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游尘 小学生谈观后感
关注数: 29 粉丝数: 190 发帖数: 1,858 关注贴吧数: 11
为掩日正名(贴吧对掩日的吐槽源于对掩日定位的误解) 从细节可以看出,掩日已经白发,加上“罗网的历史比你想象的更为悠久”,可以判断出掩日大概率就是天九里的同一人,资历极老,与赵高关系并不一定是上下级。关于对掩日的吐槽,我有如下观点: 1. 掩日的身份 :掩日可能硬实力确实不行,靠的是技能(遮天蔽日,操纵梦境?),但通过台词看出,掩日极少出手,更多是一个在幕后谋划的身份,其中“你并不了解你们的皇帝”是否说明了掩日是一个和皇帝很亲近的人?个人猜测是一位老将军,参与了早期罗网的建设,早年跟随皇帝征战四方,罗网可能也不是一个赵高那么简单,毕竟罗网历史远在赵高之前。 2. 掩日的实力问题,首先可以明确最后章邯输了,预告片里有章邯趴在地上的图片,其次官方明显是想要凸显章邯这个角色,加之历史光环也不可能那么快死。就像上面说的一样,掩日已经是个老人了,大概率是个老将军,本身不太可能有顶级剑客的武力值,更多是作为一个罗网的大股东,这次去杀章邯也未必是真杀,有可能是威逼利诱。 3. 掩日与纵横的交手,这个肯定是打不过的,但是掩日有可能通过自己的技能逃走,毕竟纵横之前也没见过掩日的大招(天九里不算大招) 请吧友不要以一个人的武力值来判断一个人的综合实力或者作用,掩日并不算一个“杀手”,也有可能是一个布局者的存在,单体武力再强也不能打过千军万马左右天下,靠的还是脑子,而掩日作为罗网的元老,智商不会低。
关于吧内自称禅宗开悟者对于杰德的误解,我有如下观点 (麻烦顶我上去)我并不认为这个是个禅宗开悟者,也不认为他读懂了杰德的书。理由如下, 1. 对话者说禅宗最终境界是非存在。且不说“非存在”已经和许多古老的智慧传统相违背(参考《生命之树》《我在之歌》)即便是禅宗,也并未提出这样的说法,相反,记载(《传灯录》中证悟的禅宗大师的作品(如《永嘉大师证道歌》)都提出了“心珠”“本来心”等的存在。佛学基本的假设即是有一个不生不灭、圆满清净的“存在”。道教即使在最后炼虚合道之时说的也是修出一个永劫不坏的元神(《性命圭旨》)藏传佛教也指出了最高的不二境界即是真空与妙有的统一,即存在与虚无的统一(肯威尔伯《万法简史》《一味》)由此可见,若对话者所谈的最高境界“非存在”从理论来讲既与世界其他灵性传统冲突,也不是禅宗的正统心髓。完全的空只能说是“顽空”。 2.对话者讲杰德的境界并不“究竟”。杰德并没有讲他已经达到了“究竟”(更远),以禅宗的传统来讲,并没有真正的究竟(无汝停泊处;千里犹未远)引用葛吉夫的第四道体系或古埃及神秘主义来说,人类四大身体中最高身体也不足以达到造物主/源头/阿特曼的境界,但可以与“宇宙意识”融合,即杰德自称的开悟。 3 杰德的粉丝并不能代表杰德,正如肯威尔伯称 克里希那穆提是“无法定位”的,杰德也从未定位过自己,那么这位对话者为何又要定位一个“开悟者”呢。 4. 对话者强调的“先悟后修”并不是必须的,修只是悟的不必要辅助手段,悟后无须再修(劝君体得无心道,体得无心道也休),当然要修也完全可以。 5. 杰德所言的“意识即一切”中的“意识”是宇宙共联的大心意识,并不限于自我。 6.最后谈杰德的方法是否过于“智性”,因为四大身体的进化应该是协调的(第四道),即杰德的方法忽视了高等情感,这点我并不反对,但是这并不妨碍杰德的方法是觉醒之路上的一个有效工具。 总而言之,对话者所言中有价值的在于不应该局限于杰德的书,应该广泛地全面地走上觉醒之路,但其对于杰德的思想存在误解,其“非存在”的观念具有误导性质,甚是可惜。
透过不良人谈教育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这指的不就分别是真假星云吗? 真星云同杨叔子长大,自幼学医,师傅给了他美好的童年,后来初涉江湖,看破了理乱兴衰的定数,寄情山水,远离世俗尘缘。他不愿称帝即是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回归,追求率性旷达的人生理想。在他看似“烂泥扶不上墙”的外表下,隐藏的却是一种大帅也不具备的智慧,即懂得如何幸福快乐的活着,逆天改命固然值得钦佩,但在乱世中超越你死我活的权谋斗争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而假星云从小便失去了自己的人格,不良帅教了他很多,武功,智谋,胆略,但他始终没有为自己活过,作为一个别人的影子,在高压下成长的孩子,童年一定是痛苦的,纵使诸多方面堪称优秀(孤岛跪大帅逆死向生,忍钻心蛊之痛,联李嗣源与虎谋皮,借龙泉宝藏聚人心),他也从来没有幸福过,所以不论他成功与否,注定是个悲剧人物,外在的强势恰是起悲惨童年的投射,是内心极度的挣扎,是对命运的反抗与不屈,这也是为什么大帅在他眼里就是神,能凭能力改变天数,但他一定也恨大帅,恨他剥夺了自己的一切,然而他却也不懂自己为什么而活,或许只是简单的:活着。 真星云和假星云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决定了他们不同的人生态度与选择,从中也可看到现代两种教育方式的影子,“杨叔子”式父母希望孩子远离社会中复杂的人性,过好自己的生活,任孩子性格自然发展,“不良帅”式父母则以剥夺孩子自由人格为代价追求孩子的优秀,正如假李星云痛苦的整容一样,注定成为他人的影子。大家赞同哪种教育方式呢,或者自己是从怎样的教育方式中长大的呢?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