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微蓝 苍穹微蓝
关注数: 1 粉丝数: 15 发帖数: 2,008 关注贴吧数: 6
好久没有发帖子了,那就发一篇随手写的东西吧,看官,莫笑~~~ 风雨一人行 由于各种突发原因,本来约好的友人结伴终究变作了一人行,也罢,就一个人走走吧。有些路,终究还是要一个人走的,人,终究是要独自长大的。 记得那日出寝室门的时候,看见了满山的雾,远处的树隐在一处,连带着雾气也变得苍翠了许多。却不料初到长沙,疾风冷雨就这样猝不及防的扑面而来。急忙跳上一辆去往开福寺的公交车,希望可以听到渴盼了多年的暮鼓晨钟。 许是大雨的原因,来游玩的人并不是很多,我向来爱清静的,因此,也不必专挑僻静之处去徘徊了。寺里,有一些孩子在仔细的绘图,玉质的狻猊上面泛着跨越了千年的莹润光泽,破裂的石碑上的字体早已模糊不清,手扶门框,看见了大日如来慈悲的面庞。按礼来说,今日本不该来的,但是怕日后没有机会了,因此,拖着半身的泥水,却满怀纯净之心,向他走来。我并不是佛教徒,只是由衷的尊敬有信仰的人,总觉得,人活在世,总该相信些什么,不管是虚无缥缈的神佛,还是实实在在的生命,有信仰,终归是一件好事情。 看着那些老人敲着木鱼,诚诚恳恳,总是很容易被感染的,连呼吸都轻了许多。在转身之际,居然看见了罗汉松的叶子上,挂了一颗欲滴未滴的金色水珠,于是,对着这大自然的奇迹,我拜了又拜。虽然未听到暮鼓,但见了这奇景,便也知足了,人生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呢。看了许许多多的菩萨罗汉像,却发现,受众人敬奉的他们,眉眼是低垂着的。众人拜倒在他们面前,求他们保佑,却原来,菩萨不忍,也不想看到众生悲苦。记得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板经常做好事,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佛祖有意渡他,便化作客人问道:“你是佛吗?”老板诚惶诚恐,摇头否认,佛祖叹息而去,其实,所谓心,佛,众生,三者并无差别,只是众生不肯承认自己是佛,无法回家,良可悲也。与其为一件事而来,不若自己努力,在心情好时,看看佛,便好。进寺,无欲求,出寺,平常心,岂不甚好? 随便跳上一辆公交车,本想随心情下车,却忽然听到“橘子洲大桥到了”,便匆忙跳了下来。昔日,毛主席面对秋日的硕果,诗意迸发,我虽不才,但还是希望可以看见“万山红遍,层岭尽染”的场景,却不料只见了雾气满江,江水浑浊,不禁颓然。也不想乘车,就信步走走,居然到了一条充满古意的街上,此时,正黄昏,不见夕阳,不见和风,只是雨点从空中砸下,溅起点点水花。一位老人,就那样慢慢的走着,顿时有一种时光被拉长了的感觉。也许,只有在这样古老的街道里,在这雨天,才能感受到这样舒适的日子,就如同小时候蹲在商店外,看着橱窗里一件做工精细的湖蓝色长裙时满足又羡慕的心情。就想这样走走停停,随便看看,不买东西,不照相,居然也看到了许多平日被忽略的美景。比如上面描绘的精美花纹的陶笛;一家颇有意思的客栈;一只雨中漫步的猫。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古老的地方,这次去长沙,还去了贾谊故居和岳麓书院,贾谊故居修缮的年代太新,是民国年间的。对于修缮,我向来是一个矛盾的态度,修吧,害怕修的太过,看不清它的本来面目,全是后人的穿凿附会。不修吧,又怕后人看不到,久而久之,淡忘了它。因此,每每遇到这种修缮过的遗迹,心中极其纠结。中国的文化,不像是其他国家的文明,只是一个时期的辉煌,它是长久的历史的重叠,就像岳麓书院,从建成至今,都在不断扩大,修缮。我们的游览,并非观光,而是感受时间与人心的重叠。 古时的园林是“曲径通幽”的,不像哥特式建筑那样的凌厉突兀,也绝非罗马式的敦厚有力。它是细腻的,温婉的,就如同中国人的说话,从来都不肯过于直白,这也符合了中庸之道吧,“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在岳麓书院的时候,雨下的越发的大了,走在一条长长的回廊上,隔着一片竹林,隔着鸟声,听雨。竹笋从泥土中蹿出,飞扬跋扈的长着,鸟儿在看不见的地方高声欢叫。就这样,隔着这许多柱子,看到了屈子祠外各色雨伞和门前泻下化作珍珠光的流水。院中长着一棵老树,一面布满了绿色的青苔,只有这样温软潮湿的南方,只有这样幽静的无人涉足的地方,才长得出这样细密的,苍翠的,又丝毫不惹人厌恶的青苔来。不禁想起了寻秋草堂前的对联来“秋草独寻人去后,断流空吊水无情。” 仔细想来,屈原和贾谊可以得后人敬仰,莫不是因为他们的骨气,莫不是因为他们胸怀苍生。其实,岂止是他们,很多文人,若只会书写儿女情长,只叹自己命途多舛,文坛恐怕早就不成气候了。他们的文章中,看到更多的是盛衰之理,社稷之安。人说,文人是天下的良心,可见,这良心在以前没有被坏掉,希望今后也不会腐烂变质。 走在返校的路上,本想把书看完的,却做了一个冗长的梦,梦里,有开福寺的半塘清水半塘残荷;有无路时回首望见的满树芙蓉花;还有那少年稚嫩的声音“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随手写写的文章——风雨一人行 风雨一人行 由于各种突发原因,本来约好的友人结伴终究变作了一人行,也罢,就一个人走走吧。有些路,终究还是要一个人走的,人,终究是要独自长大的。 记得那日出寝室门的时候,看见了满山的雾,远处的树隐在一处,连带着雾气也变得苍翠了许多。却不料初到长沙,疾风冷雨就这样猝不及防的扑面而来。急忙跳上一辆去往开福寺的公交车,希望可以听到渴盼了多年的暮鼓晨钟。 许是大雨的原因,来游玩的人并不是很多,我向来爱清静的,因此,也不必专挑僻静之处去徘徊了。寺里,有一些孩子在仔细的绘图,玉质的狻猊上面泛着跨越了千年的莹润光泽,破裂的石碑上的字体早已模糊不清,手扶门框,看见了大日如来慈悲的面庞。按礼来说,今日本不该来的,但是怕日后没有机会了,因此,拖着半身的泥水,却满怀纯净之心,向他走来。我并不是佛教徒,只是由衷的尊敬有信仰的人,总觉得,人活在世,总该相信些什么,不管是虚无缥缈的神佛,还是实实在在的生命,有信仰,终归是一件好事情。 看着那些老人敲着木鱼,诚诚恳恳,总是很容易被感染的,连呼吸都轻了许多。在转身之际,居然看见了罗汉松的叶子上,挂了一颗欲滴未滴的金色水珠,于是,对着这大自然的奇迹,我拜了又拜。虽然未听到暮鼓,但见了这奇景,便也知足了,人生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呢。看了许许多多的菩萨罗汉像,却发现,受众人敬奉的他们,眉眼是低垂着的。众人拜倒在他们面前,求他们保佑,却原来,菩萨不忍,也不想看到众生悲苦。记得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板经常做好事,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佛祖有意渡他,便化作客人问道:“你是佛吗?”老板诚惶诚恐,摇头否认,佛祖叹息而去,其实,所谓心,佛,众生,三者并无差别,只是众生不肯承认自己是佛,无法回家,良可悲也。与其为一件事而来,不若自己努力,在心情好时,看看佛,便好。进寺,无欲求,出寺,平常心,岂不甚好? 随便跳上一辆公交车,本想随心情下车,却忽然听到“橘子洲大桥到了”,便匆忙跳了下来。昔日,毛主席面对秋日的硕果,诗意迸发,我虽不才,但还是希望可以看见“万山红遍,层岭尽染”的场景,却不料只见了雾气满江,江水浑浊,不禁颓然。也不想乘车,就信步走走,居然到了一条充满古意的街上,此时,正黄昏,不见夕阳,不见和风,只是雨点从空中砸下,溅起点点水花。一位老人,就那样慢慢的走着,顿时有一种时光被拉长了的感觉。也许,只有在这样古老的街道里,在这雨天,才能感受到这样舒适的日子,就如同小时候蹲在商店外,看着橱窗里一件做工精细的湖蓝色长裙时满足又羡慕的心情。就想这样走走停停,随便看看,不买东西,不照相,居然也看到了许多平日被忽略的美景。比如上面描绘的精美花纹的陶笛;一家颇有意思的客栈;一只雨中漫步的猫。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古老的地方,这次去长沙,还去了贾谊故居和岳麓书院,贾谊故居修缮的年代太新,是民国年间的。对于修缮,我向来是一个矛盾的态度,修吧,害怕修的太过,看不清它的本来面目,全是后人的穿凿附会。不修吧,又怕后人看不到,久而久之,淡忘了它。因此,每每遇到这种修缮过的遗迹,心中极其纠结。中国的文化,不像是其他国家的文明,只是一个时期的辉煌,它是长久的历史的重叠,就像岳麓书院,从建成至今,都在不断扩大,修缮。我们的游览,并非观光,而是感受时间与人心的重叠。 古时的园林是“曲径通幽”的,不像哥特式建筑那样的凌厉突兀,也绝非罗马式的敦厚有力。它是细腻的,温婉的,就如同中国人的说话,从来都不肯过于直白,这也符合了中庸之道吧,“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在岳麓书院的时候,雨下的越发的大了,走在一条长长的回廊上,隔着一片竹林,隔着鸟声,听雨。竹笋从泥土中蹿出,飞扬跋扈的长着,鸟儿在看不见的地方高声欢叫。就这样,隔着这许多柱子,看到了屈子祠外各色雨伞和门前泻下化作珍珠光的流水。院中长着一棵老树,一面布满了绿色的青苔,只有这样温软潮湿的南方,只有这样幽静的无人涉足的地方,才长得出这样细密的,苍翠的,又丝毫不惹人厌恶的青苔来。不禁想起了寻秋草堂前的对联来“秋草独寻人去后,断流空吊水无情。” 仔细想来,屈原和贾谊可以得后人敬仰,莫不是因为他们的骨气,莫不是因为他们胸怀苍生。其实,岂止是他们,很多文人,若只会书写儿女情长,只叹自己命途多舛,文坛恐怕早就不成气候了。他们的文章中,看到更多的是盛衰之理,社稷之安。人说,文人是天下的良心,可见,这良心在以前没有被坏掉,希望今后也不会腐烂变质。 走在返校的路上,本想把书看完的,却做了一个冗长的梦,梦里,有开福寺的半塘清水半塘残荷;有无路时回首望见的满树芙蓉花;还有那少年稚嫩的声音“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有没有这样一个人,思之痛楚异常,却是无论如何都放不下的 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有一男子,心痛难耐,难以释怀。于是,上了山,拜了佛,希望寻找一个解脱之道。老和尚让他握住杯子,将热水缓缓注入。男子大痛,老者言:“痛了,便放下了。”这个故事已经读过许久,具体字句已逐渐模糊,大概意思却是记得的。当时觉得老僧说的真对啊。可现在想来,全然不是那么回事了。 人之一世,浮华若梦,总有一人,视之如命。既然都到了这种境地,虽痛,却又如何舍得下,总是念着那个人的好与不好,开心或忧伤,诸如此类。又怎会是区区痛了便可以放下的。也许,这,便叫做“痴”了吧,世间痴人也不是随便就能数的清的。如此,便又多了一种情愫,唤作惺惺相惜吧。在我看来,世间痴情人莫不如是。 不敢说自己有多么超脱,有多么大彻大悟。虽然看的清楚别人的悲欢离合,看自己,却永远是隔着彼岸影影绰绰的霜华。只期盼在街角遇见熟悉的眉眼。世间事,原本也没有多好,但也不至于惨不忍睹。只是人心多被人情所累。所以,便感到世间诸多痛苦了。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有多少人沉溺于陈钝抑郁的往事中,无法自拔。然,往事只是往事,人呐,总是要向前看的,带着你所有的伤痛,继续前行,没有人能一直活在过去。那些伤,除了自己复原,别无他法。 长大了,没有任何理由不承担责任了,有些事,有些责任与担当不是不提,不说就可以不面对的,是的,这是一个现实的社会,自问没有超脱的能力,那么,还是得在这红尘中摸爬滚打,怀抱着自己的小心翼翼,在现如今的社会中,有几人能如嵇康,阮籍之狂放,且不说有无这个资格,便是周遭环境等便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有些人,即使再舍不得,即使再忘不掉,也要记着自己的责任与该进的义务。 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殇。我盼你好,却不知你现状如何。如此,便也够了吧,无论怎样都好。那日回家,趁着月色,我淡淡望云一眼,却不小心看到她与我一样满载悲哀。 忘得了会怎样,忘不了又如何,日子还不是要过。 我是谁,只是依旧在尘世中摸爬滚打的一痴情人而已。
招募啦,本吧需要文编,美编。欢迎各位有才人士的参与 本吧长期以来,处于无人管理,倍感萧条。可是,我们是木棉家族的人们,这个被冠之以英雄标志的家族。所以,让我们共同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木棉吧。 如果你有才能而无法施展,如果你有能力而无处发挥,那么,这里,会是你最好的舞台。 如果你志存高远,如果你充满热情,欢迎你的加入。 请给大家一个机会,让我们目睹你的能力,看到你的优秀。 请给自己一个机会,发掘自身的正能量,展示自己的风采。 请给木棉一个机会,让它英雄的火焰燃烧到亘古...... 文编要求: 1 热爱木棉吧,有确定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大体认同木棉吧的价值观,在大方向上无偏差。对木棉吧有归属感。 2 欢迎年满18周岁,并且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会员,不论职业和年龄 3 有一定的文字功底,能根据题目进行创作 4 有一定空闲时间和固定上网时间 5 能按时交稿,一般3天为期 6 考核时间为一月,考核合格后即成为正式成员 美编要求: 1 热爱木棉吧,有确定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大体认同木棉吧的价值观,在大方向上无偏差。对木棉吧有归属感。 2 欢迎年满18周岁,并且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会员,不论职业和年龄 3 有一定的图画功底,优秀的审美,做图功底,掌握PS等做图软件,能根据题目进行创作 4 有一定空闲时间和固定上网时间 5 能按时交稿,一般3天为期 6 考核时间为一月,考核合格后即成为正式成员 各位吧友,如果有意,请按照以下格式填写 申请职位:(文编/美编) 申请ID: 进入木棉吧时间: 有无固定在线时间: 有无相关经验: 补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