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wfgp1211 lwfgp1211
只有失去才知道珍惜!
关注数: 27 粉丝数: 179 发帖数: 7,901 关注贴吧数: 13
分享一下K30至尊版使用一段时间的优点和缺点 首先谈一下屏幕,观感比之前用过的OLED屏好很多,高刷用起来真的很爽。新版的系统绝大部分软件都支持120Hz刷新率了。不过偶尔碰到有不支持的应用,就会感觉很卡,希望后面能所有应用都支持高刷。还有就是破解的DC模式开启之后屏幕会有点发绿,不开就正常。 耗电的话如果同时开5G和120Hz,掉电会有点快,差不多5,6个小时的水平。所以我现在都是开4G,下来差不多7到8个小时的亮屏续航,没有专业测过全程wifi的续航,应该会更好点。 发热的话正常使用应用一直感觉凉凉的,同时开5G和120Hz的时候会有点温度。最近没有玩游戏,不知道什么情况。充电的时候会感觉明显的温度。 白色感觉外观还行,其它颜色感觉不如白色。戴官方的保护壳手感挺厚的,用第三方的会好很很多。重量倒没感觉有多夸张,可能已经习惯了现在手机的重量了。 升降式的前摄虽然让屏幕更完整了,不过确实会影响解锁之类的体验,希望屏下摄像头尽快成熟吧。手纹识别率挺不错的,湿手也完全没有问题,速度比电容式的还是稍慢。 然后扬声器声音真够大的,立体声效果也挺明显,不过顶部的声音明显小一些,而且后盖会感觉有振动感。线性马达效果不错,不过不如更好的X轴,和水果的更是比不了。 总体来说虽然有点小问题,不过瑕不掩瑜,在3000以下感觉都挺能打的,更何况报价才1999,买了8+512G的,应该能用个两年了。
苹果A12X性能真的追上X86了吗——关于CISC和RISC性能的误解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苹果A12和A12X芯片的发布,有一个问题争论越来越多,那就是移动平台的ARM芯片真的在性能追上了桌面的X86了吗?就这个问题,我只能给一个我认为大致算正确的结论,并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 首先,让我们先说结论,从IPC上面来说,A12和A12X确实在性能上已经追上了主流X86平台,也就是说,现在A12X单核在同频情况下和现在的X86处理器性能相差无几。 但是,好多人对这个结论不能接受。因为表面上看起来,X86是CISC(复杂指令集),而ARM是RISC(简单指令集),CISC不是应该比RISC强的多才对吗?而且X86平台和ARM平台功耗差距那么大,怎么可能同频性能一样? 首先,先讨论CISC和RISC的问题。好多人不知道的是,RISC并不是CISC的早期版本,而是比CISC出现的晚的多架构。而且RISC就是为了解决CISC碰到的问题才发明出来的更高效的架构。也就是说理论上同技术水平下RISC比CISC性能更强,功耗更低。那为什么直到现在X86仍然是性能最强的架构呢? 实际上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那就是intel从Pentium Pro开始,x86处理器就开始使用起了RISC流水线,在这条流水线中运行的是μops(微码),并不是程序员使用的CISC指令。在流水线的开始阶段,x86处理器将CISC指令转换为μops(微码),之后进入指令流水线运行。也就是说实际上现在的X86处理器本质上就是RISC架构的,只是给程序员的接口还是CISC架构而已。当然,intel最近这些年还是出过真正的CISC架构的处理器的,不过它的型号不是I3,I5,I7,I9,也不是至强,而是Atom,Atom的性能怎么样相信大家都知道。所以认为CISC架构就比RISC架构强的人,可能看的参考资料还是一二十年前的古董了。而且因为X86架构要经过CISC转μops(微码)的流程,天生比真正的优秀RISC架构效率低。 如果能明白上面那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反而很好回答了。X86平台和ARM平台功耗差距一方面是intel的10nm制程难产,而intel的14nm+++工艺最多也就相当于台积电和三星的10nm稍好一点,比7nm已经落后一代了,功耗自然会不占优势。不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频率的问题,对半导体芯片来说,频率和功耗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指数关系。频率提高一倍,功耗并不是一般人认为的也提高一倍,而是可能提高3倍4倍,所以ARM的低功耗是靠高效的RISC架构和先进的制程还有低频来达到的。性能并不一定与功耗成正比。 所以,作为ARM架构的最先进代表,A12X追上X86的IPC性能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而是intel多年挤牙膏的必然结果。geekbech还可以用applebecn来嘲讽一下。自欺欺人到认为业界公认的SPEC 2006的测试结果也不可信就不应该了。
韩国拟2020年用SpaceX“猎鹰9”发射月球轨道船 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韩国航空航天研究院18日宣布,将通过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射实验用月球轨道船。据悉,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为埃隆⋅马斯克。 据报道,韩国实验用月球轨道船,将利用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发射。“猎鹰9号”全长70米、重549吨,一级和二级火箭均使用液体引擎。实验用月球轨道船计划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   据韩国航天院相关人士表示,“经过对技术能力和发射费用等多方面的考虑,我们最终选定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据悉,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在循环使用废弃火箭的事业上,接连取得成功。“猎鹰9号”成功实现了对造价最昂贵的一级火箭的地面回收,去年4月又在全球率先实现在海上着陆场完成火箭回收。此次发射月球轨道船也很可能使用可回收的火箭发射器,具体发射费用由双方协议确定,没有对外公开。   韩国实验用月球轨道船重达550公斤级,搭载有高清相机和月球伽马射线光谱仪等韩国自主开发的5个搭载设备和美国航空航天局开发的影子相机等。   据悉,实验用月球轨道船将在发射后利用自带推进系统进入月球轨道。此后将围绕月球极轨道进行公转,将拍摄的高清影像资料传送给地球。美国航空航天局将为月球轨道船运转提供必需的通讯和导航技术支持。   韩国航天院相关人士表示,“实验用月球轨道船今年9月已经完成系统设计预备探讨,正在进行具体设计”,“成功通过电气工程试验、结构模式检验、飞行模式总组装和试验过程之后,将于2020年按计划进行发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