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真乖2 七七真乖2
喵呜喵呜。
关注数: 4 粉丝数: 53 发帖数: 1,354 关注贴吧数: 2
衡阳求领养助养流浪狗 我们是一群热爱小动物、关心小动物生存现状的普通衡阳市民。目前衡阳有两个流浪狗保护基地和90余只流浪狗。基地是热心的阿姨自己建立的并照看的,我们的QQ群友一直提供着一些经济上的支持,但个别人的力量毕竟是微弱的,加上近来阿姨身体抱恙,我们因此号召有爱心及空闲时间的志愿者、义工一起行动起来帮助我们衡阳本地的流浪动物。有兴趣的朋友请加入我们的QQ群17275213,谢谢大家的爱心关注。 衡阳小动物爱心公益吧 http://tieba.baidu.com/f?kw=%BA%E2%D1%F4%D0%A1%B6%AF%CE%EF%B0%AE%D0%C4%B9%AB%D2%E6&tp=0&pn=0 本群杜绝遗弃和买卖小动物,提倡领养代替买卖,要求领养人有责任心和一定的领养条件,领养条件如下: 1、 领养人需有稳定居所 2、 领养人需征求家人意愿同意 3、 领养人需加入公益群,与本群保持联系,允许回访 4 、领养人不可私下转卖所领养的小动物 5 、领养人不可随意遗弃领养的小动物,如遇困难可与本群管理员联系 6 、领养人不以领养名犬为目的 7 、领养人需有承担精神,能对领养动物的健康负责 本群为民间组织,所有管理参与者均是以业余时间来打理发展此项公益,人多、团结力量才大,才能更好地发扬本群的宗旨。所以号召所有找到我们的朋友真诚地加入到我们的队伍当中来,当然你可能得不到任何有偿的好处,但是你可以帮助到实际有困难的救助人,和真正需要帮助的流浪动物以及自身心灵上的成长。 本群进群后必须修改个人名片,群名片设置目前分为:志愿者、支助人、义工、求领养、领养人。(注:在没有实际行动前,请不要自行修改)详细说明如下: 一、志愿者: 1、认同本群理念,愿做动保事业的带头人; 2、有长期为动保事业持续发展的志向和奉献精神; 3、每月实行风雨无阻固定捐款; 4、能腾出时间管理打理群动态及协议分工; 5、能与群伙伴友好相处; 6、自律保持在本群的言行举止正面合理; 7、需先与群主申报此意愿,并经其它志愿者伙伴观察合格后方可正式成为志愿者; 二、支助人 1、每月风雨无阻固定捐款、捐物; 2、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请积极参与群活动及号召;
流浪猫住“别墅” 小区居民爱心多 流浪猫咪住进“别墅”,每天爬楼梯进屋。爱心居民不仅搭建了这个猫舍,还有人为其打理房间、端水送饭。近日,微博上火了一栋“猫咪别墅”,这可是一栋三层的“小洋楼”,还专门设计了猫脸形状的出入口。微博中介绍说,小区里有很多流浪猫,邻居们就为这些小家伙做了猫舍。看到这么可爱的猫舍,爱心网友纷纷转发,有网友留言说:“猫舍温暖、可爱,天津人太有爱了!”还有网友求猫舍的制作过程,称自己也想在小区做一个。昨天上午,在南开区南门外大街附近的一个小区,记者找到了这栋可爱的“猫咪别墅”,它被摆放在一个背风的位置。这算是一栋三层小楼,高一米多,长、宽半米左右,全木质结构,三个猫脸造型的出入口,还设有简单的楼梯。不仅如此,细心的居民还在每一层都铺设了棉垫。“大白,咪咪!”75岁的张大娘像往常一样,手里拎着水和猫粮下楼。听见张大娘的声音,两只猫不知道从哪都跑了回来。张大娘说,大白今年春天跑来这个小区,没多久生下了4只小猫,看这些小家伙无处安身,小区里的好心人就为它们搭了猫舍。如今,两只猫有了安身的地方,时不时还会跑来几只流浪猫在这“借宿”。而张大娘一早一晚都会来给猫咪喂水、喂粮。不仅如此,每天还有好心的居民送来牛奶,只要谁家中熬鱼了,也都会给猫端来点儿。“要是没有大家伙的热心,谁也坚持不下来照顾这些小家伙。”张大娘说。
美国《人物》周刊封面:神奇之狗“信念” 爱让生命完整! 美国《人物》周刊破天荒地让一条小狗登上了它的封面。它是一条两条腿、像人类直立行走的狗,它的名字叫Faith(信念),它是一条狗,它是一条两条腿、像人类一样直立行走的狗。  这只用两条腿走路的狗名叫Faith(信念),出生于2002年圣诞节的前夕。它出生时共有三条腿--两条健全的后腿和一条开始萎缩的前肢(前肢后来用手术除掉)。出生不久的Faith并不能正常走动而只能躺在地上用两爪推动身体,甚至连它的狗妈妈也因为觉得它是弱者而尝试要杀死它。Faith的第一个主人认为这只不能走动的狗绝不可能存活下去,因此考虑要把它人道地安乐死。   幸好,这时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的一个家庭(也是Faith以后至今的主人)发现了Faith并愿意领养照顾它。他们决志要把这狗训练成能走路的狗,因此就帮它取名为Faith(信念)--他们深信Faith终会有能走路的一天。刚开始时他们把Faith放在滑板上让它感受移动的感觉。   后来她把花生牛油酱放在调羹上作为它站立和跳跃的诱惑和奖赏,而家中的另一只哥基犬也似乎常常想要强迫它去走动。等到Faith渐渐熟悉用两腿站立时,她开始训练 Faith 跳跃行走。   奇迹地,Faith渐渐学会用两条腿平衡和跳跃式地前进,最后经过雪地中等的训练,Faith已经可以跟人一样用两腿步行,中间也就只花了不用六个月的时间。   其实,Faith不仅仅是一只狗,更是一只能够带给人类信念的神奇之物。
绵羊产仔似“狗崽” 专家称可能是畸形羊羔   本报榆林讯 羊生羊,狗生狗,是人们从古至今对动物自然繁衍的普遍认识,然而昨日记者获悉,府谷县碛塄乡柳洼村一农民家里的母绵羊生了一只“狗崽崽”。   为证实消息的可靠性,记者昨日辗转200多公里,从榆林市区驱车前往府谷县碛塄乡柳洼村一探究竟。一进村口,记者试着向村民打听这件稀奇事,不料想一下子围过来好多人,前呼后拥给记者带路,边走边向记者描述此事。看得出来,这件事情已在这个小山村产生了轰动效应。   奇闻的发源地就在该村村民刘乃应家里,记者赶到时,刘乃应的妻子正抱着那只村民口中的“狗崽崽”在院外晒太阳。经过一番仔细观察记者发现,“狗崽崽”有20多厘米长,雄性,除了浑身白色的羊毛以及耳朵、眼皮、嘴巴是羊的特征外,其眼珠、鼻子、爪子、尾巴与家养的土狗很像,甚至在蹲着和撒欢时的神态也完全和小狗一样,看上去特别机灵。   刘乃应说,母羊生“狗崽崽”是他在3月15日下午4点多发现的。当时他正在村外一处土梁上放羊,无意中看见一只绵羊在一块背风的草地上舔着一只刚出生的小羊羔,当时小羊羔身上湿漉漉的,还沾满了杂草。他赶忙跑过去将羊羔身上的杂草清除准备带回家,结果却发现它是一只似羊非羊、似狗非狗的动物。“当时我有点害怕,自己放了20多年羊了,从来没见过这么个动物,但为了防止它被冻死,还是带回了家,在炉子旁暖了不大一会儿,它就站起来满地乱跑了,而且不吃草,第二天就开始吃食了。”刘乃应说,这只“狗崽崽”的母亲是一只普通的土种绵羊,还不到两岁。由于这只绵羊是初生,所以并不认自己的这个“杰作”,也不给喂奶吃。 他总共养了140多只羊,此前根本就不知道这只羊怀了羔胎。   记者采访时,围观这只“狗崽崽”的村民越来越多,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均表示这事闻所未闻,更不用说亲眼所见了,村里80多岁的老人闻听此事后都惊得合不拢嘴,有村民调侃道“羊生狗崽崽的稀奇程度一点都不亚于‘公鸡下蛋’。”但也有人认为可能就是一只狗崽崽混进了羊群里。   说话间,主人将半碗面条倒入一个盘子内喂给“狗崽崽”吃,它迫不及待一会儿时间就吃了个精光,随后钻进了一间房子里。文/图 记者 杨永存   专家说法   “狗崽崽”可能是畸形羊羔   本报讯 (记者 周瑞) 羊妈妈真的能生出“狗崽崽”?对此,记者采访了西安市畜牧技术推广中心的研究员岳国璋。据岳教授讲,羊和狗不是同一物种,根本不可能受孕。如果确认是绵羊所生的话,也只是一只畸形羊羔。   据岳教授介绍,羊和狗是两种完全不同物种、不同纲目、不同科属的动物,其各自的染色体也相差甚远,所以狗不能令羊受孕,羊也不能令狗受孕。如果真的是绵羊所生,那只能确认就是一只畸形羊羔。至于羊妈妈不给它喂奶,也是因为看到这只畸形羊羔形态怪异而不愿意喂它。至于其不吃草,岳教授解释说,小羊羔的哺乳期需要一个月,最早也得一周后才开始吃草。
杨娟:野味是滋补还是伤身?   1、一些人认为“野味美味滋补”,这种看法是否正确?与家禽、家畜相比,野生动物的营养价值是否更高?   此说法不科学。一、从现代营养学的观点看,野生动物和人工饲养的动物没有明显区别;二、从现在的研究成果看,没有发现野生动物含有任何其它动物性食品不能取代的东西,仅仅食用单一的食品很难说有什么特别的营养价值。   2、“野生动物都是有机食品,没有污染”的说法是否正确?野味是否是绿色食品?   不正确。生物链有个富集作用,即生物有将环境中低浓度的化学物质,通过食物链的转运和蓄积达到高浓度的能力,如仅农药DDT最终在水鸟类体内含量可为原水含量的833万倍,陆地生物也一样有富集作用,而现在全球环境普遍受到污染,野生动物生存环境恶劣。人体作为生物链的最高端,如果食用了这些富集农药残留的动物,对健康也是不利的。   3、食用野味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哪些影响?   有安全隐患。食用野生动物易患多种疾病,因为野生动物可能患有多种疾病,其脑、血液及肌肉中含有病毒、寄生虫(如肺吸虫、血吸虫等)。通常情况下,野生动物身上携带的病原体不会传染给人类,只有在人类破坏其生存环境或者猎捕、进食野生动物的时候,病原体才会传染给人类;特别是人畜共患病,如我国的猕猴有10%—60%携带B病毒,这样的猕猴把人挠上一下,都有可能致人感染,而生吃猴脑感染的几率更大。
大棒加花生米 绵阳男子将土狗驯成导盲犬 来源: 四川新闻网   在三台县永明镇白庙办事处红岩村,这样一幅景象,已经重复8年:一个戴着墨镜的人,一条绳子,牵着一条土狗。不,准确地说,应该是狗牵着人:土狗走在前面,男子紧随其后,他们一起上街买东西、一起下地播种收割。   男子名叫简怀金,土狗是他自己训练的导盲犬。   导盲犬太贵 盲人自驯导盲犬   简怀金家住白庙办事处红岩村8组,1999年农历2月21日,在修公路时被哑炮炸伤,双眼眼球被摘除。   “我在收听中央广播电台时了解到导盲犬。”简怀金说,但一条导盲犬至少在20万元左右。“我受到启发,随即想到了家中的土狗,想试着训练。”   土狗虽然通灵性,但野性也较强,无训练方法,简怀金只有自己慢慢摸索。   大棒加怀柔 一年学会下地   “做得好,给狗狗一点好吃的,做得不好,就打一顿。”简怀金说,训练狗带路,他首先选择进自家地里。   第一次,妻子姜秀云带着简怀金和狗狗走了一趟。第二次,简怀金便独自在狗狗的带领下前往。“驯狗时,要不停地对它说话,‘上坡了’、‘回家了’等等。”   他第一次单独带狗进地里时被带错路,掉进沟里。这一次,简怀金回家后狠狠地打了狗一顿,但随后简怀金就对其抚摸,安慰。在简怀金的印象中,驯狗上山,不知跌了多少次。一年后,带他上山回家就能自如了。   揣两把花生米 驯它带路上街   为了上街买日常生活用品,他也开始了驯狗上街。   由于狗害怕汽车喇叭声的惊扰,简怀金只能每天早晚对狗进行训练。“先是我走前面,狗走后面,走一米左右后,再让狗走前面,如此反复。”简怀金说,开始狗有时会走错方向,路人就及时提醒,“第一天,带着狗走了50米左右,以后每天增加50米。”   “每次驯狗时,我就揣两把花生在身上,狗带路带得好时,就剥几颗花生喂狗,一边让其休息一边进行奖励。”但若带迷路了,狗必然会遭一顿打。一年半后,狗能自如地带他上街,并带回家。   爱护导盲犬 像爱护眼睛   昨日上午11时10分,简怀金在其训练的第一条狗的带领下,踏上了上街的路。当狗狗走得太快时,简怀金便大吼一声“慢点”,狗狗马上就慢下来;当狗走得太慢时,便大吼“快点”,而狗狗也听话地照着执行。两公里的路程,简怀金只用了半个小时。   昨日上午,3条土狗围绕在其身旁。首次训练的土狗,被简怀金称作“老狗”,另外两条是“老狗”的后代,名叫“二六”、“三六”。“每次打狗时,它都会狂叫,但都不会跑,始终在我身边手能摸到的地方。它叫的时候听起来很惨,我听到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但为了能训练好,我当时也就狠心了。”这时,狗就蹲在地上,用舌头舔简怀金的鞋子。
【吃狗肉的危害】 中国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组的刘鹏程先生告诉记者,据他所知,狗肉大补纯属无稽之谈。他介绍说,我国的狗特别是流浪狗,是以剩饭剩菜,及垃圾为食物来源的。所以感染寄生虫的比例相当高。如肺吸虫、弓形虫等,即使狗肉煮熟也不容易杀死。而狂犬病、疯牛病及老鼠的出血热等狗也可能感染。同时狗的粪便有大量致病菌,如屠宰不规范可能污染到肉而引起食物中毒。 刘鹏程介绍说,按照国家规定,消费者食用的动物性食物都需要经过检疫,像猪、牛、羊这类大批量动物是经过定点屠宰场屠宰的,因此检疫一关就可以控制。但是像猫等零星分散、不经定点屠宰场屠宰的各种小动物,就很难进行检疫。   通常情况下,狗最主要检疫的项目是狂犬病,其次是寄生虫病等。动物检疫除外观检查,最主要的检查是在屠宰过程中,即通过观察其内脏、淋巴等部位有无溃疡、结核、出血点等,从而判断是否有病。如果狗是由个人或饭店自行屠宰,检疫人员只能偶尔检查一下。所以,无论怎样吃,狗肉也不能保证安全。  为了猎奇或者捡便宜的心态吃狗肉,显然是不可取的。 试问,那家狗肉店——你们店里卖的狗肉可否经过卫生检疫?试问,那些食客——你们的健康可否有保障?试问,这位“肉食店”老板——您为了那点蝇头小利就做起如此伤天害理的买卖,您亏心不亏心?试问,那些食客——这间置顾客健康乃至生死与不顾的店是不是早就应该关门? 那您说,到底该不该吃狗肉呢? 科学研究已经证实狗肉并无滋补作用,不比其他食物更有营养。且目前基本上没有合法,合规的养殖场,狗狗的来历不明,没有经过任何部门的检验检疫,食用它们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健康风险,包括感染狂犬病病毒、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冠状病毒等。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远离狗肉! 据贵州农学院高级兽医师幸金荣介绍,狗易感染狂犬病、犬瘟热、传染性肝炎、传染性脑炎等多种病毒,家庭饲养宠物犬均需要定期注射疫苗。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狗肉大多来自农村,定期注射疫苗的可能性不大,而炭疽、狂犬、旋毛虫、弓形体、支原体等病毒、寄生虫属于人畜共患,一旦误食带菌的狗肉,危害极大。 在贵阳经营一家宠物诊所的叶老师向记者透露,曾经有开狗肉馆的人到诊所询问有没有死狗要处理。叶老师说,诊所的狗大多是病死的,这些狗一旦流入市场,后果不堪设想。 一男子就是因为食用狗肉,突发狂疾,当夜死亡,并身体溃烂,长蛆。 毒理分析  狗肉特别狗的内脏和皮下组织含有毒素。卵巢、肝脏和血液都含有43‰的毒素。所以有些人服用后会出现不良反应和中毒现象。可以通过长期服用片仔癀,每次服用0.6克每天3次,4天为一疗程 中间间隔15天。需要8到9个疗程才可以缓解不良反应,因为体质不同,有的人的不良反应是终身的不能治愈。 常见不良反应   舌苔绒毛 ,全身多处淋巴肿胀疼痛 ,皮肤出现大块血斑、皮疹,肌肉跳动 ,关节离奇作响及疼痛 ,肌肉有不,寻常的虫爬感及疼痛 ,肠胃胀气及腹泻 ,咽喉炎 ,盗汗,全身乏力、手脚麻痹 ,牙龈发炎 ,口腔溃烂,厌食 ,迅速消瘦 ,心律失常 ,睡觉抽搐 ,白色念珠菌感染等。
【走访笔记】2012年8月1日 时间: 2012年 8月 1日晚 8点 地点:冶金基地 走访人员:猫娘、拉拉姐 捐助金额:猫娘 400元、拉拉姐 500元 走访笔记: 和猫娘相约八点准时碰了头去基地,她手上提着个袋子,我问是什么。她说给刘姐带了几套衣服,刘姐那么忙肯定没时间也没什么多余的钱买衣服,于是就从店里拿了几套给她。 这是我第二次见到刘姐,比之前更消瘦了些。这些日子基地又接收了些狗狗,现在总数量已达到 88只(注:截止到2012年12月已经近100只了),冶金基地放置的是小中型犬,建湘基地安置的是大型犬。于是她每天两头跑着打扫喂食从未间断。炎炎夏季,刘姐正准备给狗狗们剪毛了,这么多狗狗,大工程呀! 现在基地每月光是大米都需 500斤,狗粮至少 10袋,火腿肠若干,还很缺狗笼,每月开销至少在 5000元以上。按目前我群每月所募给基地的捐款是远远不够的。 刘姐曾不遗不弃的带一只狗打了 39天的吊针才治好病,为了这些狗儿们,不仅花光了每月微薄的退休工资还欠下了 3万元的外债。且抛开费用不说,每天光是打扫基地卫生、狗狗的清洁及喂养都已经累得够呛。财力和体力都压在她一个人身上。 收留和救助流浪狗从来都是一条坚辛且漫长的路。我和猫娘决定以身带头,每月固定捐助 300元。且猫娘再承诺刘姐以后穿的衣服鞋子她全包了。在这我想说句心里话:猫娘自己都有养几十猫开销已经很大了,而且还要费神悉心地照顾,现在还支助刘姐,出钱又出力,这样的女子我实在是太佩服了!!!! 你一定是个有福报的孩纸。。。。 现在起,捐助和探访都有登记在基地,欢迎大家查询了解。 记录到这,我想起昨天有人在群里说的一番话,于是想反驳一下。 社会上需要捐助的事情太多,比如:灾难、贫困、病痛。。。所以很多人不理解我们对于一条条狗为何如此在乎,甚至觉得我们有毛病,把钱花在一条狗身上还不如去救一个人。其实这没有什么谁对谁错,只是大家的价值观不一样。人命当然重要,重过一切。但我们也重视除了人以外的其它生命,在我们眼里和心里它们跟弱势的人群一样需要帮助,它们甚至比一些人更像人。现在毕竟号召资助救人的人群多了去,但愿意在这些弱势动物(指流浪或被遗弃的)身上花钱却少得可怜。所以我们只能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来拯救这些猫狗的生命,给它们爱和尊严。
小狗被大学生主人丢弃 留守校园内苦等1年 来源:西部商报 作者:李东朝爱心老师正在喂养被遗弃的大黄 李东朝 摄   商报讯 (记者 李东朝) 它,是一只被大学生遗弃的狗狗,从主人毕业离开校园至今,它一直在等待自己的主人,而幸运的是,它被几名好心人发现,从去年11月至今,几名老师每天坚持喂养它。   寒冷雪夜 狗狗被遗弃在路边   这只狗狗叫“大黄”,也有人叫它“大头”。昨日下午2时许,记者在西北师大学生公寓见到了这只流浪狗狗“大黄”。和平日一样,三位爱心人士也来到了公寓楼下,提着从宠物超市买来的狗粮,来给大黄喂吃的。   陈老师告诉记者,她是兰州交通大学的退休老师,和其他几名老师,一起喂养这只狗狗已经有一年时间了。去年11月一个寒冷的雪夜,大黄躺在西北师大附近冰冷的马路边,被刘老师发现,然后就叫人帮忙把狗狗救回,找地方养了起来,可是没过多久时间,这只狗狗就跑了。后来,他们几个老师在西北师大学生公寓旁找到了狗狗。   不离不弃 狗狗天天守在公寓旁   陈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四处打听得知,狗狗是西北师大的学生喂养的,大四毕业离校后,狗狗就变成了流浪狗,一直在公寓附近寻找它的主人,特别执着。但是一直无人喂养,看上去特别可怜,他们就一起商议,决定坚持喂养狗狗,没想喂的时间长了,对它已经有了感情。今年7月,狗狗生病了,他们还从宠物医院买来药给它吃,现在狗狗已经痊愈了,活蹦乱跳的。   发帖寻主 好心老师坚持喂养   朱老师告诉记者,大黄今年已经三岁了,第一次被发现后,她曾经数次在网上发帖、发微博,寻找狗狗的主人,可是,一年时间过去了,至今没有任何音信。经打听,喂养狗狗的学生毕业离校后,再没有回来过。为了不让狗狗挨饿,她和其他三名老师每天坚持定时给狗狗喂食,现在狗狗都习惯了,到喂食时间就会在老地方等她们。   陈老师感慨地说,小猫小狗也是生命,有生存的权利,如果养了宠物,就应该善意对待动物,不能随意遗弃,遗弃就是对动物的虐待。她认为学生不应在宿舍内喂养宠物,学校应该加强管理。同时她希望借助本报呼吁,遗弃狗狗的主人尽快回来带走狗狗,给它一个温暖的窝。
【温暖】流浪狗每天背小猫上街觅食 在渝中区上大田湾,小花猫趴在大狗的背上睡觉 记者 徐元宾/摄 本报讯(记者 彭怡冶 实习生 李艳)“出生不久、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又是残疾,小猫逢人就会全身颤抖,只有依偎在另一条一同流浪的大狗背上,它才能放松得到真正的安全感。”在天涯重庆社区里面,一则关于流浪狗和残疾小猫相依为命的帖子,引发众多网友跟帖。记者联系上发帖人后,随即赶往现场采访。   上午,记者看见帖子里的照片。照片里,一只黄色的土狗卧在地上。奇怪的是,狗的背上趴着一只小花猫。记者发现小花猫毛发凌乱、个头小,看上去还不到1个月,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看上去十分虚弱。发帖人“xl_2172009”介绍,它们都是流浪猫狗,寄住在上大田湾社区附近。每天,土狗会背着小花猫四处觅食,保护它不被欺负,还负责它的吃喝,彼此相依为命。另外,小花猫面部有损伤,极有可能被人虐待过。帖子一出,引起大量网友回帖,认为帖子里的猫狗让人感动。   记者随即联系上发帖人“xl_2172009”,在她的带领下来到上大田湾社区,找到照片里的流浪猫狗。   此时下午1点过,一间平房旁的空地上,两个小家伙依偎在一起,半闭眼睛晒着太阳。屋檐下,一位老爷爷正坐在椅子上。他告诉记者,大黄狗叫“小虎”,本是一只流浪狗。一个多月前,来到他家门前转悠,随即住下安家。“小虎”身旁的小猫叫“小花”,半个月前流浪到这里,随即不走了。“那时它看上去才出生不久,瘦得只剩皮包骨头。”不一会,在旁玩耍的小孩跑来把手上的火腿肠分给小虎吃,可小虎却把面前的火腿肠含在嘴里,叼到小花面前喂给它吃。小花“喵喵喵……”吃得很开心,一旁的小虎也很满足地摇着身后的狗尾巴。老爷爷说:“也不知道它们还会在这里住多久,可能又要去流浪了。”   跟帖的网友纷纷表示对大黄狗和小花猫的同情。其中“青蛙王子”称,太神奇了它们真是同病相怜。“咩咩”说,好帅气的狗爸爸啊!“苹果红”认为,邻居们也多有爱心的。吧主也希望大家看到帖子后,如果某天在街头看到它们,尽量给它们一个温暖的家,不希望再看到大街小巷出现更多的流浪猫狗。其实谁也不知道它们来自哪里,也不知道它们还会在上大田湾呆多久,更不知道它们下一站又会去什么地方。有爱的大黄狗爸爸总是独自背着小花猫轻轻地来,默默地离开。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