视为代理人的外国统治者),其后是proedros(领袖),magistros(总管),patrikios(贵族)和protospatharios(御前侍卫),这些高级头衔的拥有者共同组成了元老院。无论是因为持有高级官职还是高级头衔而得到的薪水,都是由皇帝在一个特殊的仪式上亲自颁发的(字面意思地把装满金币的钱袋和丝绸衣裳递过去)。他们还赋予头衔持有者额外的赏赐,津贴和特权。将军们的薪水被(皇帝)期望能用在维护随从和私人卫兵上。因此,皇帝不仅要提拔,而且在经济上还要维持着宫廷,元老院和军事精英。头衔(以及所绑定的薪水)也会被给予外国统治者,包括当地领主甚至是国王,以此将他们与帝国(政治)体系束缚在一起。宫廷体系也因此扩展到了边疆之外,模糊了宫廷政治和外交政策之间的界线。在得到皇帝的允许下,花费重金购买一个宫廷头衔(titles)是有可能的(这个头衔也会有薪水)。即使(购买者)可能无法(通过薪金)来收回原始投资,头衔也会给持有者带来在社会上的各种利好。我们不知道是否所有头衔都可以做被做到这一点(被拿去售卖),虽说这个制度可能会为国库(短期内)带来净收益,但维护帝国(内部的)秩序是至关重要的,正如我们即将看到,在11世纪买官鬻爵之风的盛行,最终为帝国政府导致了严重的财政危机。 拜占庭宫廷头衔的社会价值和那相互交错的官僚机构在各个省份不可忽视的存在感,都十分特别地在拜占庭的铅制火漆印上反应出来。这些(火漆)是用锤子钉在装订折叠文件的绳子上。 它们通常会刻上官员的姓名,职务和职位等级,从而确定其身份,以及通常其另一面是一位圣人或圣母玛丽亚的图像。(大部分)文件已经丢失,但是铅印通常能够保留下来。目前我们已经从帝国所有省份回收了六万多枚(铅印),每枚印章代表了一个已发送文件的实例。这是一个拥有繁忙的联络网和健全官僚机构的帝国。 (铅印对历史学家来说也很重要,因为铅印比文献资料更全面地保留了官员的姓名,职务和头衔。它们不仅提供了“大数据”,而且还提供了帝国官僚制度的“元数据”。 皇帝在这些治理工具的辅助下,需要面临两个主要难题: 一,他们需要得力的人来担任最高职位,尤其是在军队里,但最有能力的人往往是野心勃勃的,因此(对皇权)构成了威胁。 二,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正式和非个人的机构进行治理,但还必须找到对机构进行控制的方法,以免被它们架空。 为了应对这些,皇帝制定了一系列的策略(我们在这一时期可以看到的)。通常,他们将那些潜在威胁的核心,非直系的亲戚(特别是表、堂兄弟和姐妹),给边缘化。拜占庭皇帝的传统并非家族统治。尽管在科穆宁的阿莱克修斯一世之后(1081),家族统治逐渐成为常态,但在这个时期(马其顿王朝)里面就有例外,尼基弗鲁斯.福卡斯,米海尔四世和君士坦丁十世杜卡斯,他们的统治彼此之间是截然不同的。军事管辖区逐渐被分成较小的区域并被轮流分派官员,将军通常不被派往他的故乡省份,这意味任何人或任何家庭都无法建立权力根基。多个管辖者意味着可以让强大的军事贵族之间进行相互监视,例如,福卡斯(Phokas)和梅利诺森(Maleïnos)家族与阿居罗斯(Argyros)和库阿库厄斯(Kourkouas)家族之间的斗争,或者是后来斯卡莱鲁斯(Skleros)与福卡斯(Phokas)的较量。较小规模的专业化罗马战团(tagmata)被用来来牵制较大的省级部队(themata)和用于监察常规罗马部队的非罗马人组成的雇佣军。当然,皇帝有可能与将军建立信任关系,然后赋予他或他的家人超绝的权力,这就是君士坦丁七世和尼基弗鲁斯.福卡斯的故事的开始,但这种情况很少见。另一种办法是让皇帝亲自领导军队,这一选择被巴西尔二世用到几乎极端偏执的程度。 此外,皇帝需要确保那座“城市”(君士坦丁堡)的人民和政治阶层对他的支持度,因为这能使篡夺者难以让自己的行为正当化。在十一世纪,随着王朝的连续性不断减少,这导致了灾难性的财务政策,即在每次(皇帝)上任之初都要分发昂贵的礼物,以购买政治支持,包括了国家薪水。皇帝也倾向于赋予无法篡位的人如太监官员异乎寻常的权力。许多皇帝有一个太监“总理”,经常担任parakoimomenos(即为待寝官/掌玺官),并通常被赋予了管理民政的责任,但其实皇帝可以任命其内阁中的任何成员,甚至是他们的内阁成员的私人太监(尽管他们未在行政部门任职)为待寝官。高层的这种“非正式”灵活性是皇帝可以用来控制官僚体系的一种机制,反之官僚们可以利用制度的僵硬来限制皇帝的权力。或者,他们(皇帝)用主教来担任这个职位,甚至是太监修士。在十一世纪,皇帝更多地使用这样的人物来指挥军队,皇帝的不安在那时变得是如此之大。
萌新入手了黄金版 感觉确实实惠,比分开买便宜70多还给个猎人套,爽! 希望对晕3d的患者友好些,之前在b站上看一代视频看不了多久就晕。
求助,关于冰火mod篡夺者战争剧本各事件触发条件 吧友们有知道篡夺者战争全事件的触发条件和结局概率吗?,概率不会都是随机的吧 我玩艾德攻下海鸥镇后触发了北上事件,牢勃和雷加交战时触发决斗事件,埃德后面自动触发极乐塔事件(我触发过两种结局,铁卫放弃战斗莱安娜活孩子死,原故事线剧情;我听说还有艾德挂掉的结局但我没触发过),开了好几个档泰温都死在了疯王手里,不知道弑君者剧情怎么触发。除了这些是否还有其他事件? 另外莱安娜和瑟曦的银之新娘和金之新娘这两个减200生育力的修正只能事件消除吗? 求吧内各位大佬指教。
看了e大师的新立绘 这tm是真不能忍了,已经突破他之前的下限了,看得我只想吐,真是大倒胃口,一想到之后玩的时候看到这立绘就想,捏麻麻的法社能不能来个新立绘补丁啊
关于昂日星官被暗算的武器 影神图里提的是金钗,不少朋友把这和星官的绣花针当成一样了,认为是变大的绣花针。但这其实是错的,古文云:双股为钗,单股为簪,绣花针变大也只能当发簪,发钗是双股的,类似于叉子头 而金钗法宝,能联想到的只有王母娘娘的金钗,现在还不知道游科有没有把王母娘娘和西王母划等号
广智死后的刀可以砸死人吗? 我好不容易打败他,正高兴呢,他的刀掉下来砸到我身上我就死了,我到底是被砸死的还是烧死的啊
法社为什么请e带师 黎1店特多惨都知道,社长也不是傻子。界还让e带师画立绘,不会是因为省钱吧?还是说社长的老人审美?亦或是作品到一半不让e带师画了不符合日本的人情社会?搞不懂
关于轨迹的汉化 云豹的汉化做的烂,请问现在还有大佬做轨迹的汉化吗?
关于十月份的更新 p社会对小亚地块进行改动吗?,不用加数目,单纯改划分,我想要下面这种,而不是预告那种狗啃一样的边界,再不济二代那样划也行啊
界轨九月份就要出了,久违的黎老师,聊点同人 虽然建模看上去比较烂,但考虑还有几个月,希望社长能把自己亲儿子修修吧,这次宣发没那么张扬,应该不会再出空城计了吧。顺便聊聊李老师的同人文,国内的话有星辉那本,@璀璨星辉Ω 哥今年有把握写完吗。 国外的话,首先日本,除去R18的,有一位太君也是死忠粉,写了差不多两百万字了,其他的因为我日语烂看不懂,也说不出好不好 英文的话,洋人的脑洞还是不少的,除去gay的,就我见到的,黎恩性转就不提了,有奥斯本事先得到消息跑路的(于是主角变成了莎莎,七班也没了,黎恩进了贵族班),有圣女晚离开了几天的(但是老妈还是寄了,奥斯本断手,黎恩没事)等等,当然还有经典的邪教cp,黎恩x艾莉(太邪了我当时都没绷住,两人是在黎恩被老爹使唤的一年中好上的,可怜的莎莎),还有把奥蕾维亚减到比黎恩大一岁的(还真有人写啊)。 不知道界轨出来后黎✌会不会又热起来,现在只能相信虾饺了
水老师新图,结灯和玲好美好飒 赛高,就是不知道图发不发的出来
说起来关于影视表现力的问题 目前最接近设定中力敏战斗表现的应该就是TCW了吧,真人电影不知何时才有那残影般的战斗速度。
星战新粉发表几句对光剑捅人的看法 最近阿索卡出了,看吧里各位前辈又谈起来光剑捅不死人的话题。 有人说这也可以解释,毕竟光剑自带止血,等离子体又束缚在立场里,如果捅的不是要害确实死不了人。 但我的认为确实捅进去的瞬间接触部分就碳化了,但这碳与等离子还是接触的啊,碳的导热性又不差,光剑那么高温度,传到身体其他部分的温度也不会低,几百度总会有的,内脏几百度不死才怪(特殊种族除外),证据就是魁刚当年在门上画个圈,门直接熔的不成样子。 当然造成捅不死人的认知,TCW也是要背锅的,众所周知TCW绝地画圈西斯画圆,但真要画成型的方圆速度一定要快,真像动画里许多时候那么慢悠悠的只会熔的不成样子
吧友们,请问一下某个mod名字 就是那个可以消除地图上不想要的区域(如印度非洲)来降低cpu负担的mod叫什么名字啊?
关于换声优的问题 我现在就担心TDA和AL的续作(如果真能出来的话),别到时候这个也换了,那可真绷不住,至少我是无论如何也不想推了
问一下吧群现在是多少啊 原来的好像没了
日本同人网站上的抹布同人也不少啊 可惜我这日语水平啃起来太难受了
请教各位一个问题 alternative动画pv2(就是武他们打3对3模拟战那段)的bgm是什么呀,我在网易云找了半天都没找到,望各位解惑。
关于CK3的军事战斗系统 大家觉得以后p社会大改么?现在这叠叠乐太无聊了,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改成Ck2那样
关于深痕新皮肤,有几点不吐不快 首先结算时卡和掉帧就不说了,我用模拟器被干闪退过好几次,不知道库洛后面会不会优化。 其次就是结算动画,我能理解库洛为了过审设计四角裤,但前面是三角后面怎么就变四角了?(而且还就单纯一块黑)要我说你库洛怕过不了审就别露后面,或者干脆前面也设计成四角。现在这前面三角后面四角,前面的三角还那么直接,我是想破头都想不出这是什么奇怪造型,大家现实中有见过前面三角后面四角的裤子吗?
我有点没搞懂这终解的发圈意义何在 显得有些头重脚轻,真理虽然也有个望远镜但至少合情合理。这个发圈什么意思?再说发圈不应该紧贴头发吗,这样悬着有何意义?看上去更像一个提东西的把手,难道是日后卖手办方便提?我看库洛直播演示也是用的改,估计也知道这样子不太合适。吧友们发挥一下脑洞,这个把手是干什么的?
萌新,关于战争前夜mod问一个问题 神罗开局不是没有主流信仰吗,我玩法兰克就等三十年战争好确立天主主流,结果到了1653年都没开打(连队都没战),是不是因为新教太弱了。如果一直打不起来,我该如何确立主流信仰呢(威望一直不涨,我卡在4改了)。
吧友们问几个问题 不是时间越长越卡吗,有没有像二代瘟疫一样的mod直接全图死一批人,减轻我CPU压力啊。还有,我身为皇帝,有什么mod可以让我也变成骑士上战场砍人啊,不想浪费那么高的勇武。
1.5也太容易出派系了吧 之前我玩1066铁人档,自建王国和帝国,花了差不多两百年恢复了西罗马,废了神罗,结果一看拜拜竟然已经被蒙古给占了,我寻思东马没这么弱啊,结果翻了翻东马的历史,好家伙,内斗就没停过,不到一百年换了差不多二十位皇帝。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