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 ¢痕迹
关注数: 14 粉丝数: 29 发帖数: 728 关注贴吧数: 12
【转】 生前战友含泪澄清:这才是董存瑞最后说的那句话! 不久前,某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董存瑞〉:"真实"创造的典型》的访问记,作者在记叙一位电影导演谈电影《董存瑞》的创作过程时写道:"在事实中,董存瑞死后并没有立即被评为烈士,仅仅是通知家人他牺牲了。更重要的是,没有谁亲眼看见他托起de-tona-tor包的情景,这完全是事后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推测出来的。当时董存瑞没有带架子,桥肚上也不能放de-tona-tor。战斗结束后,从地下挖出了董存瑞媳妇为他做的袜底来,于是军事专家就认为董存瑞极有可能是举着de-tona-tor包炸桥的。"一些地方报刊相继转载了此文,该文对董存瑞烈士牺牲过程的再回顾,引起了社会一些人的误解。 当年亲眼目睹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老兵们个个十分气愤,认为该导演的此番话是完全违背历史事实和极不负责任的。《解放军报》采访了当年董存瑞英雄壮举的见证人。 78岁老战友称至少十多个战友见证董存瑞炸碉堡亵渎英雄,就是亵渎历史!程抟九时任第四野战军11纵队32师政 治部宣传干事兼宣传队副队长,后任该师副政委,78岁。 我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见证者,隆化解放前,我由师宣传科下到六连,跟他们战斗生活了10天时间,亲眼目睹了董存瑞的英雄壮举。 在对隆化发起总攻的前一天(1948年5月24日),六连召开动员誓师大会。六班长董存瑞被推举为"爆破元帅",经他选定七班长郅顺义为"突击大将",担任投弹组组长,进行掩护。 第二天中午,六连投入攻击隆化中学守敌的战斗。连队由北向南打到北大墙下,被东北角的大炮楼的火力压住。先后派去两个爆破手,都相继牺牲。白连长感觉情况有点不大对头,他探出身子观察后对我们喊:"西面桥上有个大碉堡,是它封住我们,得先炸掉它!" 白连长正考虑如何组织对桥堡实施爆破时,没注意到我们身后有人喊押"连长,让我去炸,完不成任务我不回来见你!"我回头一看,是董存瑞挟着de-tona-tor包站在身后,后面还跟着郅顺义。由于情况紧急,指导员说:"让他们去吧。"连长沉思了一下就同意了。 他们两人冲上去后,我和指导员看到郅顺义在距我们四五十米远的干河床上向桥堡方向投弹。一片炸起的烟尘消散后,又看到桥下北端有一个人,知道这是董存瑞,看样子像是腿部受了伤。此刻,董存瑞正在往北端桥墩上放de-tona-tor包,放不住,又向南移了几步,用手托着de-tona-tor包抵住大桥底部,拉了导火索。我们知道,这将发生什么情况,连长大喊了一声:"董存瑞......"桥下巨大的爆炸声和炸起的烟尘石块,董存瑞与敌人占据的桥堡同归于尽。这就是我见到的事实,跟《真实》的文章称"谁也没有亲眼看见他托起de-tona-tor包的情景"完全不同。战后我们估计,从营部、连部到掩护董存瑞的轻、重机枪手来判断,见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干部战士至少有十多个人。 董存瑞没有留下遗物。战斗结束后半个多小时,我就随六连撤离战场了,三天内全连没一个人回隆化中学。《真实》一文却说挖出了董存瑞的"袜底",更有军事"专家"去推理董存瑞是怎么炸碉堡的,甚是荒唐!亵渎英雄,就是亵渎历史! 老英雄郅顺义弥留之际留夙愿应对董存瑞壮举做个公证 郅顺义战斗英雄,时任32师96团2营6 连3排7班班长,解放战争中先后立大功4次,获"伟人奖章"、"勇敢奖章"等17枚。2005年去世,享年87岁。 夏维福(1973年入伍,现任沈阳军区司令部第二干休所副所长):2005年9月6日,老英雄郅顺义走完了人生87岁的征程。这位只身擒敌140余人的战斗英雄,在弥留之际说道:"社会上有些宣传媒体太随便,不一定什么时候波及到董存瑞,应该对董存瑞的壮举做一个公证。"想不到老英雄走后的7个月,真有人在董存瑞身上做起了文章。我的心被刺痛了,找出了郅顺义当年作报告时我录下录音带,再一次聆听并整理出那段悲壮的历史--- 隆化战斗,我是突击组长,董存瑞是爆破组长。5月25日中午,我带着突击组给董存瑞开辟道路,一连炸掉了三个敌炮楼。在爆破第四个炮楼时,突然,桥形碉堡的疯狂火力阻止了我们前进。 看到这个情况,我们找郭指导员和白副连长请战。连长不让我们去。董存瑞急了:"隆化没解放,我的爆破任务就没完成!"董存瑞的决心改变了连首长的想法,郭指导员握着董存瑞的手说:"好!再把这个爆破任务交给你,你一定要炸掉它,为部队扫清前进的障碍!"董存瑞扭过头,握着我的手说:"老郅,如果我完不成任务,你要替我炸掉它!"我说:"你放心,我就是死也要完成任务!"随后,董存瑞夹起de-tona-tor包就冲了出去。 董存瑞在距桥型碉堡十几米的地方,突然停了下来。原来,他的左腿负了伤,鲜血染红了军裤。他全然不顾这些,径直跑到了桥形碉堡下。我离他只有四五十米远,清清楚楚地看到他急得瞅瞅这,看看那。没有三角架了,de-tona-tor没地方放,他团团转,真是急人啊! 突然间,董存瑞猛地托着de-tona-tor包,就手拉下了导火索。我见到这个情景,惊呆了,就奔着董存瑞跑去,边跑边喊:"你放下,你放下......"董存瑞瞪着我喊:"卧倒!卧倒!快趴下......随后又大喊,为了新中国前进"接着,一声巨响,桥是炸断了,敌人的机枪也哑巴了,可我们的战友,却壮烈地与敌人同归于尽了,我的心像刀绞一样,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打完仗部队就撤走了。董存瑞牺牲后,在爆破现场没留下任何遗物。 是中国人的话,请给英雄敬个礼再走!不要丢了中国人的正义和良知原帖地址:[大杂烩]» 【猫扑服务公司】生前战友含泪澄清:这才是董存瑞最后说的那句话! 【精彩】 http://dzh.mop.com/topic/readSub_9051894_0_0.html
【魅力晋江】晋江陈埭 陈埭古为海滩。五代时,南唐观察使陈洪进率军民沿江围海筑埭,故名为陈埭,俗称陈江。初为军屯,宋后为陈、倪、周、谢诸姓聚居地,属永宁乡永福里,元明清属二十七都,民国31年为三联乡。1950-1957年先后属五区、涵坂区、七区、池店区。元代,泉州海外贸易兴盛,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元明易代时,由于民族矛盾,丁氏先民避居陈埭,逐步发展成为号称“万人丁”的陈埭回族。1961年6月,苏厝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撤销,成立陈埭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驻地陈埭四境;1969年7月,成立陈埭人民公社革委会;1980年11月,陈埭人民公社革委会改称为陈埭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4年10月,陈埭公社改为镇建制,设立陈埭镇人民政府;至1985年12月,陈埭镇共辖27个村(居);至2000年12月,又增加了西霞美、霞村2个村,共28个村(居)及1个农场;至2003年11月,陈埭镇共辖25个村(居),因市区行政区划调整设立街道办事处,双沟、沟头和赤西3个村并入梅岭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由完中校1所、初中校2所,小学23所;镇级文化中心、广电站和卫生院各1所(处),主要名胜古迹有丁氏祠堂、陈翁桥、吟啸桥和适南亭等。【自然地理】陈埭镇位于泉州湾畔繁华的三角地带,东临大海、居晋江入海口南岸,西与晋江市区毗临,南与石狮市相连,北隔晋江与泉州市区接壤。镇域面积38.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3.6公里,辖25个行政村(居)、1个镇办农场,是闽南重点侨乡和少数民族的聚居地。陈埭处于晋东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沟渠纵横交错,水域星罗棋布,盛产水稻、海蛏等,自古素有“晋江粮仓”的美誉。【行政区划】陈埭镇辖有2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个镇办农场。行政村及其自然村名称:—南霞美村:南霞美;梧埭村:梧埭、金沟、曾厝、南湖、南店;宫口村:宫口、义美、潭头;桂林村:桂林;坊脚村:坊脚、沟西;西霞美村:西霞美;—江头村:江头、土头;溪边村:溪边;岸兜村:岸兜;鹏头村:鹏头;西坂村:西坂;花厅口村:花厅口;—苏厝村:苏厝、前沟、黄厝、横坂头、普益、湖厝、普头、埕尾;湖中村:湖中、地顶、苏埭;横坂村:横坂许、横坂林;涵口村:涵口、下埭、桥北;大乡村:大乡;—涵埭村:洋埭李、土围;洋埭村:洋埭林、大东、下海;霞村村:霞村;庵上村:庵上;海尾村:海尾、大州;仙石村:仙石;高坑村:高坑、柯岭。居委会名称:四境居委会镇办农场名称:陈埭农场【基础设施】供 水:陈埭现有2个水厂,日产自来水3万吨。第一自来水通过上移取水口,实行引青(阳)入陈(埭)工程,向市自来水公司购进水源,有效增加供水能力和提高水质;第二水厂投资200万元进行水改,改善人民群众供水需求。供 电:建成江头和高坑2个11万伏输变电站,沟头变电站、岸兜变电站建设正在顺利进行,预计明年5月份可实现供电。通 讯:拥有2个程控电话模块局,其中洋埭模块局是全省第一个村级模块局,电话装机总量和移动电话用户位居前茅,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交 通:镇区公路四通八达,陈青公路、七一公路贯穿境内,陈泉公路北接泉州刺桐大桥,七一南路南连石狮。陈泉七一公路纳入泉州市沿海大通道内线,全线11.72公里,工程总投资1.2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6750万元。鹏青路现已完成图纸设计和部分房屋拆迁,其规划设计方案正在做进一步论证和优化。工业园区:第一工业区内18家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其第二期扩建工作正在进行。第二工业区正加快建设,首期征地及招商引资基本完成,登记入区企业18家、投资4亿多元,其第二期土地征用手续正抓紧办理当中。第三工业区已完成总体规划和土地控制,正在协商征地事宜。鞋业市场:陈埭鞋类产品以“优”和“全”的优势,吸引了大批客商纷至沓来。目前,陈埭已形成二横三纵的鞋类原辅材料专业市场,市场总占地面积90亩,长达数公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