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雯婕怎么办 爱上雯婕怎么办
关注数: 24 粉丝数: 53 发帖数: 19,927 关注贴吧数: 4
【最后的赞歌】尚雯婕:做时尚也要有社会责任感 导语:12月19日,2012年度首届“凤凰时尚之选-年度华人时尚领袖之夜”在北京银泰柏悦酒店举行,以“时尚态度中国表达”为主题,汇聚了千位闪耀时尚舞台的华人精英,不仅有 张柏芝,李代沫,郎朗等明星出席,还有如中国互动媒体集团CEO洪晃,小米科技CEO雷军,时尚传媒集团出版副总裁苏芒,《新周刊》社长孙冕,《新京报》社长戴自更,以及《精品 购物指南》报社社长张书新等名流亮相。尚雯婕接受了凤凰时尚的专访,她表示,一个人的责任感是时尚的最好体现。 谈时尚:责任感是时尚的最好体现 对于时尚,一向 造型百变的尚雯婕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她表示,时尚就是要有责任感,“对这个世界是否有独到的看法、事业是否有自己的追求都是一种时尚的体现。”在尚雯婕的心目中,时尚领袖并不是哪位名人,而是远在山区支教的教师。尚雯婕坦言:“那些贫穷的山区支教的老师,坚持了很多年在默默地为世界做事情。像这样生活普通平凡却有着无私贡献的人,才是世界的楷模。” 谈音乐:它代表我的内心世界 2012年,尚雯婕的原创电子唱片赞誉不断,而她那辨识度十足的唱腔与态度张扬的电子乐更堪称为国内新生代原创电子的开拓者。谈及自己的音乐个性,尚雯婕透露,唱片中的所有内容都是由自己一人独立完成,“我的音乐就是了解我内心世界的通道,我也的音乐就是在表达尚雯婕这个人。”而除了坚持自己的音乐之外,尚雯婕依旧保持着极具视觉效果的个性装扮。对此,尚雯婕直言:“我的造型是根据我的性格而定,团队用适合我性格的东西包装我,所以归根结底还是看我这个人。”
【最后的赞歌】尚雯婕Remix《未未来》将发 《气泡REMIX》首播 [提要] 随着2012年全原创电子唱片《ODE TO THE DOOM最后的赞歌》的震撼发布,华谊兄弟旗下“独立唱作人”尚雯婕抨击内心的原创、辨识度十足的唱腔与态度张扬的电子乐令其力成为国内新生代原创电子的开拓者,《最后的赞歌》更成为华语流行乐坛中极具标志性与范本式的创作唱片。为了迎合“气泡”这一主题,华谊兄弟特别斥资助尚雯婕及其团队赴往法国诺曼底地区的英吉利海峡拍摄了宣传照。 随着2012年全原创电子唱片《ODE TO THE DOOM最后的赞歌》的震撼发布,华谊兄弟旗下“独立唱作人”尚雯婕抨击内心的原创、辨识度十足的唱腔与态度张扬的电子乐令其力成为国内新生代原创电子的开拓者,《最后的赞歌》更成为华语流行乐坛中极具标志性与范本式的创作唱片。随着业内外赞誉与期待之声的不绝于耳,华谊兄弟近日公布了尚雯婕《落日三部曲》之终结篇――《THE DOOM REMIX 未未来》的消息。今日,这张Remix唱片中的《Ma Bulle REMIX 气泡》特辑将率先首播。 原创电子展独特音乐风范 《落日三部曲》赞誉不断  自今年9月正式发布后,《ODE TO THE DOOOM最后的赞歌》凭借冰冷孤独、华丽诡异的音乐与视觉征服了世界各地的听众。不仅在各大试听网站、电台、电视的音乐榜单中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更得到一向严苛的专业乐评人们的齐齐盛赞。作为国内电子音乐市场的开拓者,尚雯婕经过2011年实验电子唱片《in》的摸索和试炼后,在《最后的赞歌》中亲自参与了全部创作,华谊兄弟更重金邀请到美国超一线制作人Daniel Merlot、比利时世界音乐大师Jean -Fran ois Maljean以及华语金牌制作人谭伊哲为其编曲。唱片视觉则由毕业于伦敦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首位轰动巴黎时装周的独立华人设计师Masha Ma为其打造。《最后的赞歌》最终凭借强大到令人叹服的听视觉被封为年度原创电子唱片的冠军。 随着先知版PRE-CD概念唱片《BEFORE THE DOOM世界落日》,以及正式版唱片《ODE TO THE DOOM 最后的赞歌》的大获成功,《落日三部曲》之终结篇《THE DOOM REMIX 未未来》也渐渐揭开了神秘面纱。在该张Remix唱片中,华谊兄弟再次邀请到中、美两国多位知名电子音乐人跨刀合作。据悉,整张唱片一共涵盖了3首曲目的6个remix版本。 《气泡REMIX》率先首播 将联手VOGUE跨界合作  《Ma Bulle REMIX 气泡》作为唱片中最为多变的一部混音作品,则先行于今日曝光。四首歌曲包括了:情趣四溢的《j’ai une histoire à vous raconter我要为你讲一个故事》、Li-Fi效果的原版、调皮复古的Jazz版,以及多变古怪的乐队版。华谊兄弟特别邀请到曾多次与尚雯婕合作的音乐风云榜最佳编曲ZUGE以及知名音乐制作人孔德歆分别制作了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气泡》: ZUGE以全新的方式解读了这首意味深长的情趣小品,为这首酷酷的《气泡》带来了一丝调皮与可爱的复古Jazz气质;孔德歆则联手Raymond Lee采用Band mix的方式为这首古怪多变的情趣小品带来鬼魅一股魔力,搭配尚雯婕诡异精灵般的演绎,为听众活灵活现地呈现出一段奇幻的泡沫情事。 为了迎合“气泡”这一主题,华谊兄弟特别斥资助尚雯婕及其团队赴往法国诺曼底地区的英吉利海峡拍摄了宣传照。身着Masha Ma为其量身打造高级定制礼服的尚雯婕,在英吉利海峡的鹅卵石岸边上与 摄影师mp共同合作完成了这组充满冰冷与迷幻主义色彩的饕餮视觉。  据了解,全球最顶级的视觉杂志《VOGUE》与独立设计师Masha Ma还将联袂为尚雯婕打造《THE DOOM REMIX 未未来》的唱片视觉,而此张唱片的完整版音乐也将于近日正式发布。
【最后的赞歌】尚雯婕微电影《最后的赞歌》寻找信仰与救赎 新浪娱乐讯 近日,盛大影视华影盛视出品的音乐微电影《最后的赞歌》登陆各大视频网站的微电影排行榜,不少网友看到这部音乐微电影后, 这部个性十足的音乐微电影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还表示该部微电影与近期火热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此次,为尚雯婕量身打造的音乐微电影《最后的赞歌》,成功展现了以“意识流”的方式探讨对于生命的自我认识,浮华、沉沦、迷惘,到启程的整个过程,充分表达了一个人从堕落、奢靡到反思、面对再到勇气和救赎,为自己寻找回最初的信仰; 然而,电影《少年派》的导演李安也说道:“信仰很重要”,在《少年派》中,主角Pi有三个信仰,整个故事的内容也关乎信仰的重要性、正面的价值,一个人如何在残酷的绝境中,依靠新年的庇佑而存活下来,剧中的Pi也明白是信仰给了他爱与希望。所以,在尚雯婕的音乐微电影《最后的赞歌》与《少年派》中,同理不同方式的表达了“信仰”的重要性,以及“信仰”可以带给自己生命的救赎。 在微电影《最后的赞歌》中,尚雯婕从法国巴黎到诺曼底再到中国,通过不同地点的转换,也呈现出不同的自己。从沉沦、迷惘、反思、勇气最后到救赎,这一系列过程,也正如《少年派》中的Pi一样,从海上漂流开始的恐惧、求生、绝境到希望、成长、力量再到获救。 微电影《最后的赞歌》在微电影行业中成为了具有“微创意”的领航作品,网友将微电影《最后的赞歌》与今年火热的电影《少年派》相提并论,也是对这部微电影的高度肯定。
【最后的赞歌】“音乐异类”尚雯婕接受东方今报记者专访 黑衣黑裤黑发、说话简洁直接,这样的尚雯婕跟她“非黑即白”的行事风格高度吻合。她欣慰别人能懂她的音乐和造型,却不在乎别人的各种误解;她享受音乐世界的孤独,却也渴望听者能沉浸在她的音乐找到共鸣。她从不避讳:“我就是一个异类,我是一个怪咖。”近日,来郑州参加活动的尚雯婕接受了今报记者的专访—— □东方今报记者 吴净净 音乐的世界本就孤独 她很享受 谈及6年前超女总冠军的身份,小尚说,那个身份让她引以为豪,但“更想让大家知道我超女之后这6年的成绩”。 她很直接地告诉记者,现在仍不喜欢面对记者接受采访。一方面是因为不擅长用语言表达。而更重要的是,她虽然称音乐是商品,但心底却是把它当成艺术来创造。“我始终觉得艺术需要自己去感受。凡·高不会跳出来解释‘我为什么用这个颜色’。音乐跟画画是一样的,你不应该过多解释,限制别人的想象空间。你想的跟我的初衷完全不一样,我才高兴”。  她似乎并不在意音乐的传唱度。所以,当一些歌手拼命往“人间烟火”靠近时,她依然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听者“疗伤”。“音乐的世界非常狭窄,容不下第二个人,所以写歌是一件非常孤独、特别私人、甚至特别自我的事情,我很享受创作时的孤独感”。 她不在乎被误读 更不需要辩解  有人说,认真听过小尚音乐的人都知道:尚雯婕,不需要辩护。“我写歌的时间还是有点短了,两年前才开始写”。至于写歌的原因,她说得很简单。当音乐的创作过程跟她没有关系时,她不希望“上台念别人的稿子”,这让她觉得:“我只是一个体力劳动者,一个声带震动者而已。” 她开始希望在自己喜爱的电子音乐上做一点事情。很多人惊异于她造型的怪异,她对于别人的不理解却“相当理解”。“只看图片,不了解背后的内容,不理解是很正常的。因为一个正常人不会打扮成那样,但表现那样音乐的人一定会打扮成那样。我们的造型与音乐是互相渗透的,我是个歌手,不是演员,我的造型是为了台上5分钟准备的,听觉是需要视觉去搭配的”。 如今,她坦然接受“异类”这个称呼,并且在专辑中创作了《异类》这首歌。舞台下的她喜欢越简单越好,就像她签名都只签缺个“口”字的“尚”。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