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5N7y1A9🐾 -
关注数: 3 粉丝数: 2 发帖数: 118 关注贴吧数: 13
6月28日,在喜迎建党98周年之际,县委书记冯晓雷,县委副书记、县长丁国华,县委副书记庞君等县四套班领导和其他县级领导,部分机关党员代表赴大泉山展览馆重温入党誓词,并参观学习。 在大泉山展览馆,全体党员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大家庄重肃穆,用铿锵有力的语调,向党庄严承诺,表达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为民、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决心。 宣誓后,县领导参观了馆内治理大泉山的各类展品,翻阅相关资料,重温大泉山精神。冯晓雷指出,新时期赋予了大泉山精神的丰富内涵与外延,全县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其不畏艰难、勇于务实创新、一切为民的核心内涵,传承、发扬和光大大泉山精神,致力于全县各项事业发展的实践中。 在大泉山展览馆李培斌先进事迹展厅,县领导边走边看,深情缅怀李培斌同志感人事迹,重温李培斌同志信念坚定、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甘于奉献的精神。冯晓雷指出,广大党员干部以李培斌同志为学习榜样,在工作实践中要敢担当、善作为,切实做好干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争当时代楷模,引领全县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新风尚。 冯晓雷强调,全县党员干部要牢嘱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担当,奋发有为, 把大泉山精神用在当今时代,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不断开拓我县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山西阳高:治山治水致富 增绿增景增收 新华网太原6月20日电 “家有一棵树,不愁油盐和酱醋。”在山西阳高县狮子屯乡燕窝村,村民李恒正打理着地里的杏树,再过十几天,这里便会满眼澄黄,迎来丰收。 十几年前,水土流失、庄稼收成不高,靠天吃饭的不确定性着实让李恒犯愁。“靠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大伙都免费种上小杏树苗,比过去种粮食划算得多了,一年能有三、四万,腰包都鼓起来了。”李恒露出笑脸。 推进生态产业化是阳高县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做法之一。据介绍,阳高县选择大接杏、仁用杏、文冠果、寒富苹果作为主栽品种,出台发展生态经济林奖补政策,免费为种植户提供苗木、有机肥及果树修剪补贴。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3个五万亩以上杏果经济林基地、50多家杏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 阳高县王官屯镇两家营村的村民们不仅在家门口种树,还在家门口寻上了“营生”。 走进杏泉峪生态旅游区,泉水叮咚,草木繁盛,附近的村民正在修建一条新的登山步道。“我们投资1.2亿元治理荒坡、荒沟3000亩,建立多功能生态旅游区。参与荒坡治理、旅游区建设、为游客提供服务……每天约有50名来自附近3个村子的村民来这里工作。”阳高县杏泉峪生态园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选说。 据阳高县水土保持工作站站长张德芬介绍,像杏泉峪生态园有限公司这样参与水土保持治理的民营企业,全县共有5家。 阳高县属典型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张德芬介绍称,经过几代人的“接力”治荒,截至2018年底,全县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46.7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59.93%。 生态的改善也为阳高县发展康养旅游、促进转型奠定了基础。驱车行驶在阳高县百里生态旅游长廊,杏果飘香,绿树环绕,即将到来的采摘节又会是一番热闹景象……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