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頓 赵容新
关注数: 21 粉丝数: 18 发帖数: 4,002 关注贴吧数: 47
关于向鹏的晕左问题的个人看法 最近单位有点忙,既没功夫看球也没功夫打球,也很少看贴吧。今天才关注到队伍大批次在美满冠折戟的消息。大概看了看向鹏输掉的比赛,我认为还是很可惜的。向鹏我认为是年轻一代里正手技术很扎实的球员,但在反手的使用上是存在问题的。向鹏可以像马龙一样走反手铁防的路线,但实际上我们去仔细观察马龙的球,会发现马龙的反手实际上是结合攻防转换+线路上的变化的,在意识上实际上也是主动进行防守,这个“主动防守”包含了主动减力和主动压弧线,这样就要求球员对对方进攻反手位的球在球路上要做到基本的预判,适时做出决定而后变线。在本世纪最经典的我协球员对外协的右手打左手的两个模板一是马龙对水谷隼,二是樊振东对波尔,在打到对方主动进攻我方反手的环节后我们会发现两位顶级球员在想办法限制对方的进攻,而后压反调正(即便是樊振东这样反手十分强势的球员,他也会把限制对方作为大部分时间去用的战术)。当然现在的外协左手球员比如林昀儒、松岛辉空这种的整体技术更为全面,但比赛中仍然要遵循压反调正的核心思想。向鹏在打到反手相持的时候在思路上存在“防过去就行”的保守思维,并不是说向鹏反手在速度和质量上差到什么程度,而是一开始的时候他战术中心就没有往反手上面靠。所以我们就会看到这么一种怪现象,只要是向鹏在和左手打的时候,打到我反手了是吧,我怼过去就行了,怼上算我多一板球,怼不上算我输,至于怼过去效果如何那我不管,起码我上台了。在反手的使用上,我个人认为向鹏需要在反手上扣的更细一些,相持该怎么去打,什么时候该主动发力,什么时候可以压一压弧线,什么时候变线。毕竟我们有王励勤、马龙这样正手利球员解决反手问题的例子在,多花些心思我想是可以克服所谓的晕左的。
乒乓球吧赶走“饭圈”粉丝就能回到过去? 这两天骂战没少看的,我没什么很大触动,早就习惯了。但今天看到有贴子说赶走所有饭圈粉丝,恢复器宗吧、技宗吧就可以消除大家的戾气,“净化”氛围,我就很想笑。 第一点,器宗里魔怔人也不少,无脑挺蝴蝶、红大妈、某河的很多(注意,我说的只是无脑),我几天前只发了一个闫安和banda的联动贴,隔壁和这里都发了,隔壁有个黄牌直接和我争论666元不是中低端,我说了一句666撑死算中高,他直接评价我自说自话,这只是大家在对同一问题的表述上使用的语言不一样而已,我说了什么很能挑起大家争端的话吗?我只是举个例子,没有说那个兄弟任何不好的意思。或许大家还知道现在还有一个很古早的论坛叫乒乓网吗?那里面也有很多器材贴的,看不惯主吧现在的氛围完全可以转去那里,但事实上,你在哪个地方都避免不了争论。 第二点,你们说自己喜欢讨论技术,也没有问题。几乎每天都有小白来问技术吧?好像有相当的贴子是没有人回复的。业余乒乓球爱好者其实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很容易摆高姿态(我也一样)。碰上一些求助其实懒得去搭理。偶尔有个人发视频上贴吧来,也喜欢揶揄人家,那么人家可能只是初学或者动作显得没有那么协调而已,人家犯了什么很大的过错吗? 第三点,大家口口声声说自己只关心技术和比赛,可我家鸽鸽和妹宝的烂梗也没少玩吧?观赛贴里也没少过嘴运动员的瘾吧?你敢说自己喜欢的运动员失利的时候你在表达观点上没有产生过戾气?在这点上吧友和饭圈粉丝是没有区别的,只是饭圈粉丝很多时候在表述问题上受限于情绪、立场和文字水平。很多老吧友你们承认自身存在这个问题吗? 承认自己是个乐子人,没有那么难;承认自己会因为看球会发飙然后嘴其他运动员,没有那么难;承认自己装清高然后懒得去维护社区氛围,也没有那么难。乒乓球圈子的网上舆论不可避免地滑向各种骂战,这是正常的,贴吧已经帮大家过滤掉很大一部分乱七八糟的人了,不相信我说的话的去某音某博看看。如果在乎贴吧这块儿还算不错的地盘,专注写自家运动员的数据贴,专注写自己器材贴,专注写自己的技术分析贴就可以了,乒吧如此,笑吧也如此。发贴就做好挨骂的准备,嘴了其他运动员就做好和人家粉丝争论的准备,吵不过认怂就可以了。 说到底,任何时候都有争论激烈的时候,做好自己比抱怨环境显得更加重要。
对樊振东在乒超联赛里正手抬肘的个人理解 我看到每个地方都有人在问这个问题,那么我结合自己这两天改技的体会去说一些对这个问题的自己的理解,说的不对的地方大家可以交流意见。 按照正手套胶区分,我们可以笼统的把正手框架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内以狂飙三为代表的高密粘套框架,一类是以日套德套为主的外套框架。欧洲运动员普遍选择德套或日套,这类套胶拉球的特点就是以撞击为主,那么怎样撞击是最能传递力量的呢,可能就需要正手直接向前收小臂,抬肘也是为了撞击而服务的。我认为在这次乒超里最明显体现这个技术特点的两场比赛是樊振东分别和双林的比赛,在最终结果上看非常有效。大家也可以看国外的莫雷,莫雷有时候的正手和扇耳光一样去打球,原理和这个是一样的,我认为打涩套的球友会更有体会一些。 我接下来就要稍微尊重一下骰皇了,这种框架国内来说用的最好的个人认为是22—23年以及多哈世乒赛的骰皇,在旋转大幅度下降的今天,撞击能够更好增加球的质量。那么在樊振东对旋转有极佳理解的现在,在最顶级之一的正手框架基础之上增加对球的撞击比例,能够强化中近台的速度优势。 所以樊振东一直强调自己没有远离乒乓球,所言非虚。在这么长不打比赛的时间里仍然能够拿出新东西,给球迷带来新的体验,我想只有顶尖球员的才能够做到。当然在本帖里我只分析了樊振东的正手,大家看樊振东的反手和打球节奏上也能看到樊振东拥有新的变化。本来很想做乒超联赛一些球员的比赛分析和小总结,不过太耗费精力的同时也不挣钱,懒得更新了。
打长胶的心得体会 今天和球馆里的直板长胶大爷打了十局,赢了四局,两局比分接近输球,达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我们练了一会儿以后就开球了。前两局我很想主动进攻,加上已经很久没有打长胶了,站位上经常想往中台退,而且肩伤影响我整个进攻速度,所以前两局我两个二比十一就输了。擦了擦汗思考了一下以后,从第三局开始,我把策略就进行了修改。搓球搓长逼他底线,他只要刮我就主动去围他的空挡,我也不发力,只要上台就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连续上,因为他纯靠颗粒刮,我就把球弧线弄稍高一点,这样来调动他。在自己的发球轮产生进攻意识就直接开长球起板,在接发的时候想上手就直接上手拉直线。这么下来真就让我打赢两局。到了后面我就接着这个机会去找主动控制长胶线路的方法,打到后来手感好以后他磕过来的下旋我也可以给放短了,手感好了不少。乒乓球令人感到痛苦的其中一件事就是很多时候只有在状态极差的时候才能深化对球的领悟力,但往往在这个时候已经是不想打了。今天打球下来球友都说我对长胶的控制能力达到了很不错的水平,当然这也是带着吹捧的,我知道自己远没有练到自己想要的水准,不过今天打长胶的思路总体上是成功的,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球扣细,姑且在现阶段内算是有所进步
球拍越硬越快是否代表越好 改直板的几天里我发现自己肩伤严重了不少,加上有一次冲下旋的时候手掌重心整个了抽筋儿了一下,改回横板以后主动发力的想法就减弱了很多。但该上手还是要上手的,于是我就尽可能地把注意力放在观察上手时机上,争取打落点。这个时候我的龙五两面狂的效果就出来了,在台内控制、起板和打落点上帮了我大忙。最近也在看一些主吧的器材贴,然后线下也在试打朋友的器材并交流感受,之后我就越来越认为现阶段我自己的配置对我来说很舒服。 球搭子的超级林昀儒(正手d05反手罗泽娜)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卖出去,前几天他又拿过来玩,我重新试了试以后发现以我现在的慢节奏很难打出这块板的威力,但在发球上这个配置仍然很好用。另一个球搭子有个完全不会打球的朋友被器材室商哄骗买了超级维斯(正手狂三反手忘了),很久以前我就试过这个板,很不喜欢。今天球搭子和我坐着聊天说超维这块儿板只要是打上台去的球质量都很高,但不稳定,并且在搓球方面也很容易掉球。如果把我的龙五和他的vis比作连环炮,那么超级维斯就是重炮,但冷却时间长,他的比喻很有意思。 那么这几天下来我的看法仍然保守,vis为经典代表的外置结构和龙五为经典代表的内置结构普适性是非常强的,超级纤维当然代表着球拍发展的新方向,但作为业余来说是否应该去追求这个方向需要多试几天,追求更快更硬的同时去牺牲控制要多考虑。
北京日报发文 #WTT大满贯取消强制参赛#【#WTT为奥运冠军设立金卡#】2025年9月25日至10月5日,WTT中国大满贯2025将在石景山首钢园举办。今年起,WTT 取消了大满贯赛事的强制参赛要求,改为邀请参赛,同时为奥运冠军设立奥运冠军金卡,让他们获得直接参赛资格,以提升赛事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这是记者6月6日从WTT中国大满贯2025赛事信息发布会暨招商推介会上了解到的。 WTT中国大满贯2025如何吸引顶尖球员参赛?WTT赛事执行总监穆尼尔·巴萨介绍,2025 年 WTT 大满贯赛的最低奖金标准将达到 150 万美元,提升赛事的商业价值和对顶尖球员的吸引力。提高单打冠军奖金份额,将其提升至赛事总奖金的 15%,同时大满贯赛事中每项双打赛事奖金提升至 5 万美元。这既提升了夺冠的荣誉,也增加了双打运动员的经济奖励,能激励更多顶尖球员参与到单打和双打比赛中。 WTT 系列赛事还扩大了理疗服务团队与资源,确保球员在整个赛季都能获得世界级的医疗护理。在 WTT 中国大满贯 2025 赛事中,球员也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保障,有助于他们在比赛期间保持良好状态。 WTT 还将在各级别赛事中增设青少年参赛名额,为新秀们提供更多与顶尖球员交手的机会。在 WTT 中国大满贯 2025 中,也会有更多青少年球员参与,这不仅能促进乒乓球运动的人才培养,也让年轻选手有机会与顶尖球员交流和竞争。(北京日报记者 孙云柯 周航)
解放日报官方微博发文 【运动员的优秀不止于竞技!#樊振东留洋的本质是因热爱主动走出舒适区#】6月1日,德国萨尔布吕肯乒乓球甲级俱乐部官宣,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正式加盟,新赛季将代表俱乐部参加德国乒乓球甲级联赛和欧冠的比赛。樊振东表示:“我真的很期待在萨尔布吕肯和德甲的新挑战,体验新的环境,并与球队一起赢得更多胜利。”中国乒协发表声明,表示理解和尊重运动员本人意愿,并将全力支持和保障他保持良好竞技水平,为乒乓球事业再创辉煌。在笔者看来,樊振东的留洋,展现出一名优秀运动员的内驱力,不仅源于竞技层面的成绩斐然,更多还是发自内心的热爱不变。 对28岁的樊振东来说,他依旧处于职业生涯的黄金期,此番奥运冠军选择留洋德国是一次勇敢尝试,既是对中国乒乓球运动的最好推广,更是主动走出舒适区,为未来“为国征战”做好准备。 一方面,拥有57年历史的德甲乒乓球联赛是欧洲水平最高的乒乓球联赛,来自欧洲的顶级选手云集,樊振东加入乒乓球德甲,对于促进中国与欧洲乒乓球交流、扩大乒乓球在世界的影响力、推动乒乓球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 另一方面,相比中国乒乓球的专业保障机制,选择留洋源自樊振东内心对乒乓球运动的热爱,主动走出舒适区,勇敢开启全新生活。毕竟,国内运动员只要安心打好球就够了,其他后勤保障都有省队、国家队的专业体系承担;但去了欧洲职业俱乐部,樊振东的生活会更艰难和琐碎,但更具锻炼价值。他更需要学会自我管理,妥善处理好打球和生活的平衡,学习德语交流沟通,体验当地特色文化。 在笔者看来,樊振东留洋的核心,是交锋更多国际高水平选手的宝贵机会,“曲线救国”弥补眼下暂时无法出战国际大赛的短板,提前为回归国字号做好准备。留洋后的樊振东,“终于”可以交锋“外协”的国际顶级高手。毕竟,巴黎奥运会后,樊振东近一年来没有与国际顶尖外协选手交锋,仅在乒超对阵日本选手松岛辉空一次。 28岁,对于一名运动员来说正值黄金期。巴黎夺冠后,樊振东曾表示“还没考虑下届奥运会”,但如今状态火热的他,完全有可能再战洛杉矶。中国乒乓球协会有关最新声明中强调:樊振东仍处在奥运后的调整期,近期计划通过全国比赛以及国内外俱乐部比赛逐步恢复运动状态。
换直板的第一天 最近事事不尽如人意,然后今天又看了一场02美公赛老秦和刘胖的比赛,于是就想打直板玩一玩。 图里面底板d771+正手木星三+反手月球,当初买这块儿球拍是因为刷到了银河的抖音直播间,直播间下单一套才358(标价好像是700+,不得不说直播间商业模式有时候是挺……),手里正好有点闲钱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了。这是一块5+2内置碳素结构的板,效果图里说碳层是碳纤维,我以为是芳碳纤维,结果买回来一看一打磨发现是碳粉,那可能是我对碳纤维理解有问题?这块儿板的手柄大家可以看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手柄靠近胶皮的地方是圆的,这个设计是银河营销的“未来直板”设计,感兴趣的可以去搜一搜。这个板本身是为横打设计的,我没有量过具体数据,所以只说感受。这块儿板轻快,很弹,会让人感到虚弹,弹簧感做的还可以,搭配着银河自家的胶皮,说得过去,那么总体上是对的起358的价格的(多的不说了哈大家自己体会)。 我决定从今天开始用传统直板打法打一周,以推挡为反手核心打法,几乎不拧。练球的时候一开始板头太朝下导致正手攻球不稳定,后来自己意识到以后迅速调整了过来,正手攻球速度很快并且弧线很长,不敢使劲儿怕出界。反手推挡可以说我还是比较熟练的,很快就找回了以前的感觉。练完球后今天尝试着打了两场比赛,一开始把他们打的还很懵。但在对方都适应我的线路以后对我推过去的球瞅准机会就直接拉死,导致我很被动。我发现直板推挡一点儿不能保守,还是要主动一点,稍微一退就感觉借不到力了非常难受。正手位的冲下旋也出界很多,当然只要我正手上手成功质量还是不错的,对面不太能对住点。最让我难受的是正手位的摆,改直板以后摆短反而不上步了,不过今天本来就不是最佳状态,第一天换就能和球友打到这个份儿上已经是很超乎我的预料了。 我食指关节处已经起泡了,就在码字的时候我顺便把水泡挑了,看来接下来一周要辛苦我的手指了。今天有些时候让我想起了很久以前有过但因为长时间不接触直板就忘记了的看法。我记得我在沙月老哥那里说过可以考虑看松本胜夫这种打法来找找思路,但松本这种用推挡去控制对方线路和卸力的打法是需要时间打磨的,推挡还是要以抢为主,把守近台主动变线。并且在打直板的时候但凡保守一点几乎就是被动挨打,打直板整体速度比我打横板快了很多,导致我一些球其实都没有思考清楚就胡乱起板。如果我手里是一块儿泰克西姆的话我觉得推挡会更有数一点儿。 业余玩球这种事儿就应该什么都接触一下,能够增进对球的理解。接下来再打个一周看看什么情况,有感想的话持续发帖。
王楚钦VS雨果(世乒赛简评版) 上周比较忙没时间看比赛,昨天下午回到家以后六点躺床上直到第二天七点才醒,错过了直播时间,醒来一看骰皇登基还是在我的预料之中的。看了一下抖音上有人转的咪咕的剪辑版盘了盘比赛,再结合了双方的采访,我认为雨果输球非常正常。雨果最大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在于近台给的压迫感不够强。采访中雨果认为是自己消耗大导致精力不足,那么在自认为身体状况和精力较差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坚持加足质量打中远台是需要去认真考虑的,这点我认为亚洲之外的运动员里只有这次的莫雷在认真琢磨这个问题。应当说有两到三分(可能会比这个多)雨果守着中近台打了好球,但他整体的思路并没有放在这里,并且仍然想着长盘作战,我认为在战术思想上雨果就已经落后一截了,存在是不是能消耗王的侥幸心理。结果自然就是既没有消耗成功,也没有加足质量,第一局和第四局外一退台就被动挨打。外协不愿意承认自身的一点是自己的意志品质较差,我认为这个也存在于这次的雨果身上,不去每球必争是没有机会的,雨果仍然想在今后保持状态,这种问题应该多去考虑。 至于骰皇(超大声),我在赛前就认为赢面较大,我在龙粉老哥那里戏谑的评论虽然带着调侃,但也是我个人真实的想法。大力和老龙在这一个月的封训期间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王只想靠前三板打球的思路,这次的王的球很像是我在23年以前看王球时候的那样,也就是集中精力发挥中近台摆速优势,那个时候我还是个挺头并维护国乒大家庭的一员,稍微有点怀念。如果有从t2时期看过来的球迷应该知道王的优势实际上一直在于中近台,直到现在都是如此,所以在中近台恢复之前速度的情况下,对疲惫雨果的打击是致命的。单打绝世好签+强大团队+多哈主场优势(懂得都懂)都在这里,此前虽然有撕板小插曲但王也有心理准备,当然王自身也在努力,所以这么多的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王拿下一个世锦赛可以非常合理。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有人认为我认可头哥了,我当然认可头哥了,我是头哥27年老粉,完全支持90后自己的00后世界冠军祝大家碰到心性像头哥之前发球一样干净的朋友。
分享一个楼主自己昨天打球的乐子 观前提醒,本贴出现的人物是与楼主关系很好的业余爱好者,请大家理智看待此类现象,友好讨论 楼主昨天去打球,刚进球馆就被平时关系很好的横板正手反胶反手生胶的大爷大爷叫去打球。这个大爷是我们这里老年组的冠军,野路子但正手拉弧圈的摩擦感极好,几乎可以做到出台就拉,反手生胶弹冷板速度很快。我们平时聊天,但是很长时间不打了,我打比赛进状态又慢,在此之前两天我都没有碰球拍,昨天凌晨四点才睡着,硬用咖啡顶了一天,可谓是debuff叠满了。热身打了几颗球以后我就感觉腿脚发软。硬着头皮开球,在先发两颗球后,大爷开始发球。 这个时候乐子就来了。我印象里他一直是很标准的高抛发球,落点也基本上在反手位,我就在反手位等着,结果他直接一个不抛+手遮就给我发到正手位了,我都没反应过来要接,直接丢分。打的我直接发懵。打了三局他全是这个发球,一搓就长然后被拉,根本就看不清他发的是什么。我发球倒是也有所进步(我没遮挡我发的全是半高抛),但是人家生胶一接,过来的球要么转要么不转,我一会儿一个拉出界一会儿一个拉下网,打的我人都郁闷了,但勉强一局可以拿七到八分。郁闷至极的时候,我不自觉就做了个不抛球发球的空手动作(完全没有对大爷的恶意,只有对自己的懊恼)。大爷看我打的极其难受,后两局就改发高抛了。由于我这个时候头昏脑胀,高抛也接不住了,自己的发球局也没有精力设计,只想快点儿打完,最后一局单局甚至没有过三。 打完休息复盘的时候,才发觉刚刚空手发球的动作极其冒犯,毕竟大家都是关系很好的球友,我这么做并不妥。但这么一想,达科、老远等一众人学发球行为就完全可以理解了,这是真破防的表现。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