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植物 不喜欢植物
关注数: 7 粉丝数: 12 发帖数: 925 关注贴吧数: 4
沉浸两小时,三五段,你会找到相声的原点。 刚刚连续听了些南开国乐相声社的节目,忽有一种回归坐标本位的感受,就此感慨一番。 近一两年来,相声界硝烟弥漫,一度觉得可能自己以后不再会像以前那样单纯地关注相声了。该从相声里获得的营养,已经在几年前吸收到头了。相声给予我精神提升的那种感觉逐渐远去。观众随从业者卷入名利的纷争漩涡,离舒服的那种相声却远了。 前一阵在喜马拉雅上听了大逗相声的一些新作,有锐意。让我相信相声市场会有不断的后劲。前两天李寅飞在微博上发了正体手写的几页纸,这种书法功底让我佩服他的国学底蕴够厚。他搭档叶鹏的家传戏曲功底也是稳稳的。 武启深在英语能力突破后,又返回了传统节目,有一番学贯中西的思想自由。底子稳、思想新、风气正, 未来可期。 由于近年来听相声要花钱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我听商业团体的免费相声有微微的负罪感,所以不敢听得太深。天津三辈人几十年白听电匣子相声的习惯不是轻易能去掉的。商业团体以外,又找到了南开国乐这一批优秀的作品。脱离了名利的纷争,更让我感受到纯粹的民间艺术。我有段时间认为,我喜欢的相声,是八十年代那批作者和演员传递出的能量。时过境迁,那批人退了,相声也就变了。但是从国乐这里,我找回了最质朴的那种舒适。好比知道身体是否舒服人是多的,懂得医学指标的人是少的。近年相声圈流出了一些本不该流入观众中概念,从某种程度扰乱了听相声的纯粹感。各人接触相声的起点不同,有的人习惯把起点当原点。我有幸把原点定在天津的相声氛围。类似溥仪看文物那样,什么是假的?跟我家那些东西感觉不一样的就是假的。直接站在终点的人,有可能并不知道那些徒步而行者的心境。或者难听点说,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我听了俩小时南开国乐的相声,觉得有必要发个声。无论是听相声多久的人,现在对相声是什么样的感受,踏下心来听两小时南开国乐的相声,四五段节目。想必会有一种坐标归零的矫正感。也许会像有的洋人第一次吃中餐的反应,一顿饭就能颠覆他过去几十年的审美观。 南开国乐的相声在哔哩哔哩有按场次整理好的节目列表。这几年零星听着国乐的,直到这两天我才意识到这种小气候的珍贵。具体哪些演员、节目、包袱好,我不提。现在相声观众缺的不是几个好果子,而是一个生机盎然的果园。作为观众,我更看中好土壤、好氛围,而不是所谓最好的那几个尖儿。他们演员的水平有高低,但欣赏相声注重的不该是盯着哪个拔尖。丰富幽默的范围,是对观众更重要的事情。随便找三五段,能得出一个较为平均的相声体验原点,这是珍贵的欣赏经验。我想让各位沉浸的是那种来自百姓的定位,想民众所想,说百姓所说。 从大逗和国乐这两支高学历相声队伍的共同点来看,似乎好相声和相声副业不矛盾。我以前就一直纳闷,那些说相声的、唱歌的、拍电视的,所有节目都在那,他们其他大部分时间做什么工作。尤其说相声的更没有经济地位。现在看来,相声也许就是适合作为一个副业,在最有精力、表达意愿的年纪出出好作品,然后就回归本业。把这种会说话、思维活跃、气质向上的精神贯穿在主业和生活中。这也是我钟意相声的一个主因。说学逗唱四门,学逗唱是舞台特有的,幽默的说和想,是普通人能从相声获益的最主要来源。 值得欣慰的是,这些源于百姓正常需求的艺术,始终都在。人性不变,好节目就会存在。被埋没、被稀释、被压制,希望这些都是暂时的现象。即便外界战火纷飞,只要个人愿意,就可以躲在这些个小安全屋里自洽。 —————————— 沉浸两小时,三五段,你会找到相声的原点。
问下4.4版打究级联盟的队伍 先讨论一下究联外常刷的地方,刷钱、刷等级、刷糖。 刷钱,瑟琳娜应该是效率最高的,就是有些无聊。如果有幸出了背包数果数量问号,就趁机大买特买吧。 刷等级前,先生蛋或刷定点神兽性格、暮水练满努力。 刷等级,野怪方面,大吾山洞口多有70+级地系的,大吾别墅前多有80+级草系的。话说打了很久4.4才知道大吾别墅能直接飞过去,还有海岛、南部小岛。忘了哪个究级洞见到过100级野怪,不知是否可行。训练师方面,虽然100级的很多,但弱怪上前线蹭经验效率低,不知有没有好办法。 刷糖,在橙华森林南口左走,胜利一次5颗。可以花光钱故意输后半场。一只原始古拉顿(火打前半场、地斗打后半场),一只炮灰(可以带4.4学习装置、幸福蛋蹭点经验)。 其他地方不知哪里有有价值的刷点。 好,说回主题。打究级联盟的队伍几经更改,我想求一个稳定、少药、快速的队伍。 因为开门镀uv的关系,需要留一个刷v或者充当随意开门的炮灰。这个带上金币,作为给主力回复时用。 由于禁止一些状态以及快过的目的,以换属性快攻为主要风格。 剩下5个主力中,固定3个,可以覆盖大部分。括号表示可替换。 原始海皇牙,水电冰、冥想。速度特攻。 原始古拉顿,火地草(斗)。双刀。 沙奈朵(M),月亮之力、吸取之吻、(鬼、辅助力量),速度特攻。 还有两个可替换名额。 方案A: 幸福蛋(金币),冰、生蛋,HP。专门对付小茂化石翼龙M自伤袭击。平时生蛋充当小药。 鬼宙斯,制裁、鬼毒、(冥想),速度特攻。用来补打小茂胡地、米可利乐天河童、卡露乃沙奈朵M。 这个位置也用过草钢,5v0速,钢恶。补胡地、沙奈朵M。不知鬼宙斯换成某钢虫怎么。 方案B,走接力路线。把A的一个换成接力双尾怪猴: 双尾怪猴,金币,接力、诡计,速度生存。除了注意个别不适合接力开局的,都可接力队长开局。 相对方案A,B的优点是开局稳定队长接力、稳定金币。缺点是接力和被接力者都会受伤,需要大量药剂。 相对方案B,A的优点是主动针对性强。缺点是要安排并记住8个开局的队首。 这个配置遇到的几个盲点有:米可利乐天河童、小茂化石翼龙M等。 5主力最稳定、少药、快速、无脑的队伍,不知各位的配置如何?
天津快板热度渐升 近一两个月B站上的天津快板形式的视频多了起来。模式大概是某主题剪辑的视频,加上快板伴奏的背景音自编自唱。开始是少数天津作者在坚持做系列节目,是后来一些更广范围的作者。值得欣喜,也有些不足。 看到的问题有4,按重要性排列: 1.完全不合辙。可能是一些新人太新了,完全没有押韵的概念。没有那种快板、快书是不合辙的,这违背了快板的根本。省哪道工序也不能省这道。这引出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原来的外行群众接触到传统艺术,有多大的自主权。比如原来看演唱会的女子把演唱会的规矩带到了相声园子,她们是不是至少应该做到不刨活、不接下茬。还有,伤害性传播和封闭式研磨,哪个功大于过? 2.脏话。民间艺人是同时有才能、精力、自主权的。希望能把审美的底线提高,脏话并不是笑点和关注点所在。从没见过哪个调查说,脏恶语言能提高受众人数。不敢动辄让他们按艺术的方向去做,至少审美的大方向找准。 3.天津话不标准。天津话没有生长环境很难学地道,包括一些曲艺、喜剧工作者都不合格。外地人可以考虑做数快板、来宝等普通话的形式。 4.赶板过多。比较末节的问题了。一段快板节目赶板的比例应控制在一定量以下。有些句子稍微增、减数字完全可以合乎节律,其实只是检查一两遍的工作量。 应该鼓励民间文娱带动传统曲艺的发展,感谢他们的活力。但是拿起传统或不熟悉的艺术门类,还是要基本了解一下它的本源。现在这个传媒发达的环境下,传统艺术由新潮渠道被了解、捧热的概率大于传统的乡土、家传渠道。老派从业者在遇到被动升温的利好的同时,也要主动指导基本的正确方向防止走偏,并兼收新人在艺术上创新的部分。
谈谈知乎上《东方卫视极限挑战5》第2期的差评 谈谈知乎上《东方卫视极限挑战5》第2期的差评 5月21号左右,知乎这个问题下过千的回答,可以说是一边倒的差评。第一反应,这不正是大众对于文艺节目质量下降的正常反应吗。把其中的批评对象替换成三俗相声,留言观众替换成(老?)相声观众,多么顺畅。这种正常的反应,在这几年的相声圈里倒显得不正常。我没看这节目,仅从留言中零散想到以下几点,抛砖引玉。 1.观众的数量大于控评量,形成了压倒之势。至少在这几天的知乎平台上,看到的是这样的。几乎见不到制作团队和疑似其雇佣的宣传员的辩解。更不要说是十几年一贯的狡辩,“我的质量不差,不看拉倒”。即使现在花钱买好评也来不及了。应该看到一个现实,专业的电视和网络节目的宣传力度是最大的。要想获得大量的观众群体,这是必争的媒介。但是相声舞台过大,对相声是不是一条正确之路呢。很多相声从业者是有另外工作的,这也注定不会把精力再分散到到宣传上。这几年,从第二班、品欢、青曲社、大逗、新势力等年轻相声团体的现场观众反应来看,他们用好作品维护住了一批这类的年轻观众。但从人数、覆盖面、传播力上,还是不足以形成一个足够强的势。 2.最主体的观众是二十多岁,有闲有钱有表达欲。十八岁以下的年轻人很大一部分被高考压着。三十以后又多受事业家庭为重心。二十二三到二十七八是既有工资又没压力的年龄段,有在网上讨公道的心和力。配合消费鄙视链,娱乐圈又以这个年龄段的女性为首要逐利目标。这批观众无论是接受了好东西还是差东西,声讨与守护的力量都是最强的。上面提到了那些年轻的相声团体,都有能力留住一批这样的观众。但正常观众基数产生的正常声援力量,还难以和钱买的评价抗衡。 3.扶正祛邪。好节目积累了四季,且传播力和这季不相上下。观众吸收了足够的营养,处于健康状态,所以对不健康的信号更敏感。正如从小听遍了各个年代好相声的观众,对于近几年的三俗三尸相声的本能厌恶,这还要讲什么道理吗?然而,的确有那么一批年轻观众,比如说生长在非相声繁荣区(除津京的大部分地区),刚刚上大学脱离牢笼,小鸭子第一眼看见谁就认准谁是妈。这类观众一开始吃的就是馊饭,免疫力差,碰到好吃的反而不适。 4. 观众见证了历史。这个节目的前四季,时间跨度并不长,涉及人员不多,信息量有限。这就大幅减少了谎言的生存空间。不像相声圈那么多历史遗留问题有机可乘。另外大批观众始终处于上面说的那个黄金年龄段以内,所以颠倒黑白的手段不好使。否则就会出现:老人跟你说那是窑调,你说那是被埋没的民族瑰宝。 5. 七的记忆容量。流传很久的一个学说,普通人记忆的模块最多是七个,再多就是负担。娱乐更不能搞的太复杂。六名常驻嘉宾和一个导演,这稳定的七人形成了稳定的印象和丰富的关系。而一场相声大会,七对演员太多观众记不住,七个演员又不够一场的人数。所以小剧场相声大会容易存在一批始终不被观众记住的演员。 6. 文艺服从于资本,导致质量下降,是会被观众釜底抽薪的。这个导演也是《欢乐喜剧人》1~5的导演。在第5季,张云雷的表现和得分不符,导致了普通观众从文艺的角度提出抗议。这类帖子乃至置顶帖,在欢乐喜剧人吧至今还在。文艺上的错,从文艺上予以批评是最根本的途径。而这次的东挑差评,是在另一个平台上的同性质的再现。“资本无敌,有钱大三辈儿”的顺风,也是会转变的。再如蔡徐坤在B站上被恶搞,同样体现观众压倒资本。现代舞这形式,非专业观众也能看出好赖。一旦形成嘲讽之势,他背后的资本至少在B站难以翻盘。希望这原本正常的反应,能在各个文艺领域成为常态。 7. 知乎上对这期节目之差的原因,仇恨值大多落在导演、女嘉宾、抄袭上。我提出一点特别的,原本的六人团队,不管中间经历了什么,事实上这期被德云社占了2.5个席位。导演,你要是被德云社绑架了,就捣捣眼。
重听《蜂麻燕雀》想起傻根家事 当时听到傻根家事时,第一反映这不是普通的出轨事件。似乎以前听到的故事中涉及婚变情节的很多,但像马宋这样恶劣的一时没想起来。比如拿武大郎的遭遇比较,潘西门实在是单纯的人。后想起《蜂麻燕雀》中的骗局情节比较接近。一伙骗子以意外美满的婚事为诱饵,从一开始就把被害人培养成摇钱树而伺机杀之。没背景、能力不全面的被害人意外获得了娇妻、地位、财力,而他并没有足够的能力负载这些天降的福气,竟然全盘接受。这伙骗子,或者说骗子兼杀手的犯罪分子,牢牢控制了被害人的家庭和事业。在外人看来,老爷是一家之主,可老爷的行动完全被控制了。罪犯们没有明确的职业,可是他们却对理财、商业、社会活动特别在行。罪犯自己一般不当众露面,但在关键时刻露面就不一般。这伙骗子自始至终都只把团伙内部的人当作自己人,从不把被害人放在眼里,甚至视其为自己养的可以先取卵再杀掉的鸡。然而在外人看来被害人来自底层却能获得这些和他不相称的福气,是励志楷模。被害人从来都没有获得真情,所以这不能称之为婚变。罪犯们试图用意外事故的假相杀死被害人,而他的死是很值钱的。和群众的风言风语相比,全须全尾地活着才是值得庆幸的,他们不明白他的对手是杀手。 还有更接近马宋恶行的故事,请告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