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汇贤散
涉汇贤散
关注数: 64
粉丝数: 95
发帖数: 31,095
关注贴吧数: 15
隐藏个人动态的原因以及目的是什么? 请隐藏个人动态的人谈一谈,请没有隐藏个人动态的人猜一猜。 我就是想做个心理学上的社调,木有恶意。。。。。。大家表哆嗦。。。。。。
俺决定彻底解决相对论 思路是这样滴。 根据相对论弄出时光机,然后用时光机把自己送到爱因斯坦的身边弄死他。。。。。。
从逻辑上分析一下飞矢不动悖论产生的原因 飞矢不动悖论是古希腊数学家芝诺(Zeno of Elea)提出的一系列关于运动的不可分性的哲学悖论中的一个。人们通常把这些悖论称为芝诺悖论。[1] 中文名飞矢不动悖论提出者芝诺(Zeno of Elea)时 代古希腊解 释关于运动的不可分性的哲学悖论目录 1 简介 2 理论描述 3 评论 简介编辑芝诺提出,由于箭在其飞行过程中的任何瞬间都有一个暂时的位置,所以它在这个位置上和不动没有什么区别。中国古代的名家惠施也提出过,“飞鸟之景,未尝动也”的类似说法。[1] 理论描述编辑芝诺问他的学生:“一支射出的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那还用说,当然是动的。”“确实是这样,在每个人的眼里它都是动的。可是,这支箭在每一个瞬间里都有它的位置吗?”“有的,老师。”“在这一瞬间里,它占据的空间和它的体积一样吗?”“有确定的位置,又占据着和自身体积一样大小的空间。”“那么,在这一瞬间里,这支箭是动的,还是不动的?”“不动的,老师”“这一瞬间是不动的,那么其他瞬间呢?”“也是不动的,老师”“所以,射出去的箭是不动的?”[1] 评论编辑时空是否可以无限分割芝诺悖论的关键是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时间测度。原来,我们用来测量时间的任何一种“钟”都是依靠一种周期性的过程作标准的。如太阳每天的东升西落,月亮的圆缺变化,一年四季的推移,钟摆的运动等等。人们正是利用它们循环或重复的次数作为时间的测量标准的。飞矢悖论是从时间的可分为出发点的,否则他不会问他的学生箭在某一瞬间处于某于位置是相对静止的.但是他没有意识到时间的连续性,时间的不可分性,也即是时间不可分割;如果时间可分那就有没有时间的瞬间,也就存在所谓的长生不老等情况了;所以箭在某一位置时按时间段(瞬间)来说是一致的,即静止;但是,箭在任何一个位置时,时间是不一样的,比如,一支箭在空中运行了3600秒,从0秒开始计时,每一秒看作一个瞬间,那么我们依照悖论得出,箭在每一秒来说相对我们都是静止,但是箭在任一位置时所处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如在第30秒,和第31秒 等等,虽然按瞬间都是一秒,但是可以看出在不同位置时时间已经发生累积,所以可以看作飞矢的运动可以等同于时间的累积---清空脑袋。按照芝诺的假设箭在每一个时刻都是不动的,而且占有一定的空间。那么在每一个时刻,在每一个空间内都有一个箭,我们能看到的只是某个时间点的箭而已,至于过去的时间里箭到底还在不在那,我们就不知道了(我们都是3维生物,加上时间的话,就相当于活在4维空间里,生活在盒子里的人是很难知道盒子是什么样的,就像我们很难凭感觉觉出地球是圆的一样,就像星星发出来的光让我们看见后我们根本不知道 星光是不是 拐过弯 ,光传播到底是不是直线一样,如果有一个4维生物,活在5维的空间里,那他看那只箭射出去的箭,可能,看起来就是一根线,因为它可以直接穿越时间,看到时间,看到时间的长度,在箭还没射出去之前5维生物就能知道箭怎样走,要落在哪里,就像我们在4维空间中时间的某个点,看到物体在哪里一样,有点难以理解)。打个比方,就像我们看的动画片一样,虽然每一张图片都是静止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动画片里的人物看上去就是动的。这样很简单就可以理解悖论,不需要涉及到什么运动可分不可分,时间可分不可分。悖论,真的有点像文字游戏,混淆了一些概念和维度,有时候在假设中至假设前提而不假设过程。再举个例子,生活中总听到,如果我有了钱我就巴拉巴拉巴拉——如果他真有了钱他就不会那样了;经常听到买彩票的,说如果中了分你一半——反正我是不信的;箭是跟着时间走的,时间停,箭也停,时间走箭也走,不信?你随便拍一张照片就知道了,照片中的那个你,在那个时间点,依旧留在原来的地方。——高文东[1]
【个人观点】民科必须清楚的一个认识上误区 客观事实必须被人所接受-------这是一个重大的认识误区。 关于这一点,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就会入魔。。。。。。至少在精神上会饱受折磨,尤其是自我精神折磨。
俺只看看,不说话
俺来讲一讲关于理论创新的一种科学方法 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哥非常认真地申请了吧主 哥一认真,妹子就崇拜
让你们看看什么是男人? 树树,对不起! 喜欢你,那双眼动人。。。。。。
俺最近是不是水得忒猛咧? 弟兄们没啥意见吧? 如果有,请保留!
一门最前沿的相学 相学是通过观察分析人的形体外貌、精神气质、举止情态等方面的特征来测定,评判人的禀性和命运的民间传统学问。相学家认为相是命运的一种显现形式,人相必然体现着命运。
[科普]汉奸 汉奸 汉奸,原指出卖汉族利益的败类,后引申为背叛中国投敌罪无可赦之人,不只限于汉族。例如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出现了大量为日本人卖命的汉奸伪军。大多情况下泛指背叛中华民族,投靠侵略者,充当其走狗,出卖中国的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败类,也即通敌或叛国的中国人。《辞海》的解释是:“原指汉族的败类,现泛指中华民族中投靠外国侵略者,甘心受其驱使,或引诱外国入侵中国,出卖祖国利益的人”。
妹子该恋爱的时候不恋爱 很容易走上歧途。。。。。。比如打汉奸啥的
关于屡次申请吧主遭拒绝的感言 @@@#!!!!!%%%…………—……——****%¥¥#@!**(###☆——#
你们怎么这么贱? 以前吧,你们一骂人就被封,一解封就开始骂。。。。。。 现在吧,没人管你们鸟,度娘让你们可以扯开了嗓子骂了,结果又不骂了。。。。。。 都什么毛病啊? 赶紧开骂吧,尤其是反民科滴喷子门,不要让民科看扁你们的战斗力!
农民兄弟和那个阿龙怎么不见了? 这里突然显得很冷清。。。。。。。 俺当上吧主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他们找回来
俺为什么极其适合做民科吧的吧主 理由大家自己找,尽量做到自己说服自己。。。。。。如果这都做不到,你说你还能做啥?
又可以申请吧主咧 都有点不耐烦咧
咱反民科有力量 咱反民科有力量! 嘿!咱反民科有力量! 每天每日骂人忙, 嘿!每天每日骂人忙, 骂成了电脑黑客, 盗取了民科密码, 改造得网络变呀变了样! 嘿!发动了同伙轰隆隆地响 举起了键盘响叮当, 捏造了事实好骂人哟, 建立了反民科吧大后方! 嘿!嘿!嘿!嘿! 咱们脸上放红光! 咱们的汗珠往下淌 为什么 为了存在感 为什么 为了存在感 嘿!嘿, 为咱反民科有存在感!
咱们民科有力量!!! 咱们民科有力量! 嘿!咱们民科有力量! 每天每日创新 忙, 嘿!每天每日创新忙, 铲平了物理大厦, 挖掉了数学根基, 改造得科学变呀变了样! 嘿!发动了脑筋轰隆隆地响 注册了ID震四方, 造成了影响好出名哟, 造成了板砖砸大门! 嘿!嘿!嘿!嘿! 咱们脸上放红光! 咱们的汗珠往下淌 为什么 为了求解放 为什么 为了求解放 嘿!嘿, 为咱民科彻底解放!
民科至今没有崛起的根本原因 就是在行动的方针上发生了严重错误。总是希望通过官科掌握的资源来为自己牟利,比如总幻想通过官方的资源让自己出名。。。。。。这是与虎谋皮啊,蠢! 应该发挥民科的自身优势尽量多把妹,最好是把得让官科无妹子可把。。。。。。乃过西后。。。。。。
为什么要选择在帖吧把妹? 因为文字可以看出一个妹子灵魂的纯洁度以及性格。。。。。。几到补给到?
坚决支持“今天开心死了”当民科吧吧主,但 前提是必须为民科吧招来灰常多的妹子!!!
【辟谣】真空氏吧友对我的时空观的误解 我来从数学上给大家讲一下我的时空观。 v=s/t 1、这是物理的根本,因为这是运动学最基本的数学公式,而运动学又是动力学的基础。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t不能为0,否则就没有物理意义。t不能为0的物理意义就是时间是不可能的静止的,也就不可能是连续的。 2、很明显,v是可以为0的(为0时表示静止或者相对静止)。根据1,那么v为0的唯一可能就是s是为0的。所以,空间必然有静止、连续的可能。 3、根据v=s/t,则t=s/v。如果s=0、v=0(以上1、2已经确定了这样的情况的客观性),那么就出现了0/0的不定形式,这恰恰解释了世界为什么如此丰富多采、变化莫测。 其实简单地来说,目前物理理论对“0”是排斥的,因为所有的物理理论对物理实验的“0结果”都是束手无措。 楼主总结我的时空观“时间是客观的,空间是主观的”是对我的观点的误解,造成这样的误解的原因是因为楼主在“存在”这个哲学概念上属于机械的唯物主义----把物质存在当作唯一的客观存在,除此之外都归于主观。 我在《新时空统一理论》(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enku.baidu.com%2Fview%2F439b6c3d580216fc700afd27&urlrefer=f2265614efaa7085ce045a44c242fa0e)中的开篇就重点讲了我对”存在“这个概念的哲学总结-----存在包括绝对存在与相对存在。 ”自然是客观存在。客观存在包括0存在与物质存在。物质存在是0存在之外的相对存在。“也就是说,我的哲学观中根本就没有”不存在“这样的概念,因为”不存在“无法定义!
长征5发射失败会不会是反民科搞的破坏? 我看不是! 元芳,你怎么看?
再次申请吧主
【原创】关于以太 关于以太,个人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思考: 1、数学。抛开所有的物象,以太空间就是平直的三维空间,而以太就是三维空间中的数学点。这其实是一个理论开始的纯数学背静,是绝对的,不与外界发生任何物理作用,其实就是无数个0。在此背景下,任何运动都是以粒子的形式存在的,波不过是粒子群的表现形式。 2、物理。直接从物象的角度出发,以太则成为了物质存在的最小单位,成了1的数学空间中 的填充物并与空间无法分割。在此条件下,任何运动都以波或者说可以用波的运动形式来描述。 这就是目前的以太观的所有的基本内容,而且很难相容。
民科吧野蛮讨论楼 其实这本来是反民科该做的事情。。。 鉴于本吧有意义的口水战和骂战实在太少,特建一个给诸位反民科与广大人民群众辩论和布道的场所。不知道大家是否愿意来试试 规则: 1. 必须针对对方的理论提出无逻辑地、或没有事实依据的问题。 2. 必须无逻辑地、非正面的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或指出对方的无逻辑或非事实上的错误。 3. 全楼禁止不骂人,禁止不高级不低级不各种钓鱼或不黑。无论轻重,发现立删,欢迎举报。 4. 贴中不得出现与学术有关的事情,如非人道主义谴责、非政治问题、非生活祝福等。发现立删,欢迎举报。 5. 水楼不受除不骂人外的其它规则限制。如果水楼歪成了学术讨论楼,则重新按照上述规则进行全楼的审查。 6. 欢迎所有人帮忙删非骂人帖和无关帖。 注意事项: 必须得用比喻、类比的方法进行讨论,因为这往往符合逻辑。 必须岔开对方的问题而言他,对对方提出的问题要非正面回答。不得直接指出对方问题中的问题。 长时间不回复视为认输大家要有耐心哦 最后 请认真遵守上述规则! 请认真遵守上述规则! 请认真遵守上述规则!
耐天晚上在这里相言甚欢的籁个妹子呢? 肿么没见来了?
趁着现在没吧务 开骂吧弟兄们! 别憋着,对身体不好!
既然万用壶可以当夜壶用 那么,谁还会把万用壶做别的用途吗?
【分享】时间的一些特性 讲时间的特性之前先讲一下个人目前关于建立未来理论的一个思路。我们知道相对性原理横贯了牛顿经典(伽里略相对性原理)与相对论(爱因斯坦相对性原理---姑且这么命名),而相对性原理的本质就是一个静止与运动等效的原理或者说静止与运动没有本质区别的一个原理。 相对性原理对应到数学上就是把运动也当作静止来处理的实无穷思想为基础的目前的集合论,于是连续性就成了一种公设并贯穿目前主流数学的理论基础。。。。。。但把运动当静止的处理方法在微观中却遭遇到了与事实不符的尴尬从而催生出了量子这样的概念,而量子概念的出现事实上是潜无穷思想在数学上的崛起,虽然它没有撼动目前主流数学的理论基础,但它却在应用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威力,以至于量子力学成为了目前物理最前言的学科。目前数学中实无穷与潜无穷的思想并存在物理中反映出的现象就是波粒二相性,这其实本质就是实无穷与潜无穷、波与粒在数学和物理上的相互妥协,是一种谁都无法取得绝对理论优势条件下折中选择。 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相对性原理,个人的思路是通过建立一个标准或者经验性的公设来确定怎样判断静止与运动,在此基础上来确定在什么情况下应用实无穷或者潜无穷的数学思想及其数学体系来解决问题。可以看出,个人走的所谓的统一的套路是属于通过对基础层面的整和来达到调和现有理论之间的逻辑矛盾,对现有的各个理论体系不会有颠覆性的破坏。
就说一句公道话 反民科中的女性是受害者,民科要懂得怜惜。
民科的基本修养只有一条 尊重女性!!! 木有这个基本的修养,你丫好意思说你是民科?你只能说你是反民科,几到布!?
方念这FELLOW不厚道 见谁都说介绍柔柔给他做女票。。。。。。应该骟了小方方!
没有吧务的感觉真好 弟兄们,细不细?
科普 医学科普 阳痿病理生理分类及严重程度评估 发表者:韩亮 373人已访问 根据ED病理生理机制可分为6大类: (1)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约占ED患者50%,主要原因有焦虑、抑郁、紧张、夫妻感情不和或配偶缺乏性吸引力、童年不良癖好等。 (2)内分泌性勃起功能障碍:如低促性腺激素性性功能减退症、高促性腺激素性性功能减退症、高泌乳素血症、Klinefelter综合征、睾丸外伤、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3)神经性勃起功能障碍:骶髓发出的副交感神经或躯体神经的损伤可引起部分或完全性勃起功能障碍。此外,某些疾病导致的神经性疾病亦可引发勃起功能障碍,如糖尿病、慢性酒中毒。 (4)动脉性勃起功能障碍:如阴茎海绵体动脉的粥样硬化可使管腔狭窄,前列腺癌根治、骨盆骨折等致阴茎动脉损伤,导致血液灌注压力的降低和血流量的减少。另外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可引起动脉性病变。 (5)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有时尽管阴茎动脉灌注充足,但过度的静脉泄漏也可引起勃起障碍,如白膜缺损、海绵体平滑肌功能异常等。 (6)其他:药物性,通常干扰阴茎勃起中枢神经-内分泌功能或影响局部神经血管调控的药物易诱发勃起功能障碍,如抗高血压药、抗抑郁药、抗胆碱药、雌激素等。 通常将(2)~(5)称为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 2.分度 ED分轻、中、重三度,勃起功能国际问卷(IIEF)表可较客观地量化ED症状。 (1)重度ED:IIEF表积分5~7分。 (2)中度ED:IIEF表积分8~11分。 (3)轻度ED:IIEF表积分12~21分。 (4)无ED:IIEF表积分≥22分。
闲散大湿又布道咧-----时间的一个特性 表废话,自己悟。 过去----静止的; 现在----静止的但有运动趋势; 未来----运动的。
我恨以前的民科吧务 就是因为他们不让在民科吧把妹。。。。。。这TM忒没人性了
哪个不开眼滴混帐把方念申请吧主给拒了!? ***!赖摸多妹子。。。。。。灰了
民科吧现在的资源还是有诱惑力的 哥已申请吧主,万一不幸当选。。。。。。
最近越来越痴迷数学了 这是一个好兆头,因为从形而下慢慢向形而上过渡了。 现在明白牛顿为什么会认为光是粒子了,也明白为什么牛顿必须认为光只能是粒子了。。。。。。因为他是数学家。如果以目前个人的判断标准来说的话,那么牛顿是目前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没有之一。
NM,这么多年都没混成知名民科 WHY?????????????????????????
为什么反民科的越来越棒槌? 几天没来,今天看了下这里的帖子有了这样的疑问。
【大实话】什么是相对论 相对论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关于相对性原理的理论。 什么是相对性原理?概括为一句话就是: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无法区分。 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无法区分(注意这是一个经验常识)是什么意思?概括为一句话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现在清楚反相要面对的根子在哪里了吗?根子就是牛一!!!
凡伟,又一个卧底 哪方面的卧底呢?只要看看他把什么群体坑了就知道了
【理论常识普及】理论的出发点----标准 突然懒得说了,简单的一句话就是: 必须把最基础的概念交代清楚,至少给出定义 。而这个定义一定都是哲学层次的而不是科学技术层次的,不然就不能称之为理论,而最多是一门学科。 如果你建立的只是一门学科,那么跟其它学科之间的争论有什么意义?马和牛打起来了,蹄子和犄角争论各自的优势吗?
羞辱反民科 题目:从运动的角度证明实数集[0,1]为有穷集 证明思路:设动点P从数轴的0点运动到1点的速度不为0,则根据Vp=s/t可推出s不可能为0,于是实数集[0,1]的组成元素必然为线段而不是点,可证实数集[0,1]为有穷集。 结论:从动点P的角度来看实数集[0,1]为有穷集。 这样证明好处:1、交代清楚了自己的逻辑标准; 2、“线由点组成”这个公理没有交代线是由静止点还是动点组成的,这样可以揭露实无穷与潜无穷两 种无限观争论的原因是公理的问题,因为实数集[0,1]都是双方公认的整体有限且构造完成 的集合,但构造的方式不同结论却南辕北辙。况且,实无穷要解释一个问题:无数个0是如何 组成一个有限的线段的?当然,对这个问题我有自己的答案,我就是想看下专家怎么回答这个 问题,也希望看到哪些专门学数学的反民科是怎么回答的。
寂寞 俺发现俺所表达的文字的内容能理解的人越来越少了。。。。。。
【学派擂台】新时空学派宣传贴 目的:从2011年提出《新时空统一理论》到今天有6年的时间了,理论基础思想有了更加成熟的地方。这个帖子就是对这些年思考的一个总结与分享,希望可以为未来提供一个选择。
哥来讲一下∞+1= ∞ 好好听着!
请大家公荐一个反民科进行吊打 不能是妹子!!!
浅谈无穷 主要目的是几何化,因为几何是个人认为最适合研究空间的数学工具。 1、∞X0=1; 2、∞X(1/∞)=1 公式(1)表示的是静止状态下的无穷观,表示集合已经构造完成下的实在的无穷观,也就是实无穷。这里无穷大与无穷小都是实在的数,绝对值最大的数的表示就是∞,绝对值最小的数的表示就是0。数在几何中的对应就是点,没有空间结构。公式(1)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就是“无中生有”,是空间的基本性质----绝对静止、连续性,是判断运动的理论标准。 公式(2)表示的是运动状态下的无穷观,表示构造集合过程中或者对已构造完成的集合进行物理操作时的无穷观,也就是潜无穷。这里的无穷大∞和无穷小1/∞是同时产生的、相互定义的,它们的数表示的数值(不为0),在几何中的最基本对应是两点之间的距离(最基本的元素,也就是线),存在空间结构。公式(2)体现的哲学思想就是”物质绝对运动“的唯物主义思想,是时间的基本性质----绝对运动、离散性,是物质世界最基本的运动标准。
浅谈下无穷 主要目的是几何化,因为几何是个人认为最适合研究空间的数学工具。 1、∞X0=1; 2、∞X(1/∞)=1 公式(1)表示的是静止状态下的无穷观,表示集合已经构造完成下的实在的无穷观,也就是实无穷。这里无穷大与无穷小都是实在的数,绝对值最大的数的表示就是∞,绝对值最小的数的表示就是0。数在几何中的对应就是点,没有空间结构。公式(1)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就是“无中生有”,是空间的基本性质----绝对静止、连续性,是判断运动的理论标准。 公式(2)表示的是运动状态下的无穷观,表示构造集合过程中或者对已构造完成的集合进行物理操作时的无穷观,也就是潜无穷。这里的无穷大∞和无穷小1/∞是同时产生的、相互定义的,它们的数表示的数值(不为0),在几何中的最基本对应是两点之间的距离(最基本的元素,也就是线),存在空间结构。公式(2)体现的哲学思想就是”物质绝对运动“的唯物主义思想,是时间的基本性质----绝对运动、离散性,是物质世界最基本的运动标准。
学生可怜 从理论上说,数学对于相同的符号如果有不同的含义,至少说明它的严谨性是欠缺的。 一个∞两种无限观(而且完全对立),让学生怎么学? 最糟糕的是那些认为学明白的学生,自己沦为笑话还在嘲笑民科。
瞎喊叫是没用滴 __射命丸文 小有美名5 原贴地址:http://tieba.baidu.com/p/4946894830?share=9105&fr=share 该问题已被证伪,过程为: 尺规作图中的尺不能在做直线的时候旋转,因此无法做出CD=AF,第3步无法实现 因楼主无法就原题给出更多有意义的论点,也不能就原有论点提出更多证据,因而可认为楼主的观点已被证伪。(见85L楼中楼) 详细问题与说明可看原贴1L,另原贴 90 82 70 64 47 45 19 楼的说明基本正确可供参考 为避免水贴骗精之嫌,本贴禁讨论禁人身禁机器人,违者直接爆破,讨论请去原贴 以上 ================================================================================== 这个人发的!下面是这个人在他的楼里删的我的回复。 尺规作图中的尺不能在做直线的时候旋转 ================================ 论证你的论点! 有吗? 所以,别一拍脑门就出来个标准并根据这个一通瞎扯。。。。。。连理论的最基本的都不知道,教你还觉得你自己不用学。。。。。。还号称研究问题。。。。。。。你喊叫啥啊?大过年的! 而且号称“尺规作图中的尺不能在做直线的时候旋转”这个是定义不需要论证。。。。。。啥也不懂喊叫什么?
过年咧 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所有来吧里玩过的都一样地祝福!!!
只说事实 这些天一捣乱,今天发现自己《尺规作图三等分角》的文章在百度文库被私有了,也就是谁想看都不行了。 从百度词条“尺规作图三等分角”搜索结果首页置顶方便更多人浏览(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讨论选择)到今天不允许被别人看。。。。。。结果是非常真实的,但真实的背后真实的原因呢? 你猜!我懒得猜!
只有民众信仰神的时候,科学才开始急吼吼地喊叫实事求是了 贱货!
相信神也不相信科学 在神的指引下,我发现了尺规作图三等分角的方法以及找到了无穷公理化的逻辑支持。这个作图方法完全符合尺规作图的定义。要清楚作图公法在逻辑标准的坚持上是底于定义的,所以判断符不符合《尺规作图》的标准是定义不是公理,这是理论常识。 逻辑解释: 一、尺子能不能转?能!原因:因为尺可以在平面内做任意直线。如果不能转,尺无法完成任意直线的作图。 二、尺子只能连接两点---这是解释为什么不能在尺上做刻度的(这两个点必须是平面上的,所以不能是尺子上的)而不是定义。 因为如果是定义,那么尺子就没办法过一点做直线,也不能做任意直线了。还有一种逻辑认为可以把尺子做任意直线转换为任意取两点做直线,但这样的转换与尺子做任意直线的逻辑是不同的,因为任意取两点后做的直线不是任意的。 三、关于有限步骤的。最简单的解释,尺子旋转一定有一个不能为0的转速,那么尺子旋转到所要求的线的位置(这个位置是客观存在的)一定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的而且一定可以达到。在有限的时间对应的一定是有限的步骤,虽然这个有限的时间具体到每一个人来说会不同,也就是说每个人完成的具体的时间和步骤会不同,但这个时间以及对应的步骤都必然是有限的,这一点不违反尺规作图关于“有限步骤要求”的定义。 四、关于精度。“规可以展开已知线段的长度”是定义。如果承认这个定义,那么就承认了规本身就有判断它的两个规针与两个已知点重合还是不重合的功能。那么当规展开已知长度后,规针的两个顶点就是已知的点,它同样可以判断平面上的两个点与它的两个规针重合还是不重合。所以,尺规作图的定义已经在逻辑上确定了尺规作图问题是不考虑精度问题的,就象尺的定义是一条直线,那么就不考虑尺到底直不直这样的问题。 把3、4结合起来去思考,我们要的那条线的位置就可以确定.。 五、关于尺与规同时使用。 1、尺与规同时使用首先不在定义约定的条件限制内,也就是说定义不否定; 2、尺与规同时使用不能等同于在尺上作刻度。理由如下: a、从作图步骤中可以看出没有在尺上作刻度---这是事实。 b、尺上的刻度是固定在尺上的--位置不变且不随着尺作图与否而消失。很显然,尺规同时使用时没有以上刻度的特点。 c、尺规同时使用但功能是不同的。尺在公设上作为一条直线它的作用是与Ox、oY相交得到交点的(这两个交点只有在尺作图时才出现在尺上并且位置是变化的,这与刻度完全不同),而规的作用则是用展开已知的线段来确定两个交点的位置并且规在与尺同时使用时无须固定在尺上(还是不同于刻度的定义)。 判断两个概念是否等同需要这两个概念的定义的内涵与外延完全相符才可以,而不是看结果是否一样。本贴根据十进制、分数、小数的定义构造出了1的几种表达形式,不需要额外的概念来增添逻辑的复杂性。 这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就是在十进位制的定义下如果正好满足进位条件是可以选择不进位的,选择不进位就会出现在低位的9的无限循环,但不影响数的本身的性质。这构造出了一种数的表达形式而且给出了逻辑原因,比现在直接蹦出0.9的无限循环有逻辑支持。 我们只需要修改一下或者说补充一下除法的计算规则,把“余数要小于除数”修改为“余数要不大于除数”就可以了,完全不影响计算结果。 所以: 1、不信神的你们将不会被神爱,不被神爱你们就得不到发现年真理的机会; 2、信神的请你们把这些神指引我发现的真理当成神的福音传播给世人,让信神者更坚信,让不信者开始相信。
转“官科”和“民科”到底在争什么? 虹野:“官科”和“民科”到底在争什么?虹野2016-02-25 22:00:00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时评阅读(10177)评论(9)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 虹野:“官科”和“民科”到底在争什么? 文/虹野 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被填补了。这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发现在国内媒体疯狂流传的时候,一个帖子《5年前节目中他首提引力波,遭嘉宾嘲讽,如今他们都欠他一个道歉》以更快的速度被传播,不少人为帖子主角“诺贝尔郭”叫屈,甚至为如此“打压民间科学研究者”感到愤怒,随之又带来了“官科”和“民科”之争,引力波这个“始作俑者”反而被人忘得一干二净。 说起来孤陋寡闻,正是“诺贝尔郭”这个帖子,才使我了解到原来科研研究者也分“民间”和“官方”两大类。随着时间的发酵,网上以“官科”为代表的群体称“民科”都是一群神经病而把“官科”、“民科”之争推向高潮。连自己啥科都不算的也蠢蠢欲动,想为之发表点看法。 显然,诺贝尔郭热传的主要原因是《非你莫属》中某些专家不由分说地打断与嘲讽引起公众同情造成的。也正是专家们一贯高高在上的姿态结合“引力波”的发现使得公众对科学家群体产生了质疑。这种质疑使得出身高贵、身居高堂的官方科学研究者们的反弹。 “官科”批评“民科”没有受到过正规的科学教育,从而推导出“民科”们没有正规的“科学研究范式”,没有正规的“科学范式”就无法进行科学研究,也就没有办法得到深奥的科学结论。 诚然,这些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科学家的培养通过正规的教育确实事半功倍,但是这也不排除有人能够自学成才。但是我们不得不说的是科学家可以培养出来,科学的发现却从来不是靠培养的,这靠的是想象。 但是令人诧异的是为何“官科”们如此敌视“民科”们?认为“民科”们难以沟通,甚至认为他们都得了“妄想症”。民科是不是得到了妄想症,这个需要医生来判断,我们更好奇的是“官科”和“民科”们是如何交流的。 科学研究确实需要很多基础知识,如哲学、数学等等,但是这些知识不仅仅给研究提供了方便,同时也给交流提供了方便。民间科学研究者们确实在交流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不足以说明他们没有想象力,科学家对想象中的东西“证真”则推进了科学的发展,“证伪”则有助于追本溯源。问题在于“官科”们似乎根本就不给“民科”交流的机会,即便是有所交流,如有观点差异立刻认为其妄想。 这里不难看出官方研究者的学历崇拜和权威霸权心理。学历崇拜不仅仅是“官科”独有,国人似乎皆有之,这里不再多谈。而权威霸权心理则有很多东西可谈,无论是民间研究者还是官方研究者最后都要落脚于科学论证上面,科学论证既包含实证也包含理论证明。但是“民科”和“官科”之间的争执似乎没有涉及到科学论证,大都强调身份、学历、基础,就像《最强大脑》录制中科学家魏坤琳在辩论中说郭敬明像女人一样,对于问题的解决是无济于事的,反而适得其反,反而不如用科学理论对现象进行解释和论证更有说服力。可是“官科”们却偏偏选择了最没有说服力的“权威论证”,从学历和身份上对“民科”进行攻击,言外之意,“我是官科,所以我对”。 在这里也不得不提的是我们科学界自以为傲的“后发优势”,在研究中常常采用不求甚解的“拿来主义”,各种山寨层出不穷,不进行科普谋求公众对其研究的理解,反而习惯权威自居期公众折腰。这种态度在转基因食品社会大辩论和“官科”、“民科”之争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科学权威们表现的却激烈,越说明其心虚,无法让“民科”和公众理解他们的研究。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这和我们科学界长期以来“重应用、轻理论,重论文、轻转化”有关系,缺乏理论研究的科学家自己也未必能把自己的研究系统的、通俗的给公众解释明白。正是这种“掐头去尾留中间”科学研究氛围,造成了官方科学家们自身不硬,同时也和公众距离越来越远。故而“官科”和“民科”的对立,科学家和公众的对立就经常出现了。 最后想说的是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想象和身份、地位并没有太大关系,这次诺贝尔郭的情绪的爆发,与其说是同情心泛滥,反而不如说是公众对科学界情绪的大爆发,与其说是“官科”和“民科”的对立,反倒不如说是“权威论证”和“科学精神”的对立。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hongye_edu进行探讨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