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Group
OSIGroup
关注数: 137
粉丝数: 516
发帖数: 13,760
关注贴吧数: 60
转一个关于“买猪要看圈”的故事 原文楼主既是婆婆又是丈母娘,故事是站在她的角度来叙述的。
(转)一个大学生村官的苦恼 我是豫西南一个省直管的县级市的一个大学生村干部,今年年龄已经35多了,不能参加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考试了。现在省里要求转岗,还有61人,市里就让我们走形式参加了考试,据说有30个左右编制,考试30名以内的全部给乡镇事业编制,其他人等有空编再解决编制但是全部去乡镇上班,没编制的也按照乡镇事业单位待遇发放工资!在基层农村服务了九年,现在,县里说要分流我们去乡镇,解聘了。
那些让我眼前一“亮”的汽车或车企 有些时候,我不太能理解设计师或管理层在想什么。例如下面将要举的这些栗子李子或梨子:
面对这两组相亲对象时应该如何选择? 一楼献度娘和吧务
聊一聊三国时的小故事 一楼献度娘和吧务。
通过一个极品母亲的言行,看原生家庭的重要性 一楼献度娘和吧务。
(转)那些命悬一线(一条生产线)的车企 1、广汽传祺: 广汽依靠同本田和丰田的两个合资厂,本来小日子过得非常滋润。2008年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强令逼迫“之下开始做自主品牌(即广汽传祺)。由于日本人对于技术的输出非常保守,广汽并不能从“两田”那里得到太多的支持,迫不得已他们选择了同意大利的菲亚特合作,借用阿尔法罗密欧的平台来开发自主品牌。
看到这个相亲女的择偶要求,我笑了 一楼献度娘和吧务。
剩男剩女常见误区的分析 一楼献度娘和吧务。
(转)剩男剩女到底谁要求高?大妈来讲讲我做媒遇到的那些男男女 一楼献度娘和吧务,希望不要吞帖删帖。
从相亲对象变成介绍人的感想之三 一如此前的帖子,细节会模糊些。 这次主要谈一谈相亲中可能遇到的不同类型人的特点和辨别/应对方法。
请教:下列选车要求是不是合理? 由于家里买的第一辆车已经过于老旧,因此最近打算再买一辆新车,原先的车留作备用。 用车需求:以上下班代步为主,工作地点在开发区,路况较好。偶尔跑一跑高速和乡间小路。 购车预算:裸车价10-15万
在不签到的情况下,终于靠发帖回帖升到10级了,纪念一下
从相亲对象变成介绍人的感想之二 一如此前的帖子,细节会模糊些。
个人对于C和FC的一点看法 不知道这个话题能不能讨论,先发一段试试。请吧务组的帅哥美女手下留情,鼠标千万别打滑。也希望度娘不要抽风吞楼。 1、为什么有相当一部分男生会有C情结,而女生中有C情结的却不多见? 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其实早期的人类是没有C情结的,因为人类最初进入的是母系社会阶段,而在母系社会中,男生据说是没有选择权的。 举个例子:在武则天掌权时期,会有男生敢大谈特谈C情结吗?除非是寿星上吊——活腻了。当然,母系社会的男生可能也有C情结,只是当时不敢表达出来罢了。
我和老婆大人从相亲到结婚的历程 之前发过一个相亲总结帖,不过由于当时没有得到老婆大人的恩准,因此只写了其他相亲女。 最近,经过老婆大人的慎重考虑,决定批准我把我俩的相亲经历写成帖子,供大家参考。 一如此前的帖子,细节会模糊些。
谈一谈个人对“男女双方条件差距较大”的看法 1、双方的差距是全面差距还是个别差距 如果对方在外貌、学历、工作、家境、谈吐等各个方面均明显好于你,那么我劝你还是放弃挣扎吧。 这类几乎360度无死角的优质相亲对象,能够遇到一个就算是运气爆表了,至于将其成功追到手~~~呵呵,还是醒醒吧。
今天在QQ上听说了一个故事 在若干年前的一个毕业季里,上海某公司的研发部门招募的应届生陆陆续续来报道了。 在这些新入职的菜鸟中,有一个男生有点特别(称为小A吧)——他的脸上既没有找到工作后的喜悦,也没有来到新环境后的好奇——只见他默默地来到分配给自己的办公桌前坐下,然后从背包里掏出厚厚一摞专业书,一声不吭地翻看起来。
从相亲对象变成介绍人的感想 不知不觉间,楼主已经结婚一周年了。 在这一年里,楼主从一个相亲、被相亲的人变成了介绍相亲、陪同相亲的人。 这个帖子便是楼主从旁观者的角度聊聊相亲这件事。 一如此前的帖子,细节会模糊些。
贫道即将领证还俗,开贴分享相亲经历 第一次发帖,请各路大神轻拍。为避免原形毕露,在细节方面贫道会尽量进行模糊处理,请看官们海涵。下文将按见面时间的先后顺序以数字对女施主们进行标注。 正式开八。贫道86年生,曾在魔都某道观修行,后慑于魔都房价,于2011年年底灰溜溜地返乡,现在体制内工作。家中祖、父辈及亲友亦多属体制内,因此所见女施主也多为体制内人员或体制内家庭出身。 1号女施主: 90年生,小学教师,父母在外地经商,与祖父母和弟弟住在一起。家父曾经的下属介绍的。见面地点定在女方家中,双方的出场阵容都很强大——女方有她的祖父母、弟弟以及若干亲戚,贫道这边有我父母、介绍人夫妇,另外还有围观群众若干(女方家屋前有小院子)~~~见面之后,双方长辈进行了亲切友好、卓有成效的会谈,确定了此次合作的大政方针。由于这是贫道的第一次相亲,因此贫道几经吐纳,仍无法入定,只能保持标志性的傻笑,静听道长们的安排。接下来,道长们指示:由具体执行人员进行详细商谈。贫道得令,便携女施主出门而去,边散步边交谈。借此机会,贫道细细打量了一番——这位女施主身材高挑、皮肤略黑、五官尚可、着装简洁大方,算得上是有缘之人。女施主见贫道笑而不语(因为紧张,贫道当时仍保持傻笑中),便主动开口询问贫道的修行情况,贫道一一解答,当问到贫道是否有意回乡、造福故里时,贫道心中咯噔了一下(当时贫道为魔都的花花世界所迷,还没有下定回乡的决心),斟酌再三、纠结半天,贫道决定如实回答,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贫道即将领证还俗,开贴分享相亲经历 第一次发帖,请各路大神轻拍。为避免原形毕露,在细节方面贫道会尽量进行模糊处理,请看官们海涵。下文将按见面时间的先后顺序以数字对女施主们进行标注。 正式开八。贫道86年生,曾在魔都某道观修行,后慑于魔都房价,于2011年年底灰溜溜地返乡,现在体制内工作。家中祖、父辈及亲友亦多属体制内,因此所见女施主也多为体制内人员或体制内家庭出身。 1号女施主: 90年生,小学教师,父母在外地经商,与祖父母和弟弟住在一起。家父曾经的下属介绍的。见面地点定在女方家中,双方的出场阵容都很强大——女方有她的祖父母、弟弟以及若干亲戚,贫道这边有我父母、介绍人夫妇,另外还有围观群众若干(女方家屋前有小院子)~~~见面之后,双方长辈进行了亲切友好、卓有成效的会谈,确定了此次合作的大政方针。由于这是贫道的第一次相亲,因此贫道几经吐纳,仍无法入定,只能保持标志性的傻笑,静听道长们的安排。接下来,道长们指示:由具体执行人员进行详细商谈。贫道得令,便携女施主出门而去,边散步边交谈。借此机会,贫道细细打量了一番——这位女施主身材高挑、皮肤略黑、五官尚可、着装简洁大方,算得上是有缘之人。女施主见贫道笑而不语(因为紧张,贫道当时仍保持傻笑中),便主动开口询问贫道的修行情况,贫道一一解答,当问到贫道是否有意回乡、造福故里时,贫道心中咯噔了一下(当时贫道为魔都的花花世界所迷,还没有下定回乡的决心),斟酌再三、纠结半天,贫道决定如实回答,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后来 或许是“受益于”良好的个人职业素养,从接触第一位相亲对象开始,我便一直坚持使用以风险控制为主线、以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和FEMA(失效模式分析)等为工具的模式来指导两人之间的交往。“当局者迷”的我对这种模式乐此不疲,并且一次次自欺欺人地将失败的经历归结于其他原因。 直到有一天,在我无意中透露出自己之前的部分分析结果之后,坐在我对面的女生坚决地向我提出了分手。 平心而论,我还是比较看好我和这位女生之间的这段交往的。在我内心深处,我一直坚持认为我自己是本着一种对双方的未来负责任的态度才去进行种种分析判断的。可是谁成想,一段姻缘却恰恰因此而断送。 事后,我苦思良久,最终在对初恋的回忆的帮助下顿悟。当年,第一次鼓起勇气去追求女生的我,是无所畏惧、百折不挠的。在那颗熊熊燃烧着的年轻的心脏里,一切利弊得失都被淬炼成了一个信念——“我喜欢你!”可如今,走进社会的我却猛然发现,自己竟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那种单纯地去爱一个人的能力。在我的脑海里,无时无刻不在盘算着对方的家庭背景、工作单位、薪酬福利、相貌身材、风险收益、效费比率等等,而对于两人交往时最重要的一项——真情,我却将其丢在了脑海的不起眼的角落里,任它布满灰尘。在为双方的未来负责任的旗号下,我肆无忌惮地用冰冷的理性驱逐温暖的感性,毫不犹豫地对交往进行研究课题化、商务谈判化。过去,我常常沾沾自喜于自己的缜密推理、细致分析,却忘了对于真挚的感情而言,即使是再完美无瑕的思维工具,也是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的。 我要衷心地感谢那位坚持她自己的正确立场的女生,是她促使我开始向更为阳光的心态转变。有句话说得好——“女人是男人最好的学校。”不过可惜的是,女人往往不能像真正的学校那样,目送自己昔日的学生走向成熟、成功,正如刘若英在《后来》中唱的那样:“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我每思及此,莫不痛心疾首,慨叹集齐正确时间、正确地点、正确人选之难。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斯人斯事已渐行渐远,惟愿迄今仍跋涉在漫漫相亲路上的朋友们,在面对心灵之桥的时候能够勇往直前,不再因为纠结于走下桥面时脚下所踏的究竟是厚土还是细沙而徘徊不已。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