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没洋 pingsongjunyan
国安,北京
关注数: 18 粉丝数: 456 发帖数: 5,593 关注贴吧数: 41
转一篇文章,感觉说的挺有道理 今天,我们聊点什么呢?不如聊聊国安应该怎么踢比赛,之前传出的言论是国安由于轻敌才平了天津权建,笔者不怎么认同,个人觉得,权建其实是更应该获得胜利的一方。 这场比赛给我们传达了几个信息,一个是索里亚诺到底是什么类型和水平的球员。 显然从冲击力来看,索里亚诺距离伊尔马兹的确是有差距的,但这是因为索里亚诺更多的依靠团队的配合来寻求机会。 至少从能力上来说,索里亚诺还是有的。 有点像9号半的球员,有着配合的意识,并且主动寻求于同伴的传切。 第二得到的信息,就是首发出场的球员是不是都选对了。 江涛不是不努力,但是水平确实有限,有些球,不知所谓的就踢出界了,有的球边路有机会传中,却慢的出奇,被对方后卫断掉,防守上,抢球判断上也是经常慢一拍。 有媒体文章说何塞让江涛出场是认为如果不上他,是对江涛的不公平,这对赵和靖公平?他的红牌是他自己没有理由领的吗?不还是对方形成了反击,要不惜犯规阻断来球吗?这里为郜林的滚动点赞!并且赵和靖的能力远在江涛之上…… 张池明适不适合占据一个首发位置,并主打这一侧?主要张池明起伏有点太大了。 晋鹏翔这种开大脚,动作又缓慢,一遇到逼抢就慌的后卫是不是也可以轮换一下,至少雷腾龙并不是没有实力吧。 第三个信息,就是战术体系,说好的地面配合呢?说好的防守链条呢? 在比赛场上国安的后卫就是无脑开大脚,后腰在两个人之间要位置也不敢给,必须后腰扯到后卫线上才能拿到球……这种不沾锅踢法,不是更多的在业余球里和不太会踢的同学布置的吗? 张稀哲和奥古两个人能打出不错的传切配合,剩下的人呢?跑跑位,动一动啊,跟原地看着不行啊。 有一个镜头值得反思,奥古游弋到了唐诗的左边前卫的位置,然后奥古选择拿球内切,然后李磊也从后卫线上插上,结果唐诗由于被占了位置,就站在奥古旁边三四米的位置看着这个球发展,这样等于唐诗这个点就没有任何作用了。 防守问题也不少,边后卫和中后卫的距离保持,包括后腰和后卫的距离保持,感觉中后卫特别怕,就缩在最里面,这样后腰和边后卫被过之后,中后卫补防总是慢不少,形成了不少险情。 随后一点,稍提及一下,杨智为何不敢抱球了,都选择用拳头击。 一开始的对方任意球就有点这个感觉,失球的那个也是,按道理不是把球摘下来吗?又没下雨…… 国安的进球方式,基本都是长传的产物,请问何塞为何还要披着西班牙技术流的外衣!这点笔者也不明白,奥古带球造点和李磊乱战捅射就不说了,剩下的运动战入球,都是长传,或直接打进,或者争顶或者碰一下,第二下打进,套路实在太单一了。 笔者虽是纸上谈兵,但也愿意说说自己的想法。 后防线上,李磊的进步大家都看在眼里,虽然有时候有点毛躁,但确实可以拥有一个主力的位置。 但另外的一个边后卫,赵和靖上应该没什么太大的毛病,江涛实在不适合踢主力,另外张昕辛虽然年纪大了,但毕竟也是正牌的边后卫,金泰延也完全可以踢边后卫。中后卫组合,希望给雷腾龙些机会吧。 如果是4231的阵型,中间的组合怎样,根据对手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首先后腰组合,个人认为奥古加拉尔夫,或者奥古加张晓彬这个类型都是可以用的。 张稀哲最好不要定义为后腰,这种灵性十足的球员如果在防守中过于疲于奔命,那会因为体力而磨灭了很多创造力和对对方球门的威胁。 其实国安从来不缺国内球员的后腰,杜明洋,吕鹏,朴成,张晓彬……即便奥古不上,前面上两个外援前锋,也不觉得没有人啊,何必非要难为张稀哲呢。 张稀哲打前腰或者左前卫都可以,唐诗个人希望出现在右前卫的位置,于大宝更多的出现在中路,甚至和张稀哲进行轮换,如果唐诗在左前卫,张稀哲前腰,右边还是金泰延首发比较保险,毕竟活动范围也大,传中还算出色。张池明可以进行轮换,其实张池明左边前卫打的可以的。 个人认为,杜明洋其实也可以参与到边前卫甚至前腰的竞争当中来,只不过何塞却有点固执。 为什么笔者从来不认为奥古是前腰呢?因为奥古已经无数次证明了自己踢个左边前卫都比踢前腰有威胁,踢后腰更是能带来控球上的优势,国安现在缺少后场能稳定拿球的点,其实这里完全可以多用奥古作为攻防转换的枢纽。个人理解,奥古并不是越接近对方球门威胁越大,相反,奥古在相对靠后一点的位置,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如果对手实力相对弱一些,其实可以撤下拉尔夫,索里亚诺在伊尔马兹身后。如果索里亚诺出场,前面完全可以顶上于大宝。 何塞现在让人捉摸不透的地方在哪? 嘴上说着要打传控,打地面,但实际上却不停吊同侧边后卫的身后。 是球员对战术理解不到位,还是场上球员脚下技术没达到这个高度,无奈图安全只好往前开大脚。 不管是哪一种,这样下去,何塞再不做改变,那么他真的就要下课了。 足球就是这样,球迷希望球队踢的漂亮,踢得如果不漂亮,能赢球也行……但又不漂亮,还赢不下比赛,还老踢的一团乱麻,那出现倒戈也可以理解。 最后希望周末国安取得比赛的胜利!
在京青年仅两成多有自有住房2014-04-29 02:30   新京报讯 (记者 许路阳)近八成在京青年没有自有住房,即便在两成多拥有自有住房的青年中,购房时需要父母支持的也占到了7成。昨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青年蓝皮书: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14)No.2——流动时代下的安居》,公布了上述数据。   超过一半在京青年租房居住   去年,对外经贸大学青年发展研究中心开展“北京市青年住房状况调查”,向5000名“80后”在京青年发放了问卷,收回4321份有效问卷。   结果显示,在京青年中,超过一半的人在租房,比例达到52.2%。根据学历分析,研究生、本科、大专青年租房比例差异不大,研究生比例最高,为57.7%。   “这些均凸显了受教育程度对住房状况改善作用的有限性。”对外经贸大学研究青年问题的专家廉思等人建议,应着力保障研究生青年租房居住质量,保障首都高层次人才队伍的相对稳定。   公务员租房比例为各群体中最低   在自有住房方面,公务员和国企、集体企业职工的比例较高,分别为31.3%和31.2%,远高于私、民营企业职工18.2%的自有住房水平。   另一方面,青年公务员的租房比例也是各群体中最低的,部分有分房政策、且符合分房资格的国家公务员基本解决了住房问题,“2006年以前参加工作的公务员,基本能分到房子。”但调查组也发现,基层公务员和无分房政策的公务员,难于解决住房问题。   ■ 数据   75.3% 有房青年多凭父母支持买房   是否认同“住房”代替“职业”,成为青年群体间社会分化的重要因素?结果显示,53.76%城市青年赞同此观点,而否定此观点的仅有12.94%。   另外,高达80.92%的城市青年认为,解决住房问题需要父母支持,而认为仅凭个人努力就可以购置房产的不到10%。   而现实中,在京自有住房的青年仅占23.5%。其中,在父母支持下贷款购房的占比49.2%,凭父母全额出款购房的也有26.1%,两项相加,凭父母支持买房的也占到了75.3%。   84.4% 与父母同住者多为本地青年   在北京,与父母亲戚同住的主体是北京本地青年,占到84.4%。 余下全文 (1/2) 关注海外记者:带你看世界 热门评论发表评论 手机用户04-29 07:09 这些青年的房子在他们家乡,回家就都有房了,否则北京建多少房都无法满足需求! 手机用户04-29 06:57 全国人民都往北京去能不堵不贵吗 sb 中国人 就不能回家乡为家乡贡献一下 手机用户04-29 07:08 谁规定的,在北京就必须给你一套房子???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