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黑宅画漠钱1v 袖子外的四季
关注数: 1 粉丝数: 84 发帖数: 2,751 关注贴吧数: 27
【求助】LCD3系统搭建—我的HI-END 入烧时间不多不少,刚足7年,在2年前搭建好rs1e的系统后便有了退烧的想法。我喜欢人声,喜欢流行,喜欢小编制,喜欢听吉他扫弦的迷人音色,也喜欢偶尔对上味的电影原声——是的,我只是个和大部分人爱好相似、不碰古典的发烧友。所以我觉得于我而言,HI-END的天花板不需要这么高,瞄准一个完全适合我的耳机,喂好它就够了。于是我看中了LCD3。 LZ并不在北上广地区,所以能蹭听到LCD3级别系统的地方几乎没有(或是我不知道),便有了2年前我在论坛发帖求助系统的搭建,中间经过我的蹭听和认识新器材做了些微调,但还不够,因为我没有听到过我以为”OK“的器材在搭配上LCD3以及其他部分下发出的声音。所以我的系统搭建计划再次被搁置。 年初去了次上海,专门抽出时间去了上海各个耳机店试听、对比,经过不断的试听,我的HI-END清单也在不断变化,最终,介于时间有限,目前我定下的配置是这样: 欧博Reference R8 声韵 TAURUS MK2 金牛座二代 Audeze LCD-3耳机 JPS电源线Digital AC-X (DAC用) Aural Symphonics Cappuccino SE2电源线 (耳放用) 美国PAD Genesis信号线 Luminist 我一直觉得HI-FI就是要慢慢烧,慢慢玩才是最有意思的,所以我并不觉得弄一个清单花了这么久的时间有多麻烦,只是力求做到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不留遗憾,找到满足自己的声音。 或许这是最后一次就这个问题在论坛发帖询问各位烧友了,因为目前我就线材的搭配和耳放的搭配还是有些犹豫,想看看大家的建议和理由再做决定,谢谢。
【浮云实战套】TGT大王术—微调曲线焕生机 TGT9月赛季已近尾声,久盼的降速总算有了些苗头,虽然只是从“T7猎”降到了“中速猎”,但也让一些中慢速卡组变得热门起来,其中当之无愧的就是龙牧,外加克制天梯各毒瘤的特性,人气已经直超环牧 94牧等传统卡组。 在这种前提下,笔者想到,如果环境速度有所缓和,那么修改一些传统的慢速卡组曲线是否会有不错的实战提升呢?经笔者多番试验与实战,加入一些TGT新卡的大王术由此而来。 话不多说先上卡组..此套大王术用单缠绕双虚空作为1费选择,目的是为了战场和针对快攻,天梯目前有威胁的1费无非麻风 王师傅和法力幼龙,因此加入双虚空还是有很好的克制与降速作用再配合缠绕或者炸弹轻松稳住前期局面。中期靠暮光幼龙筑墙,以及地狱烈焰的AOE清场,穿插解牌和董大师加强战场能力,拖入后期。 此卡组的重点在于TGT新卡——博尔夫.碎盾的加入。笔者会想到这张卡是因为已经快被大王术抛弃的橙卡——二王,由于费高血薄,往往站不住一个回合的二王已经不再受到大王卡组的青睐,但TGT的新卡 碎盾使得大王二王体系有了新的可能,那就是用碎盾代替二王。6费3 9的身材咋看一般,但帮英雄承受伤害的效果注定要把这张卡当做抗和奶来使用。更低的费用更高的血量,在不考虑克制一切的那些解场牌的情况下,无论变身前后,碎盾都有很高的发挥价值。要说唯一美中不足之处,就是3 9的身材远远不如4 8来得实在,毕竟前面也说过了,现在天梯牧师增多,多个4攻身材的魔免大哥总归是好的。 笔者曾经在放女王还是哈里森甚至小软之间纠结了许久,通过多次实战,还是决定下女王,降低对面智商不是盖的....最主要的是,当前版本值得一解的武器只真银圣剑,血吼和死亡之咬,而女王则是对一切卡组都可以下,放洛欧而没放哈里森的原因则是因为术士不缺过牌手段,还是防止解场和大脸的法术比较实在。 最后说下起手和细节,先手留虚空 炸弹 缠绕。后手虚空 炸弹 找猫头鹰和大帝。 如果判断对面可能是有女王的卡组,猫头鹰一定要给女王。大帝最好留着的原因是经常会遇到满手的牌缺迟迟不来大帝的情况,手牌术起手卡一张大帝还是能接受的。 虚空扭曲尽量选择绝对赚的情况下,这对大王术来说是比较简单的。 最后就是注意控制下变身的血限,小心被斩杀。 PS:碎盾在变身后下比变身前效果好很多,当然不变身就能解决的局另说。 祝大家玩得开心!
【新年说几句】来终结一下Q701手办论 其实我不想这么起标题的,因为哪怕是K701在我看来也不是手办,毕竟那帮奥地利佬打死也想不到幸苦调出来的K701会是这种局面。k701不是手办,会成为手办是因为一大帮人想让一个听女声 室内乐 弦乐的货搞成听大编制大动态的神器,当然会成手办。 多的不说,我是来终结Q701是手办的神论的。Q701我很早以前就说过它的特点了,网上评测也一大堆——无非就是和K比起来较硬的线条感,有提升的低频,依然通透的整体韵味。 为什么不是手办?说实话,恶声状态的Q701我只在IPC身上听到过,其他的从小砖到台式,都没有觉得不好听,只是侧重不同罢了。 推动Q701,并让它的声音可以入耳,我听到的最低端的搭配就是603+Q701,而且毫无毛刺感,异常顺滑——必须要说这一点,也许是推力不够的原因,603上Q701的顺滑是超乎想像的,很多台式会加重701的毛刺感,从而影响整体发挥。中频略微有些凹(并不严重),低频相较于直推来说还好,高频延伸出不来。总体来说,听感不错。 然后就是谷津U2。在我听过一耳朵的音乐传真M1之后我得出一个结论:U2不算很适合Q701,如果你拿它配Q701只是因为米不够,而且图个方便,那行。 MDAC5,可以,真的可以,Q701的听感有些许的细,而MDAC5的暖声和韵味可以中和它硬朗的线条感。 音乐传真M1,重点来了。M1是我觉得在你有米的情况下最省心最适合的选择(更好的当然更贵咯),因为Q701适合两种风格,第一是慢速度的韵味机(比如MDAC5),但这是妥协的办法;第二种就是像M1这样,背景极其干净,动态适中,高低频延伸好的机器,可以说Q701在M1上完全把AKG那种特有的空灵感给体现出来了,推荐。 HA2,还行,不过这个价位我不推荐它了,因为风格和U2基本一致,和Q701不是完全搭,我现在主用HA2推RS1,Q701兼用还是能听的。 SPL2730,只要DAC和线材搞好,SPL2370绝对是万元级搭配Q701最好的选择,干净的声底,极好的两频延伸,泛音出色,唯一缺点就是少韵味,不过Q701本身的乐感和DAC以及线材的选择可以弥补,我当时听的就是DAC32+PAD的线材,确实毒人!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