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斗云烟🍁 zmeng0220
签名是一种态度,我想我可以更酷...
关注数: 22 粉丝数: 187 发帖数: 4,128 关注贴吧数: 14
转一篇关于烟草陈化的文章,我认为足够专业全面转自“百度知道” 转一篇关于烟草陈化的文章,我认为足够专业全面 转自“百度知道”jakinla的回答 烟草会像佳酿般,随时间流逝而产生变化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一般是向好的方向变化发展! 经过陈年,烟草会越来越圆熟、香醇。所以购买烟草,不单为了眼前,还应该考虑一下用于长久储存。有时,同一款调配,存货部分即时拿来抽,多余的,则可供日后使用。 无论是用于即时享用,还是长期储藏,烟草买回来,都是因为您喜欢它的风味。不过凡事也有例外,有时买到不顺心的烟草,怎么办?可以干脆搁在一边窖藏,以期风味会得到改善。这又涉及到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怎样才能找到最合自己口味的好烟草?答案是:您也许不会只发现某款“最”合口味,而是几款。另外,即使觉得手头上的烟草是多么完美,总会继续搜寻更完美的(真有点像找女朋友)。而且,在整个抽烟斗的历程中,您会发觉有些调配很喜欢,也有些是过得去的,还有些是根本不能抽下去的。 品尝烟草风味,并非就是抽烟斗乐趣的全部。对烟草知识的了解愈深刻,愈容易发现具体哪类烟草最适合自己。品评烟草和选酒,道理都差不多,黄金法则是:如果闻香,口感以及整体酒(烟)质自己都喜欢的话,那就是好酒(烟),而与价钱无关,也和成份构成的繁简无关 -- 关键是要自己喜欢。次要的因素是,烟草从开始储藏的那一刻,已开始起变化,并且随时间的流逝而不停起变化。内里乾坤是,在品尝新鲜烟草风味的同时,预计其六个月甚至六年后风味如何。 让我们从头对烟草进行分类,绕过按种属的基本分类,如:Virginia,Burley和Latakia等等,我们进一步把烟草分成: <1> 大量制产的人工调味烟草(药房烟); <2> 天然调味烟草; <3> 东方(Oriental)或英式(English)天然烟草调配; <4> 纯Virginia或以Virginia为主料的天然烟草。 以上所有的类型,都会毫无例外地随年月的变化而变化。 那些以劣质烟草为原料,通过甜味剂及人工香料喷洒处理,大量制产而成的调味烟(药房烟),当中的人工添加物会不断挥发、分解殆尽,品质也就越见低劣了。所以无论是散装、袋装,还是罐装,都应尽快使用。 至于那些天然调味烟草(通常为北欧产),风味会在头一年内有所改善。一年后,如果储存条件良好,外加的香甜味还可以“保持”上几年,不过烟草本身风味则改变不大。 在良好的储藏环境下,东方(英式)天然烟草调配,会在几年内持续变化。 至于以Virginia 为主料的调配,不论是结构紧密的薄片烟(Flake)、烟饼(Cake),还是切松成烟带等形式,都会在包装之日起,开始变化,并可持续许多年。 天然烟草(非调味烟)变化、改善的余地,主要视成品烟草的“生熟程度”。Virginia烟草有很多种,从入门的调味烟,到纯海军薄片烟(Navy Flake),或多或少都会选用Virginia。一般来说,只有天然糖分含量高的Virginia,才会用于优质的调配。压、蒸、烘、加热等处理方法,都会加速生 Virginia 的熟化过程,并令烟草的风味产生变化。 唯一可以预计一款烟草会怎样随年月变化的方法,是不断尝试,不断犯错误。关键是要提高成功的几率,减低犯错的机会。上面提过,有些烟草是心头爱,有些仅仅是尝过就算,而有些更是不喜欢的。自己现时的口味,以及由此而来的烟草选择,会对未来的收获有所影响。如果您受不了美式黑板烟,就不要窖藏含有该成份的调配。 您应该明白,同样是黑板烟(Black Cavendish),英式和美式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另外,如果您讨厌Latakia的味道,不要选含有Latakia的调配了,而应该把精力及财力放在其他类型上。偶尔试试含有您“不会喜欢”的烟草成份的调配,也并无不可,只不过不要期待有奇迹发生就是了。好,现在切入正题…… 以下是关于“正确”陈化烟草的两点心得: 法则1 在凉爽,但不寒冷的储藏条件下,烟草会缓慢而又均匀地老熟。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即轻微低于室温的55-65F(13-18C),烟草缓慢、稳定地老熟;烟草入罐存储后,在稍暖时,比方说75F(24C),会老熟得更快,效果只是稍打折扣而已。总之,烟草窖藏在恒定的凉爽环境下,比起高温,或者温度变化频密的环境,保存时间会更长,陈化效果也会更好。值得一提的是,所谓“窖藏(Cellaring)”的说法,源于外国独立的房子一般都有地窖,凉爽、湿润,最适合用来储藏酒类、过冬食物,以及烟草。家里没有地窖的,也可以选泽凉爽、湿润、阳光直射不到的地方进行。另外请记住,蒸、压、烘等的加热手法,只限于生产过程,对于成品长期的窖藏陈化处理,并不适用。 法则2 要长年陈化烟草,最好在那些有一定空间,并有些空气在里面的包装之中进行。真空罐装(Vacuum Packed),一般用于以 Virginia为主料的薄片烟(Flake),以及一些东方/英式调配。由于烟草间没有罅隙及空气,虽然也会陈化,不过耗时会相当长。那些已密封,但烟草间不会压得太紧,摇晃起来有些响声的包装,如A & C Peterson和McClelland的,最适合用于长期储藏陈年(但时间也不要太长)。 另外,烟草陈化时要避免空气交换,所以应存储在原装铁罐,或陶土、塑料等的密封罐内;塑料袋因为透气,所以会不断散失风味,不适合作为窖藏烟草的容器。 “药房烟”的生产商,固然希望产品在开始变化以前,就被赶快消费掉。而优质烟草的生产商,则希望烟草在入罐后,仍会产生变化改善。甚至很多时,会把入罐后的烟草先储存一段时间,等圆熟一点后再出售。差不多每款标准的McClelland罐装烟草,尤其是那些以Virginia为主料的,都要经历至少12个月的储藏,才配售给零售商。有的 McClelland 的调配,甚至要储足18个月,才被视为成品分销,非常严谨。A & C Peterson多次在其广告单张中重申:他们生产的调配,都经过储藏陈化,以保证不同成份的烟草相互融合无间。 烟草被视为“合用”后,才供发售。在此之前,要经历许多不同的加工处理步骤。由此也就应该明白到,“成品”虽然予以发售,但也并不意味着这些“成品”就不会继续发生变化。烟草商当然意识到这点,所以,会依照烟草不同的类型,而采取不同的措施,以促进或延缓发售后烟草的继续变化。 如果不对同一款调配窖藏了五年甚至十年的样本,与新近出厂的进行观察、对比,是很难具体指出其变化的。但有几条基本原则,对预算风味变化,会有所指引: 1:重手调味,大量制产的“药房烟”(Drug Store Aromatics),可以保存一年。之后,本来就卑劣的“风味”开始瓦解,直至完全消失。 2:优质的天然调味烟草,如:Stokkebye,McClelland,Charatan,John Sinclair以及PCCA USA Series等,可供陈化2到5年,效果理想。 3:东方/英式调配,如Rattray's,Ashton的天然烟草系列,以及Dunhill,Sobranie和McClelland的调配,需至少一年时间来柔化,而可供窖藏的时间则几乎为无限长。据说,有人储藏了一批Rattray's Black Mallory,超过20年,直到现在,还在不断老熟。英式调配成份中的Virginia,可供陈化的空间远超调配中的Oriental和Latakia等成份:Oriental和Latakia,会在头几年不断老熟,并与其他成份相互融合;而成份中的的Virginia,却会持续老熟很多很多年。 4:以Virginia为主料的调配,尤其是那些紧压加工而成的(烟饼<Cake>,薄片烟<Flake>,切片扭烟<Spun Disks>等),陈年的效果最为显着。尽管开始尝起来可能会辛辣烫口、呛人口鼻,经过多年陈化后,却变得柔滑,圆熟。 观察其颜色,是解读压饼Virginia年轮的好办法。 打开一罐新出厂的Escudo(非常着名的Virginia-Perique 配搭),会发现呈亮黄色的Virginia,跟暗黑色的Perique之间,存在着毫不含糊的颜色对比。但如果打开一罐陈年得很好的Escudo,会发觉这种对比,已随时间的流逝,变成了几乎独孤一味的暗色。Virginia为主料的压饼烟草,单单要柔化,亦需时最少3到5年,并且可以好好地陈化老熟达10到20年之久,不过很少人会有这样的耐性。 烘(Stove),是缩短烟草成熟所需时间的有效方法之一。原理跟用烤炉烘食物差不多:即在小心控制下,对调好的烟草成品进行烘烤。在温度攀升缓和,操控小心,以及加热均匀等理想条件下,“烘”可以分解烟草中苦涩的鞣酸(Tannic Acid),并加速烟草中淀粉/碳水化合物的变化过程(Dunhill E.M.P.就经过“烘”的程序)。然而,尽管通过烘烤,可以去掉生Virginia的涩味,并加速烟草的成熟,但仍不能取代长时间陈化的效果。另外,烘过的烟草一般会呈暗色,而不象那些没经烘烤处理的烟草般,会有显着的明暗对比。烘,并非只是简单的加热过程,因为热力过甚时,反而会糟蹋原本品质一流的调配。据说,McClelland的烘烤技术就有一手。 要人家替您拟一份完美的窖藏清单,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您的烟草选择,更多是由个人口味,而不是由调味,英式或Virginia的改善空间哪个大一点来决定。一但对上述不同款式烟草的变化空间及变化方向有所了解,您就能够自己选择用于窖藏的烟草了。不过提醒一句,喜好归喜好,选择也不要过分单一。试想一下,清一色的藏酒款式,又或者每餐都吃同一味菜,会是多么无趣的事。现在,(美国)市面上有许多优秀的烟草调配,各式其色。最佳的窖藏选择,应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烟草,其中占最大比例的,当然是自己最喜欢的调配。但不要局限于单一种偏爱的烟草,另外窖藏烟草的数量也不要太少。在烟草不断熟成的刺激过程中,您当然想逐罐开启品尝啦!然而,特别是心水烟草,当数量太少时,开罐品尝的频率,以及熟成后的收获量就会受到不少的限制。 可别忘了记下购买年月哦!可以在罐底贴上标签,或者写上记号。一些专门用于窖藏的玩家级烟草,会在出厂时在罐身烙上日期。 最后的跟进步骤,是创建一个日志记录。可以简单地只记下每款的购买日期和评价;也可以制作得如您所想般复杂和详尽。日志应列出入窖日期,并按烟草的品牌及款式分类。另外,也可以把熟成过程中每次品评的记录,以指数(如:口感、涩度、辣度、甜度、柔顺度等等),或者干脆以文本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些书面记录,对预期其他烟草的陈化进程,会显得相当有价值。它会帮助您弄清各种类型烟草的陈化进程,以决定将来把什么样的烟草加入窖藏。
港版使用两天体验 我是老黑莓用户,9700,9900,Q10,priv都用过,Keyone到手之前是华为Mate9和Iphone6, 说这两句是告诉大家我的体验以什么为参照。 外观这种东西没标准,个人很喜欢,额头上两个黑孔有点不协调。 手感,握持大小正合适,略重。 屏幕显示中规中矩,没有特别出彩。因为键盘占掉一大块面积,屏和一般手机比还是比较小的。用标准字体会显得很小。我眼睛不太好,把字体都调大了。 键盘水平基本保持黑莓正常水平,比Priv好用。 空格键指纹解锁简直神了,两天每次全部秒开,远超果6和Mate9。 正确的打开方式是指纹唤醒,轻点两下屏幕睡眠。非常方便人性化。 拍照水平一般,市面正常两三千左右机器水平。 大家最关心的卡不卡,说真心话,有点卡。我是装了大约80个左右应用,没做任何一点优化。打开应用的时候会有半秒一秒延迟。对照的果6和Mate9的水平,比Priv好。我用起来还能接受。 输入法,自带的和谷歌还有讯飞都支持很好,输入流畅之极,远超Priv。 耗电超出我的预期,没做一点优化,大部分时间挂着SS,也从不关心后台,中度使用一天没压力。(特别说明,我没禁用任何东西,谷歌全套都用着,并且HUB长开,后面专门说下HUB) 重度使用的时候微微发热,可以接受。 最赞的地方!!!快捷键!快捷键!快捷键! 我的系统页面没有放任何图标!自己设W打开微信,Q打开QQ,A打开支付宝,H打开HUB……两天下来感觉已经不会用其他手机了。把主要联系人设定为长按,太方便了。 说下HUB。HUB老黑莓里的精华,没用过的人是不能理解的。不管你怎么跟人描述,别人都觉得那不就是下拉通知吗?可是对我这种工作中接收大量微信,短信,电话,邮件的人来说,把这些整合到一个视图里面太重要了。我不需要再去关心那各种图标上的各种未读红圈数字(前面说了我已经不用快捷图标了),打开HUB就能知道我那些讯息看过了哪些没看。向右一滑就删除,向左一滑就能定个提醒闹钟。现在安卓的HUB唯一不好的地方可能就是后台耗电,好在Keyone电池还比较给力。 另一个黑莓专属的侧栏工作效率卡,对真的需要管理日历和任务的人也是非常好用的。 别问游戏的事情了,买这种机器玩游戏属于智力问题吧?
2014年12月25日正式开始MAF180训练 男,43岁,烟龄28年,每天3包。今年之前,跑步对我来说是个好虚无的词。 去年下半年,受一个好朋友影响开始骑自行车。断断续续骑了几个月以后,明显感觉到运动带来的身体变化。 今年1月份,毅然戒烟,至今已近1年,一口没抽。 戒烟带来身体发福,增重10KG。 感觉骑自行车减肥效果不明显,开始跑步。 第一次随便穿了一双平底鞋,跑出300米开始喘不过气,咬牙坚持几乎是一步一步拖着脚挪了3公里。 其后2天因为大腿极度酸胀,下楼梯都困难。 第3天再度坚持了3公里,左膝髂胫束综合症,右膝也不适。 休息了1个月左右,开始在网上做功课,研究装备和训练方法。 康复以后严格按照《爱上跑步十三周》的训练计划一点一点来。 败了美津浓和阿瑟士数双跑鞋。 13周以后,10公里完成。爱上跑步义无反顾! 从那时到现在约半年,基本保持着平均每周3跑,每次6-10公里的频率,配速在630-700之间。 10公里能够跑下来,12公里也试过,但是感觉再跑多就坚持不了了。 每次前3公里都感觉疲劳,迈不开腿,3公里以后舒服一点,但是到8公里以后又会疲劳。 在跑步吧拜读了孤星大人的MAF180训练法的相关帖子。 很感兴趣,恰好在第一次跑完10公里的时候,自己奖励了自己一块佳明620,心率带一直闲置没用过。 12月21日,第一次尝试MAF180训练法。 按我的年龄,180-43=137,一直无大病,虽然坚持锻炼了近一年,但是之前近30年的吸烟史决定我的心肺一定很糟糕。所以心率上限就设定为137了。 第一次6公里,时间45:17,配速730,平均心率142,不太习惯总想跑快,没压住。 12月23日,第二次仍然6公里,48:37,,配速804,平均心率139,还是有点快。 两次尝试最大的感受,前3公里的疲劳感没有了,全程6公里身体是在一个非常平均,自己很容易把控的感觉之下。跑完6公里以后,感觉8公里和10公里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只要有时间就能跑下去。不像以前,6公里之后要咬牙坚持才能继续往下跑。 今天开始,12月25日圣诞节,正式开始我的MAF180训练法,初步定为每周3-4跑,每次1个小时左右,热身和冷身的时间不在1个小时之内。每月进行一次10-15公里的训练。
2014年12月25日正式开始MAF180训练 男,43岁,烟龄28年,每天3包。今年之前,跑步对我来说是个好虚无的词。 去年下半年,受一个好朋友影响开始骑自行车。断断续续骑了几个月以后,明显感觉到运动带来的身体变化。 今年1月份,毅然戒烟,至今已近1年,一口没抽。 戒烟带来身体发福,增重10KG。 感觉骑自行车减肥效果不明显,开始跑步。 第一次随便穿了一双平底鞋,跑出300米开始喘不过气,咬牙坚持几乎是一步一步拖着脚挪了3公里。 其后2天因为大腿极度酸胀,下楼梯都困难。 第3天再度坚持了3公里,左膝髂胫束综合症,右膝也不适。 休息了1个月左右,开始在网上做功课,研究装备和训练方法。 康复以后严格按照《爱上跑步十三周》的训练计划一点一点来。 败了美津浓和阿瑟士数双跑鞋。 13周以后,10公里完成。爱上跑步义无反顾! 从那时到现在约半年,基本保持着平均每周3跑,每次6-10公里的频率,配速在630-700之间。 10公里能够跑下来,12公里也试过,但是感觉再跑多就坚持不了了。 每次前3公里都感觉疲劳,迈不开腿,3公里以后舒服一点,但是到8公里以后又会疲劳。 在跑步吧拜读了孤星大人的MAF180训练法的相关帖子。 很感兴趣,恰好在第一次跑完10公里的时候,自己奖励了自己一块佳明620,心率带一直闲置没用过。 12月21日,第一次尝试MAF180训练法。 按我的年龄,180-43=137,一直无大病,虽然坚持锻炼了近一年,但是之前近30年的吸烟史决定我的心肺一定很糟糕。所以心率上限就设定为137了。 第一次6公里,时间45:17,配速730,平均心率142,不太习惯总想跑快,没压住。 12月23日,第二次仍然6公里,48:37,,配速804,平均心率139,还是有点快。 两次尝试最大的感受,前3公里的疲劳感没有了,全程6公里身体是在一个非常平均,自己很容易把控的感觉之下。跑完6公里以后,感觉8公里和10公里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只要有时间就能跑下去。不像以前,6公里之后要咬牙坚持才能继续往下跑。 今天开始,12月25日圣诞节,正式开始我的MAF180训练法,初步定为每周3-4跑,每次1个小时左右,热身和冷身的时间不在1个小时之内。每月进行一次10-15公里的训练。
卷烟厂幼儿园长大,19岁进卷烟厂工作,抽烟28年,戒烟第三天了。 我是在蚌埠卷烟厂(就是现在生产黄山烟的厂前身)幼儿园长大的,那时候厂里管理很乱,厂区里面我们小孩都可以随便进。把那种没有切断几米长的烟(学名叫跑条)绕在脖子上,扯得到处都是,就是我们小时候的游戏。 在我30岁以前,我几乎认识的每个人都是抽烟的。这种环境下不抽烟没有可能,我上初三的时候,每过两节课就要跑到校园的角落去抽一两支才能继续上下去课。当时身边跟着一群蹭烟抽的同学,因为卷烟厂很多老工人都认识我,我搞到烟很容易。 19岁没有考上大学,进了蚌埠卷烟厂下属的企业工作,还是可以自由出入厂区和车间。你根本不需要去“偷”,职工下班洗澡的柜子顶上,你随手探一把,都能抓到十几只烟。单位里每个月还发几条免费的。30岁之前,我真的没想过抽烟是要花钱的。 30岁离开烟厂的时候,每天已经抽到30-40支。换了一个花心思熬夜的工作,抽烟越来越凶,到现在42岁,每天已经抽烟接近4包。 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如果不得肺癌,那是老天没长眼。 是洒脱的调侃吗?其实是心里恐惧。我从来不敢去做任何体检。 我知道我的身体已经糟糕到极点了,爬三层楼就会大口喘,每天早上牙龈出血,以前很爱唱歌,现在根本没有中气唱起来。 更何况还有很多连我自己都讨厌的情形,电脑键盘缝隙,办公桌上,新买的车里到处是烟灰。鼻孔里每天早上不清理一下,从外面都能看到焦黄的颜色。说话时不小心会有痰星溅出,有一次在客户面前溅到了图纸上,简直让我尴尬欲死…… 我每个月抽烟的花费是3000左右(出门两包45的苏烟,在家一包10元的白沙),每年花在抽烟上面的金钱,足够去国外好好玩一次了…… 这么多年来一共戒过2次,第一次时间太久远已经很模糊了,第二次戒了一年多,已经几乎成为一个非吸烟者了,只是在洗完澡的时候接了别人敬的一支,重新又吸上了。而且每次复吸,烟量几乎是翻倍。 这一次想到戒烟是因为读了《这本书能让你戒烟》。我只能说至少到目前,这本书对我是有用的。戒烟三天来烟瘾来袭每天大约3-5次,每次只要按照你读书理解到的内容来劝说自己,大约一分钟之内就会消退。 我劝说自己的内容大概有: 你现在难受不是因为你不吸烟,而是因为你以前吸烟。XXX(不吸烟的人)从来都不难受,过不了多久你就能像他那样正常了。 很难受吗?可是现在办公桌上(车里)一点烟灰都没有,不是很舒服吗? 现在是有点难受,不过比起你读这本书之前想到戒烟的痛苦,好像没那么严重。 明天肯定比今天要舒服一点。 明年去哪里玩呢?三四万呢! …… 今天早上第一次光临戒烟吧,凌乱写点文字,发现现在戒烟的信心更足了。
这两天国内黑莓圈的大事件是“荷兰首相”神贴,我来科普一下 首先再次扫盲,请小白们看清楚,不要再问哪里下QQ,哪里下微信了! 黑莓的应用分为两种,一种叫原生,一种叫转制。 原生的应用又分为BBOS的和BB10的,BB10的又分为For Q10的和For Z10的。(有点绕吧?难怪小白们搞不明白。) BB10之前的黑莓用的BB OS系统,OS系统经过多年的积累,以及有了相当的原生应用,QQ、微信、地图、微博等等相对比较完善了。但是,这些应用对Q10所用的BB10系统来说都是没用的。Q10等于是新的机器新的系统,所以,原生应用的积累刚刚开始。 现在有哪些原生应用呢?很简单,你登录Q10上的Black Berry World就清楚了。Q10和Z10登录BBW分别显示的应用是不同的,能在你Q10上显示的就是For Q10的。 看着BBW里面的应用很多,但是真正适用国内的很少,没有QQ也没有微信。以后会不会有,什么时候会有,这个天知道。 游戏也有不少,不过我不玩,所以不清楚。 我个人在BBW里面找到并在使用的免费软件有以下几个: Mowriter——新浪微博客户端 Torch Flash——手电筒 DictaNote——录音便签 Memo Pad——记事本 密码管理器——帮助你存储记忆密码的东东 Navita Translator——语音互译 Batterry Lover——电池信息 Wallpaper Sky——壁纸下载 好了,就这么多。如果你发现有什么其他好用的,请分享给我,谢谢!扫盲完毕,下面进行科普。
机器外观没什么新鲜了,该说说应用了。——自带/原生/转制 这是我的第一屏—— 1、天气——自带,AccuWeather,非常准确和详细。 2、日历——自带,比之前OS7的好用,也比安卓和IOS的好用,日历毕竟是属于商务应用,这个黑莓一直不落后于人,除非农历,不需要其他日历应用。 3、信息——没啥好说的,基本功能,喜欢黑莓的原因之一。 4、电话——没啥好说的,基本功能,喜欢黑莓的原因之一。操作界面需要熟悉。 5、联系人——不是很满意,没有拼音首字检索,希望以后更新改进或者有应用代替。 6、浏览器——自带,一如既往强悍,用惯了不需要安装UC,海豚,欧朋之类的。 7、Remember——自带,就是一个TODO应用,好处是HUB里面的信息可以直接导入备忘。 8、语音控制——自带,我开车所以常用。常按静音键可以启动,但是我经常按错,所以图标放在第一屏。这里有个小问题,刚买来的自带ROM,语音识别非常准确,刷了273之后经常出错。另外没有了OS5-7的语音适应学习设置。 9、相机——自带,设置项很简单,但是拍照效果达到我的要求了。1:1,4:3,16:9三种尺寸比例可调。按住移动对焦框可以调整对焦点。 10、图片——自带,没啥好说的,查看照片。 11、音乐——自带,我喜欢这种简单的音乐界面。因为中文编码的问题,拷入的中文歌曲有时会显示乱码。PC上有个“MP3去乱码”的小工具,拷入歌曲之前用一下就能解决。 12、Memo Pad——原生,BBW下载,便签记事,我经常要用所以放在第一屏。
关心耗电问题的吧友看过来 13号晚上拿到的机器,920T。拿到之前看了吧里很多对电池耗电的吐槽,心里很忐忑。甚至已经在淘宝买好了品胜10000毫安的电库做准备。 第一天的使用下来,完全放心了。我现在怀疑对电量吐槽的那些人以前到底是用的什么机器。 我以前用过HTC的HD2、G7和mytouch 4g,以及iphone的4s。我可以凭自己这些天的亲身感受告诉你,920T的耗电完全是大屏智能机的正常水平,甚至比HD2还要好很多,至少与4s相当。考虑到920T的屏幕比4s大了这么多,所以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拿到机器的时候,我也试图按照吧里的方法重置激活,但是第一次重置就发现电量100%仍然是100%,所以就懒得去搞了。 5、6天使用下来,耗电情况明细是在越来越好。以今天为例,上午8点充满电拔插头,9点钟做地铁45分钟,期间用多米听了20分钟的歌,刷了几分钟微博,玩了20分钟小游戏。到单位以后拍了几张照片准备发邮件,发现没带连接线,用Skydiver同步了一下。然后上QQ聊了10分钟。正常的电话短信大概5个。 到现在11:45,剩余电量78。 我想说,这种耗电水平,有很多人说的那么不堪吗? 另外,我只是把蓝牙和NFC关了,定位是永远打开,邮件是30分钟同步一次。我总认为,如果把什么功能都关了来满足电量,那也太悲催了。 以上完全是个人真实感受,当然不排除每台机器的个体差异。我只想说,920的耗电也许达不到很多人的理想,但是绝对正常。 品胜的电库,到现在一次也没用过。哈哈!
一张图片说明lumia920光学防抖有多强。 这张照片是智机网网友用Lumia920工程机在1/4s快门速度下随手拍摄的。不懂摄影的同学可能不了解1/4s是什么概念。通俗点说,在光线亮的地方拍照,快门只要打开很短的时间,镜头的进光量就够了,例如100分之一秒,200分之一秒。但是在暗的地方,快门必须打开更长的时间,例如10分之一秒,一秒,夜景甚至要几秒。这个时间越长,你相机的轻微颤抖就越可能造成照片模糊。这也是为什么拍夜景一定要用三脚架的原因。至于闪光灯,也是为了补充光线,让快门速度更短。闪光灯对拍大场景是几乎没用的。 那么4分之一秒是什么概念呢?不用三脚架的情况下,一个经过长期锻炼的专业摄影师,通过拍照姿势调整呼吸和手臂控制,大概能保证在60分之一秒的情况下拍出可用的照片,这种人一般都被称为“铁手”。如果是一般业余的,在100分之一秒也是经常拍出模糊的废片的。 1/4s即4分之一秒,在这个速度下如果不用三脚架,拍出可用的照片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个图片虽然不大,放大后可能也有点模糊,但是在4分之一秒的情况下能拍出这个效果已经足以让人惊叹了! 另外再说说F2.0光圈,有些人会说和苹果的F2.2好像差别也不大嘛?呵呵,我会告诉你在专业镜头领域,光圈后面小数点降低0.2(数字减小代表光圈加大),价格可能翻几番吗?例如我的50F1.4镜头价格是朋友的50F1.8的三倍多。当然手机镜头的情况可能有点不同,但是也别小看这0.2的差别,成本可能增加了很多。这个也能看到诺记的态度。
现在真的是作下病了,一部手机用不到半年就忍不住想换。 比我用过的手机还多的人肯定有,但是不会很多。从诺基亚8110开始的,有年头了吧?当时好像是一万四一部,基本是一个中等家庭一年的生活费用,话费每年还得一万多。我也买不起,是在赌桌上赢的,2个月后赌桌上又输出去了。 真正自己花钱买的第一部是诺基亚8210,三四千吧?记不清了。唯一记得的是用得最舒服的一部机器。当时文字短消息刚刚开始流行,用8210输入文字的速度经常让别人惊叹。 其后几年是我最穷的时候,一部塑料外壳的诺基亚陪了我两年左右(型号真的记不起来了,边框在晚上能发夜光的那种)。 期间移动什么活动送了一部西门子,用了一个月后送人,在非智能时代待机只有一天的机器真的不多见。 然后经济逐渐好转,换了一部那种对角不对称的诺基亚智能机,比较贵,型号也想不起来了。觉得外形很拉风,当时对智能机没概念,只是当功能机用,觉得开机特慢,特麻烦。没用多久就丢了。 又买了两部名叫“倾慕”的诺基亚,情侣机,和女朋友每人一个,她的丢了,我的也就送人了。外形不错,机器没啥印象了。 期间还买过摩托罗拉的两款,一款是那种平面旋转盖的,当时很流行的。电影《嫁个有钱人》里面郑秀文和任贤齐都用那种。另外一款超薄的银色翻盖。 之前都机器都是只记品牌不记型号,其后的型号记得比较清楚了。 从N72开始对智能机有了一点了解,这部机器用的时间也算比较长了,一年多吧。 因为智能机了解了多普达,连用了两部,838和S1。这时候开始追求一点个性了,之前都是跟风,什么机器流行买什么。 5800xm是我买的最后一部诺基亚,如果不是因为被偷了可能也会多用几个月。 之后开始迷恋黑莓,8310。其后黑莓情结一直不断。 再其后是HTC的HD2,WM6.5系统,各种不爽,只用了2个月,朋友送了一部Iphone3。 Iphone3好像还没被炒得那么火吧?我只记得愤怒的小鸟当时还是挺新鲜的。 这时候换机器已经有点上瘾了,所谓的电子产品综合症的前兆。 这时候不知道哪根筋错了,忽然又怀念起黑莓,9700果断入手。断网很悲催啊,当时移动还没开BIS服务。 于是又换了一部HTC G7,用了三个月给老婆用了,自己再入手一部HTC的mytouch。 最终没能抵御Iphone4铺天盖地的影响力,买了一部。 Iphone4S一出,4给了老婆,再入一部。 用了半年,忽然听说本地移动已开通黑莓bis服务,难以割舍的情结又作祟了,又入一部黑莓9900,每月98,只为不断网。 黑莓9900现在只用了4个月左右,又瞄上了Lumia920。 下面关注什么呢?黑莓BB10?Iphone6&5S? 现在真的是作下病了,一部手机用不到半年就忍不住想换。
诺记的希望不在买不起IPhone5的人群里 今天上来,忽然看到一堆奇怪的言论——Lumia920如果卖5000,不如去买Iphone5,甚至Iphone4S。一群伪诺粉纷纷露出真果粉的面目来。原来Nokia920只是消费不起Iphone5的备选啊? 想想也不奇怪,你能期望一群过去至少三年来消费中档甚至低端产品的人,忽然间集体转性去消费高端产品吗?我想诺基亚也没抱这个指望,诺基亚从设计Lumia920开始就是要从消费Iphone的人入手去夺份额,去抢市场。 我不是学生党。我身边的人群,同事朋友,大都是Iphone4和4S的消费者。Iphone5出来,据我现在了解,暂时还没有人打算去考虑。但是我基本可以确定等我的Lumia920入手给他们看到,应该有几个人立刻会买。因为他们消费手机大都是看别人的比较漂亮,比较有档次,比较好用,就也去买一部。价钱么,不要离谱就行。我们不是消费Vertu的群体。 对于这点我很有信心,因为很多人已经对Iphone厌烦了,最显而易见的是很多人都不像去年那样经常换套贴膜了。这个时候是Lumia920最好的出现时机。 我知道吧里大都学生党,可能我这么说会引起很多人不快。但是我还是要说 ——对于上班族,手机这个东西,不要超过你自己月收入的一半。 ——对于学生党,手机的价格,以你对父母提起父母不会皱眉头为准。 好东西,人人都想要。但是指望好东西比差东西还便宜,就有点智商问题了。Lumia920大多方面比Iphone5胜出,你怎么能期望她比Iphone5便宜很多呢?
《主题医院》一般操作流程(原创,申请精华) 《主题医院》一般操作流程(原创,申请精华)进入游戏首先要做什么?有人说是建医院,错了。首先应该把游戏速度调整到最慢!这时候你才有足够的时间在开业前从容地把医院建起来。进入的日期是1月1日,最重要的事情是先雇用员工,而且首先应该雇用医生。因为每个月的1日是医生更新的日期,你的竞争对手出手很快的,必须抢先把你感兴趣的医生弄到手,有时候甚至等你把全部医生浏览一遍,再回去前面的医生已经没了。所以看到好医生千万别手软,宁愿先雇下以后再解雇。以后的每个月1日都要注意!下面就说说该雇什么样的医生。最理想的当然是拥有外科、精神病、研究三项技能的专家,这样的医生是天生的教授,有了这样的医生,那么以后你就可以大量招募实习医生,培训一段时间后你就会拥有多名三项专家。三项技能中,研究又是相对不重要的,因为研究医生只作研究,并不做其他事情。所以有一名专家级的研究人员就足够了,这一个人可以用到底。当然要想研究速度加快,就必须配备多名研究人员。所以拥有外科和精神病两项技能的医生是最实用的,而外科又比精神病略重要些,因为只有手术室是同时需要两名外科医生,后期需要手术的病也比较多,瘦骨、肾豆、高尔夫症、破碎的心等等等等。也许有时候你连两项技能的专家都不具备,那也不要紧,按下面的条件去雇用吧。原则就是,尽快的拥有外科和精神病专家做为教授。1、用一名没有特殊技能的专家把拥有外科、精神病技能的医生(或者实习医生)培训成为两项技能专家,然后用新专家培训任意实习医生。2、用一名外科专家,培训精神病医生(或者实习医生)成为两项技能专家,然后用新专家培训任意实习医生。3、用一名精神病专家,培训外科医生(或者实习医生)成为两项技能专家,然后用新专家培训任意实习医生。雇用实习医生的时候,不要太注意他们的评价,经过培训他们会很专业的!其次重要的并不是护士,而是杂工!到最后的几关,需要10多名杂工是很正常的,所以尽量雇用高技能的杂工,并且在每月1号多注意更新的杂工。护士一般最多不会超过4名,药房一个、病房一个、骨折治疗室一个,尽量选择高技能的吧。接待员是个不用休息的角色,一名技能高的足矣。个别关可能会突然出现大批病员,临时增加一个接待,高峰过了再撤去。把需要的人员雇用后,就开始建设医院了。可以打开买地画面,除了开始的入门关,大部分关是需要增加用地的,所以不妨先买了,以便于预先规划。钱不够就贷款吧,利率很低,不用担心。规划的原则是——研究和培训可以远离医院运作中心,因为这里的人员除了工作地和员工休息室,不会去别的地方。研究和培训根据规模的大小,4-6个培训座席、2名研究人员,分别各要占用40个方格左右。如果地够用可以适当增大。建房间别忘了多开窗户,并多放置物品,这些都有利于改善员工的心情,提高工作效率。一般40个格子需要2-3个暖气,植物一个不要多放,因为增加植物就是增加杂工的工作量。垃圾桶和灭火器的作用我没有感觉,慎重起见还是放上吧。其他的房间也按这个原则,不再赘述。研究室和培训室建好之后,立刻把你已雇用的人员根据上面的原则放进去,在开业之前争取时间多工作两个月。接待台当然放在主要入口处。然后就是很重要的一般诊疗室,只要你观察病员的就诊流程,就会发现所有的设施,只有一般诊疗室是要反复进入两次以上的。进入医院询问接待台后到一般诊疗室,出去接受进一步检查后还会再回来接受一次一般诊疗,然后再进入实际治疗。所以在一些病员暴多的关,一般诊疗室往往需要两间,一间可以在接待台附近,另一间应该放在检查设备附近。通过调整最大排队人数控制两间诊疗室的人流,比如病员不多的时候,可以把一间排队人数设为零,只启用其中一间,这样可以减少一名医生的投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