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的修罗
潜水的修罗
关注数: 41
粉丝数: 83
发帖数: 6,346
关注贴吧数: 15
【少歌】第9话还是想看熟肉 少歌是第一次试着追番看生肉,感觉不好。 少歌实际上有点偏文艺类的感觉,对人物的心理描写还算比较细腻,文字量也不小。因此是比较依赖文字的。 就算是战斗场景,歌词也很有意义,要配合上歌词才能最大化舞台表现力给观众带来的效果。 虽然生肉过后3点又看了一遍熟肉,但是看熟肉的时候,有种被自己剧透的感觉。 果然还是直接看熟肉好。
【日常水】现在历史弹幕最多只能开到2017年了? 偶然间在B站看到粉丝做的联动娱乐视频(av29461552),虽然好久没听了但是音乐感染力还是很强,于是有重温小圆的冲动 虽说补番不开弹幕是常识,但是已经看过差不多两回了(而且第一回没开弹幕,幸好),心想看看别人的反应也不错。 结果这些弹幕质量简直太低了....连评论都没法看 而且现在开历史弹幕最多只能开到2017年..?完全没用啊。
【补番】白箱里这种手法怎么称呼..? 一楼防剧透
话说这些设定是怎么来的 本人萌新,看番不多,但是就这看过的不多的几十部番里,就看到一些经常出现的情景,有些好奇,这些设定最初是谁想出来的? 1.主角是高中生,作品主线是参与战斗以拯救世界或者进行斗争,而主角同时像没事人似的继续读高中,在高中上课,参加社团活动,谈恋爱等,然后场景出现战斗场景——高中生活场景的循环。 2.主角坐在靠窗倒数第一排或第二排。 3.社团人员不足,很快就要解散了,没办法,主角只好被拉进社团了。 4.有些好奇,许多日漫的主角都是高中生,如果要解释为瞄准中学生这个最大的目标观众群体的话,但就我所知20-30岁的关注ACG的人不也很多吗?许多作品都不是特别低龄向的,为什么还要以高中作为舞台呢?
有没有类似少女歌剧这种音乐存在感很强的番 比如上一季度的lost song这种。突然发现对这种作品没什么抵抗力。 作为插曲的音乐存在感很强,并且作为作品的一个要素(有时会充当剧本内容,提供一些文本上的信息) (或者放宽点要求的话,也可以是仅仅特别抓耳、特别契合场景的BGM、让人感觉配乐组想要凸显配乐本身的存在,而不只是渲染某种氛围的BGM,尽管后者也在优秀的作品中经常出现) (而又不是指OP、ED亮眼的番) PS:我好像看到有人说少女歌剧3-5的ED带有爵士的味道?有了解音乐的大触点评一下么,这种风格很对胃口
想问一下为什么李小龙在美国影响力那么大 在网上找了一些资料,重点都放在影响力很大身上。想知道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左右发生了什么,他是怎样开始走进当时的公众视野的,他的电影第一次在国外上映是什么情况,当时的社会评价如何,为何会造成轰动? 网上找到的都是:李小龙有多么多么厉害,现代的某某名人小时候的偶像就是他,什么树铜像啦,什么100大人物之类的,这些都是一些后世对他的评价,或者他身上的某些属性,而看不出在当时他造成的影响
神展开和剧情暴走,区别何在 最近发现有个词叫神展开。其中一些故事,利用新信息来解决前期剧情的不合理处,埋坑,或是照应伏笔,比如石头门,比如最近的lost song。另外一些故事,则提出新的矛盾,变换作品主题,比如小圆。以上故事(至少该展开本身)被交口称赞。 而有的故事则被称作剧情暴走。其中一些故事,利用陨石等剧情之外的东西来解决前期剧情矛盾,被称为机械降神。另外一些剧情则是不断提出新的矛盾冲突,扩大世界观,比如火影后期,比如DitF,差评如潮。 同样是引入新的信息,同样是剧情突然剧烈变化,为啥一些好评,一些差评?又有一些剧情,比如龙珠的打怪升级剧情,引入新的信息,也变化了剧情,却被看作好几个单独故事,既不是神展开(褒义),也不是剧情暴走(贬义)。三者之间,区别在哪。。
【一个可能缺乏常识的问题】电影相对于电视剧的优点在哪 最近看了一些制作精良的英美剧,和日本动画中的优秀作品。发现看完之后体验感比一些电影强。 电影能做的东西,镜头语言等,理论上电视剧都能做,直接抄过来就行。有些电影难以做出来的东西,比如迅速变动的机位,大量铺陈的虚拟世界背景,想象力丰富的打戏等,动画可以用低成本制作。 同时,电影有个最大的缺点:时长不足。电影普遍时长最长两个多小时,信息量太小。剧情而言,只能讲一两个局部战役。交代设定人物,起承转合,非常紧凑。塞进两小时,讲好了就是佳作。想富有史诗感地讲一个长期战斗,不太可能。而时长长的作品具有天然的优势,背景设定更加清楚,剧情线索更加绵长,不突兀。 电影人物确实不乏塑造得十分突出立体的,但由于时长限制,导致人物性格最多就是鲜明,而很难描绘出人物一段长时间内的心理成长,或心理变化中的心理冲突等。而电视剧对人物塑造有时长带来的信息量优势,更有味道,感染力更强。 但是与之对比的,电影的亚文化,比如电影评论等,却是影视作品中最为繁荣的。这里面一定有理由。电影的优势体现在哪呢?
吧内各位对《菊与刀》怎么看? 刚看完菊与刀,感觉这本书写得相当不错,很适合刚接触日本文化的人。 虽然说看日本动漫影视剧也是了解日本文化的一种方式,比如知道总被提及的前辈与后辈之间的关系,或者是神社、文化祭、“道”、大名、武士这些被经常提起的词或概念(这也算一种文化入侵吧)。不过楼主看的时候总有一种迷茫,就是有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但是看完《菊与刀》,之后再联系一些之前想不明白的剧情或设置,就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不过也有人说,这本书是个根本没去过日本的美国人几十年前写的,片面且富有时代限制。想知道各位阅番无数的吧友对这本书是怎么看的,或者说有什么更好的书/视频推荐的吗?
现今的AI已经明显超过让职业选手2子贴7.5目的水平 参考隔壁@木上野狐 帖子的结论,虽然对master的评分有待商榷,但是其他估计算是比较合理。 不敢参加比赛的星阵和leela zero 大致是同一水平(4100),让先职业选手已经达到了93%胜率,相信让2子倒贴目也能达到30%以上胜率吧。 符合预期(4400)前两个月在野狐挂过几天让2子贴7.5目,胜率达到50%以上。不过很快就下线供职业选手偷偷训练用,不让业余棋手看谱。 不过,可以推测,不管是最高端的alphago zero(5100),还是master和与master接近的各AI(4800),都显著超过了“让2子贴7.5目胜率”的棋份。
求助。相关性问题 若A与B负相关,那么A和“B的导数”之间有没有可能正相关?
现代的职业对局是不是可以从布局风格鉴定棋谱年代? 比如点三三就是alphago zero出现之后的棋谱。 小飞挂星位,小飞应,2路小飞;而小目就高挂,这是狗出现之前常见的。 星无忧角分投则是旧世纪末新世纪初的风格, 再往前一点疯狂小目不占角先挂角就是新布局前的风格, 还有小林流,中国流,小中国流等,都是在特定时间区域非常流行的布局。 有没有牛人总结一下
【求助】新观众观看本季续作问题 本季这些番:都是有前作的(吧),表示完全没看过前作 但是有些番前作已经是三四十年前了,所以制作组是不是会照顾一下新观众? 还有一些番和前作没啥关系,新观众可以直接无压力看下去。 作为新观众下面这些番可以追哪些? 1.苍天之拳 2.银河英雄传说 3.全金属狂潮4 4.刀剑神域GGO 5我的英雄学院 第三部 6.wixoss
知情人士爆料,过几天将有大新闻产生,究竟会是什么新闻? 众所周知,柯九段数日前发过微博评论,对棋手对战AI的前景作了极其悲观的预期。 无独有偶,今晚逛B乎时,楼主发现有消息人士声称,过几天围棋界将公布一则大新闻。 毫无疑问,顶尖职业棋手已经对这则新闻心照不宣了;而吃瓜群众,因为没有参加内测版本的资格,也只能是知其然。(正如绝艺曾供职业棋手训练,而吃瓜群众不能确切得知胜率如何)(图1)(图2) 究竟是怎样大的新闻,能够配得上这样的评论?
cgos上的等级分和gorating上的等级分如何对应 如题 A.GOrating等级分 B.cgos等级分 C.谷歌论文中的等级分 如何对应?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