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雨
荆雨
关注数: 8
粉丝数: 31
发帖数: 217
关注贴吧数: 2
感谢清风大狗顺我此id,so nice~非常喜欢~ 跟土豪打桌球去~
我怎么拍《赵氏孤儿》 本来要写篇影评,后来想想算了。总之,感觉很纷乱,我能理解导演的意思,陈导的作品总是有许多自己的意思,但他表达的方法太过人为,就是不真实,有明显的造作的痕迹。比如说后半部,偌大的屠府,空荡荡少见人影,成了育儿的温情之地。在这里政治争斗的残酷被隐去,人性被夸大,我不相信这个。我不相信人有谁能随便左右局势,尤其是身处高位,更容易沦为棋子,被大势带着走。你可以悔愧,可以无奈,但他的残酷不变。说到底这是部宫廷斗争戏,不是小男小女的感情纠纷,你得表现这个。 好吧,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试着说说我的想法,因为电影已经在放着,也无所谓剧透,就删繁就简,捡最主要的情节说几段。 1.酒馆。公孙杵臼和程婴,两人依然是赵府的门客,这是史实改不得,门客嘛,多不过是寄生虫蒙事的。公孙年纪大,届七十,稳重有谋,程婴新晋,委琐,唯唯诺诺,以师礼待公孙。二人饮酒,谈到赵屠两家之争,声低。 程:先生看主公斗得过屠岸么? 公孙:关键是大王要依靠屠岸,兵符也在他手。 程:先生说得上话,该劝劝老大人。 公孙不语。 程:我提醒过小将军,他不听,还骂了我一顿,他以为自己娶了公主······· 公孙:娶了公主才是祸事······不然拖两年就有变化。 程:他们(指别的门客)一个个都谋着要走,您····· 公孙:我年纪大了。 程:我刚来两年没积蓄,我老婆要生了······总不能去投屠岸吧,那成什么了?以后还怎么混。 2。事变。程婴携着婴儿在街上走,兵马纷纷,他一边躲一边逃。事情总是机缘凑巧,庄姬夫人也是没办法,当时旁边只有程婴,事急只求让孩子逃个活命。城门关了,他只好跑到公孙家。 程:(慌张)怎么办怎么办? 公孙:孩子挺壮健。 程:快想办法啊。屠岸现在是事忙顾不上,他肯定要想起来的。 公孙:有人看见你带孩子出来么? 程:是侍女**带我走的密道。 公孙:你没杀了她?糊涂! 外面传来屠岸贾满城搜查婴儿的消息,程急着要回家。 公孙:干么? 程:我老婆儿子在家呢。 公孙:你回去你儿子能活命? 程:······ 公孙:为今之计······(他出了个主意,这主意大家都知道) 程:这,这怎么行?我四十岁了,只有这么个儿子。 公孙:那么你把这孩子献出去。 程:······ 公孙:你还记得门客的规矩吗?要么两个都是死,要么活一个,你细想想,还有更好的办法吗?我认为这是个机会······· 程:······· 两人一起报着孩子来到程府。事情总是事到临头阴差阳错,人的是非善恶也在一念之间。公孙死得很壮烈,这对程婴有触动,但我还是不想让观众看清他献出的究竟是哪个婴儿,因为人性太复杂。 3。养孤。其间自然有父子融融,程婴几乎就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他惶惑了,但也不免心事重重。
仵德厚与黄憔松 拿这两个人比较,是因为总有人提到太原战役中戴炳南和仵德厚告发了欲行起义的黄憔松,致同为抗日英雄的黄和解放军代表晋夫被GM党当局枪杀,这件事自然是一件惨事。其实内战本来就是件大惨事,虽然在我等后人看来,或有诸多不得不战的理由,但同室操戈,兄弟相残,总不是什么光彩的历史。但单纯看这两人,谁更英雄更伟大呢? 有人讲,黄决定在阵前起义(这是好听的说法,其实就是不战而降),是为了保部属性命,又说是赞成CC,我看未必,他不是董振堂,赵博生,人家是在31年投奔CC,那才叫有信仰,叫起义!到了兵临城下,临时倒戈,又无丝毫前期准备,以致事败身死,且连累晋夫。说穿了那就是投机!至于保护部署,难道掉转枪口不杀人吗?虽然可能死人会少些。其实我们也不能说黄的做法不对,在那种情形下,这是很多国人都会选择的一条路。我们都是聪明人,知道获胜无望,为自身考虑,似乎也无可厚非,但仵却绝对不是这样的聪明人。 鲁迅说过,在中国,总有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明知其不可而为之,即使落后也不放弃到底的,是为中国的脊梁!在我看来,仵几乎是一个完人,做 为军人,他不怕死,不爱钱。不怕死,有台儿庄为证!我不知道西北军有无这样的传统,主官亲任敢死队长。记的看《高山下的花环》,靳开来的牢骚,好像在我军里,这是副职的活,因为这可不是做秀闹着玩的,从他40人队伍仅存3人的结果,就说明了战斗的残酷。黄在守南阳时,给自己准备了一口棺材,说是要与南阳共存亡。事实上他一个师长,根本没有进退的自主权,上峰命令下来,不让退,退就是死,让退,不退也是不行的,后来也确实是奉命突围了。所以说那口棺材啊,不过是鼓舞士气的手段而已。别矣南阳城,回顾复回顾,红杏暗送香,白水牵衣诉!黄将军其实是个诗人!他的绝命诗:戎马仍书生,何处掏虎子?不愿蝇营活,但愿艺术死。他心里其实明白,他的死谈不到英雄,本为求活而得死,只能是艺术。 仵却是求死而得活,很讽刺吧。有人责备他为何不效太原500烈士成仁?且不说这个说法是否属实,单从现代人的观点上看,也是不足取的。被俘和就义没区别,死战至最后一刻,天不杀人,人岂能自死?这才叫做没意义。我顶佩服的就是仵将军这一点!从他后来的表现,正昭示了他一生的性格。在劳改,就业,以及回乡后,一贯地埋头苦干,不怨天,不尤人,平静面对人生。唯一幸运的是,他的岁数足够长,让我们知道了他,否则,他会默默无闻中死去,在历史的冷酷中消失,那不只是他的不幸,更是做为中国人的我们的耻辱。
巴萨的干爹不是假的 好好一场比赛,被这个莫须有的红牌给毁了
一首打油说将军 秦中自古帝王州,有子堪比寿亭侯.弄墨长安惊法眼,学史未名晓春秋.烽火八年裹伤战!孟梁一炬恨千秋.回首山河又甲子,太白六月也白头.
有东大的人没有?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