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东小子 津东小子
多与英雄论方法,不与喷子讲道理
关注数: 383 粉丝数: 1,414 发帖数: 38,977 关注贴吧数: 7
与芦台客户酒时畅谈有感 以下为转述津东与某芦台客户喝酒时畅谈的部分内容(第一人称) 客户某先生(为保护其个人隐私引去客户姓氏) 在谈到家乡发展的时候,该客户主要谈的就是培养他40多年的芦台镇。 “在我看来芦台才是宁河(这与很多芦台人持类似观点),只有芦台发展好,才能说宁河发展好,但是在发展的时候大笔的钱不用于芦台,却投进七里海,而最后呢?白白浪费了,如果那些钱用于芦台规划,芦台现在肯定变化更大,七里海弄个天津未来科技城宁河拓展区,明白人都知道,那块地方早晚和宁河说再见,而为何要发展那里?发现北部,发展芦台周边不是很好吗?” 津东在回答他这个问题时比较直接,“首先你的芦台就是宁河的观点就是错误的,您和大部分芦台人的观点几乎相同,换句话说吧,你们持这种观点的人表面上是狭隘的地域观念,深层次看的话,也是芦台发展不好原因之一:习惯于从自己的圈子里想问题、看问题、解决问题,但是解决的这个问题永远脱离不了主观性的缺陷。” 对于我的回答,该客户表情上看得出不太高兴,但也部分接受。 津东接下来继续说到“芦台的问题不在于投多少钱,现在讲的是产出比,芦台投资那么多,究竟能产出多少?这是一个经济账,一个地区发展过程中,这个账是必须考虑的,一个地区能够有多大发展取决于很多因素,人口、普通话、政策、自然环境、产业结构、地理位置等等,您给我讲讲芦台哪里占优?” 该客户说到“我是土生土长的芦台人,我比你了解芦台的现在和过去,芦台没有优势的话为何城区选在芦台?不选在别处?芦台人口是十四个乡镇最多的,人才也就是最多的,这不就是优势吗?” 津东当然是说话直接的人没有给客户面子“芦台的现在我不需要了解,芦台的过去更没有了解的价值,芦台始于唐朝,辉煌于唐芦铁路,不过那是蒸汽火车时代,现在是高铁时代,差了很多,我建议芦台人应该改变这种对历史的陶醉的幻想,归于实际” 说到这里客户便打开了话匣子,你们那边的天津未来科技城宁河拓展区,虽然有宁河二字,但是以后归属谁明眼人都知道,宁河要想把西部地区控制住必须修一条地铁,把两地绑在一块,否则芦台控制不了那边。 对此津东回答“造成芦台控制不了西部地区不是现在才开始的,历史上就存在,我曾经在宁河吧发过很多帖子,吧友建议我不要涉及芦台内容,否则会后悔,我没有听,因为我对芦台不了解,后来才知道很多芦台人是很爱钻牛角尖的,他们与西边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三观是有一定差异的,这种差异从最一开始就没有磨合好,直到现在西部对宁河认同普遍较低,当然这不完全是芦台的错,最早的根在老宁河就已经根深蒂固了。” 对此话题客户说了很多激动的话,是对于津东的话认可下的恨铁不成钢,不再做过多阐述。 该客户也问过津东,你不认可自己是宁河人是什么原因,宁河哪点让你不待见! 津东说“您刚才说过芦台就是宁河,我不是芦台人我为何承认我是宁河人?你们不觉得你们的双重标准很让人不舒服吗?一方面只认可芦台是宁河,而其他乡镇的一些人不认同自己是宁河人又被扣上忘本的帽子,这样太不公平,因为按照您的逻辑,我们不是芦台人,所以说我们不是宁河人自然没有任何毛病” 客户没在说话…… 不过后来客户说到,其实宁河落后主要问题不在领导层面,而在民众思想层面? 津东回答是肯定的,并跟他举例子“过去很多人说宝坻人土,现在呢?差距很明显了,宁河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从普通话就可以看出来” 客户很不屑,“跟普通话有屁关系?” 津东接着道“您看您是做生意的,您都不了解普通话对于做生意有何影响,举个例子,一个地区越开放,他的普通话普及率越高,现代化程度也越高,也就是说宁河又一个落后原因就是开放程度不够,相对观念闭塞” 客户未做过多反驳,很大程度也赞同,后来可能是酒喝多了,说很多对他家乡芦台的恨铁不成钢的话,也说了芦台以后的地位早晚会被未来科技城完全取代…… 我们说了很多,在这里就摘要这些,希望通过我们的对话能给大家有帮助! '''''''''谢谢大家看完!!!!
首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