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886173 526886173
关注数: 6 粉丝数: 25 发帖数: 726 关注贴吧数: 33
大家怎样看待《指环王与哲学》这本书呢? 有些人认为“是个故事就能写出一本※※哲学”,这应该是很偏激的一种想法。 个人觉得,《魔戒》中确实有很多值得深入体会的东西,但是它们并不是很艰深的理论,而是很朴实的道理。 中国的大多数读者(包括我)对西方文明的文化背景了解不多。《魔戒》中的很多语言出自《圣经》,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作品增添了神圣超然的氛围。这是中国读者不容易体会得到的。 朴实的道理当然也可以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因为哲学本身也是朴实的科学。《魔戒》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积淀和宗教信仰应该是足以使其在现代浮躁氛围下的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这样说来,《指环王与哲学》这样的书并非无稽之谈,是值得一读的。 这本书我没读完,就已经读过的部分来讲,并不是所有文章都好,有些文章确实有点偏离了原著的核心思想(虽然托尔金认为《魔戒》具有普适性,但也许这样的普适性是有限制的)。 当然,多数文章看过后还是受益匪浅,比如有一篇提到了山姆和咕噜的比较,从中获取关于快乐与幸福的启示,不无道理。 网易公开课上也能找到相关的讲座,那些老师的观点很独到,绝非人云亦云。 一部作品在半个世纪之后仍然能够引发这么多的思考,而且是结合当代世界新变化的思考,这真的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
霍比特人1观影感受 作为一个魔戒迷,我试图从一个非魔戒迷的角度来审视这部电影。毕竟我们不能说每个去电影院看的人都是魔戒迷,在中国,实际情况是大多数都不是,而且根本不知道有原著,不知道托尔金何许人也。 1. 对一个非魔戒迷来说,本片可以让观众看睡着,这一点也不夸张。其实很多人都是出于猎奇心理来看电影的,他们期待的是震撼的视觉效果。但是电影中无论是袋底洞中比尔博思想的转变,还是索林在莫瑞亚的往事回忆,抑或是瑞文戴尔几个长老级人物的会谈……这些情节对于大多数观影者来说都很无聊。我们那个影厅在电影开始半小时左右就有动静了,许多人已经坐不住了…… 2. 对于非魔戒迷来说,这电影看的是云里雾里。有些人甚至魔戒三部曲的电影都没看过就去看霍比特人了,对于这些人,很多情节都是多余的:比如瑞达杰斯特在多尔哥多发现索伦卷土重来的征兆,瑞文戴尔几个长老级人物的谈话等。当然也很少有人知道安格玛是哪里、冈多林就更不用说了…… 3. 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个电影是三部曲,他们以为一部电影故事就讲完了。所以他们觉得结尾简直很荒唐。我看电影时就听到有几个人在电影结束时惊讶地喊:这就没了!?然后还有笑声。 观影过程中我就听到了大家的各种评论(有抽象的有具体的): “这开头没看懂”。 此起彼伏的哈欠声。 中途离场(在电影快结束时,可能是实在耐不住性子了)。 放屁声(某人在电影全程总共放了两个屁,很响)。 笑声(最给人以慰藉的就是这种评论,很多细节确实把观众逗笑了,尤其是咕噜那一段)。 “这电影纯属胡编乱造”。 “这种电影还不如在电脑上看”。 “没意思”。 “甘道夫原来还会点魔法”(在goblin国里甘道夫突然出现时)。 在出声的人里面,大致也就只有这些评论形式了。我也只能叹息,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相似的感受。 彼得杰克逊的一片苦心遭遇到了中国的观众……
关于Orc一词的翻译方法 昨天看到很多吧友吐槽央视中文配音版《指环王》,尤其是对“奥克斯”这一点有很大非议。当时有人提出根据托尔金的原意,“奥克”是比较合适的翻译方法,但是不应把复数形式“s”也音译出来。我比较赞同这位网友的说法。下面给出托尔金著作中的原文: (以下内容出自Guide to the Names in The Lord of the Rings,是托尔金专门为The Lord of the Rings中专有名词的翻译写的建议) Orc. This is supposed to be the Common Speech name of these creatures at that time; it should 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e system be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or the language of translation. It was translated 'goblin' in The Hobbit, except in one place; but this word, and other words of similar sense in other European languages (as far as I know), are not really suitable. The orc in The Lord of the Rings and The Silmarillion, though of course partly made out of traditional features, is not really comparable in supposed origin, functions, and relation to the Elves. In any case orc seemed to me, and seems, in sound a good name for these creatures. It should be retained. It should be spelt ork (so the Dutch translation) in a Germanic language, but I had used the spelling orc in so many places that I have hesitated to change it in the English text, though the adjective is necessarily spelt orkish. The Grey-elven form is orch, plural yrch. I originally took the word from Old English orc . This is supposed not to be connected with modern English orc, ork, a name applied to various sea-beasts of the dolphin order.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中途体系中的Orc一词并不是英文中的词汇,而是中土体系中对“these creatures”的普遍叫法,是一个专有名词; 2. the Hobbit中的“goblin”(现代英文中意为“妖怪”)是“Orc”的一种英文翻译,但是托尔金认为这样的翻译并不理想; 3. 托尔金认为“Orc”一词(在发音上)是对这一种族的很好的称呼,在翻译中应该得以保留。 另外,众所周知,Orc是由精灵演化而来的种族,并不是人兽杂交的产物。 综上所述,鉴于“半兽人”的字面意思是“半兽半人”,容易引起误解,另外也不符合这一种族本身的特性,所以这种翻译方法并不合适。而根据托尔金的原意“In any case orc seemed to me, and seems, in sound a good name for these creatures. It should be retained.”,将Orc一词直接音译成“奥克”应该是比较贴切翻译方法。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