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爆朱点点 油爆朱点点
写给自己的情书
关注数: 107 粉丝数: 112 发帖数: 3,316 关注贴吧数: 3
我的全家福 这次休班回家,偶然翻看相册本。突然发现自己从二哥结婚时和父母拍的合照以外,时隔六年,竟然再也没有一张合照了。 每次回家,都是匆匆两三天,不是去看望奶奶就是陪着侄子玩耍。相比之下,陪伴父母的时间却显得越发的少了。 有时候侄子臭美,要我给他拍照片,在小小的院子里,在小小的手机屏幕里,也能看到父母的影子,在拍侄子在吹泡泡的时候,母亲在院子里择菜,拍侄子扮演奥特曼的时候,父亲在给小菜园浇水,在给侄子拍他跳“小苹果”的视频时,父母就坐在马扎上在一边抿着嘴的笑,看向侄子的目光透着关爱。这种目光何其熟悉,在我小时候,他们也是这样默默的关注着我,直到我们长大成人,他们的关爱便更多的放到小家伙们身上,又一轮的成长,又一轮的疼爱。 侄子和我一直比较亲,这也似乎应了大家说的“侄子和姑姑比较像”这句话。翻看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再看看侄子的模样,真的有种小Q版自己的感觉,不光相貌,连在对吃的热爱和执着上,也是惊人的相似。每次我在家吃饭,老妈看到侄子的吃相,总是忍不住说“你和你姑姑小时候吃饭都是一个样”。 说到吃,我必须承认自己的吃货本质。 我个人比较爱吃鱼,但是别人做不出老妈做的味道。这次回家,肚子里的馋虫早已经蠢蠢欲动了。“妈,我想吃鱼。”提前打电话告诉老妈,老妈便叮嘱老爸去买了鱼回来。回到家时正赶上鲜嫩美味的鱼肉出锅。原本就饥肠辘辘的我更是对着美味垂涎欲滴。老妈看到我的馋像,笑呵呵的对老爸说“真不愧是你闺女,你爷俩儿几天不吃肉,就馋的嘴上能挂勺子了”感情我爱吃我能吃,我侄子爱吃也能吃都是受老爸的遗传啊。原本立志一定要吃一条鱼的我,在老妈老爸不停的往我这边夹好肉让我吃我却怎么都吃不完但是肚子已经圆滚滚的情况下,我忍不住问了老妈“咱这是多大的鱼啊?”“知道你爱吃鱼,让你爸买了个快四斤的,让你吃个够 ”呃……四斤,老妈真的太疼爱我了。 后来回来上班,自己也尝试了去按照老妈的步骤去做鱼,可是怎么也做不出妈妈的味道。我觉得,可能老妈做鱼时,倾注了更多的关爱和耐心吧。 在他们身边,我似乎是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他们永远都是把他们最好的给我。永远都可以理直气壮的享受着他们给我的关爱,可是连他们的孙子都已经开始去幼稚园了。他们眼中的小女儿也已经是快要步入三十岁的行列了。他们的背已经不再挺直,他们的黑发中也已经有掩盖不住的白发了。不知何时,在老妈身边,我已经比她高出了好多。看起来,她更需要我的保护了。可是他们还是在不停的付出,能给儿女的,哪怕只是一顿可口的饭菜。 我的父母只是普通的农民,可能和很多农村的大叔大婶们没有什么区别,都有着经常因为在田地里劳作而晒黑的皮肤,和岁月留在脸上的皱纹。都会在儿女给买了衣服鞋子或者吃的东西时,嘴上唠叨着“你这孩子又乱花钱”,在我们离开家去工作时,穿着我们给他们买的衣服给邻居“显摆”,这是我闺女(儿子)给我买的,花了好多钱呢。 这就是我的父母的样子,也可能是很多人的父母的样子。即使我们只是有一份普通的工作,在他们心里,我们依然是独一无二的骄傲。今天看到几句话,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当我们生病时,母亲会说:孩子,别吓妈。当我们家里有了好吃的时候,母亲会说“你吃吧,妈不爱吃”当母亲生病时,她会说“没事,妈不疼”这就是我们的父母,很平凡却给了我们生命把我们抚养长大。父母可能文化水平不高,可是,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老的疼小的没缝,小的疼老的没空”。犹太有句谚语“当父亲给儿子吃的东西时,儿子笑了。当儿子给父亲吃的东西时,父亲哭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让这种无奈发生在自己身上。回家看看父母,哪怕什么都不带,时间哭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有时间回家看看父母吧。和他们拍个照片,回来时,仔细看看他们眼角的细纹和鬓角的白发。我们陪伴他们二十几年的时光,他们却把他们的一生都用来养育和照顾我们以及我们的下一辈。 下次回家,我希望我们中间时间不要间隔太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