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过要记得我 我来过要记得我
少时不了,大亦未佳.逆旅过客,游戏天涯.词曰:
关注数: 3 粉丝数: 67 发帖数: 1,287 关注贴吧数: 11
主题:人生就是一个经典的菜谱 主题:人生就是一个经典的菜谱 作者: 17时31分.   童年——菠萝烧肉:香甜可口,人见人爱,回味无穷,只不过当你想细细品味时,已经没有了。  上学——凉拌苦瓜丝:苦中带甜。当我端上桌时,朋友碍于面子,不得不吃几口,可当真正品出味道时,菜也见底了。  上班——油炸花生米:淡淡的香。只能一颗一颗地慢慢品尝,当你吃烦了,想换一道其他的耐吃的菜,结果换上来的其实只是水煮花生米。  金钱——红烧肉:异香扑鼻,肥而不腻。吃上去很过瘾,满嘴流油,但不宜吃多。适量即可,否则对身体不好,因此,并不是所有人的最爱。  机遇——水煮肉片:色香味俱全。只不过当你正在欣赏洋葱木耳辣椒的色彩时,好肉已经差不多被别人吃光了。  疾病——各种凉菜: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吃着,而就是在品味它们的时候,才能真正尝到什么叫酸甜苦辣。   初恋——醋溜白菜:最普通的蔬菜,但味道却很耐人寻味。但如果作料配放不合理,则味道变质,也许到最后也吃不完。   失恋——烈酒:辛辣,让人头晕目眩,即使睡上一觉,醒来依然感到隐隐地头痛。不过如果你身体够好的话,也许第二天就恢复了。   朋友——主食:菜肴再好,也没有主食实在,虽然味道不如菜肴,但却是你饥饿时,最需要的。   经验——油炸春卷:当你没有把握可以完全靠自己做好时,最好去买别人包好的现成的春卷,回去再自己炸好了。   特长——拔丝苹果:香甜焦脆,外观精美。刚上餐桌就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但如果长时间不翻动,以后就怎么也夹不起来了。   追求——麻辣豆腐:松软可口。趁热吃才有味道,不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否则不是辣到喉咙,就是被烫伤嘴。  处事——糖醋鲤鱼:耐人寻味,有酸有甜。但要仔细挑出鱼刺。如果一旦忘乎所以,刺哽在喉,后悔莫急。
怎样才算正确的人生,谁能告诉我? 转眼之间都到而立之年了,怎么样说都算是成人。三十多年里,哭过笑过无奈过。也曾为朋友两肋插刀慷慨解囊,年少轻狂把酒临风挥斥方遒;也曾为情黯然神伤,白日纵酒烂醉如泥;也曾为虚名出头露面强作笑颜周旋于“文人雅士,地方名流”间;也曾为利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目光短浅;也曾为色尽情追逐朝秦暮楚放纵无行;也曾为权放弃本性少年得志强居高位,成为众矢之的。年纪愈大,越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自己曾经的理想生活是什么样子。又或者,自己从来就没有过理想?以后,该怎么生活才是正确的?我无数次思考这个问题。已经脱离了争权夺利,虚名如浮云再无挂碍,娶妻生子,面对女生也可以做到放肆欣赏心如止水。我还想要什么呢?我才三十多一点,上进的激情竟已消失殆尽。只想事亲养子,低调做人,平淡度日。看到同龄人奔走在自己五年前十年前曾经走过的路上,奋发向上,努力占有,尽情攫取,放肆享受;竟有一种看戏的感觉,恍如隔世!自己以前也是那样的吗?是不是我经历的太多,得到的太多,而把别人几十年的人生在十几年里过完了呢?看到这些的朋友们,你们的生活理想是什么?你们又是怎么样在度过着自己的人生?有人像我这样吗?
因要“开发商业墓地,”洛阳烈士陵园“革命烈士保护区第一区”的烈 近日,因要“开发商业墓地,”洛阳烈士陵园“革命烈士保护区第一区”的烈士陵墓正遭到破坏。民工把保护区内的125座烈士陵墓砸坏搬走,运去垃圾场。陵园的工作人员称感到惭愧和羞耻,但这是领导决定,无人敢反对。(12月26日《大河报》)  看到这条新闻,感到十分的愤慨。肆无忌惮地毁人墓地,就有违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而如此对烈士墓地胡作非为,更是令人发指。  人总是会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长眠于洛阳烈士陵园的烈士们,是解放战争时期,在两次解放洛阳的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洛阳城的每一寸土地,都沾上了他们的鲜血,正是这些烈士们的英雄牺牲,换来了洛阳的解放。解放洛阳的战斗,成为了解放战争中不朽的史诗,洛阳历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  而今天,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解放的城市——洛阳,却容不下他们的遗骨。他们的安息之地,正被当作商业墓地开发,烈士的遗骨正被残忍地填入垃圾坑,换取某些人手中花花的钞票,换取某些人头顶耀眼的政绩光环。这是多么地悲哀!  翻开人类的文明史,无论那一个民族,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有一些人,为了民族,为了人间正义,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于是,无论历史经历怎样的变化,不变的是人们对他们的怀念与尊敬。于是,人们通过为他们塑像,树碑,立卷,修墓,对他们的事迹进行嘉奖,供后来者永远纪念。因为他们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种民族的精神。翻开中国革命的历史,正是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民族强大,前赴后继,换来了共和国的今天。而他们的精神,被一代代人传承。于是,即使在和平年代,我们同样涌现出了为抢救人民生命财产而献身的烈士,涌现出了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而献身的烈士。  无数的烈士在我们的前头英雄牺牲,他们的行为,他们的灵魂,铸就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孟子说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今天,洛阳烈士陵园的管理者们利令智昏,在保护烈士陵园……保护民族精神,和商业利益面前,其行为是多么地卑鄙,其灵魂是多么地畏琐。  捣毁烈士墓地,就是在背叛那一段血与火的历史,就是在摧毁我们的民族精神。
写在儿子生日前。 我的童年有些时间是灰色的,我无数次提醒自己,当自己有了孩子以后,不要让他再经历来自父母的忽视,冷漠,和羞辱。所以,当我很多年前看到一篇文章后,在我还没有孩子的时候,我就牢牢的记了下来。并不断提醒自己。儿子快要过两岁生日了,我再次提醒自己,并和所有为人父母的朋友共勉。孩子告诉父母:我的手很小,无论什么时候,请别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腿很短,请慢些走路,以便我能跟的上。我的眼睛不象你那样见过世面,请让我慢慢的观察一切事物,并希望不要对我加以限制。我的童年是短暂的,请花一些时间给我讲一点有关世界的奇闻,不要把我当作取乐的玩具.我的感情是脆弱的,请对我的反应要敏感一点,不要整天责骂不休,对待我应该象对待你自己一样.我是上天赐给你的一件特别礼物,请爱护我,要经常指教我靠什么生活,训练我对人有礼貌.我需要你不断的鼓励,不要经常严肃的威吓和批评我.但请记住,你可以批评我做错的事情,不要批评我本人.请给我一些自由,让我自己决定有关的事情.允许我做错事或不成功,以便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总有一天,我会决定自己的生活之路.不要让我经常做某件事情,我知道做事是困难的.请不要把我同哥哥姐姐们做比较.不要怕我同你一起去玩,小孩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愉快,正象父母从小孩那里得到快乐一样.
关于喝酒(转贴) 如果适量地喝酒,又有点好菜,心情舒畅,往往会化害为益,收到意外的好处。因为酒精经肝脏分解时需要多种酶与维生素的参与,酒的酒精度数越高,肌体所消耗的酶与维生素就越多,故应及时补充。新鲜蔬菜、鲜鱼、瘦肉、豆类、蛋类等均可作为佐菜。 而咸鱼、香肠、腊肉等食品,因含有色素与亚硝酸盐,与酒精反应不仅会伤害肝脏,而且易造成口腔与食道粘膜的损害,所以,不宜过多用以佐菜。 只喝酒不吃菜肝脏遭殃 有些人饮酒时只喝酒不吃菜,就会使肝脏遭殃。从保健角度来说,酒的醇度越高,越要吃动物性蛋白质丰富的菜,这也是饮酒的一个窍门,市场上出售的保肝药中就含有蛋氨酸和胆碱成分。 而牛肉、烧鸡、鱼以及其他动物性食品和大豆制品中,含大量蛋氨酸和胆碱。因此,吃这些食品等于服了保肝药。碱性食物,如醋拌的凉菜、青菜及水果等,对保护肝脏也有益。 另外,酒和肉都是酸性食物,喝酒同时吃些呈碱性的食物如蔬菜,就可以中和酸性,从而减轻肝脏的负担。在喝酒时多吃鱼、鸡肉、豆腐和豆豉等也有益处。 酒后易渴可吃些水果 酒精有利尿作用,能将盐分随尿排出。为补充体内盐分的损失,饮酒后的翌日清晨,最好喝一杯淡盐水。由于酒本身的利尿作用,加之菜肴中的盐分增加了血液浓度,所以酒后易产生渴感。这时一杯接一杯地饮水,对肝脏也不利。 最好的办法是吃些水果,这样既可中和酸性,水果中的糖分又能促使酒精在体内燃烧,从而减少其对肝脏的毒害。 在喝酒的同时吃饭,补充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减少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饮酒同时吃些蔬菜,也可减轻肝脏负担。醋拌凉菜以及水果都是很好的选择,它们既可起中和作用,水果中的糖分又能加速酒精在体内燃烧,同时补充的维生素C、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等重要的抗氧化剂,也可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毒害。
新野小巷凉皮店记 新野棉纺厂对面小巷有一家凉皮店,开了不知有多少年了。记得我上小学时还有三四家店,算起来大概有十好几年了吧。因为时事的变迁,街道改造,到现在剩下来的仅此一家了。可能因为房租高的关系,位置还往巷里移了十几米。凉皮本不是新野的土产,在新野饮食的地位远在板面和烩面之后。价格呢,到现在也只有两三元一碗。是典型的平民消费。按理说,世界上有那么多好吃的东西,这样没有什么特点,又非本地特产的外来小吃,人们应该不会留有太深印象。但是,奇怪的事偏偏发生了。包括我在内的诸多新野游子,在外打拼时想念最多的家乡食品,不是板面,是这个小巷的凉皮!为什么呢?我问过自己无数次。简陋的有些俗气装饰画,脏的地面,陈旧的桌椅……这些我都记的不是很清楚。我记得的是干净的碗筷,和气的老板,充足的分量和与朋友相聚时的欢声笑语。还有那种花很少钱就可以买到的满足。一想到凉皮,很多年轻时快乐的记忆就象潮水一样涌现出来。小巷的凉皮成了我们代表很多家乡快乐的物质象征,一个思念家乡的载体。现在结束了多年的漂泊,在家乡安定下来。娶妻生子,整天为生存忙碌。有了一点薪水,时不时还要约上好友,再去吃一碗小巷的凉皮。卖凉皮的阿姨可能不会想到,她那个小小的凉皮店,竟承载了那么多游子对家乡的思念,那么多人童年的快乐,那么多人的美好回忆!祝卖凉皮的阿姨身体健康!祝所有飘泊的新野游子事业有成!祝福所有吃过和没有吃过小巷凉皮的朋友们!
新野小巷凉皮店记 新野棉纺厂对面小巷有一家凉皮店,开了不知有多少年了。记得我上小学时还有三四家店,算起来大概有十好几年了吧。因为时事的变迁,街道改造,到现在剩下来的仅此一家了。可能因为房租高的关系,位置还往巷里移了十几米。凉皮本不是新野的土产,在新野饮食的地位远在板面和烩面之后。价格呢,到现在也只有两三元一碗。是典型的平民消费。按理说,世界上有那么多好吃的东西,这样没有什么特点,又非本地特产的外来小吃,人们应该不会留有太深印象。但是,奇怪的事偏偏发生了。包括我在内的诸多新野游子,在外打拼时想念最多的家乡食品,不是板面,是这个小巷的凉皮!为什么呢?我问过自己无数次。简陋的有些俗气装饰画,脏的地面,陈旧的桌椅……这些我都记的不是很清楚。我记得的是干净的碗筷,和气的老板,充足的分量和与朋友相聚时的欢声笑语。还有那种花很少钱就可以买到的满足。一想到凉皮,很多年轻时快乐的记忆就象潮水一样涌现出来。小巷的凉皮成了我们代表很多家乡快乐的物质象征,一个思念家乡的载体。现在结束了多年的漂泊,在家乡安定下来。娶妻生子,整天为生存忙碌。有了一点薪水,时不时还要约上好友,再去吃一碗小巷的凉皮。卖凉皮的阿姨可能不会想到,她那个小小的凉皮店,竟承载了那么多游子对家乡的思念,那么多人童年的快乐,那么多人的美好回忆!祝卖凉皮的阿姨身体健康!祝所有飘泊的新野游子事业有成!祝福所有吃过和没有吃过小巷凉皮的朋友们!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