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XWº
evq0413
关注数: 0
粉丝数: 7
发帖数: 2,248
关注贴吧数: 0
有人知道国际乒联对归化运动员的限制么?求科普 我翻ittf官网的手册,大概翻译是这样:已获得新国籍并希望代表新国籍对应协会的球员,应通过新协会在国际乒联注册。从国际乒联球员注册之日起,或从球员获得新国籍之日起,以较早者为准。在下列情况下,该球员不得代表新协会:若球员注册时未满15岁,则注册之日起3年;若球员从未代表其他协会,则注册之日起1年; 如球员未满18岁,但注册时已满15岁,则自注册起计5年;如球员未满21岁,但注册时已满13岁,则自注册之日起计7年;若球员注册时已满21岁,则自注册之日起9年。 但我记得还有说,韩莹是等了七年,去年才能打世锦赛,这又是什么说法呀?我找到的这段是不全么?
有人知道小山智丽的故事么 有人知道小山智丽的故事么,想了解下大家对国乒海外乒团都怎么看
【小王】2021-闲聊-新一年开启新的碎碎念 想了想,2022年还是开一个新帖吧,因为感觉自己状态不一样了 喜欢当然是一直喜欢啊,只是跟20年时候的那种喜欢不一样 说不上什么理由, 可能吧,确实是一个艺人他越虐,粉丝就越上心,但像小毛这样,我感觉现在除了疫情这样的不可控因素,都还挺顺利的诶 或许需要什么心心念念的东西么,三专出来之前是三专,现在好像没有了,演唱会算一个小小的吧,但是我去不了,就,其实也不那么操心 我以前看别人说,她追偶像好像有一个规律,那就是当她觉得她追的人不再需要她了,她就会换一个人。我觉得我是不一样的,小毛需要歌迷,不是需要我,如果真的有粉丝是被特别需要的,那应该是甜果那样的 又有人说,xxx的粉丝怎么都跑光了,底下有人评论,是粉丝们都长大了。从18年到现在,其实真的蛮久了,也该长大了。可是又感觉自己不是长大,而是现在的我好像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了 想不到什么理由,真要说似乎又能说出很多话来 不管怎样 新一年,依然喜欢毛不易,祝大家新年快乐! ——这里是小h的碎碎念
论教练对运动员的重要性,来看看军神回答 今天逛知乎看到的问题,没想到还有军神的回答。 事实证明,教练对运动员而言就是很重要,而且重要性常常被低估。所以真的很讨厌那种因为内部权力斗争而就浪费运动员天赋的事情,刘国梁,该给教练的运动员就赶紧好吗? 为什么顶尖运动员也需要教练? - 吕小军的回答 - 知乎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zhihu.com%2Fquestion%2F21161654%2Fanswer%2F2291485954&urlrefer=13e8042087c589e155cfd3bdde951d7c 2012年伦敦奥运会,挺完204公斤确定拿金后,我死死把于导抓着冲台下大吼“这是我教练!!!”那会唯一的念头,就想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他,知道他是谁。 大伙在电视上看到运动员跟教练拥抱啊举高啊,是会有点疯狂,但确实控制不了。因为什么呢,他是成就你的人。差不多是最重要的那一个。 这么说吧,技术实现教练不一定比得上运动员,但他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极少极少真正懂你的人,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实话越往后走,最难的部分反倒不在训练,而是保持专注力。都是普通人,会被很多事情困扰,技术、体力、年龄、伤病、家庭,还有已经取得的成绩。 老说上场就是跟自己比,也这意思。心不稳,练再多都没用。 教练就是那个一直在旁边看着你,在前面拉着你,把你拽回正轨上的人。就我和于导搭档的这些年吧,关系还挺复杂,师傅、朋友、家长、人生导师,都有。 师傅,是做教练的基础内容。我理解吧,有时更像个对手。怎么说呢,得把你挖透了,看破了,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能最快提升啊。我是2003年进的国家队,2009年2月底才开始跟着于导。8个月后,拿了世锦赛冠军。 这是我的第一个世界冠军。那之后,才开始敢想着去冲奥运金牌的。可以说,现在我弱点是哪,极限在哪,恐惧什么,他全门清。当然,除了我,他还得花很多精力去抠竞争者的技术点,最新的训练方法,要照顾很多事。 光整技术远远不够,还得抓心理。这茬说起来有点玄乎,说俩幕后的事儿吧。我人比较内向,劲儿都在里头憋着。于导很了解这点,所以有时训练看哪把差点儿意思,他也不正儿八经走你旁边认真说道,就慢悠悠飘一句:“没有高度啊,铃不往上走啊。”语气漫不经心,但就能扎实地给人敲一鼓,大家能懂我意思嘛? 再有,重大赛场上教练间的心理战编排,至关重要。有些神来之笔,是奠定战果的关键。 东奥决赛挺举,我开把197公斤。按常规是5公斤加把,但意大利选手第一把结束后我俩差距只有2公斤,咬太紧了。于导很干脆地破了例,开205公斤,瞬间压力全搁对方身上了。小伙子二把顶着开了203公斤,没举好。之后,我们才把重量改到204公斤,把优势稳在了极难超越的9公斤。 说东奥还想起个事儿。刚知道延迟那会,下了训练于导经常找我喝茶(真喝茶),两男人坐一块聊孩子,说家庭,海阔天空地侃。起先还迷糊,后来琢磨明白了,他是专门给我卸思想负担来了。 搭档快13年了,一路走来的艰难都是他陪着。他叫于杰,由衷感恩。 另外想借这个地儿,向举重队所有站在背后默默付出的教练组员们说一句谢谢。新的一年,我想跟大家伙一起走得更远。 我是吕小军,一个热爱举重的中国人。
【小王】一些关于阿毛的心绪(碎碎念) 我大概是个很奇怪的人吧,很冷漠,对以前的那些朋友和同学,散了就是散了,淡了就是淡了,并没有想去维护一段关系和一段感情的心思。 难得的是我的朋友们说,我对阿毛的喜欢——很“坚贞”,不知道,其实也就一年多不到两年的时间吧,不长啊。可能是我对他的喜欢浓度太高,太显而易见吧。 我很少有很长久地喜欢一样事物的经历,更不用说是喜欢一个人。 我的喜欢里,大概最长久的就是《哑舍》系列了吧,从一到五再到零我都有很认真的追,番外也看了,甚至出于对作者的喜爱还去买了作者其他的书。后来是怎么就淡了呢,不知道,可能是因为学业很忙,又好像是我读最新的一本的时候找不到最初的那种欣喜雀跃了。 对阿毛的喜欢,是今生第一次,对一个人这样发自内心的喜欢。 不知道这种喜欢到什么时候会淡,因为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幼稚浅薄。 看到有户户说,户户们都是被他感动过或者鼓励过的人。是啊,我就是其中之一。 开这个贴就是个记录吧,应该会挺无聊。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