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朱偷了我的心 阿朱偷了我的心
关注数: 0 粉丝数: 4 发帖数: 343 关注贴吧数: 1
『涛涛不绝』【转贴】<问君能有几多愁> "钻历史空子"有何不可? 由吴奇隆、刘涛、黄文豪、潘虹主演的39集大型古装剧《问君能有几多愁》,自从5月1日在央视一套上午开播后,李煜、赵匡胤、大周后之间的悲情三角恋引起观众热议。《问》剧编剧巧妙地钻了历史的空子,在历史的字里行间合理杜撰人物感情,再加上李煜悲情的词句,留给后人无限遐想的空间。爱情:尊重历史杜撰爱情《问君能有几多愁》中,最值得玩味的就是历史名人间的感情处理。纵观近期热播的一些历史剧,无论是号称历史正剧的《秦始皇》,还是尤小刚“秘史”系列之四的《康熙秘史》,都因剧中的情爱纠葛太多,与其历史剧的定位有些不登对。 相比之下,以讲述感情为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对于赵匡胤、李煜、大周后娥皇之间的三角恋杜撰得更离谱。但看完全剧,却无人拿此做文章,观众反倒对李煜与大周后娥皇、小周后家敏、窅娘以及赵匡胤与娥皇之间的几段爱情津津乐道。可见该剧在基本史实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对于爱情戏剧性的杜撰是成功的,电视剧本来就不可能还原真实的历史,于是编剧就在“其人确有,其情却不详”的历史记载中钻了空子。 人物:充满戏味的人物命运 在一部以历史名人为主的古装剧中,爱情毕竟是穿插在历史事件中的第二主线。《问君能有几多愁》讲的主要还是五代十国时期赵匡胤创立大宋王朝和李后主亡国的历史故事,很多观众认为它比单纯的历史言情剧又高明一些,在对赵匡胤与李煜这两个历史名人的塑造上也比较成功。编剧巧妙地将两人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一个是乱世造英雄,凭着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从一个流浪剑客成为一国之主;一个是帝王家子孙,不曾想过当君主,无奈命运却将国家大任交托于他,终因无政治抱负而亡国。这两种构成鲜明对比的历史人物命运本身就充满戏味,一旦融入戏剧成分,更是十分令人唏嘘和玩味。究竟谁兴、谁亡,谁胜、谁败?谁在历史长河中长存?不免令人作一深沉的感叹。对比 《贞观》vs《问君》:不伦不类vs火候刚好 大凡央视播出的历史剧总要被人拿出来挑刺,然而在情感方面戏说成分极浓的《问君能有几多愁》却并很少有人从历史的角度批评它,原因是它一开始就没有打着“历史剧”的名号,在宣传稿上用的仅是“古装大戏”,因此人们看的时候,就没有把它当正儿八经的历史剧来看。 相比之下,《贞观长歌》却被观众诟病不断。说它是正剧,却被挑出太多史实上的毛病,不光在许多历史细节的推敲上,就连服装、场景的设置上也不够严谨;说它是戏说,它还是以真实历史事件为主要叙述对象,这种内容和风格上的“不伦不类”,必定会让观众看得恼火。 新闻延伸 正剧太正戏说太闹:历史剧要讨巧折中 2003年,尤小刚导演凭《孝庄秘史》开创了历史剧新品种———“秘史”系列后,随着观众对于历史正剧越来越苛刻的挑剔眼光和戏说剧,这种介于正剧和戏说剧之间的历史剧越来越得到观众的喜爱和认可。《问》剧在对历史人物感情的创作上,实在与著名导演尤小刚“秘史”系列的创作原则有异曲同工之处。当代人谁也不知道几千年前的历史真面目究竟如何,从历史人物的大事轨迹,这种将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虚构不着痕迹结合起来的方式,在如今正剧太正,戏说剧太胡闹的历史剧市场中值得编导们借鉴。
『涛涛不绝』【转贴】看《问君能有几多愁》-浅谈李煜与三位红颜( 转天涯论坛作者:moonlight024看《问君能有几多愁》-浅谈李煜与三位红颜(1)既然此戏是以感情为述说主轴,这之中又应是以李煜为主,且两位男主角中当属李煜的感情发展较为复杂,所以我想来说说李煜与大、小周后及窅娘之间情感之我见,说李煜对她们的爱情友情,也说她们对李煜的感情。这次我要抛开历史,只从戏里所看所感来说。     李煜与娥皇(大周后)       李煜初见娥皇于池畔,他不想去参加那个名为春宴实为选妻会的宴会,而想能躲多久就躲多久地先到别处晃;她是不想象个货品似地被人挑来拣去,所以从春宴会场溜了出来。我想,李煜初见时虽是惊艳于娥皇的美,但令他挑起情弦的,却是娥皇不想做货品的话,那里面的含意,正是李煜喜欢的「自由」。接下来李煜带她去音律坊,两人一弹琴一奏琵琶,那么地自然契合,李煜便情迷了,因为他遇到了他生命中的知音。如他父皇所言,知音难求,能得知音为伴,是上天的恩赐。他不是一见钟情于娥皇的美,若只是好于美色,他母后要他看画先行挑人以在心里有个底时,他也不会略美人而一而再地专心于纸质和画功,气得母后都想骂他了。       李煜爱娥皇的聪慧、体贴以及音乐舞蹈上的才艺,他们有共同的嗜好兴趣,且皆造诣菲浅,文能透心以交,音能琴瑟和鸣,娥皇又端庄娴淑、成熟细心、风情万种,在李煜的感觉里,他们确是人们所说天造地设的一对。他爱她的一切,全心全意地爱着她,他呵护她、疼惜她,所以誓言不让她受相思之苦,送花、写词、谱曲,温柔多情,巧绕心思地讨好她;他也依赖她、信赖她,所以他把烦恼快乐全一股脑儿向她说,娥皇也给了他想要的——高兴时一同纵情欢笑;他倾诉烦恼时,她给他安慰、给他支持打气;他在母后面前说若能以奉宋为正朔换来和平也不是那么严重的事,她立即补明他出于仁心的心意。他认为他们红袖共读、心灵相通,他认为他们在各方面都是那么地契合,心是那么地紧贴,得妻若此,夫复何求?       记得成亲当晚他对她说的誓言吗?「愿香灯翠屏长伴妆侧,你我二人共享画眉之乐,白头到老。」如果没有那方绣帕来揭开娥皇与赵匡胤互不相忘的旧情,没有看到娥皇为另一个男人流的泪,他不会心痛得那般脆弱,让家敏闯入他心里,他们会永远是那一双两好的良缘美眷,誓言不会变了样。       可即便多了家敏,即使李煜两个都要,若问在他心里熟重熟轻?娥皇仍是较重的,她拥有他最深最沉的爱。这可从李煜对家敏的话中感觉到:「我不会放弃娥皇,但也不会放弃你。」这话是对家敏说的,却是把娥皇放在前面。还有娥皇出殡,他在诔词中自称鳏夫,更欲披麻戴孝扶柩,都是证明。若不是娥皇要李煜答应她好好活下去,李煜也许会哀痛得殉情,我认为娥皇了解李煜会如此做(李煜那种性子一犯起就不会去想到他还有母亲、儿子和家敏要照顾了),所以才要他好好地活着,因为,李煜会听她的话的。       初恋是最美的,所以不管结果是合是分,总是令人难忘。娥皇对赵匡胤是初恋,又是被迫分开,他们这段情有甜有涩,所以她忘不了。而且她还不时可以听到赵的消息,知道自己当初没有看错人,所以她更忘不了了。赵匡胤说得对:「因为无法挽回,所以念念不忘。」他们两人皆是如此,所以在娥皇还未爱上李煜时,面对李煜对她无保留的爱,她会觉得有愧,所以她会在李煜表示对窅娘的欣赏时,要他收了窅娘,因为她已知道窅娘喜欢李煜,她没给李煜的爱,她希望能由窅娘补给他,她不会对窅娘吃醋,她只希望能分分李煜的心,减少她自己心里的愧疚。       尽管娥皇对李煜由最初的一直拿他的弱项和赵的强项比,到渐渐对他敞开心房,最后真心全意地爱他,但她与赵的过去在她心里是沉重的、抹不掉的,并没有随着她的爱李煜更多而相对减轻变淡。只是聪慧识大体的娥皇早已认清两人今生无缘的事实,因为她嫁入的是皇家,她的身份不比常人,从她入李家皇门那天起,不,应是从她放弃出走而与李煜订下亲事起,她就死了在一起的心了。只是理智是一回事,心里的思念眷恋又是一回事,理智牵围住的心有时仍会破栏而出。所以她发现赵来找她时第一反应会想躲他,躲他是为了避免引人非议,也是为了怕自己情不自禁,断不了赵对她的留恋。等她惊悸的心稍平复了,为自己找好只谈两国交好的理由了,才肯见赵。如果那天赵光义没有先来,而是让娥皇和赵匡胤相见,谁知道像他们道别那晚的类似情景会不会再次出现?
『涛涛不绝』【转贴】乔峰对阿朱的感情变化 新版天龙里萧峰对阿朱的欲爱还拒,我倒觉得是这版天龙最好的一处改编。     原着中,阿朱死前和乔峰之间已是情根深种,以至乔峰报仇前还在思念阿朱。以当时乔峰对阿朱的感情,很难相信阿朱会选择这么一种极端方式阻止乔峰,无论是保护父亲还是避免乔峰树敌过多的理由,都难以服人。     要保护父亲,乔峰也说了,她可以劝老爹远走高飞;要阻止乔峰和大理高手结怨这个理由就更可笑,乔峰在聚贤庄一战,连少林寺这种藏龙卧虎的大派都得罪了,还怕那个当时连一个顶尖高手都找不出来的大理?     就凭她个人对乔峰的影响力,哪怕她立刻坦白自己乃萧家仇人之女,恐怕都能让老萧在报仇一事上三思而后行。但小说中聪明伶俐的阿朱硬是选择了以死示警,死的糊涂不说,唯一的成就是送掉自己的性命兼造就萧峰的悲剧命运。死得毫无价值,并且莫名其妙,多少削弱了这一章节的说服力。       新版天龙萧朱爱情的一大转变是定情早,而且是阿朱对萧峰一见锺情,再见更是爱意一泻千里不可收拾,任是瞎子,也听得出这个姑娘对萧老大的一片深情。     而此剧中的萧老大是何许人也?此人曾有两次对风骚冶艳的马夫人投怀送抱无动与衷的光辉记录,而且据小的观剧心得,那纯粹是因为他压根儿就没懂这女人的意思,而不是嫌弃荡妇。热情豪爽,不拘小节,绝不婆婆妈妈,对女人粗心大意,极端不解风情,是个典型的粗汉,当然不会懂小女儿家的一片心事。     聚贤庄之战前,阿朱对萧峰表白心事,众叛亲离之时,能有人示好,他老大当然立刻接受,表现出爽快做人的一贯宗旨,但是请注意胡氏萧峰的表情,是不是有点手足无措,感激多于欢喜呢?你看得出这个萧峰对阿朱有多少真正的感情吗?反正我是没看出。这就是个极好的铺垫。     然后,再往下,聚贤庄,很多人说这场戏展现了阿朱的机灵调皮和胡氏萧峰对她的回护,基本同意,这场戏里,看胡军的眼神,萧老大多少对阿朱有点喜欢、有点认识了。     但是,萧峰毕竟不是段誉式的天生情种,聚贤庄一别,山洞养伤,萦绕心头的仍是报仇和无限迷团还有被冤屈的愤懑,竟没有一刻想到阿朱。     雁门关重聚,看见阿朱的第一眼,萧峰是轻轻的一声:阿朱。直觉反应中,竟没有多少惊喜,只有疑惑,直到阿朱扑到怀中拥抱住他,迟疑了一下,这才缓缓地,两手握成拳,轻轻地环住阿朱的背。这个细节太好了:尽管如此美女在怀,这个萧峰仍是原来的萧峰,丝毫没有因阿朱的示爱而开窍。但人非草木,一个人这样惦记着你,喜爱着你,多少还是能激起他心中的一丝柔情的,所以他伸手怀住了阿朱,但是他是“不会哄人,不会讨女人欢喜,平生也不近女色”的萧峰,所以他的动作僵硬而慎重。阿朱的这份柔情实在是在他思虑之外的,他现在念念不忘的,只是身世和仇家,所以他的神色是迷惑和茫然,潜意识中又知道阿朱的这份感情是值得自己去珍惜的,所以表情中又带有郑重。这些细微的心理,胡军把握得非常好。     等到阿朱的言语举止中稍微触动他的疑团,他就立刻变了脸。这几个小细节,足以说明,这时的萧峰,报仇和解疑是第一要务,阿朱对于他,是感激的对象和被动的保护对象,地位不言自明。     其后的一路同行,阿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方始让萧峰感到了阿朱的好,而胡氏萧峰看阿朱的眼神也日渐温柔,对阿朱的事情也开始上心,上山时懂得扶着阿朱了,呵呵,这才是这版萧峰真正开始信任并接受阿朱的时刻,各位看此时的萧峰和阿朱,是不是很有情侣的感觉?直到此时,萧朱两心相许。     但是且莫欢喜,第十六集还是第几集中有个经典场景,就是那个夕阳西下风吹柳梢,英雄美女骏马被霞光勾勒出一幅剪影的经典画面,我记得有个人评论道:“如此良辰美景,面对如此美女,两人谈论的却是大煞风景之事”(大意如此)。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