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bill biobill
关注数: 0 粉丝数: 39 发帖数: 3,493 关注贴吧数: 17
警惕新一轮GDP狂热症:百姓得到多少实惠?   短缺经济学创始人、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去年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指出,过高的经济增长并不值得夸耀,需要防止陷入“经济增长狂热症”,有时候经济增长放慢一点并不是坏事。  科尔奈这话像是专为中国而说的。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GDP的增长情况,为10.9%,其中第二季度更是高达11.3%,打破了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长率低的历史。而从各地来说,GDP也是一个赛着比一个高,没有哪个省的GDP增长率在两位数以下。前三甲依次是广东(同比增长14.4%)、山东(同比增长15.3%)、江苏(同比增长15.4%)。尤其是山东,上半年GDP首次过万亿,达到创记录的10206.4亿元。  上半年的GDP增长率,不仅远超出年初的预定目标,也出乎很多经济学家的意外。学者们于是又忙着争论经济是不是过热了。但有一点是有共识的,即此轮经济增长,还跟往常一样,主要是由投资需求旺盛导致的。还是以前三甲为例,广东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30.89亿元,同比增长20.5%。山东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14.3亿元,同比增长33.7%。江苏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98.5亿元,同比增长29.1%。其中,从绝对值看,山东固定资产投资居全国第一位,但该省统计局却表示,固定资产投资只是保持“较快增长”而已。  上述情况说明,尽管我们在不遗余力地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至少到目前为止,增长方式并未有根本的好转,还是以粗放式的、广铺摊子的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根据国家发改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公布的1~5月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在60多个行业中,有31个行业投资增速超过40%。  对于发展仍是第一要务的中国来说,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甚至较高速度,是必要的。然而像现在这样,各地的投资和GDP憋着劲要来个大比拼,你高我比你更高,则完全陷入了科尔奈所讲的“增长狂热症”。这种对经济增长的“迷狂”,归根结底,反映了现实中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还是以GDP为主,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还仅仅停留在官员的口头上和文件里。  在各地GDP的大竞赛下,投资决策失误、重复建设不仅是难免的,甚至也是无关紧要的,因为虽然产生了损失,但在计算GDP时,这种损失又可算做GDP的一部分;至于环境污染、安全事故等,只要不是过于出格,也大可不必紧张,因为这是经济增长的必然代价。抛开这些不谈,如果GDP的高增长能够带来人们收入的较大提高,也算是惠及百姓,但事实并非如此。以广东和山东为例,统计显示,广东上半年人均GDP为13749元,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8531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只有2899元;山东上半年人均GDP为1111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125.9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2671.4元。由此来看,即以城镇而论,人均收入也只占人均GDP的过半或者多一点,人们要问,国民创造的财富哪儿去了?  人均收入和人均GDP的差距在同是长三角的江苏和浙江表现得更明显。浙江GDP排名全国第四,比江苏略落后一点,但浙江长三角六城市比江苏长三角八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多了1800多元,富的真正是老百姓,不像其他地方,贫富差距很大。  正因为人均收入提高不快,以收入作为购买力基础的消费品市场虽然稳中趋旺,但增速远远赶不上投资的增长。有关统计显示,近年来中国居民消费绝对量过低,消费占GDP的份额只有53%,远低于世界79%的平均水平,一些专家据此认为中国人在勒紧裤带创造GDP!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增长速度低了不好,太高了也不行。但目前主要是防止过高的增速,尤其是警惕各个地方来一个GDP大竞赛。而要消除各地普遍的“经济增长狂热症”,关键是要培育和形成一种不依赖外延要素投入而依靠内在可持续的增长机制,仅仅在口头上强调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
今年杭州市人均GDP将突破6000美元 今年杭州市人均GDP将突破6000美元,有望达到6300美元左右。这一指标已经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昨天的市委九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对2006年的杭州经济进行了“盘点”。  在杭州三产比重创历史新高,达44.6%之际;在投资拉动减弱,而消费及出口拉动增强之时,昨天会议提出,2007年杭州的高新技术产业要从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和老城区向8城区、5县(市)拓展,做大通信、软件等6条“产业链”。  三产比重达44.6%创历史新高  今年杭州服务业增加值预计将超过1500亿元,增长15.6%,高出工业增加值2.1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6.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至44.6%,创历史新高。  招商引资实现“六年翻两番”,预计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可突破20亿美元,增长16.8%;实际利用内资可突破330亿元,增长22.9%,全面完成新一轮招商引资“三年倍增”计划。  做大做强六大高新技术产业  “以信息产业、新型医药和新材料、环保产业为重点,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从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和老城区向8城区、5县(市)拓展。”  围绕打造“天堂硅谷”,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杭州明确提出,要做大做强通信、软件、集成电路、数字电视、动漫、网络游戏等6条“产业链”,加大重点医药产品开发和产业化项目扶持力度,加快建设“信息港”和“新药港”。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