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上 主题上
关注数: 23 粉丝数: 552 发帖数: 24,739 关注贴吧数: 10
这两天去看了《棋魂》真人版,并没有安利的那么好…… 剧情部分的改编到没什么大问题,大部分都是受限于现实条件及方便过审,比如不方便让演员从小拍到大,就改了年龄和时间进度;比如不能有赌博内容,就强行改成了CD,虽然有违和,但也可以理解。甚至头两集还修补了原作早期存在的一些剧情上的逻辑漏洞,让我意外惊喜。 但也有反例,比如原作进藤光与塔矢行洋下棋时,被对方感染,完成了由自己意识主导落下的第一粒棋子。这是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也是全剧重要的转折点、推动点,结果这一段直接就改成和和褚嬴分手了,好像很有道理,但意境差了一大截,人物转变的一个最重要节点没了。这就导致原创部分时光爱上围棋、想要亲手下棋的转变很生硬。 另一个例子是第一次参加围棋赛的时候,原著小光第一次认识到自己的实力不济的不甘心,不得不请佐为出手,佐为也因此第一次提醒小光要“用心体会自己的每一步棋”。这一段也是非常重要的剧情递进节点,因为这是佐为真正开始亲手指导小光的起点,又是一个里程碑,所以漫画里这一话叫《萌芽》。但真人版这里很草率的就过去了,而且胜利后佐为默默安慰失败的那个孩子,夸奖他应该自豪。这个细节其实是引出了全篇的一个竞技基调的,失败者的悲壮,同时对努力的人尊重与认可,何况这主角方实际是作弊的,理不直气不壮,到了真人版里这段直接跳过,众人直接嘻嘻哈哈变得没心没肺的。 这里就暴露出了这部片子(至少早期,后期还没看到)实际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竞技气氛的营造能力不足——是真的比不上原作,这一点输给带BGM动画也就算了,但画面镜头的表现甚至还不如无声的漫画实在是让人失望。这是输在导演和摄影师上了,不过从这个对比也看得出来,小畑健的作画分镜是真的厉害!总之,导演确实是擅长拍摄青春剧的,但是涉及真正紧张甚至壮烈的竞技部分,还是太嫩了。比如紧接着小亮与小光的比赛对弈,原著这里塔矢亮一副好似准备和天下第一剑客决斗,知道有死无生也要拼尽全力一战的“亮剑”,充满着杀气腾腾的压迫感。显然导演认为我们中国人不应该兴曰本武士那一套(武侠文化表示不服!),于是小亮就对小光——拉起了家常?!气氛全破坏嘞,导演!虽然后面还原了紧张得掉盖子(真人版是撒棋子),你前面刚把肃杀的气氛全撤掉,换成了老友重逢式的温馨?场面,导致后面这个紧张莫名其妙,连弹幕都在笑,说明观众情绪完全没被带动起来。虽然这或许是演员演技有限,让导演不得不绕过。但问题是,前后这个问题一直存在,该燃的地方它不染,主角该认真的时候他不认真! 这就涉及到第三个讨论范围了,人设。为了适应国内市场,把作品风格尽量轻松化,喜剧化这不是问题。但具体落实到竞技部分就轻佻了。因为我们的主角不光有青春的一面,也有认真的一面。竞技是一种混合着血、汗、泪、泥的成长史,当我们的主角没有了严肃认真,只剩下油腔滑调,他到底凭什么成长为职业选手?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