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翁书法 跛翁书法
关注数: 63 粉丝数: 139 发帖数: 10,764 关注贴吧数: 20
16岁女孩因药物副作用得多毛症 满脸络腮胡  药物的副作用,让女孩全身长出了像男人一样浓密的毛发。陶玉其摄她的腿上也长出了浓密的腿毛,为了不让人看见她长年穿着长衣长裤。金东区曹宅镇千人安村位于北山脚,山村并不大,有户人家曾经让村民羡慕:这家有个女儿叫娜娜,不仅人长得白净,读书也很好,在班级成绩一直是前五名。可从2010年开始,娜娜却休了学,村民也很少见到她。有人问起原因,娜娜的母亲陈阿姨忍不住抹眼泪:16岁的她因为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依靠药物治疗,而药物的副作用,就是“多毛症”。如今的花季少女,脸上长出了又硬又黑的胡子,胳膊和腿上也长满了体毛。“她每天都哭着要上学,让人揪心……”陈阿姨说,她没有什么奢望,只希望女儿能早日康复,像正常人一样去上学。因为药物的副作用她每天戴着口罩不敢出门见人这是一栋三四十年前建的土木老房子,靠着山,地面高低不平。三间房,除了父母和娜娜外,还住着79岁的爷爷。家里唯一的电器,就是电视机。虽然家徒四壁,可客厅的土墙上,却挂满了“三好学生”的奖状,这些都是娜娜的。曾经,娜娜是个让父母自豪的孩子,让她读大学,是这对农民夫妻最大的愿望。一切美好,都在2010年6月戛然而止。那天,娜娜突然吃不下饭,还呕吐不止,家人把她带到了金华市中心医院检查。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病,陈阿姨是第一次听到。直到医生建议他们到杭州治疗,她才感觉,娜娜的病可能很严重。“医生说,骨髓造不出血了,很严重,不治疗会没命的。”陈阿姨回忆说。自那天起,娜娜的命运改变了,她每天要打交道的,不再是同学、书本,而是医生和药物。很快,她就住进了浙一医院,治疗30多天后,又转到了省中医院。经过两年的药物治疗,娜娜的病情好了很多,血液指标也渐渐恢复了,可因为药物的副作用,她全身开始疯狂地长毛。昨天早上,记者见到了娜娜。她穿着灰色的长袖,黑裤子,戴着口罩,低着头一直不愿多说话。在大家的劝说下,娜娜摘下了口罩,她的眉毛又粗又浓,满脸的络腮胡,看起来就像个男生。陈阿姨拉起了她的衣袖和裤腿,她手臂上和腿上,长满了汗毛。“医生说过,那种排异药物有很大的副作用,服药一个月,她手臂上的毛就变密了,脸上也长出了胡子。”在16岁的娜娜心里,这些浓密的毛发,就像针一样扎在她的肉里,见不得人。原本活泼的姑娘,有时一天都不说一句话,偶尔清晨人少,她会一个人到山上转转,而更多的时候,是自己一个人躲在房间里看书。家里卖田卖地治疗花去30多万元看病初期,前后短短53天,医药费就花去了十七八万元。陈阿姨常年在家,娜娜的父亲也只靠打零工赚点钱,对于这个清贫之家来说,医药费简直是天文数字。那段时间,陈阿姨在医院照顾娜娜,娜娜的父亲赶回老家,四处筹钱。“医生,这个药能不用吗,实在没有钱了。”这是陈阿姨经常对医生说的话,看着一家人如此艰辛,医生建议娜娜回家调养,只需半个月到杭州复查一次。这样一来,确实省下了不少钱,可每天四百多元的医药费,还是让娜娜一家无力承担。前前后后,娜娜已经花去了30多万元,家里卖了田地,得到了10万元钱,可依旧是债台高筑。后期还需要多少钱?陈阿姨心里没底。为了省钱,娜娜的父亲经常清晨一人上山,走上一天的山路,为的就是给女儿找些土方;为了不让女儿被细菌感染,陈阿姨每天早上五六点就起床,用消毒液拖地、擦桌子。在房间一角,一大塑料袋的空药盒,是娜娜半个月的药量。“自生病以来,她从没有照过镜子。”说到这里,陈阿姨眼眶湿了,“医生说,本来3年就能治好的,可我们没有钱,老是减少药量,治疗也会缓慢一些。要是治好了,药停了,她就能恢复正常了。
女生名叫王冫冖:中国家长起名卖弄成风 女生名叫王冫冖:中国家长起名卖弄成风 2012-09-28 18:17:29 来源: 北京日报(北京) 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绞尽脑汁为孩子取极具个性的名字,以求自己的孩子不会湮没在人潮中。专家认为,家长们的用意可能会适得其反。 北京日报报道:“冫、冖”作为偏旁很常见,可作为名字你见过吗?“有个女孩叫‘王冫冖’,不认识也不会念,太奇怪了。”这条微博一出现,便吸引了网友的眼球。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绞尽脑汁为孩子取极具个性的名字,以求自己的孩子不会湮没在人潮中。然而,专家认为,家长们的用意可能会适得其反。生僻字会因信息登记障碍、难认难念等原因,让孩子错失很多机会;怪异名则会让孩子被过分关注而受到伤害。 偏旁为名 女孩爆红 “最近听说有个女孩叫王冫冖,偏旁部首怎么也能起名呢?上网查了一下,丨、氵、丿……都能当汉字用。”近日有网友爆料,一位80后女孩的名字叫王冫(音同冰)冖(音同蜜)。王冫冖是国内某艺术院校的毕业生,为给她起名,编剧爸爸和画家妈妈翻查《康熙字典》后定名,该名字含有“冰雪聪明、甜甜蜜蜜”的意思。 女孩表示还没有遇到过认识她名字的人,“这两个字太怪了,人们连读错的机会都没有,根本就读不出来。” “康熙”来了 “王子”陪同 9月初,各高校大一新生陆续报到,人人网上不时晒出极具个性的名字,引发网友围观吐槽。 南京审计学院(微博)有位女生名叫“是朕”。“是朕”是江苏常州武进鸣凰人,今年19岁。该校网友吐槽说,2011级会计系还有一名男生叫“雍正”,来自江苏盐城。 华中科技大学(微博)(微博)文华学院两名新生名叫“康熙”、“王子”也引发热议。在新生登记处,康熙的出现引起了不小的骚动——“康熙来了”。康熙是湖北荆门人,今年考入该校法学专业。“从小到大都是这样,走到哪里别人都会议论我的名字,已经习惯了。”面对大家的好奇,康熙显得淡定而无奈。“其实这个名字让我觉得很困扰,我希望低调一点,不想别人认识我仅仅只是因为名字,希望可以看到我其他方面的优点。” 巧的是,该校还有一名新生名叫“王子”,与康熙同一专业又同一寝室。王子是甘肃金昌人,他告诉记者:“爷爷给我取这个名字是希望我各方面都比较优秀。” “成蹊” 一生被人踩? “在天涯看到很多父母得意自己的孩子叫‘子衿’,或者说自己亲戚朋友的孩子叫‘子衿’,觉得非常有意境,末了,还不忘告诉观众,来自《诗经》哦。我真的被雷到了,这个名字不就是‘你的衣领’吗?还有一些人围着‘谢君撷’不停大赞,天哪,这名字用在女孩身上,就是个悲剧。还有什么蒹葭、成蹊、婕妤,各种叫好……那些孩子家长,求你们了,没文化不是错,还要显摆就是你的错了。”在天涯,网友“不确定的可能”近日发出一篇长帖,列举了不少父母“引以为豪”、不少旁人“赞其美哉”的名字,深究这些字义,其实取为名字并不妥当。 网友“leungcc09”跟帖说,“婕妤”是古代后宫女子的官职,“谢君撷”意为“多谢您来采我这朵花”,“成蹊”就是一生被人踩。“琀”这个字是不是很美啊?其实是含在死人口里的玉! 不少网友感叹,以后给孩子取名,一定要把字典翻透,把字义吃透,别一味求新求怪、字形好看。 微访谈 名字不要太高调 名字作为一个人的符号,有着交际和传递信息的作用。父母在给孩子取名时,要避免用生僻字,名字得让常人都认识,否则会给孩子带来不方便,比如说老师不认识他的名字;上户口、办护照、看病时,电脑打不出他的名字。在古汉语中,偏旁部首的确可以当汉字使用,但后来被一些字义更明确的汉字取代,现代已不再用,所以不建议取名时用偏旁部首。 名字也不要太高调,“康熙”、“雍正”这样的名字有哗众取宠之嫌,既不尊重社会常识,也会对孩子自身产生负面影响。 常用汉字有6000多个,它们之间的组合无穷无尽,家长给孩子取名时,尽可以从中选择既含美好意义又为常人接受的汉字,不要求奇求怪,适得其反。
首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