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醉の清风 醉醉の清风
关注数: 27 粉丝数: 188 发帖数: 4,908 关注贴吧数: 40
易筋经 洗髓经 大家好 偶是新来的 这些算送大家的见面礼吧 我的QQ670300801 请各位师兄师姐多多教导 谢谢啦第一个易筋经十二图 韦驮献杵第一式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 韦驮献杵第二式足趾拄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韦驮献杵第三式掌托天门目上视,足尖著地立身端。力周骽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舌可生津将腭抵,鼻能调息觉心安。两拳缓缓收回处,用力还将挟重看。 摘星换斗式只手擎天掌覆头,更从掌内注双眸。鼻端吸气频调息,用力收回左右侔。 倒曳九牛尾式两骽后伸前屈,小腹运气空松。用力在于两膀,观拳须注双瞳。 出爪亮翅式挺身兼怒目,推手向当前。用力收回处,功须七次全。 九鬼拔马刀式侧首湾肱,抱顶及颈。自头收回,弗嫌力猛。左右相轮,身直气静。 三盘落地式上腭坚撑舌,张眸意注牙。足开蹲似踞,手按猛如拏。两掌翻齐起,千斛重有加。瞪睛兼闭口,起立足无斜。 青龙探爪式青龙探爪,左从右出。修士效之,掌平气实。力周肩背,围收过膝。两目注平,息调心谧。 卧虎扑食式两足分蹲身似倾,屈伸左右骽相更。昂头胸作探前势,偃背腰还似砥平。鼻吸调元均出入,指尖著地赖支撑。降龙伏虎神仙事,学得真形也卫生。 打躬式两手齐持脑,垂腰至膝间。头惟探胯下,口更啮牙关。掩耳聪教塞,调元气自闲。舌尖还抵腭,力在肘双弯。 掉尾式膝直膀伸,推手自地。瞪目昂头,凝神壹志。起而顿足,二十一次。左右伸肱,以七为志。更作坐功,盘膝垂眦。口注于心,息调于鼻。定静乃起,厥功维备。总考其法,图成十二。谁实贻诸,五代之季,达摩西来,传少林寺。有宋岳侯,更为鉴识,却病延年,功无与类。 第二个探讨易筋经 译曰,佛祖大意,谓登正果者,其初基有二:一曰清虚,一曰脱换。能清虚则无障,能脱换则无碍。无碍无障,始可入定出定矣。知乎此,则进道有其基矣。所云清虚者,洗髓是也;脱换者,易筋是也。 其洗髓之说,谓人之生感于情欲,一落有形之身,而脏腑肢骸悉为滓秽所染,必洗涤净尽,无一毫之瑕障,方可步超凡八圣之门,不由此则进道无基。所言洗髓者,欲清其内;易筋者,欲坚其外。如果能内清静、外坚固,登寿①域在反掌之间耳,何患无成? 且云易筋者,谓人身之筋骨由胎而受之,有筋弛者、筋挛者、筋靡者、筋弱者、筋缩者、筋壮者,筋舒者、筋劲者、筋和者,种种不一,悉由胎。如筋弛则病、筋挛则瘦,筋靡则痿,筋弱则懈,筋缩则亡,筋壮则强,筋舒则长,筋劲则刚,筋和则康。若其人内无清虚而有障,外无坚固而有碍,岂许入道哉?故入道莫先于易筋以坚其体,壮内以助其外。否则,道亦难期。 其所言易筋者,易之为言大矣哉。易者,乃阴阳之道也。勇即变化之易也。易之变化,虽存乎阴阳,而阴阳之变化,实存乎人。弄壶中之日月,搏掌上之阴阳。故二竖②系之在人,无不可易。所以为虚、为实者易之③,为刚、为柔者易之,为静、为动者易之。高下者易其升降,后先者易其缓急,顺逆者易其往来,危者易之安,乱者易之治,祸者易之福,亡者易之存,气数者可以易之挽回,天地者可以易之反覆,何莫非易之功也。至若人身之筋骨,岂不可以易之哉。 然筋,人身之经络也。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经非络,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如人肩之能负,手之能摄,足之能履,通身之活泼灵动者,皆筋之挺然者也。岂可容其弛、挛、靡、弱哉。而病、瘦、痿、懈者,又宁许其入道乎。佛祖以挽回斡旋之法,俾筋挛者易之以舒,筋弱者易之以强,筋弛者易之以和,筋缩者易之以长,筋靡者易之以壮。即绵泥之身,可以立成铁石,何莫非易之功也。身之利也,圣之基也,此其一端耳。故阴阳为人握也,而阴阳不得自为阴阳。人各成其人,而人勿为阴阳所罗。以血气之驱,而易为金石之体。内无障,外无碍,始可入得定去,出得定来。然此君功夫,亦非细故也。而功有渐次,法有内外,气有运用,行有起止,至药物器制,节候岁月④,饮食起居,始终各有征验。入斯门者,宜先办信心,次立虞心,奋勇坚往,精进如法,行持而不懈,自无不立跻⑤圣域矣。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