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吃货追剧 大帅张总
b站影视UP主
关注数: 55 粉丝数: 48 发帖数: 2,835 关注贴吧数: 103
我梦想中的天朝战列舰 别的地方下的 中华级两栖战列舰 1.主要参数配置 舰体为全封密橄榄型,长轴680米,短轴320米,高320米,最大触地面积150000平米,表面密布直径10米钨合金球齿轮,标准吃土深度6米,标准吃水深度180米,标准排水量300万吨,满载排水量500万吨,最大下潜深度12000米,全地形全维度全向机动,最大爬坡60度,翻不过去就穿过去。 全舰表层20米厚钛合金甲,前后锥形头最大厚度50米,内部纵横30米直径钛合金支撑骨骼,纵向18层隔离仓壁厚度3米钛合金,横向9层隔离仓壁厚度3米钛合金,皆具有自动融合修复功能。 主动力为9台内悬挂十千兆瓦核反应堆,副动力为18台内悬挂百万千万核反应堆,吨功率36千瓦,全舰电驱。陆地最大巡航速度100公里每小时,水面水下最大巡航速度30节,一次燃料加注可持续运行50年。可抵御百万吨级核弹持续直接命中。 舰艇内部可用空间150万立方米,多重内悬挂乘员舱,外部核爆炸内部无感觉,可一次性搭载齐装满员集团军持续作战三年。 主武器为每个切面各1部十亿千瓦激光炮,副武器为每个切面各10部千万千瓦机关炮,防御武器为每个切面各50部百万千瓦激光炮。激光炮平时收缩进舱内,需要时展开。 平时主要以动能撞击碾压城市和穿透堡垒工事,对机动目标实施激光炮直射覆盖。目之所及,皆为灰烬。 2.制作方法与结构原理 在沿海地区挖一个一千米长五百米宽两百米深直达基岩的船坞坑,附近修建钛铁合金与钨合金冶炼厂。 各合金组件以大型模块化榫卯结构冷冻结合,所有接触面内部埋设电磁线圈与智能感应系统,组装完毕以后启动核反应推通电完成融合,融合强度与一体压铸相当。 整舰分为外中内三层壳体,外壳为主防御装甲层,安装动力球齿轮与武器基座,浮力模块通道。动力球齿轮为钨合金材质,以电驱万向传动,行进在土地与水中根据受力调整各球齿轮转速与方向,进而智能控制行进方向与速度。武器基座厚度与外壳相当,平时翩转收缩至中壳与外壳之间,需要用时翩转至外壳,并附有刮泥功能可以去除外壳沾染。浮力模块位于外壳与中壳之间,以机械结构调整舰体排水体积控制浮力。中壳与内壳之间以弹性吸能材料隔离,内壳内安装主要设备舱和乘员舱,所有设备舱与乘员舱皆为陀螺式软连接内悬挂,舰体任意翻转,各舱室地面始终垂直于地心引力方向。 所有壳体内壁布置合金输送智能网络,前后锥形头后部为输送泵和原料仓,仓内部充满合金模块颗粒,颗粒内部预制感应线圈,如果哪里出现破损可立即输送合金模块颗粒到破损处融合修复。 舰艇内部支撑系统分为隔离层与骨架结构,隔离层为纵向18层横向9层,贯穿连接三层壳体。骨架为中空厚壁管道,各壳层与各舱室之间通过舰艇内部支撑骨架通道交通,主骨架直径30米,壁厚5米,通道内径20米,可并排行驶重型坦克,各分支骨架与通道按比例递减。 3.建设数量与战略用途 共建造35艘,空重总吨位一亿零五百万吨,满载总吨位一亿七千五百万吨,该级两栖战列舰舰首舰为中华号,其余34艘以各省级行政区命名。 战略用途分为本土防御与敌对本土进攻。本土防御游曳在近海与边境地区,以激光炮不间断拦截临空卫星、导弹、飞机、舰艇,与其它防御武器组成国土外围防御网,随时反击入侵之敌国。 敌对本土进攻时作为先锋突击与穿插,第一波次为无人驾驶,从深海或海底登陆敌方本土,一路突击碾压敌方城镇、工业区、交通线、军事基地等,深度破坏敌方基础设施与战争潜力,逼迫敌方在自己本土使用核武器拦阻,由于可防御百万吨级以下核弹,可大量消耗敌方低当量核武器,除非使用千万吨级核弹才能摧毁,如果不使用千万吨级核弹就继续无限碾压破坏敌方本土,如果使用千万吨级核弹也让敌方自我毁灭。在第一波次完成任务以后,消耗绝大部分敌方核武器,破坏主要基础设施与军事潜力,敌方基本失去反击力量,第二波次搭载陆战集团军作为清理战场与受降,同时大量航母战斗群编队配合控制敌方领空与领海。 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让敌人打与不打都是死路一条,只能无条件投降。
T-80主战坦克 基本参数 乘员 3人 战斗全重 43吨(T-80U坦克46吨) 单位功率 16.8千瓦 单位压力 81.4千帕 车长(炮向前) 9.90米 车体长 7.40米 车宽 3.40米 车高(至炮塔顶) 2.20米 车底距地高 0.38米 履带宽 580毫米 履带着地长 4.40米 性能参数 公路最大速度 75千米/小时 燃料储备 车内1000升 车外400升 公路最大行程 带附加燃料箱600千米 不带附加燃料箱400千米 涉水深(无准备) 1.4米 潜渡深 5.5米 爬坡度 60% 侧倾坡度 40% 攀垂直墙高 0.9米 越壕宽 2.9米 动力装置 发动机 1台GTD-1250燃汽轮机 类型:燃气轮机 功率:724千瓦(T-80U坦克为919千瓦) 传动装置 前进档/倒档数:5/1 转向装置类型 离合与制动 悬挂装置类型 扭杆 武器装备 火炮口径/型号/类型 125毫米/2A46/滑膛炮1门;射速8发/分 并列机枪口径/型号/类型/数量 7.62毫米/ПКТ/1挺 防空机枪口径/型号/类型/数量 12.7毫米/HCBT/1挺 烟幕弹发射器总数量 8~12具 弹药基数 125毫米炮弹40发,贫铀弹芯(可发射3种分装式尾翼稳定弹和反坦克导弹),8枚9M119“芦笛”炮射导弹,5000米命中率70%~80%。 7.62毫米机枪弹2000发 12.7毫米机枪弹500发 炮射导弹2~4枚 炮塔驱动方式 电动/手动 炮塔旋转范围 360° 火炮俯仰范围 -6°~+18° 火控系统 稳像式火控系统:车长和炮长瞄准镜,弹道计算机,激光测距仪,热像仪,多种传感器,和火炮稳定器。 火炮稳定器 高低向:有 水平向:有 夜间瞄准具类型 主动红外 装甲防护 类型/厚度/水平倾角/材料 车体 前上:复合装甲/200毫米/22°/钢、玻璃纤维 前下:复合装甲/100毫米/30°/钢 侧部:均质/60~80毫米/90°/钢 尾部:均质/30~40毫米/钢 炮塔 前部:均质/400~500毫米/钢 侧部:均质/90~120毫米/弧/钢 后部:均质/60~90毫米/弧/钢 顶部:均质/40~50毫米/弧/钢 主动防护 “窗帘-1”光电防护系统:由光电干扰系统、激光报警器、防激光烟幕抛射系统及系统控制设备组成,可使大多数反坦克导弹命中率降低3/4~4/5 三防装置 有 光电报警或对抗设备 有 电气系统电压 24伏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