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儿飘飘飞 白云儿飘飘飞
关注数: 8 粉丝数: 7 发帖数: 329 关注贴吧数: 2
朱自清《春》)中国食品来了版 (转)           盼望着,盼望着,歪风来了,中国毒品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十分新鲜的样子,欣欣然摆上了货架。青菜朗润起来了,鱿鱼鲜起来了,辣椒的脸红起来了。      豆芽偷偷地从豆壳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水缸里,池子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黄的,绿的,放一点无根激素、搁一点防腐剂,再来点尿素,绿豆芽白白的,黄豆芽胖胖的。      辣椒、猪肉,腐竹、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争着抢着赶趟儿。红的苏丹红像火,粉的瘦肉精像霞,白的吊白块像雪。馒头里带着馊味儿,闭了眼,作坊里仿佛已经满是熏肉、面包、果脯!案板上成千成百的苍蝇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蟑螂爬来爬去。昆虫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原料堆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爬呀爬的。      “中国食品很安全”,不错的,像食监局、工商局、卫生局的虚假报告安慰着你。电视里带来些新调查的有毒食品的气息,混着记者暗访的味儿,还有各种有关有害食品曝光的新闻在网上酝酿。不法商贩把加工点安到更偏僻的地方,正规企业也来了,在原料里填加各种有害的化学品,做出好看的食品,在大型超市里卖着。换了加工后的包装,这时候卖得格外的旺。      死猪肉是最寻常的,一进就是两三吨。可别恼。看,做腊肉,做熏肉,变牛肉,加班加点地制做着。银耳、生姜上全熏着一层硫黄,熏出来黄得发亮,工业盐腌制的四川泡菜也青得逼你的眼。墨汁粉丝,有毒花椒,地沟油,制造出一碗色泽鲜艳的麻辣烫。放眼去,医院里,厕所边,有吃了有毒食品患病的人;还有喝了三氯腈胺的小孩,结着石,憋着尿。他们的头发,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超市里的有害食品渐渐多了,吃有害食品的人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吃过了。积攒积攒毒素,借点药费,各看各的一份儿病去了。“制造食品在于放药”,刚起头儿,有的是技巧,有的是原料。      草莓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里脚都是毒素泡的,它生长着。      馒头象小姑娘,花枝招展的,回收着,染着。      中国食品像隐秘的杀手,有层出不穷的花招和手段,引着我们安乐中死去。
唠叨 昨天吃过晚饭刚上中学的儿子说:“妈,你应该改姓唐。”看着我莫名其妙一头雾水的样子又说:“因为你比孙悟空的师傅还师傅。” 然后笑着跑开了。我这才意识到儿子是在说我太唠叨了。这句话让我坐在那里想了好多好多。记得小的时候自己总是嫌自己的母亲太唠叨心里就有诸多的无奈和抱怨,还曾暗暗发誓自己长大后绝不让自己的孩子有同感。看来我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落入了俗套步入了母亲的后尘。梳理梳理自己这一天说过的话的确有念经的迹象。     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就起来准备早餐,期间还不断看表计算着叫醒孩子的最佳时间,既不能迟到又尽量让他多睡一会儿。叫醒后就开始督促他赶紧洗脸刷牙,热腾腾的饭菜一定要亲眼看着他吃完才放心。吃完饭他换鞋的时候又嘱咐他路上注意安全上课注意听讲,要是天气不好还要苦口婆心说服从不愿意带伞的他,走出家门又要赶上去把早已经倒好热水的杯子塞进他的书包,顺便还要说上一句:放学早点回家。     从上午就开始盘算中午和晚上的食谱,尽量做到营养丰富还要荤素搭配。总是一边炒菜一边听着门外的声音还不时的透过窗户往外看。吃饭时询问这一天的学习和老师同学的种种情况又成了主题。发现问题就开始深入浅出的讲道理中间还要在合适的时机旁敲侧击地提醒早恋和网吧的危害······晚上把滚烫的牛奶放到书桌上,孩子从作业堆里抬起头不说话只是笑了一下,我又抓紧时间说上一句说过无数遍的:细心点做完认真检查!    是啊,自己怎么会在这么多年里和孩子重复了那么多似乎无关紧要的几句话?难道是自己老了吗?现在才深深地体会和意识到当初自己母亲的唠叨承载了多少情和爱那是无数的牵挂和惦念啊!朋友有时间多听听自己母亲的唠叨吧,这不需要我们付出太多,只需要两只耳朵,细细地听你会听出幸福的味道。不信你试试!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