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要有理 话要有理
我是一只猫,品三国,学谋略的猫
关注数: 30 粉丝数: 59 发帖数: 2,380 关注贴吧数: 15
【孙子兵法】军争篇 第七 1.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2.故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军将,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3.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4.《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5.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6.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孙子兵法】虚实篇 第六  1.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2.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3.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4.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5.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之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6.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7.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孙子兵法】谋攻篇 第三 1.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2.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贲温,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3.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4.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5.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6.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三国志10九问!!!!!!!!! 1.为什么陈情里面,商人投资兵粮或资金,没有任何抵押,失败后就轻描淡写地一句,“要责备的话也不应该是我吧?”,然后不受任何惩罚地潇洒而去?这种赢的几率只有33%,还不如赌博的2B事情,君主或太守不上当的话还有扣名声? 2.为什么在武将里找个智力或武力上80的那么难,但商人或盗贼就轻松加小意地超过了80?难道在古代还是有那么多**,放着好好的公务员不敢,偏偏抢着干排名士农工商末尾的商人,或打家劫舍的盗贼? 3.为什么这里面义兄弟这种基情,比父子情,夫妻情,亲兄弟情深多了? 4.为什么武将选何玉凤结婚,而拒绝白小青,或崔莺莺的话。生的儿子可以继续找白小青或崔莺莺。孙子可以继续选别的被爷爷和儿子拒绝过的?这难道是砖家说的隔代婚姻???? 5,为什么那么小的船,却能容得下10000象兵?(按每头成年大象5吨计的话,小船至少要承载5万吨重量。难道三国时候就能造出万吨巨轮?) 6,为什么这里面的武将都修炼了比刀枪不入之法更厉害的技能?水淹不死,火烧不死,偷袭不死,单挑不死,瘟疫不死,雷也劈不死???有这么牛逼的护身术,为什么不武装全军??? 7,为什么大地图中,和别的武将聊一次天,他们就消失地无影无踪了?钻天了?遁地了?还是隐身了? 8.为什么孩子总是在回到所在城市的那天出生?即便晚一年回来,孩子还是在武将回到自宅所在城市的那天出生?为什么光荣毫不考虑孩子他妈能不能憋得住?? 9.为什么这里面的武将,都那么有钱?周游全国,不要钱;走到哪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房子;不管能力多差的,都有自己的坐骑。说白了,哪怕是六一居士,也是有房有车的。 你说大家都这么有钱,还打个屁仗啊????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