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指教下 请指教下
关注数: 77 粉丝数: 38 发帖数: 2,652 关注贴吧数: 20
谁是智商机?目前市面上主要高端手机分析 全京东自营报价,因为同样款式不同配置价格差距很大,我们直接将配置拉满,又因为不同厂商高端芯片成本在手机所有配件之中占比最为稳定,所以溢价从芯片成本与手机售价比例来算。 1:iPhone15 pro Max,售13999,因为A17成本还未知,不过我们可以从A16来推断,A16售价730元,A17更新工艺,理论来说成本会更高,但这一代A17的不良成本由台积电承担,所以A17的成本很可能不会高于A16,我们就算他高百分之十,也就是803,溢价指数17.43. 2:mate60,售价9368,麒麟9000S成本未知,但国内可以确定的是没有能够直接制造5纳米EUV的光刻机,所以麒麟9000S的制造成本会远远大于一般5纳米芯片的成本,而且麒麟芯片还没实现海量规模量产,芯片成本必然会再次暴增,我们以5纳米的麒麟9000来做推断,一枚9000的成本为八百元,9000S的成本应该在1300到1150之间,我们取一个中间数,假定成本为1225,溢价指数为7.6。 3:OPPO find X6 pro,售价6999,处理器8GEN2,售价1134,溢价率6.17。 4:Vivo X90 pro+,售价6999,处理器8GEN2,售价1134,溢价率6.17。 5:小米13ULTra京东服务套装版,售价7398,处理器8GEN2,售价1134,溢价指数6.5,还有一个标准版,7299,溢价指数6.43。 总结:iPhone15pro Max以恐怖的17.43的溢价指数,荣登当之无愧的智商检测机榜首,而最被手机吧诟病的MATE60溢价指数却只有区区7.6,虽然超过了蓝厂绿厂,却只有Iphone15的尾数,溢价表现要远远胜于手机吧对此手机的评价,显然是被水军抹黑了,而从小米溢价率来看,高端卖不动Oppo和vivo,似乎也不例外,毕竟配置相似,又缺乏类似华为麒麟9000S的差异化,vivo似乎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又把解散的芯片团队找回来了。 友情提示1:溢价指数是由芯片成本与手机售价得出,而非芯片性能与手机售价,用成本来做评判,也是最公平的方式。 友情提示2:A17虽然性能最强,但得益于苹果公司自主设计以及强大议价权,成本比G2低很正常,这不得不实名羡慕苹果。 友情提示3:G2与A16一样采用台积电4纳米工艺,晶体管似乎A16更多,可以推断高通G2芯片成本不会超过A16,A16七百三十,所以G2成本不会超过730,但卖给小米Vivo等等厂商的价格1134元。 友情提示4:麒麟芯片成本实在太高,极大压低了利润,但随着工艺改进,以及规模化形成,成本有望降低。
麒麟9000S的进步与不足 9000S是9000的迭代产品,性能比9000提升百分之7。 9000是2020年发布的产品,那一年高通旗舰为865。 865的迭代产品为888,865安兔兔跑分675039,888跑分735441。 888性能比865提升百分之八点九。 若从相同迭代次数来看,华为与高通相差不多,但若从发布时间来看,华为与高通还有不少差距。 差距主要是迭代次数造成的,888之后,高通迭代了895,895后,高通迭代了G1,G1之后,高通迭代了G2,而9000S只迭代了一次。 小结论:更多的迭代次数帮助高通保持优势。 9000S工艺处于7纳米到5纳米之间,9000为五纳米,高通865为七纳米,888为5纳米,895为4纳米,G1为4纳米,G2为新4纳米。 9000S性能强于888,比G1弱百分之六,能效比等同于888,但比自家9000低,也弱于G1。 小结论:更小工艺决定了更高的能耗比,高通得益于更小工艺,在能效比上保持领先,但9000S大于5纳米的工艺能效却等同于5纳米的888,可见9000S的设计与工艺都要比888采用的设计与工艺更加先进。 也就说888的五纳米不如现在9000S的7纳米与五纳米之间的工艺。 但这不是说麒麟9000S的工艺要比五纳米更好,因为9000S虽然性能强于五纳米的9000,但是能效比不如9000,说明麒麟芯片目前的工艺还是不如5纳米。 小结论:相同工艺下,高通能效比弱于9000S,而在相同性能下,高通的工艺更加先进。要想实现能效比领先9000S,高通至少得拿出四纳米产品, 别忘了9000S很可能只是6纳米。总结:9000S是9000的升级产品,架构方面做了升级,提升了性能,但是工艺水平有所下降,所以能效比降低,这使9000S不能放纵的堆更多的性能。 9000S的性能与高通最先进的旗舰芯片还有很大差距,想要拉进差距需要更新工艺,升级架构,但鉴于9000S相同工艺下性能领先高通产品,麒麟不需要进入三纳米,便能比肩高通未来的三纳米芯片,很可能麒麟芯片进入五纳米时代,便能比肩高通4纳米。 麒麟芯片的优势在于架构设计,以及相同制成下独辟蹊径的工艺设计,但缺乏更先进更小的制成,还需更加努力,但未来可期,极有可能会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