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glelily dinglelily
关注数: 52 粉丝数: 247 发帖数: 8,710 关注贴吧数: 12
现在开始流行剖宫产指标控制 今年10月到11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湖南宁乡县人民医院发生两起胎儿出生后离奇死亡的事件。两起事件中,家属都曾多次要求剖腹产,而医院迟迟不手术。据《三湘都市报》11月23日报道,宁乡县卫生局业务科陈主任解释称:“卫生部对剖腹产和平产确实有比例规定,宁乡县规定剖腹产比例应控制在35%以内。”    这个数字与新生儿的死亡有着某种宿命般的关联。11月16日,产妇张晓兵本要求剖腹产,但医生建议顺产并让家属签“强烈要求顺产协议”;3个小时后生产未成,家属再次要求剖腹产,并签了“剖腹产协议”,但是医生并没有动手术,只连打了两针催生针;又过了2个小时,孩子的心率已经不行了,医生才从实施紧急剖腹产手术。最终,孩子生下来,抢救无效死了。 世界卫生组织今年发布的报告称:中国的剖腹产率高达46%,而其他9个亚洲国家的平均值仅为27.3%。现实中,的确存在一些医院出于逐利目的,鼓动甚至强制孕妇剖腹产。      面对这么一个领先世界的指标,卫生部门决心把数字降下来。于是,剖腹产有了计划经济那样的“指标”。比如,今年四川省卫生厅印发《2010年四川省妇幼卫生与社区卫生工作要点》,将降低剖腹产率纳入医院考核的指标;甚至要在《四川省产科质量控制标准》中把剖腹产的“指标”进一步明确下来。      早在两年前,深圳市对剖腹产就做了“数字化管理”。2008年《深圳市妇幼卫生主要指标监测预警工作方案(试行)》中明确规定了各类医院的剖腹产率:一级妇幼保健功能单位≤31.24%;二级≤38.01%;三级≤49.74%。      只是,在这个完美的“数字化管理”背后,管理者有没有将产妇、婴儿的健康安全放在首位考虑?每个产妇的情况都不一样,是否需要剖腹产,需由医生依据其临产的实际状况来把握,当然不能由红头文件来规定。要知道,指标是为人服务的,人活着不是为了完成冰冷的指标,不能本末倒置。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