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风雨 天下风雨
关注数: 1 粉丝数: 9 发帖数: 1,404 关注贴吧数: 16
大卫科波菲尔 导读 1、[作者狄更斯简介] 狄更斯(1812~1870),英国小说家,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曾在皮鞋作坊当学徒,16岁时在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担任报社采访记者。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 他生活在英国由半封建社会向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其作品广泛而深刻地描写这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鲜明而生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并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揭露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反抗斗争给以同情和支持。但同时他也宣扬以“仁爱”为中心的忍让宽恕和阶级调和思想。对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抱行动上支持而道德上否定的矛盾态度。表现了他的现实主义的强大力量和软弱空想。 狄更斯一生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杂文、游记、戏剧、小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写劳资矛盾的长篇代表作《艰难时代》(1854)和描写1789年法国革命的另一篇代表作《双城记》(1859)。前者展示了工业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描写了工人阶级的团结斗争,并批判了为资本家剥削辩护的自由竞争原则和功利主义学说。后者以法国贵族的荒淫残暴、人民群众的重重苦难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威力,来影射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预示这场“可怕的大火”也将在法国重演。其他作品有《奥列佛·特维斯特》(又译《雾都孤儿》1838)、《老古玩店》(1841),《董贝父子》(1848),《大卫·科波菲尔》(1850)和《远大前程》(1861),等等。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马克思把他和萨克雷等称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2、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是一本怎样的书?《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一部重要作品,写于1848—1850年。在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里,狄更斯借“大卫自身的历史和经验”,从某些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道路,表现出他的人生态度、道德理想。作品所展示的绘声绘色、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具有鲜明深刻的时代特点。 《大卫·科波菲尔》写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资本主义社会寻求出路的故事。孤儿科波菲尔经受了许多磨难,饱尝人生辛酸,在一些善良的人们多方救助下,经过不屈不挠的奋斗,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就和家庭的幸福。本书是狄更斯最重要且耗费心血最多、篇幅最长的一部半自传体著作,是他“最宠爱的孩子”,曾被列夫·托尔斯泰誉为“一切英国小说中最好的一部”,是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欧古典名著之一。这部小说在狄更斯的全部创作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更清晰地反映出了作者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是作者亲身经历、观察所得和丰富想象的伟大结晶。作者通过大卫悲欢离合的一生,多层次地刻画了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善良纯洁、奋发向上的大卫最终实现了他的生活目的,达到了精神上的幸福和谐。 3、狄更斯笔下的大卫科波菲尔的性格特点及其与当时社会背景之间的联系?《大卫·科波菲尔》(1850)是半自传体的小说,它的成就超过了狄更斯所有其他作品。它通过一个孤儿的不幸遭遇描绘了一幅广阔而五光十色的社会画面,揭露了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司法界的黑暗腐败和议会对人民的欺压。作品塑造了不同阶层的典型人物,特别是劳动者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弱小者的深切同情。作者还企图通过大卫·科波菲尔的最后成功鼓舞人们保持对生活的信心,极力培养读者的人道主义观点。这部小说最后仍以一切圆满作为结局,表现了作者的一贯思想。《大卫·科波菲尔》 4、《大卫·科波菲尔》作品简介: 《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在这部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的小说里,狄更斯借用“小大卫自身的历史和经验”,从不少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
【消息】费俊龙或聂海胜可能领军神舟七号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即将于今年10月发射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预计搭载3名航天员,并实现中国首次太空行走。权威消息透露,中国已从14名航天员中确定3名人选以及3名后备人选,而就目前的安排来看,“神五”航天员杨利伟预计将不会参加飞行,但“神六”两名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中的1位,很可能领军“神七”。  权威人士透露,共有14名航天员参加“神七”训练,包括杨利伟、费俊龙和聂海胜。由于杨利伟目前已参与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的部分行政工作,所以此次上“神七”的可能性不大。  而杨利伟日前在紧张训练期间代表航天人到四川慰问灾民,也似乎印证了上述消息。  太空漫步料不超1小时  另据透露,目前“神六”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两人的训练成绩都很良好,而他们中的1位很可能带领2名新人登上“神七”,更可能出舱完成太空行走任务。不过,最终谁能上天,还需视乎训练成绩和临阵状态而定。有关人士还透露,中国的首次太空行走时间将不会超过1小时,“这是为安全考虑,中国实际上有能力进行更长时间的太空行走”。另外,据悉,“神七”飞船将发射伴飞小卫星,可能由航天员在飞船中控制发射,进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员也可能参加这一作业,这一工作可以说是未来空间站进行的基础工作之一,“相信未来中国航天员太空作业的难度将逐步提高”。
物理 微重力与模拟微重力条件下的肺循环变化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0年第4期第13卷 文献综述作者:孙磊 向求鲁 汪德生 任维单位: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北京 100094关键词:微重力;失重模拟;肺循环;血容量;血管  摘要:微重力或模拟微重力时体液头向转移,首先波及肺循环。肺部血液和体液增加,并在肺各部之间存在差异。肺血管充盈、扩张,并在模拟微重力动物模型中观察到肺微血管损伤。对肺循环调节功能变化的研究较少,作者认为对肺血管反应性的观察将有助于了解肺循环变化的机制。  中图分类号:R85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837(2000)04-0305-05Change of Pulmonary Circulation in Microgravity and Simulated MicrogravitySUN Lei XIANG Qiu-lu WANG De-sheng REN Wei  (SUN Lei.Institute of Space Medico-Engineering,Beijing 100094,China)  Abstract:Fluid is transferred cephalad in microgravity and simulated microgravity,and the pulmonary circulation is the first to be affected.Blood and fluid contents in the lungs increase,but unevenly distributed among various zones of the lungs.Blood vessels in the lungs are filled and distend.Capillary changes have been observed in the animal model of simulated microgravity.Studies about the changes of regulative function of pulmonary circulation are relatively rare.Observations of the reactivity of pulmonary vessels may help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of the changes in pulmonary circulation during microgravity.  Key words:microgravity;weightlessness simulation;pulmonary circulation;blood volume;blood vessels  微重力时体液头向转移,首先波及的是肺循环。如果体液的再分配是经静脉发生的,它会很快通过右心,潴留于肺循环,再经数小时释放到体循环。在这一过程中,肺循环构成对抗体液再分布的第一道防线〔1〕。微重力或模拟微重力后肺循环变化比下肢容量变化更为敏感。以下就微重力与模拟微重力条件下肺循环的变化及其机理的探讨作一综述。  微重力及模拟微重力对肺血容量的影响  静脉的静水压零点(HIP)又称流体静压参考点,位于下腔静脉较膈肌稍下的水平。姿势的变化通常伴有血管内压的升高或下降,HIP也发生改变。利用染料球注射技术测量肺血容量(PBV),平卧位转坐位时下降具有显著性。从立位、坐位转为平卧位或头低位时,体液向头胸部转移,其中大部分潴留于肺循环。重力不论是在肺通气还是在灌流分配中,主要产生垂直的梯度,使通气-血流比值和气体交换产生局部差异。人体在水平位时,从肺尖到肺底血流量趋于均匀,肺的血液充盈在平卧位时比立位时增加20%~25%。然而有学者认为,血液的均匀分布不能看作是有利因素,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肺中上部区域,特别是上部区域的血流可能增加至类似地面二尖瓣狭窄病人的状况。推测在微重力时,肺上部区域跨壁压明显升高,可以导致反射和结构的变化,某些细胞成分可能滤过到血液中,增加小血栓形成。肺局部血流量的再分配通常是以极小的效应在数量上累积,形成局部和区域性显著的再分配。从肺进行气体交换功能的角度出发,这是一种生理学的适应。  浸水对肺血容量的影响 Gauer等〔2〕最先推测,浸水可引起人体血管腔的静水压梯度改变,中心血容量相对增加,体液重新分配。Lange等〔3〕用X线动态摄影技术及Arborelius等〔4〕的血液动力学研究证实了Gauer等的假说。浸水期间,流体静压以1 cmH2O/cm 水深的静水压梯度作用于身体,使下肢容量血管的血液转移到胸内的血管床。胸部额外容量约为700 ml,引起中心血管跨壁压增加,平均肺动脉压升高15  mmHg。这些中心循环的变化可能反射性引起心输出量、每搏量的变化。坐位浸水期间,作用于胸部的平均静水压约为20 cmH2O,类似于负压呼吸的情况。应用正压呼吸能完全逆转坐位浸水时的肺血容量变化。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