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集 尘埃集
只想让那颗忙于奔命的心,在此做片刻小憩.
关注数: 0 粉丝数: 34 发帖数: 1,202 关注贴吧数: 0
失语看车人和他的一群流浪猫 院子里有个看车人,确切的说是一个失语中年男人。如果不是因为院子里的一群流浪猫,对于这样一个极不起眼儿的人是很难引起注意的。说到这群流浪猫,有的是看车人自己捡来的,还有的是院子里其他人捡来寄养在他这儿的,大概有八、九只的样子。特殊的是每只猫都或多或少有些残疾,有的聋,有的全瞎,有的半瞎,有的腿瘸,还有一只是明显的精神失常。想必正是因为有着这样那样的毛病才被主人们抛弃的吧。平日里总能见到看车人定时到花园的一个亭子里去给这些流浪猫喂吃的,大多的时候都是喂些他平日里吃剩下的饭菜,偶尔也奢侈一下,从他菲薄的收入中抠出些钱买点儿廉价的猫粮。我曾经注意到每当那些流浪猫津津有味地吃东西时,看车人的眼里都会涌动着一种父亲般的满足感,不时地拍拍这只的头,摸摸那只的背,让我莫名想起猫王曾经唱过的一首歌“Love Me Tender”。那天晚饭过后在花园里散步,意外地,竟然下起了雨,而且越下越大,一时半会儿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只好躲在附近的车棚里暂避一下。一会儿就见看车人浑身湿透地从外面跑了进来,怀里奇奇怪怪地抱得不知是什么东西,还用一件外衣盖在上面。进到车棚后,他才慢慢地蹲下身子,呶呶嘴示意我帮他把已经淋湿的外衣取下来,原来衣服底下盖着的是四只流浪猫。只此一瞬,我完全被融化了,那样一幅画面所触发的情绪是我倾尽心底的文字也不足以描绘的。我不敢用“同命相怜”来解释看车人的行为,那样太浅簿了。上帝虽然残忍地掠夺了他的声音,却无法盘剥他的心灵,他用自己的真诚固守着灵魂深处的那份柔软,那份善良,那片未曾浸染过的净土。
忏悔无门 这是一份迟来的忏悔,迟了有近二十年。这一纸写给我老师的检讨书已无人查收,因为刚刚得知他已去了天堂。不知是他走得太早,还是我悔得太迟。总之,忏悔无门的疼痛在这样的日子里无情地责罚着我的灵魂。我初中的语文吴老师是第一位欣赏我的文字,并让我在文字的道路上行走至今的恩师。那是一个对我来说更像是父亲的长者。可我却因自己的年少轻狂无知的伤害了他,这个错误我认识得太晚,晚到了已经没有机会去改过。初三那年的一次语文课,我们班上大概有七个学生没带语文练习册,我就是其中的一个。老师非常生气的让我们七个人到教室外面去罚站。老师讲完课出来看我们的时候,我们几个正无所谓地靠着教室外面的墙聊天。老师真是气坏了,“你们几个全部向前两步走,离墙两米!”我本来想往前走的,可是偷偷看看别人都没有动的意思,也就随大流地呆在原地没有动。老师当时很生气,但他却做出了一个很奇怪举动,让除了我以外的其他六个人全都回到了教室,我还在原地罚站。这还不算完,下课后还把我叫到宿舍一顿狂吼。“我让你们往前两步走,你为什么不走?只要你往前走一步,我马上让你回教室上课。你和他们一样跟我对着干是吧?两年多了,我从来没拿你当过学生,一直觉得你是我的女儿,真是白疼你了!”也许正是这句“一直觉得你是我的女儿”让我有了恃宠而骄的理由,也许是对于单独把我留下感到很没面子,总之,那天对于他的狂吼我保持了出奇的沉默,而且用一付完全冷漠的眼神直视着他那张因愤怒而涨红的脸。我无知的把“沉默是最好的反抗”用在了这里。当他终于在我的沉默和冷漠面前安静下来时,我竟然以为自己胜利了。这种可怕的安静持续了大概有三、五分钟,在没有任何他期许的事情发生后,“你走吧!”是这件事情的看似结局。他说这句话时是面无表情的。当时我太小,也太肤浅了,根本没有想过这样的面无表情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内心感受。我很快升入了高中,新奇而紧张的高中生活使我完全没有时间去回顾一下过去。直到有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又碰到了吴老师。当时我正骑着车子,一见到他,我马上从车上跳了下来,大声高喊“吴老师!”太长时间没见面了,久别重逢的喜悦让我完全忘记了曾经发生过的不快。我以为吴老师还是那个宠我,疼我如女儿般的慈父。可是我错了,老师很快从我身边走过去,根本没有停下脚步,只是礼貌性的点了一下头。好像面对的是一个他曾经教过,但却没有留下任何印象的众多学生中的一个。我当时真是尴尬极了,我不相信他真的已经把我忘了,不,我确信他一定会记得我,他曾经多么的疼爱我,我曾那么的伤害过他,他怎能忘了我。他礼节性的点头不是礼貌,而责罚,是最残忍的忽视。多年来我太多次想当面对老师道一声“对不起”,可那次礼貌性的点头像横亘在我心里一道的槛,怯弱的我没有找到跨过去的勇气。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道沟前徘徊,直到最近知息他已经走了。我倾刻间以为得到了解脱,却很快又背上了悔恨的十字架,恨我没有让老师在有生之年听到那句“对不起”。我背着这沉重的十字架站在一条永远也跨不过去的沟边究竟要多久?一辈子,还是几辈子?
花草也会骄傲 前一段时间公婆回上海老家住了一阵子。走之前,公公特地把我叫了过去,把满阳台枝繁叶茂的花花草草郑重其事的托付给了我,并把每种花的生活习性对我作了详细的说明。为了表示对这项任务的高度重视,我还对老人的话做了笔记,以便老人不在时可以随时查阅。我自己也喜欢养花,而且养得还不错,所以对花草方面的知识也非一无所有。公公也许正因为如此才敢放心的把他喜爱的东西交给我帮忙打理。按说这件事情对我来说算不得什么大事。可偏偏我太认真,总认为别人把事情交给我做,是对我的信任,是看得起我。因而事无具细,我全当成大事,认真又认真,生怕一不留神出点儿差错。我家和公婆家就是常说的那种“一碗汤的距离”。公婆走后,我每天吃完晚饭都会去那边转一圈。一是散步;二是老人不在,出于安全考虑,每天走一趟总是好的;最主要的是满阳台的花草,那才是重中之重。我每天晚上过去之后都会在阳台泡上半个来小时,看看哪些花草该浇水的浇水,该除草的除草,该施肥的施肥,该松土的松土,该除虫的除虫……总之,凡是我能想到的问题每天都会视察一遍,才能放心离开。本以为精心付出会有很好的回报,公公托付给我的花草一定会越长越好,至少不应该比他在的时候差也行。可偏偏事与愿违,所有的花草就像商量好了似的和我作对,该开花的不长苞;长了花苞的,还没等到开,苞就全掉了;就连最好侍侯的紫罗兰也被我养回天国去了。满阳台的花花草草一天比一天枯萎,我的心一刻比一刻焦虑,投入在这些花草上面的精力也越来越多。我投入的精力越多,花草长的越差;花草长得越差,我投入的精力就越多,以至于后来造成恶性循环,已经满目萧条。由于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投入到这边的花草上面,我自己的花草相对来讲投入的精力就少了好多。可真是造化弄人,我自已养的满阳台的花草反倒是长得越来越旺盛。上周六,公婆总算是回来了。到家后,老人第一件事就是去阳台,我臊么搭眼的跟在后边。看到一派凄凉的景象,老人仔细的看了看每盆花后,转头苦笑着对我说“看得出来,你很认真,也很勤快。只是像小孩子一样,表扬太多了,花草也会骄傲的!”好一句“花草也会骄傲的”,果真有着一语道破天机的功效。是啊,我本应早就想到的,只是我最初太过看重这件事,也就缺少了做事情最应该有的平常心;有了问题时,又太过焦虑,以至于忘了静下心来思考,从而乱了方寸。看来做任何事情,不论大小,认真固然必要,但首先要拥有一颗平常心。有了平常心,也就拥有了从容面对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时,就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思考,找到原因所在,做到对症下药,而不会只顾盲目的一味付出,造成“过犹不及”的笑话,更休谈成功了。
心灵深处的瑕疵 我家隔壁住着一对外地来的年轻夫妇。可能是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吧,夫妻俩就开了个水站兼做家政服务以求谋生。也许是我做人太过小心了,因而与他们的交往仅限于见面打招呼,一直保持着自认为的安全距离。渐渐的,他们的业务越来越多,招的工人也越来越多。人多了,难免良莠不齐。楼道里的瓜子皮、烟蒂、糖纸,甚至鼻涕、粘痰日渐增多,而且从不清理。我终于忍无可忍了,找上门去,尽量心平气和的表明来意。小伙子倒也明事理,很快安排手下的工人清理打扫,我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可时间长了,也许是生活习惯使然,类似的事情不断发生,说过几次之后,不起作用,也只好听之任之,自己多干点算了。可每次对着那些恶心的污物都恶心得想吐,内心也越来越烦感他们了。相由心生吧,小伙子大概也感觉到了,每次见面时都目不斜视装作没看见,彼此连招呼都没得打了。我也乐得如此。日子这样继续着。上个月查过水表。我们这里一般都是查好水表后,过几天再把算好的水费单子送来用双面胶粘在门上,很结实的,从来没丢过。可这次查过水表后,在送单子的日子里却一直没看到我家的单子。只发现门外粘着一张很小的纸片,仔细一看是水费清单的一角。很明显其余大部分都被撕去了。我立即联想到是往来人员颇多的隔壁工人干的。心内恨得牙痒痒却苦于没有证据不好发作,只好忍了。但我心里笃定了水费单子是被他们给撕了。几天前,我外出回家,无意识发现门外一个早已废弃的牛奶箱子上有一张纸,就拿下来看了一眼,赫然发现竟然是那张丢失的水费清单。当时我一下子意识到肯定是隔壁总搬东西不小心碰掉之后拾起来,顺手放在了那个早已废弃的牛奶箱上了。我顿时为自己无端的怀疑感到羞愧。我潜意识里对他们是存有偏见的,尽管嘴上不承认,却骗不了自己的心。我并不拥有完美的灵魂,内心深处有着不少的瑕疵,以后决不能让这些小小的瑕疵影响了我的判断,误解了别人,也轻贱了自己。(2007年7月29日)
周末随笔(没想出一个更合适的名字) 周末,我坐在阳台上看书。儿子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身后。“妈,你有几根白头发,我给你揪下来吧!”“不用,太多了,揪不完,而且越拔越多。”“没几根,几下就拔完了。”儿子固执地把我的头按在了他小小的胸前。以往,我看书的时候最讨厌别人打扰,因为这个不知和孩子吵过多少次了,每次他都灰溜溜地走开。可这次,我没再说什么,放下书,闭着眼睛把脑袋交给儿子,任他随心所欲。“疼吗?”儿子每拔一根就问我一句。“不疼,只是太多了,拔完白的怕是剩不下几根了吧?”“你说什么呢,真没多少。要不你买瓶‘黑发王’吧,虽说没几根,也不如没有好。”很明显,儿子的口气是婉转的。“‘黑发王’是什么东西?没听说过。”我问。“染头发用的,我在广告上看过的!”我的心不可抑制的停跳了一下。儿子,我的宝贝,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这些了?我一度认为你是一个没心没肺的家伙。看来,我错了,儿子在我不经意间长大了,一直在悄悄地关注着我,关心着我。他已经懂得了回馈母爱,尽管他自己可能还没意识到。但这小小的无心之举让我看到了儿子善良的本性,也给我的心灵带来的太大的震憾。“妈,好了,现在一根白头发都没有了!你继续看书吧!”儿子欢快地转身走了。他也许没想到妈妈的白头发揪掉了还会再长,而且他越长大,妈妈的白发会越多,可这与儿子的成长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直到满头白发的那一天,我都不会忘记他那小小的胸膛曾带给我的温暖和感动。
我们到底都遗失了什么?——“端午节”随想 婆婆一大早就来敲门,我和老公吓了一大跳,以为出什么事了。开门一看,原来送棕子来了。棕子热呼呼的还滴着水,想必是昨天晚上连夜包的,又起个大早煮好了送过来,意在让我们早餐能吃上(注:我家和婆婆家的距离就是那种常说的“一碗汤的距离”)。昨天中午大家一起吃饭时,婆婆提起“端午节”就要到了,该包棕子了。我说:“现在早不像过去那会到什么节吃什么东西了。超市里一年四季卖什么的都有,您别费劲巴拉地包了,也吃不了几个。”“超市里买的哪有你老妈自己做的好吃,也不卫生呀,你们不要去买啊!”的确,婆婆包的棕子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棕子,每次吃完后总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吃过她老人家包的棕子以后,什么“稻香村”、“五芳斋”想都不想。。婆婆已经快七十岁的人了,每当吃着她亲手包的棕子,心里总在想,再过十几年不知还能不能吃上这么美味的棕子了。我也曾不只一次的表示过要跟她学包棕子,可是这么多年来却没包过一次,别说我了,连她自己的女儿也不想学,看来婆婆这门手艺真的要失传了。想想看,失传的何止是这门手艺。“端午节”原本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抱石投身汩罗江的爱国之举而诞生的。想必那个年代里,每每这个日子,人们都会怀着无比崇敬、悲愤、怀念的情绪来渡过这样一个传统的、特殊的节日。人们把对逝者无尽的思念都包在了小小的棕子里,用绳子系得紧紧的,生怕一不小心这份思念会从松动的绳子里跑了出来。再把装有无数思念的棕子倾倒入汩罗江内,好让远在江底的英雄知道人们对他的想念和记挂。可是,到了今天,有谁还会在“端午节”的时候想起这个节日背后的故事呢?恐怕再过十几年或几十年连这个节日也早已被遗忘了,更不要说那个背后的故事了。看着那些为了给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挪出地方,而毫不犹豫的被拆除的古城墙、古宅深院;为了拓宽原本已经很宽敞的马路而被连根刨起的参天古木,我真不知道那些现代文明的建设者们心里有没有痛过。当看到他们不惜毁灭古老文明,用数不清金钱堆砌起来的摩天大楼因天方夜谭的售价无人问津而落寞地矗立在古老文明的坟墓上方好几年时,他们有没有后悔过?更为可笑的是,当真正的古老文化被大张旗鼓地毁灭的同时,另一种人工雕琢出来的赝品却成了古老文明的代言人被堂而皇之的请上了历史的舞台。离我家很近的地方曾有过一处古老的城墙,是元代留下的,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历史变迁和不利修善,早已经面目全非了。而另外一条离我家很近的名不见经传的排污小河却在重金的改造下成了元大都遗址的代名词。虽然花费了这么多国有资金,却并没有改变因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恶果,这条小河常年绿油油的泛出阵阵恶臭。因此每年最需要赏水的夏天却不得不放掉河里的臭水,成了一条干涸的小河沟。每每看到那些骄傲地矗立在河两岸,刻有些许历史文献记载的、充满现代气息石头,自豪地接受不知情的人们无比虔诚的顶礼膜拜的时候,我的心总莫名的涌起一种悲凉,嘴角会不经意的流露出一丝苦笑。当某卫视台打着弘扬民族文化,请来一拨又一拨的名星大腕唱着南腔北调的京剧时,究竟找回了多少国萃,又从老百姓的口袋里赚走了多少的银子?谁都能算得清。2008年奥运会就在眼前,申奥工作我们做了多少年人尽皆知,为什么?国际奥委会考察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当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我们一直号称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可是论古朴我们比不上印度。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也一直号称世界排名前几位,以每几年翻几倍的速度在增长,可是论经济我们比得上日本,韩国还是欧美?都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何老先生却在打一个“无米还要制造国宴的”硬仗。可见拿到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权,何振梁老先生带领全国人民做了多少工作,克服了多少困难?宣布中国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国时,何老先生的泪水里究竟包含怎样不为人知、不可外道的辛酸故事。此时不免在想,王刚老师的点金锤在他手里,我们历史文化的点金锤在哪呢?
"母亲节"随想 “母亲节”随想今天是“母亲节”,刚刚陪公公、婆婆吃了顿饭。吃饭前我还悄悄叮嘱老公能代表我们俩对婆婆说点什么。可饭桌上,他却没事似的只字未提这件事,我鼓了半天勇气也没说出一句像样的话。好在婆婆也不太在乎这些东西。回到家里,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对于母爱的感知,我是比较晚才体会到的,而且也仅仅是通过别人转述而形成的、一个的想像中的画面开始的。生于七零年代的人大都有过相同的经历。那时候父母每天都拼命忙于工作,好多挣些钱以让家人生活的宽裕一些。相对来讲用在照顾孩子身上的时间就少了许多。我也一样,从小就是奶奶照顾着我和哥哥。虽然也和父母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却很少能有相互沟通和交流的记忆。加上母亲的脾气不是很好,所以我和她之间一直有着一种很深的距离感。潜意识里,我认为母亲是不爱我的。这种感觉一直到持续到我十五岁那年的夏天,具体的日子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那天很热,我正在家里看书,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我。开门后就看见满头大汗、脸色惨白的妈妈在她的一个好朋友的搀扶下跌跌撞撞的进了屋里,随后就倒在了床上。手忙脚乱地把妈妈安顿好后,我才从那个阿姨嘴里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原来,妈妈下班后回家的路上顺便买了一些柿饼(一种将柿子压成饼状,再经过加工后制成的水果干),还对阿姨说这是她女儿最喜欢吃的东西。这里要说一下,在那个物质极度溃乏,经济相当窘迫的年代里,那的确是我难得吃到的一种美味。可能是由于天气太热了,妈妈骑着车子走在路上时突然觉得很难受,紧接着就从车子上摔了下来,这重重一摔的结果可想而知,可后面的事情却成了我此生、来世都难以忘记的,让我每每想起来心都会揪结在一起的一幅画面。阿姨说妈妈倒在地上的时候已经完全失去了知觉,上衣被风吹起来盖在了头上,残存的意识让她的一只手紧紧地捂着那只装着柿饼的口袋,另一只手停留在捡拾从口袋里掉下来的两枚柿饼的半途中……阿姨还在喃喃地说着什么,可我再没有听进去一个字。从那一瞬起,这样一幅妈妈倒在地上的画面就牢牢地刻在了我的记忆里,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我感受到了妈妈对我那不曾言说的母女之情。这么多年过去了,太多的往事早已被记忆的尘土封存了起来,很难有机会再去想起。独有这件事,那样一幅母亲倒在地上的画面却经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犹其是妈妈已日渐老去,而我自己也作了母亲后,这幅画面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后,每隔一段时间,我都要买些东西回去看一看父母,顺便留下点钱表示一下孝心。妈妈会经常在我离开的时候往包里放些不同种类吃的东西,说是给外孙子的。可差不多每次都有一样是必带的,那就是一袋柿饼。也许妈妈认为她的外孙也和女儿一样爱吃柿饼,亦或是她在买柿饼的时候根本忘记了是买给外孙的还是买给女儿的。无论如何,每当此时那幅童年的画面都会清晰的再现,让我的心被温暖、感动和丝丝疼痛紧紧包围着。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含蓄的民族,含蓄是一种传承下来的美德。但也就是这个含蓄,让我们错过了太多表达情感的机会,我们以“含蓄”为理由,以“不用说也知道”为借口,而失去了本应属于很正常的情感表达的能力,犹其是对长辈。是“母亲节”这样一个涌动着情感的日子,给了我一个想把爱说出口的氛围和渴望。今天的年轻人早已失去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含蓄,处于热恋中的他们会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不分场合地互相诉说着“我爱你”。可他们却越来越乎视了父母情感上的需要,而把父母对自己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心安理得的接受这一切。这里,我想以一个孩子的身份呼唤一下朋友们,快给你们的母亲拨个电话,轻轻地问候一下老人家。你会发现母亲们太需要这份爱的表达了,而且你的孩子会以你为榜样而更爱你,你的恋人会因为你的善良而更爱你,你的朋友会因为你的孝顺而更珍惜你们的友谊……我已经等不及了,借着沸腾的心潮拿起了电话筒……
一位这样的朋友 昨天去见了我一位昔日的同学和朋友。五年没见面了,岁月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太多的痕迹。一切都没有多大的变化,连性格都亦如昨日,还是那么的抠门。想想我们从同学到朋友再到同事(后来我离开了原来的单位)有十六年的时间了,她竟然没有埋过一次单,每次都是“吃饭不埋单,口渴不掏钱,嘴里说我给,人却往后闪。”如此也就罢了,还每次见到我身上有但凡新鲜一点的手饰都毫不脸红的抢走。尽管昨天我送了她一条从西藏带回的手链,一枚胸花,一个项坠,可是我脖子上一条石制的链子并没能逃脱她的慧眼,大概见面不到两分钟就离开了我,戴在了她秀美的颈项上。真是气死我了!对友如此,也就罢了,对她自己和老公的的父母也是如此,我实在是看不下去。孩子都八九岁了居然没给四位老人花过哪怕是一分钱,虽然他们并不需要。但是给了我们生命的父母,是需要我们用生命去回报都不为过的,更何况是最不值钱的钱。人真是不能太过份看重物质的东西,否则老天会惩罚你,让你做一辈子金钱的奴隶。当然了,她也有优点,比如,你可以放心地和她说任何不能同别人讲的私事。你可以用最具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批评她的缺点,而不必担心她生气。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她从不在我面前说任何人的闲话。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们这么多年能保持友谊的关系,虽然她身上有很多我不能认同的特点,如果抠门也算是特点的话。
含 羞 草 家里养了一株含羞草。当初只因它一触即颔首的羞涩气质甚是喜欢,于是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家里人也对它悉心照顾、爱不释手。而它也似有灵性般知恩图报,居然开出了许多粉红色的小花。花朵不大、不张扬,却毛茸茸的讨人喜爱。花期不长,持续了月余。我不懂花卉,但顾名思义地认为,含羞草就是草,不会开花。所以欣喜之余不免感慨于“谁说草木无情?”草能开花当属奇迹吧,应是对我们爱的一种回馈。然,晚秋已至,天气渐凉。虽“日出阳台,暮入暖房”加倍精心呵护,希望它能花期再至。遗憾的是,奇迹没有再次出现。伤感地看着原本翠色欲滴的叶子日渐枯黄,随着户外的秋风纷纷落下。当最后一片叶子掉下后,就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杈了。本想扔了去,但却莫名地有些不舍。于是,突发奇想,把原本参差不齐的枝杈略作修剪后放回原处。远远望去,既有点落寞,又有几份梅树虬枝的神韵。这竟也成了家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我在养花方面的知识非常浅薄。因而,很困惑于为什么我给它提供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水份,却未能阻止它生命枯竭的脚步?一段时日后,偶然想起当初买它时,卖花的老板曾讲起含羞草是年生草本植物。恍然明白,年生植物的生命期只有一年。生命期过后,无论你再怎么施予,也无法延长它的寿命。“于无心处开花”,含羞草让我无意中邂逅了一次美丽的奇迹。一世人生与奇迹相遇一次足矣,当我费尽心力的照顾它,冀求花期再至时,我定是要得太多了,也违背了自然规律。所以,结局定将令人失望。命是天定,天就是自然界。万物可与贫富、饥饿、寒冷抗争,却无法延长自然所付予的生命里程的长度。人亦如此,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希望自己的生命之旅永无终点,并为之不计代价的争取过。可无一人达成此愿。无非在有生之年将这永不可企及的梦想幻化成童话里长生不老的故事罢了。(2006年11月21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