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6886173
526886173
关注数: 6
粉丝数: 25
发帖数: 726
关注贴吧数: 33
知道托尔金的人是不是越来越少了呢? 没有学术界的肯定,再受读者欢迎的作家也会被逐渐淡忘的。真正使那些经典著作传承下来的,不见得都是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多的还是它们不可撼动的文学正典的地位。那些名字很响亮的书,真正读过它们的人有多少呢?但是人们仍然会仰之弥高吧。 对于托尔金这样的作家,没有学术界的认可,任何人借任何理由都可以将其踩在脚下。这种批评如今已经不仅仅来自学术界,很多都是来自写同类作品的作家,也包括一些很普通的读者。 从思想上看,托尔金的书并不浅显,而语言运用的奥妙更是普通读者不易理解的。所以,在崇尚娱乐的现代社会,普通读者往往会认为托尔金的作品情节单薄,叙事乏味。而来自其他方面的评论就更不乏尖锐的抨击。能够看到《魔戒》等作品文学价值的人越来越少:在人们宠爱它们的时代,它们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可,没能立足于经典著作之列;在人们不再青睐它们的今天,它们没有经典的地位以博取人们的尊重。 托尔金的著作,将何去何从?是否就这样听任时间的流逝,淹没在历史的泥沙之下呢? 见本吧没人,稍微感慨一下。。。
我都九级了耶 哈哈
【求问】关于托尔金研究 我知道国内外有一些从事托尔金研究的学者。我想问几个关于托尔金学者的问题。 1. 这个群体有多大?是在扩大还是在缩小? 2. 我知道托尔金研究包含了文学、语言等多个方面。那么托尔金研究通常是归属于哪一类学科呢? 3. 既然托尔金还没有被正统文学接受,那么托尔金研究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如何? 4. 学者们对托尔金的兴趣有多大程度上是来自C. S. 路易斯的影响力? 5. 《魔戒》等作品通常被归类于所谓“奇幻文学”,那么是否也有研究其他的奇幻作家(除了路易斯,比如在指环王吧经常有人拿来和托尔金做比较的J. K. 罗琳和G. R. R. 马丁)的学者呢?和托尔金研究比如何? 这个吧太冷清了,指环王吧那边的气氛太浮躁,所以就把贴发到这里来。这个吧有很多潜水的大神,做托尔金研究的学者也不少,望能不吝赐教。
【求问】为什么世界文学史的教材里找不到托尔金? 各位有在文学史的教材里见到过托尔金吗?本人工科生,这方面了解不多。但是一天随意翻看同学的《世界文学史》,没有找到托尔金。
细雨蒙蒙,凛风微冷。早安,紫金港!
当恶习袭来时,轻轻握拳 克服恶习的好方法。
早安,阳光!
晚安,Prancing Pony!
香港中文大学推荐的书单,《霍比特人》名列其中 《魔戒》可能还是有争议的作品。
大家怎样看待《指环王与哲学》这本书呢? 有些人认为“是个故事就能写出一本※※哲学”,这应该是很偏激的一种想法。 个人觉得,《魔戒》中确实有很多值得深入体会的东西,但是它们并不是很艰深的理论,而是很朴实的道理。 中国的大多数读者(包括我)对西方文明的文化背景了解不多。《魔戒》中的很多语言出自《圣经》,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作品增添了神圣超然的氛围。这是中国读者不容易体会得到的。 朴实的道理当然也可以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因为哲学本身也是朴实的科学。《魔戒》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积淀和宗教信仰应该是足以使其在现代浮躁氛围下的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这样说来,《指环王与哲学》这样的书并非无稽之谈,是值得一读的。 这本书我没读完,就已经读过的部分来讲,并不是所有文章都好,有些文章确实有点偏离了原著的核心思想(虽然托尔金认为《魔戒》具有普适性,但也许这样的普适性是有限制的)。 当然,多数文章看过后还是受益匪浅,比如有一篇提到了山姆和咕噜的比较,从中获取关于快乐与幸福的启示,不无道理。 网易公开课上也能找到相关的讲座,那些老师的观点很独到,绝非人云亦云。 一部作品在半个世纪之后仍然能够引发这么多的思考,而且是结合当代世界新变化的思考,这真的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
【求问】Barrow-wight是怎样被翻译成“古墓尸妖”的? RT
LDS的美丽生活(申精) 练其安是浙江大学工学1150班的学生,他从来不在午夜看电视,因为他曾经经历了这样一件事…… 楼下接着写下去
为什么就是有人和LOTR有仇呢? 刚才那个贴大家都看到了,竟然写了那么长,就是为了说明指环王和霍比特人是垃圾。 能驱使他写那么长的是什么精神力量呢? 大家应该注意到其实那种帖子经常会有人来发,我实在不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对指环王有仇。即使不喜欢,也没必要来指吧大骂一通对吧?
提到the ring,当然会想到Frodo~ 出自American Pie :the Wedding
【惊悚恐怖故事连载1】LDS的美丽生活
【水贴】今天时光网的“电影猜猜猜”来了这样一道题 记得以往大多数题目都是要起码看过电影才答得出来的,这个题也太水了吧……
【主题讨论贴】大家认为《指环王》的主题应该如何理解?
霍比特人1观影感受 作为一个魔戒迷,我试图从一个非魔戒迷的角度来审视这部电影。毕竟我们不能说每个去电影院看的人都是魔戒迷,在中国,实际情况是大多数都不是,而且根本不知道有原著,不知道托尔金何许人也。 1. 对一个非魔戒迷来说,本片可以让观众看睡着,这一点也不夸张。其实很多人都是出于猎奇心理来看电影的,他们期待的是震撼的视觉效果。但是电影中无论是袋底洞中比尔博思想的转变,还是索林在莫瑞亚的往事回忆,抑或是瑞文戴尔几个长老级人物的会谈……这些情节对于大多数观影者来说都很无聊。我们那个影厅在电影开始半小时左右就有动静了,许多人已经坐不住了…… 2. 对于非魔戒迷来说,这电影看的是云里雾里。有些人甚至魔戒三部曲的电影都没看过就去看霍比特人了,对于这些人,很多情节都是多余的:比如瑞达杰斯特在多尔哥多发现索伦卷土重来的征兆,瑞文戴尔几个长老级人物的谈话等。当然也很少有人知道安格玛是哪里、冈多林就更不用说了…… 3. 许多人并不知道这个电影是三部曲,他们以为一部电影故事就讲完了。所以他们觉得结尾简直很荒唐。我看电影时就听到有几个人在电影结束时惊讶地喊:这就没了!?然后还有笑声。 观影过程中我就听到了大家的各种评论(有抽象的有具体的): “这开头没看懂”。 此起彼伏的哈欠声。 中途离场(在电影快结束时,可能是实在耐不住性子了)。 放屁声(某人在电影全程总共放了两个屁,很响)。 笑声(最给人以慰藉的就是这种评论,很多细节确实把观众逗笑了,尤其是咕噜那一段)。 “这电影纯属胡编乱造”。 “这种电影还不如在电脑上看”。 “没意思”。 “甘道夫原来还会点魔法”(在goblin国里甘道夫突然出现时)。 在出声的人里面,大致也就只有这些评论形式了。我也只能叹息,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相似的感受。 彼得杰克逊的一片苦心遭遇到了中国的观众……
霍比特人上映首日,感觉有点惨淡啊~ 早上起床满怀期望打开时光网,结果发现本市唯一一家电影院今天只有两场(西游2D加3D差不多有十多场)。我还以为票会紧张,赶紧跑到电影院买票。影院仍然充斥着西游的氛围,霍比特人只有在角落里的两张不起眼的海报。去买票才发现,我竟然是本市第一个买到霍比特人电影票的人……
关于Orc一词的翻译方法 昨天看到很多吧友吐槽央视中文配音版《指环王》,尤其是对“奥克斯”这一点有很大非议。当时有人提出根据托尔金的原意,“奥克”是比较合适的翻译方法,但是不应把复数形式“s”也音译出来。我比较赞同这位网友的说法。下面给出托尔金著作中的原文: (以下内容出自Guide to the Names in The Lord of the Rings,是托尔金专门为The Lord of the Rings中专有名词的翻译写的建议) Orc. This is supposed to be the Common Speech name of these creatures at that time; it should 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e system be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or the language of translation. It was translated 'goblin' in The Hobbit, except in one place; but this word, and other words of similar sense in other European languages (as far as I know), are not really suitable. The orc in The Lord of the Rings and The Silmarillion, though of course partly made out of traditional features, is not really comparable in supposed origin, functions, and relation to the Elves. In any case orc seemed to me, and seems, in sound a good name for these creatures. It should be retained. It should be spelt ork (so the Dutch translation) in a Germanic language, but I had used the spelling orc in so many places that I have hesitated to change it in the English text, though the adjective is necessarily spelt orkish. The Grey-elven form is orch, plural yrch. I originally took the word from Old English orc . This is supposed not to be connected with modern English orc, ork, a name applied to various sea-beasts of the dolphin order.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中途体系中的Orc一词并不是英文中的词汇,而是中土体系中对“these creatures”的普遍叫法,是一个专有名词; 2. the Hobbit中的“goblin”(现代英文中意为“妖怪”)是“Orc”的一种英文翻译,但是托尔金认为这样的翻译并不理想; 3. 托尔金认为“Orc”一词(在发音上)是对这一种族的很好的称呼,在翻译中应该得以保留。 另外,众所周知,Orc是由精灵演化而来的种族,并不是人兽杂交的产物。 综上所述,鉴于“半兽人”的字面意思是“半兽半人”,容易引起误解,另外也不符合这一种族本身的特性,所以这种翻译方法并不合适。而根据托尔金的原意“In any case orc seemed to me, and seems, in sound a good name for these creatures. It should be retained.”,将Orc一词直接音译成“奥克”应该是比较贴切翻译方法。
关于《指环王》的两个外传……有人看过没? 1. the Hunt for Gollum2. the Birth of Hope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