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爱你千百回 一身爱你千百回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枝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关注数: 134 粉丝数: 138 发帖数: 8,143 关注贴吧数: 25
【转载腾讯网】江西企业排污疑致癌症村 环保局称责任在唐宋 在江西德兴市,江西铜业集团下属的多家矿山企业,多年将工业废水排入乐安河,祸及下游数十万群众。但矿山企业和环保部门却称:德兴早在唐宋年间就有采铜历史,污染主要是由于历代废弃采矿区产生,现代企业不应代历史受过。 喝水就像喝慢性毒药 >>戴村村民 乐安河是鄱阳湖的重要支流,历史上被德兴、乐平两市百姓称为“母亲河”。然而,上市公司江西铜业下属的德兴铜矿等矿山企业不断扩张,下游的乐平市深受污染之害,涉及9个乡镇约42万人。 紧邻德兴的乐平市名口镇戴村,村民说已有2800多亩地无法耕种,近20年来没有一人通过征兵体检,仅癌症患者就有70多人。 村民戴金发拿出一份“戴村癌症名单”说:“村里每年有四五人死于各种癌症,还有上升趋势。”“我们哪里是在喝水,简直就是喝慢性毒药。”村民邓桂莲说,去年9月,她11岁的儿子在上海一家医院查出“肾小球性血尿”,医生说:“你们那的水以后绝不能再喝了”。 沿乐安河下游,一些地势较低的耕地出现大面积荒芜,沿岸砾石被染成焦黄色。 乐平市政府在去年10月上报省政府的“请示”报告中称,由于受到乐安河污染影响,部分沿岸村镇的井水仅为地下水Ⅳ类水质标准,不能直接饮用。相关群众肝脏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血检不合格面广。 今年4月,德兴市香屯镇五星村数十名儿童血铅超标。村民认为,是邻村而建的江西铜业集团下属企业金德铅业公司“惹的祸”。 排污赔偿人均不足1元 >>市环保局 根据乐平市政府的调查报告,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上游有色矿山企业的生产,乐安河流域每年接纳的“三废”污水排放总量达6000多万吨,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和有毒非金属污染物种类有20余种。由此带来一系列损失,如9269亩耕地荒芜绝收,1万余亩耕地严重减产,沿河9个渔村因河鱼锐减失去经济来源,相关人群重金属中毒病症和奇异怪病时有发生。 与污染造成的巨大损失相比,排污企业仅有的赔偿,依据的是20年前的一次调查结果,只有区区18万余元。由于赔偿非常低,一些群众怨气较大,表示“很不理解”。对此,乐平市环保局副局长蔡庆福解释说,这一赔偿额度是2001年6月确定的,当时江西省环保部门组织乐平市政府、德兴铜矿等单位达成“乐安河乐平段农田赔偿协议”,依据的是环保部门1991年对乐安河乐平段农田污染调查的结果,由德兴铜矿等矿企每年向乐平市支付赔偿金18万余元。 记者采访发现,即便这点赔偿金,受害群众大都反映“从未领到”。对此,蔡庆福解释说:“对于乐平市受污染影响的40多万人来说,18万元赔偿款如果发下去,人均还不到1块钱。” >>省环保厅 仍有地方政府上污染项目 沿岸数十万群众深受乐安河污染之苦,但当地矿山企业和环保部门却异口同声,将主要责任推到“历史”头上。理由是:德兴早在唐宋年间就有采铜历史,污染主要是由于历代废弃的采矿区产生的,现代企业不应代历史受过。 “造成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古代遗弃的采矿通道形成的‘老龙废水’。”德兴铜矿环保部主任潘兵说,近几年德兴铜矿的环保投入已超过2亿元,完全实现了污水处理达标排放,不可能出现污水外排现象,乐安河中下游的水质已经得到很大改善。对于这一说法,乐平市环保局长黄林给予肯定,理由是目前地表水监测正常。 但面对记者质疑,乐平市环境监测站站长唐建军坦言,重金属污染危害最大的是土壤,由于缺乏设备,乐平市环保部门从未做过这一检测。他承认,仅靠地表水监测,根本没法测出重金属是否超标。 乐安河沿岸群众虽历经近40年申诉,但仍有部分村庄连基本的饮水问题都未解决。戴村村民自2009年起派代表与排污企业打起“持久战”。 江西省环保厅厅长邓兴明说,有的地方政府为发展经济,仍在上污染项目。“沿河小企业关停容易,但大企业要停产治理很难。” “达不到目的,受害群众只有继续反映。”戴村65岁的老支书戴明发说。 一些沿河群众呼吁,“利税大户”不应成为企业污染的挡箭牌。环保部门应责令污染企业停产整顿,并提高对被污染土地的赔偿标准;同时,地方政府应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并对怪病人群排查救治。“把污染责任推给‘历史’的人,难道想让‘历史’出面解决问题吗?”
江西企业排污疑致癌症村 环保局称责任在唐宋 在江西德兴市,江西铜业集团下属的多家矿山企业,多年将工业废水排入乐安河,祸及下游数十万群众。但矿山企业和环保部门却称:德兴早在唐宋年间就有采铜历史,污染主要是由于历代废弃采矿区产生,现代企业不应代历史受过。 喝水就像喝慢性毒药 >>戴村村民 乐安河是鄱阳湖的重要支流,历史上被德兴、乐平两市百姓称为“母亲河”。然而,上市公司江西铜业下属的德兴铜矿等矿山企业不断扩张,下游的乐平市深受污染之害,涉及9个乡镇约42万人。 紧邻德兴的乐平市名口镇戴村,村民说已有2800多亩地无法耕种,近20年来没有一人通过征兵体检,仅癌症患者就有70多人。 村民戴金发拿出一份“戴村癌症名单”说:“村里每年有四五人死于各种癌症,还有上升趋势。”“我们哪里是在喝水,简直就是喝慢性毒药。”村民邓桂莲说,去年9月,她11岁的儿子在上海一家医院查出“肾小球性血尿”,医生说:“你们那的水以后绝不能再喝了”。 沿乐安河下游,一些地势较低的耕地出现大面积荒芜,沿岸砾石被染成焦黄色。 乐平市政府在去年10月上报省政府的“请示”报告中称,由于受到乐安河污染影响,部分沿岸村镇的井水仅为地下水Ⅳ类水质标准,不能直接饮用。相关群众肝脏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血检不合格面广。 今年4月,德兴市香屯镇五星村数十名儿童血铅超标。村民认为,是邻村而建的江西铜业集团下属企业金德铅业公司“惹的祸”。 排污赔偿人均不足1元 >>市环保局 根据乐平市政府的调查报告,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上游有色矿山企业的生产,乐安河流域每年接纳的“三废”污水排放总量达6000多万吨,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和有毒非金属污染物种类有20余种。由此带来一系列损失,如9269亩耕地荒芜绝收,1万余亩耕地严重减产,沿河9个渔村因河鱼锐减失去经济来源,相关人群重金属中毒病症和奇异怪病时有发生。 与污染造成的巨大损失相比,排污企业仅有的赔偿,依据的是20年前的一次调查结果,只有区区18万余元。由于赔偿非常低,一些群众怨气较大,表示“很不理解”。对此,乐平市环保局副局长蔡庆福解释说,这一赔偿额度是2001年6月确定的,当时江西省环保部门组织乐平市政府、德兴铜矿等单位达成“乐安河乐平段农田赔偿协议”,依据的是环保部门1991年对乐安河乐平段农田污染调查的结果,由德兴铜矿等矿企每年向乐平市支付赔偿金18万余元。 记者采访发现,即便这点赔偿金,受害群众大都反映“从未领到”。对此,蔡庆福解释说:“对于乐平市受污染影响的40多万人来说,18万元赔偿款如果发下去,人均还不到1块钱。” >>省环保厅 仍有地方政府上污染项目 沿岸数十万群众深受乐安河污染之苦,但当地矿山企业和环保部门却异口同声,将主要责任推到“历史”头上。理由是:德兴早在唐宋年间就有采铜历史,污染主要是由于历代废弃的采矿区产生的,现代企业不应代历史受过。 “造成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古代遗弃的采矿通道形成的‘老龙废水’。”德兴铜矿环保部主任潘兵说,近几年德兴铜矿的环保投入已超过2亿元,完全实现了污水处理达标排放,不可能出现污水外排现象,乐安河中下游的水质已经得到很大改善。对于这一说法,乐平市环保局长黄林给予肯定,理由是目前地表水监测正常。 但面对记者质疑,乐平市环境监测站站长唐建军坦言,重金属污染危害最大的是土壤,由于缺乏设备,乐平市环保部门从未做过这一检测。他承认,仅靠地表水监测,根本没法测出重金属是否超标。 乐安河沿岸群众虽历经近40年申诉,但仍有部分村庄连基本的饮水问题都未解决。戴村村民自2009年起派代表与排污企业打起“持久战”。 江西省环保厅厅长邓兴明说,有的地方政府为发展经济,仍在上污染项目。“沿河小企业关停容易,但大企业要停产治理很难。” “达不到目的,受害群众只有继续反映。”戴村65岁的老支书戴明发说。 一些沿河群众呼吁,“利税大户”不应成为企业污染的挡箭牌。环保部门应责令污染企业停产整顿,并提高对被污染土地的赔偿标准;同时,地方政府应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并对怪病人群排查救治。“把污染责任推给‘历史’的人,难道想让‘历史’出面解决问题吗?”
广大电视爱好者的福音--广电总局取消电视剧中间插播广告 新华网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白瀛)11月28日,广电总局下发《〈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 据悉,该《补充规定》将《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2010年1月1日实施)第十七条修改为“播出电视剧时,不得在每集中间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同时明确,该规定于2012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电视作为重要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责任,要以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充分发挥好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指出,电视剧是深入千家万户、深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之一。取消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中间插播广告,能够有效实现播出电视剧每集剧情的完整性和观众收视的连贯性,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更好地体现广播电视公益文化服务的职能。从长远效果看,也有利于促进电视剧行业科学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电视台以人为本,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广电总局要求各级广电行政部门和各级电视台要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上来,把取消电视剧中间插播广告的决定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满意。并且热情欢迎广大电视观众对这项决定的贯彻执行给予监督。 记者获悉,为确保新政策得到切实执行,11月28日,广电总局还专门下发了《关于贯彻执行〈《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的通知》,要求各级电视台立即清理并撤销2012年的电视剧插播广告时段,重新编排节目和广告。要求各级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全面监看各级电视台的落实情况,对仍插播广告的播出机构,将按照相关法规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