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小鸟叫 凌晨小鸟叫
凌晨小鸟叫,蚊子到处咬.昨夜咬通宵,鲜血剩多少?
关注数: 0 粉丝数: 6 发帖数: 195 关注贴吧数: 7
【资料库】刘国重读金庸全集4 欧阳锋:挑战自我的影子武士——《破译金庸密码》补阙 德国哲学家尼采,借古波斯宗教家查拉图斯特拉之口,乃作如是说:“不过,你可能遇见的最大敌人仍是你自己——你埋伏在山洞和森林中,随时准备着偷袭自己。你这个孤独者所走的是追求自我的路!而此路要经过你自己和你的七个魔鬼!你将成为自己的异教徒、巫师、卜者、疯子、怀疑者、亵渎者,以及歹徒。”       在我看来,这算不得尼采的创见,早在南宋年间,我国大思想家欧阳锋已经深入涉及并思索过“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这一哲学命题:          “左边是光秃秃的山壁,日光将他(欧阳)影子映在壁上,更像是个直立的敌人。欧阳锋右掌猛挥,击在石上,只疼得他骨节欲碎,大叫:‘好厉害!’随即左脚飞出。但见山壁上的影子也是举脚踢来,双足相撞,欧阳锋奇痛难当,不敢再斗……”          此前,欧阳先生凭藉自己的错乱武功连败黄药师、洪七公、郭靖三大高手,令彼辈称服,将‘天下武功第一’的桂冠拱手相让。可惜,欧阳锋还是败了——被自己的影子击败。          安知非福?          这唯一的败绩,反成欧阳锋思想的转机,他终于勇猛精进,得通大道,思想深入到了人类的‘终极关怀’:我是谁?          “黄蓉道:‘不错,你武功虽好,却打不过欧阳锋。’欧阳锋心中愈是胡涂,只觉‘欧阳锋’这名字好熟,定是自己最亲近之人,可是自己是谁呢?脱口问道:‘我是谁?’黄蓉冷笑道:‘你就是你。你自己都不知道,怎来问我?’欧阳锋心中一寒,侧头苦苦思索,但脑中混乱一团,愈要追寻自己是谁,愈是想不明白……不禁四顾茫然,喃喃道:‘我,我是谁?我在哪里?我怎么了?’”(《射雕英雄传》三联版1433页)          尼采疯了,欧阳锋也疯了。这,也许是天才与哲人的宿命。          《射雕》出世30年后,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出版了一部通俗的哲学普及著作《苏菲的世界》,探讨的是人类永恒的疑惑,也就是所谓‘终极关怀’。          《苏菲》一书,是从小女孩苏菲收到一封神秘信件来展开的,信上写着:“你是谁?”,她接着又收到第二封信,上面写道:“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问题,基本上对应着欧阳锋的前两个困惑:“我,我是谁?我在哪里?”          《射雕》与《苏菲》,提出了相近的问题,但绝对不存在相互抄袭的可能。金庸在《射雕》中写得清楚:“须知智力超异之人,有时独自瞑思,常会想到:‘我是谁?我在生前是甚么?死后又是甚么?’等等疑问。古来哲人,常致以此自苦。”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这两句诗据说是爱新觉罗。小玄子他爹顺治皇帝出家为僧之后所作。与前面所引“我在生前是甚么?死后又是甚么?”的疑惑,有三分相似。          金庸在书中对欧阳锋思想上的大跃进稍作解说:“欧阳锋才智卓绝,这些疑问有时亦曾在脑海之中一闪而过,此时连斗三大高手而获胜,而全身经脉忽顺忽逆,心中忽喜忽怒,摹地里听黄蓉这般说,不禁四顾茫然,喃喃道:我,我是谁?我在哪里?我怎么了?”          是黄蓉撺掇郭靖把《九阴真经》写得错乱不堪,才令欧阳先生“全身经脉忽顺忽逆”,此为‘身教’;而临门一脚,将欧阳锋踢上哲学高峰的,也是黄蓉(‘摹地里听黄蓉这般说,不禁……’),这是‘言传’。是丐帮第34代领导核心黄蓉发现了欧阳锋的慧根,开启了欧阳锋的聪明。在哲学、思想上,黄蓉是欧阳锋的精神导师。          谅那黄蓉不过十几岁的一个丫头片子,尽管伶俐可人,毕竟有小聪明,无大智慧。为何对欧阳锋的引导点化如此成功?她的能力从何而来?  
【资料库】刘国重读金庸全集1 《雪山飞狐》———精巧绝伦的艺术品,一字增删不得,情节丝丝入扣、无懈可击。体现了高绝的艺术手腕与深致的古典情怀。        《飞狐外传》———《外传》续《雪山》,狐假虎威,狗尾续貂。      主题先行,胡斐在这部书中颇具‘高大全’的身姿。        《侠客行》———妙趣天成的童话,浑厚朴拙的杰作。        《碧血剑》———人物看起来发飘,不真实。故事读下去俗套,没深度。        《书剑恩仇录》———云烟雾露的青春忧郁,跌跌撞撞的青春梦想。        《天龙八部》———方死方生,亦枯亦荣。阴阳为炭,万物为铜!        《连城诀》———金庸的《天问》,强烈的质疑、极端的绝望,怀疑一切,厌弃一切。    此书作于1963年,是金庸创作的转折点。此前八年(55-62),金庸笔下的侠士保持了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此后九年(64-72),书中的英雄,多‘彷徨于无地’。      基调接近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           《鸳鸯刀》———像是今日‘笑匠’们的杰作,刻意搞笑,一点都不好笑。      结尾抖出的那个‘包袱’,说是‘仁者无敌’!这个,也不好笑,但是可笑。吾国自古以来,是‘仁者无敌’?还是‘厚黑摄政’?           《越女剑》———《鹿鼎记》算不上历史小说,《越女剑》才是。《鹿鼎》篇幅最长,《越女》篇幅最短。两书对照,才好看。      时间相差2000年,《越女》写华夏文明的草创时期,《鹿鼎》为华夏文明的烂熟时期;      范蠡是士大夫阶层的理想人物,韦小宝是草根底层智慧的集大成者。      《越女剑》,追忆这个民族曾经有过、永远失落的野性与深情。              《倚天屠龙记》——— “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马太福音》      张无忌是传自古波斯的‘明教’的教主,却感觉他身上有着 基督的真精神:“ 要爱你们的仇敌。”      基督教与其它宗教一大差异在于对‘一夫多妻制’的反对,而张无忌与韦小宝最有‘多妻’嫌疑。      韦小宝滥情为自己。      张无忌滥情,不想让每个女孩为自己而伤心失落。           《神雕侠侣》———此书有金庸笔下最光彩的人物(郭襄),最经典的场景(追日),最感人的对白(‘我的过儿长大了’),但这一切,并不能阻止《神雕侠侣》成为一部支离破碎的作品。      《神雕》文气并不畅顺,情节安排也非一气呵成,‘硬抝’的地方,不是一处,而是多处。      像一个雕塑品,细部完美,整体失败。              《射雕英雄传》———绝非完满无缺,然而光芒四射。      《射雕》是金庸的第三部作品,至此,金庸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之前的《书剑》《碧血》只能算作金庸的试笔,写得也还好,终究不过如秋水时至、浩浩汤汤的钱塘江水,至《射雕》,方才望见大海,欢腾怒湃如海宁潮!      何平《侠义英雄的荣与衰》是我读过最好的几篇论金文字之一,他认为郭靖是‘刚毅木讷’‘可亲而不可劫,可近而不可迫,可杀而不可辱’的‘刚儒’,“映现了原儒(战国之前的原始儒家—刘注)有天下之志的圣王气象。”      论文学价值,后期的《笑傲》《天龙》《鹿鼎》明显高于《射雕》。何以‘新儒家’的殿军余英时先生反而说“《射雕英雄传》最合我的口胃”?何平先生的论述,是最好的答案,跟余先生契合的,是那份‘原儒情怀’。      夏济安先生最早也有意撰述武侠,读到《射雕》,对友人说:“(李世民这样的)真龙天子已出世,我只好(像虬髯客那样)到扶余国去了。”     同时期看报上连载《射雕》的,还有张五常先生,他也对着朋友谈过这部小说:“如果《水浒传》是好文学,那么,《射雕英雄传》也是好文学了。”    我亦云然。              《笑傲江湖》———‘不自由,毋宁死!’,献给自由的赞歌,也是挽歌。      ‘言者无耻,受者无礼!’,面对精神奴役、思想专制的一声冷笑,坚定,然而无奈。           《鹿鼎记》———以明快诙谐笔调,抒写(疏泄?)灰黯绝望。为何金庸如此美化康熙?是对当时中国现状及未来前景的绝望,绝望了,又实在不想绝望,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好皇帝身上。     那么多人,熏染过现代文明,又返身向后,重回儒家,逃离‘德先生’(Democracy)的讲堂,侍立到孔夫子的杏坛,照我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中国转型为现代国家的绝望。      光棍痞子,所向无敌;侠义英雄,日暮途穷。      加长版《滑稽列传》,通篇幽默,局部流于油滑。           《白马啸西风》———“唉,你心里真正喜欢的,常常得不到。别人硬要给你的,就算好得不得了,我不喜欢,终究是不喜欢。”      佛家所称‘人生七苦’除‘生、老、病、死’外,还有:‘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徒唤‘奈何’!面对命运的无力感觉,感伤的田园(或草原)牧歌。  
【原创】小议郭靖的迂腐和古板 一些人看完神雕后都说郭靖如何如何的古板迂腐,我到不以为然。说郭靖迂腐古板的人大都都会用郭靖反对杨龙恋来说事,但如果我们能以理性的眼光看问题或许就不一样了 。 本人很赞同杨龙恋,对他们的16年守候唏嘘不已,但如果我们考虑到当时的社会道德就会不难明白郭靖为什么会反对他们之间的恋情了。在中国古代宗法社会,人们普篇讲究的是人论,“天地君亲师”,老师仅次与双亲,师父师父,师和父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同等次的,就是放到现在21世纪,师生恋也不见得会被人们普篇接受,更何况当时呢?我们看待具体时间的具体问题要用特定的眼光看待。从书上我们可知,当时对杨龙恋持支持态度的人只有黄药师一个人(可能还会有别人,书上没说)。所以可知,反对杨龙恋的人不止郭靖一个,那你会不会说全天下的人都迂腐古板呢?不会!因为只有郭靖一个人站出来反对,所以就会觉得郭靖受程朱理学毒害的顽固分子。至于为什么郭靖会反对那么强烈,可能是爱之深恨之切吧。 相反,我到觉得郭靖的思想很前卫。具体表现在: 1.在生活中,郭靖处处一黄蓉为中心,这在当时封建夫权至上的的社会是很难能可贵的,就算是杨过和黄药师也不一定能办的到的吧。 2.这点更是先进很了,即人家老郭早在几千年前就明白“生男生女一个样”的基本国策了。唉,说到这里我感到非常汗颜!!我到现在都没有达到这种境界。
小议郭靖的迂腐和古板 一些人看完神雕后都说郭靖如何如何的古板迂腐,我到不以为然。说郭靖迂腐古板的人大都都会用郭靖反对杨龙恋来说事,但如果我们能以理性的眼光看问题或许就不一样了 。 本人很赞同杨龙恋,对他们的16年守候唏嘘不已,但如果我们考虑到当时的社会道德就会不难明白郭靖为什么会反对他们之间的恋情了。在中国古代宗法社会,人们普篇讲究的是人论,“天地君亲师”,老师仅次与双亲,师父师父,师和父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同等次的,就是放到现在21世纪,师生恋也不见得会被人们普篇接受,更何况当时呢?我们看待具体时间的具体问题要用特定的眼光看待。从书上我们可知,当时对杨龙恋持支持态度的人只有黄药师一个人(可能还会有别人,书上没说)。所以可知,反对杨龙恋的人不止郭靖一个,那你会不会说全天下的人都迂腐古板呢?不会!因为只有郭靖一个人站出来反对,所以就会觉得郭靖受程朱理学毒害的顽固分子。至于为什么郭靖会反对那么强烈,可能是爱之深恨之切吧。 相反,我到觉得郭靖的思想很前卫。具体表现在: 1.在生活中,郭靖处处一黄蓉为中心,这在当时封建夫权至上的的社会是很难能可贵的,就算是杨过和黄药师也不一定能办的到的吧。 2.这点更是先进很了,即人家老郭早在几千年前就明白“生男生女一个样”的基本国策了。唉,说到这里我感到非常汗颜!!我到现在都没有达到这种境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