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若琳 离若琳
关注数: 0 粉丝数: 6 发帖数: 9,070 关注贴吧数: 9
↘浅蓝色の爱↙★﹏****散文:雪的心事<转> 北方。冬日。弦月。霓虹。第一场雪开始飘散。 一个人坐在一帘雪雾的背后,听雪落的声音。飘坠的枯叶很快被积雪掩盖,如同一粒微尘瞬间消失,随同我的记忆,一起沉沦。 似乎每一年的冬天都是这样度过,蜷缩在自己温暖的小屋,点一盏袅袅的灯,听着音乐,啜着热气腾腾的茶,读着喜欢的书,看着窗外滑过的风霜雨雪,一年一年,周而复始。我愿就这样栖息在自己的城堡中,静静地看岁月年华,如水流逝。不知岁月的痕迹,是否已挂上了我的脸,是否已刻在了我的心头。我知道终有一天,我的眼睛不再如雪花般清澈。多年后的一场大雪,是否会记取当年那个雪幕后的女子,曾经的过往,如雪的心事。 抬眼望路上的行人,个个脚步匆匆。冬至还未到,此刻的寒冷尚不算刺骨,想必一个人孤零零地走在路上,看那些将落未落的残叶飘摇欲坠,会感到稍许的凄凉,会顿觉家的温暖,会不由自主加快了脚步。又想起了那句古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想到这,便不由得想笑,不是笑别人,而是自己。终日坐在屋中胡思乱想,真实与虚幻已模糊得分辨不清,许多情景明明从未经历过,也永难实现,却又不可名状地熟悉与惊悸。仿若心中生出了翅膀,穿越时空,飘飘荡荡,替我飞过了一程又一程。原来想象也可以如此真实,也可以如此荒唐。 忽然想起多年前的一首老歌:把情感收藏起来,让回忆留下空白,忘了曾经拥有的过去,永远永远不再说爱……喜欢这些淳淳的老歌,只言片语便解尽所有的忧愁。当年飘渺的诺言,能实现的会有几句?不得而知,也无力证明。只是知道它再也带不来丝毫的兴奋或是晕眩,便如夜空中绽放的烟花,美丽属于她只有一瞬,狂风吹散,繁华落幕,一切归于空无。 月色雪影摇窗而入,洒在窗畔桌前,洒上我的额头,沁润我的灵魂。指尖再度飞舞,倾诉她的寂寞。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只是这样的游戏规则无常,这样的梦,看得到彼岸,却无法泅渡。这场戏很精彩,该上演的时候上演,该落幕的时候落幕。这场游戏很无奈,从清晰到模糊,从春花到秋露。如风一缕,雪一幕,随意沉浮,不知方向如何,不知终点何处。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朱自清先生笔下的《匆匆》让我叹息不已,原来一切注定匆匆,穷我一生,也无法追逐。 窗外的雪已住。我停在原地,像是一只舞倦的蝴蝶,无力飞去。
↘浅蓝色の爱↙★﹏****(资料)三伏<转>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 据《通书》、《阴阳历书》和《万年历》查考可知:今年是阳历公元2005年,阴历乙酉(鸡)年。“三伏”是:7月15日,阴历初十庚子日为初伏(又叫头伏);7月25日阴历二十庚戌日为中伏(二伏);8月14日,阴历七月初十日庚午日为末伏(三伏)。 一般年份,每伏十天,三伏共三十天。但今年的“年份”就是“中伏”(二伏)二十天。因此,“三伏”期共四十天。即从阴历初十初伏起,至末伏的最后一天(阴历七月二十日)出伏止,前后正好四十天。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俗话说“热在三伏”,按照我国传统历法,今天开始进入夏季常年相对最热的“三伏天”。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始日(今天是今年的初伏始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始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为20天,比如今年。一般说来,“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当然,古人的这种推算方法并不十分科学,并不一定与当年的气象实际紧密结合,各地全年中的极端最高气温也不一定出现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但不管怎么说,“三伏天”确实是盛夏酷暑的时候,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温。 名称 另称 介绍 初伏 头伏 夏至1后第三个庚日2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第三个庚日为入伏,作为初伏的第一天。 中伏 二伏 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3后第一个庚日前的一段时间。第四个庚日定为中伏开始的第一天,农历七月前立秋者,则中伏为10天;农历七月后立秋 者,则中伏为20天。 末伏 终伏 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第二个庚日定为出伏,即伏天结束。
☆★若琳☆★【谈诗】转贴:《宋诗选注序》作者:钱钟书 关于宋代诗歌的主要变化和流派,所选各个诗人的简评里讲了一些;关于诗歌反映的历史情况,在所选作品的注释里也讲了一些。这里不再重复,只补充几点。 一 宋朝收拾了残唐五代那种乱糟糟的割据局面,能够维持比较长时期的统一和稳定,所以元代有汉唐宋为“后三代”的说法。(郝经:《陵川文集》卷十《温公画象》,赵汸:《东山先生存稿》卷一《观舆图有感》第四首自注。)不过,宋的国势远没有汉唐的强大,我们只要看陆游的一个诗题: “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剑南诗稿》卷十二)宋太祖知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曾把南唐吞并,而也只能在他那张卧榻上做陆游的这场仲夏夜梦。到了南宋,那张卧榻更从八尺方床收缩而为行军帆布床。(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炎兴下帙》卷五十四载吴伸《万言书》里还引了宋太祖那句话来劝宋高宗不要“止如东晋之南据”。)此外,又宽又滥的科举制度开放了做官的门路,既繁且复的行政机构增添了做官的名额,宋代的官僚阶级就比汉唐的来得庞大,所谓“州县之地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宋祁:《景文集》卷二十六《上三冗三费疏》)北宋的“冗官冗费”已经“不可纪极”。(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五“宋冗官冗费”条)宋初有人在诗里感慨说,年成随你多么丰收,大多数人还不免穷饿:“春秋生成一百倍,天下三分二分贫!” (张咏:《乖崖先生文集》卷《悯农》)最高增加到一百倍的收成只是幻想,而至少增加了五倍的冗官倒是事实,人民负担的重和痛苦的深也可想而知,例如所选的唐庚《讯囚》诗就老实不客气的说大官小吏都是盗窃人民“膏血”的贼。国内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矛盾因国际的矛盾而抵触得愈加厉害;宋人跟辽人和金人打仗老是输的,打仗要军费,打败仗要赔款买和,朝廷只有从人民身上去榨取这些开销,例如所选的王安石《河北民》诗就透露这一点,而李觏的《感事》和《村行》两首诗更说得明白:“太平无武备,一动未能安……役频农力耗,赋重女工寒……” “产业家家坏,诛求岁岁新,平时不为备,执事彼何人……” (《李直讲先生文集》卷三十六)北宋中叶以后,内忧处患、水深火热的情况愈来愈甚,也反映在诗人的作品里。诗人就像古希腊悲剧里的合唱队,尤其像那种参加动作的合唱队,随着搬演的情节的发展,歌唱他们的感想,直到那场戏剧惨痛的闭幕、南宋亡国,唱出他们最后的长歌当哭:“世事庄周蝴蝶梦,春愁臣甫杜鹃诗!” (马廷鸾:《碧梧玩芳集》卷二十四《题黎芳洲诗集》引了这两句,还说:“所谓长歌之哀非耶?”)
☆★若琳☆★【诗歌】《颂》 《颂》 ——大悲无泪,大耐无悔 一样素春天又要经过滴家园 秋色 依然高过雁阵和鹰眼 大地上俯伏着忙碌滴蚂蚁 即将枯槁滴草地 忍耐着最后滴黑暗 以及饥饿 含蓄滴悲哀 努力地抵达 春风将吹过来滴山岗 雁阵 似剑一样滴穿刺 流逝滴歌声偶尔让它棉交叉 干枯滴鹰眼 依稀可见 大海蔚蓝滴蒸腾 秋风中滴茅屋伸出路一样遥远滴臂膀 拥抱住 紧紧地拥抱住 他棉滴孩子 死亡 比诞生来得坚定和具体 一枚褪换下来滴翎笛 哑然一段故事滴结局 带露滴新芽 渐渐 展开他棉成长滴忧郁 而草地 明天总比昨天青翠 坍塌滴英雄主义者 慢慢地垒叠 接近 太阳滴呻吟 大海滴呜咽 以及 寒冷滴鸦鸣 攀越在 古老滴家园 苏醒中巨大滴身躯 困顿在挣扎滴索套里 高高挂在茅屋上滴手 血色 散发出光辉 一样素前方滴路 挤满了丢失滴鞋子 颤抖着 在鹰眼滴盲区里徘徊 他棉紧紧地抓住 有如榕树滴根须 牛车轧了过去 深陷在皱纹里 他棉用粗大滴瓷碗 喂养母亲 他棉呆呆地望穿秋水 望弯了嫦娥纤瘦滴腰身 清冽滴汤水中唯不见天上滴月娘 草地上招雨滴青幡 摇摇晃晃 所有山冈滴顶峰 露出了些微滴红晕 背景中滴天空素雁阵灰色滴行列 涉水而过 寻找击鱼滴桨声 一样素 春天又要经过滴家园 蚂蚁棉筑巢 在里面 想象着春天滴温暖 介素多么快乐滴创造 除了汗水滴味道 和梦想滴遥远 耐情在每天滴太阳 和月亮之间 交合 春天又要经过苍白滴额头 秋水留在墙上滴偷泣 那些广大滴草地 那些 顽强滴蚂蚁棉 在盖上眼帘之前 颂歌一曲 大悲无泪 大耐无悔
☆★若琳☆★【快捷】Win xp 的快捷键一览表 通用快捷键 F1 打开当前程序或者 Windows 的帮助内容 F2 重新命名选定的文件 F3 在桌面上的时候打开“查找文件”对话框 F5 刷新窗口的内容 F10或ALT 激活当前程序的菜单栏 DELETE 删除被选择的选择项目,如果是文件,将被放入回收站 SHIFT+DELETE 删除被选择的选择项目,如果是文件,将被直接删除而不是放入回收站 SHIFT+DELETE 剪切被选择的项目到剪贴板(在“桌面”,“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外使用) SHIFT 在放入 CD 的时候按下不放,可以跳过自动播放; 在打开 Word 的时候按下不放,可以跳过自启动的宏 CTRL+ALT+DELETE 打开 Windows 任务管理器 CTRL+SHIFT+ESC 打开 Windows 任务管理器 CTRL+F4 关闭当前应用程序中的当前文本(如 Excel 中) CTRL+F6 切换到当前应用程序中的下一个文本(加SHIFT 可以跳到前一个窗口) CTRL+A 选择所有项目 CTRL+N 新建一个新的文件 CTRL+O 打开“打开文件”对话框 CTRL+P 打开“打印”对话框 CTRL+S 保存当前***作的文件 CTRL+X 剪切被选择的项目到剪贴板 CTRL+Z 撤销上一步的***作 CTRL+C 或 CTRL+INSERT 复制被选择的项目到剪贴板 CTRL+V 或 SHIFT+INSERT 粘贴剪贴板中的内容到当前位置 ALT+连字符(-) 显示多文档界面程序的系统菜单 (如 Excel 中) ALT+BACKSPACE 撤销上一步的***作 ALT+SHIFT+BACKSPACE 重做上一步被撤销的***作 ALT+F4 关闭当前应用程序 ALT+SPACEBAR 打开程序最左上角的菜单 ALT+TAB 在打开的项目之间切换 ALT+ESC 以项目打开的顺序循环切换 ALT+ENTER  将 Windows 下运行的命令行窗口在窗口和全屏幕状态间切换; 查看选定的文件的属性;选定任务栏时打开“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属性 ALT+双(单)击 查看选定的文件的属性 ALT+PRINT SCREEN 将当前活动程序窗口以图象方式拷贝到剪贴板 ALT+菜单名中带下划线的字母 显示相应的菜单 PRINT SCREEN  将当前屏幕以图象方式拷贝到剪贴板 APPLICATION(右击) 打开当前活动项目的快捷菜单 ESC 取消当前任务 WIN 或 CTRL+ESC 打开开始菜单 WIN+D 显示桌面 WIN+M 最小化所有被打开的窗口 WIN+SHIFT+M  重新恢复上一项***作前窗口的大小和位置 WIN+E 打开资源管理器 WIN+F 打开“查找文件”对话框 WIN+L 如果连接到网络域,则锁定您的计算机;如果没有连接到网络域,则切换用户 WIN+R 打开“运行”对话框 WIN+U 打开“辅助工具管理器” WIN+BREAK 打开“系统属性”对话框 WIN+CTRL+F 打开“查找计算机”对话框 WIN+F1 打开 Windows 的“帮助和支持中心” WIN+TAB 切换任务栏中运行的程序 “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 快捷键 按住SHIFT再单击窗口的关闭按钮 关闭所选文件夹及其父文件夹(仅适用于“我的电脑”) HOME 显示当前窗口的顶端 END 显示当前窗口的底端 BACKSPACE 查看上一级文件夹 左箭头 当前所选项处于展开状态时折叠该项,或选定其父文件夹 右箭头 当前所选项处于折叠状态时展开该项,或选定第一个子文件夹 ALT+左箭头 向后移动到上一个视图 ALT+右箭头 向前移动到上一个视图 NUM LOCK+减号(-) 折叠选定的文件夹 NUM LOCK+加号(+) 展开选定的文件夹 NUM LOCK+星号(*) 展开所选定的文件夹及其子文件夹 F4 显示“地址”栏列表 F6  在左右窗格间切换 CTRL+G 转到 CTRL+拖动文件 复制文件 SHIFT+拖动文件 移动文件 CTRL+SHIFT+拖动文件 创建快捷方式 右键+拖动文件 移动(复制)文件;创建快捷方式到当前位置 SHIFT+双击 用资源管理器打开所选文件 IE 快捷键 查看和浏览 Web 页 F1 显示 Internet Explorer 帮助,或显示对话框中某个项目的相关帮助信息 F11 在全屏幕和常规浏览器窗口之间进行切换 TAB 在 Web 页、地址栏和链接栏中向前移动到下一个项目
☆★若琳☆★【资料】三伏<转>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 据《通书》、《阴阳历书》和《万年历》查考可知:今年是阳历公元2005年,阴历乙酉(鸡)年。“三伏”是:7月15日,阴历初十庚子日为初伏(又叫头伏);7月25日阴历二十庚戌日为中伏(二伏);8月14日,阴历七月初十日庚午日为末伏(三伏)。 一般年份,每伏十天,三伏共三十天。但今年的“年份”就是“中伏”(二伏)二十天。因此,“三伏”期共四十天。即从阴历初十初伏起,至末伏的最后一天(阴历七月二十日)出伏止,前后正好四十天。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俗话说“热在三伏”,按照我国传统历法,今天开始进入夏季常年相对最热的“三伏天”。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始日(今天是今年的初伏始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始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为20天,比如今年。一般说来,“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当然,古人的这种推算方法并不十分科学,并不一定与当年的气象实际紧密结合,各地全年中的极端最高气温也不一定出现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但不管怎么说,“三伏天”确实是盛夏酷暑的时候,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温。 名称 另称 介绍 初伏 头伏 夏至1后第三个庚日2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第三个庚日为入伏,作为初伏的第一天。 中伏 二伏 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3后第一个庚日前的一段时间。第四个庚日定为中伏开始的第一天,农历七月前立秋者,则中伏为10天;农历七月后立秋 者,则中伏为20天。 末伏 终伏 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第二个庚日定为出伏,即伏天结束。
☆★若琳☆★【散文】雪的心事<转> 北方。冬日。弦月。霓虹。第一场雪开始飘散。 一个人坐在一帘雪雾的背后,听雪落的声音。飘坠的枯叶很快被积雪掩盖,如同一粒微尘瞬间消失,随同我的记忆,一起沉沦。 似乎每一年的冬天都是这样度过,蜷缩在自己温暖的小屋,点一盏袅袅的灯,听着音乐,啜着热气腾腾的茶,读着喜欢的书,看着窗外滑过的风霜雨雪,一年一年,周而复始。我愿就这样栖息在自己的城堡中,静静地看岁月年华,如水流逝。不知岁月的痕迹,是否已挂上了我的脸,是否已刻在了我的心头。我知道终有一天,我的眼睛不再如雪花般清澈。多年后的一场大雪,是否会记取当年那个雪幕后的女子,曾经的过往,如雪的心事。 抬眼望路上的行人,个个脚步匆匆。冬至还未到,此刻的寒冷尚不算刺骨,想必一个人孤零零地走在路上,看那些将落未落的残叶飘摇欲坠,会感到稍许的凄凉,会顿觉家的温暖,会不由自主加快了脚步。又想起了那句古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想到这,便不由得想笑,不是笑别人,而是自己。终日坐在屋中胡思乱想,真实与虚幻已模糊得分辨不清,许多情景明明从未经历过,也永难实现,却又不可名状地熟悉与惊悸。仿若心中生出了翅膀,穿越时空,飘飘荡荡,替我飞过了一程又一程。原来想象也可以如此真实,也可以如此荒唐。 忽然想起多年前的一首老歌:把情感收藏起来,让回忆留下空白,忘了曾经拥有的过去,永远永远不再说爱……喜欢这些淳淳的老歌,只言片语便解尽所有的忧愁。当年飘渺的诺言,能实现的会有几句?不得而知,也无力证明。只是知道它再也带不来丝毫的兴奋或是晕眩,便如夜空中绽放的烟花,美丽属于她只有一瞬,狂风吹散,繁华落幕,一切归于空无。 月色雪影摇窗而入,洒在窗畔桌前,洒上我的额头,沁润我的灵魂。指尖再度飞舞,倾诉她的寂寞。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只是这样的游戏规则无常,这样的梦,看得到彼岸,却无法泅渡。这场戏很精彩,该上演的时候上演,该落幕的时候落幕。这场游戏很无奈,从清晰到模糊,从春花到秋露。如风一缕,雪一幕,随意沉浮,不知方向如何,不知终点何处。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朱自清先生笔下的《匆匆》让我叹息不已,原来一切注定匆匆,穷我一生,也无法追逐。 窗外的雪已住。我停在原地,像是一只舞倦的蝴蝶,无力飞去。
☆★若琳☆★【散文】昒而一夏<转> 女孩爱极了夏。 爱城西坟场的马蹄莲,安静舒展枝叶润湿泥土的香气。 深水轻灵,浅草离离。 日久狭长巷口,金黄陆离,裁一袖修竹,嬉笑囚于花间。 夏轻轻蜷于薄瓦细砖,暖意从待夏的雕花木窗间向周身迅疾蔓延。地上留着细落晨光,金色奇异图腾。 春遗落无法成眠的夙夜之忧,夏已至。 尤其明媚。无意灼烧巷口汲水女孩清澈眼底,留下明晃晃的痕迹。 鬓角发稍仍未尽凉意的风缭绕而逝,想象着迎来晨曦的细小物体不安分地从金色的光线里流动而过。 花些许萎靡,弥漫着肆无忌惮萦凝在唇边的香气。 女孩嘴角勾起浅弧,似安然恬定的莞尔,笑这夏来的无常。 荫庇下涌动的暖流穿过黄髫嬉闹的弄堂,童声清澈。提满方寸木桶,女孩和着欢笑碎步深去。 厌了这曲曲的巷。 女孩花衫后影,只得见了一隙,便折了过去,追也便追不得。 夏之蕾疯狂延展她的枝触,从深院溢出一溪向阳的青翠。旧日依门而坐,母亲团扇半掩的眉目婉转,化了霞光护着申城。 春深歌舞,夏不还。 纷乱之时盛的是废墟,霓虹缭乱,曼舞逝于子夜流过窗前的细小光纤。 硝烟噬了那个年代的人心。 既而夏来了。 光芒从青苔石板隙间渗出,潮热的空气卷袭着似雨蝉鸣,昒爽不觉晨。 午后总有猫犬浅眠,闹的便是慵懒的蝉,鸣的亦非正音,叠叠重重,没了巷尾钟声。 女孩单车的铃声直贯街角,花篮里是泛着微凉晨露的马蹄莲。 那是补丁的书袋里放的父母的相片,黑白的卷边上留着的痕迹。很粗糙的塑料花,却看得出是马蹄莲。 也过了那些黑白映色的时日了。 夕阳只挂了一抹红,猫儿便翘着尾顺屋脊隐到枝叶之后,鹂鸟也在丈许修竹之后禁了声。 篮内皓白的花儿已告罄,女孩携了细花留在篮隙之间。 明显的夏意。 而后沉入睡里,未失旧时的光色,空洞迷离流洒在绕城而过的江面,光怪陆离。 隔夜便有深夏的味道。 二日便是秋。 女孩蓄了夏的细节萦在发间随意盘起,时间滑落到深深的叶脉,父母申沪旧事似晨时的马蹄莲盛于春后。 盛了一夏。
☆★若琳☆★【散文】乡月大于城 乡月大于城 [横槊望天] 近日偶读清人张潮《幽梦影》,读到他苦无下对的佳句“乡月大于城”,心中颇生感慨。 乡村的月亮确实比城里看见的要大。 你看,一望是野旷悠远,天低树高,流水村落,万物悄然,只那月儿或挂于柳梢,或游于中天,或欲坠于晓风中,清婉亮丽,姗姗可爱。你看,村人们总爱三五成群坐在好客王婆的院落里,沐着槐树花香,就着粗碗新茶,扯起张家的媳妇李家的娃来;或者枕着床前的明月光,想着哪天该到溪边去低头弄莲子,哪天该到田头去稻黄抓蟹肥。不论月圆月缺,他们的日子总是实实在在地过了。 其实,不知多少代了,我们也来自这美丽的乡村,我们的日子就被这乡村喂养者。 在城中,那高楼檐头,那吊塔臂弯,有时也会有一轮悬月,在灯火和霓虹映照之下,你看不清它的真面目,它是那样的瘦小。现在,科学告诉我们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不存在因地而异产生大小变化,感到大小不同是因为光影让人产生了错觉。但是,古人抑或今人宁愿相信乡月大于城,那是缘自我们血脉中所固有的乡村情结! 曾几何时,月亮成了故乡的代名词。 不必说月下把酒,对影成三的孤独与浪漫,也不必说低转朱阁,抚照无眠的牵挂与思念,单是那海上明月,天涯此时的万户同赏,就让我们对月浮想联翩。是啊,人在旅途,霜白露重,遥寄愁心,故乡月明!明月在人们的心中,已幻化成家乡的山水亲人,已渐染上故园的厚重乡音,已凝聚着故乡的世事人情……那旷野清风明月,那小桥流水人家,是我们血脉喷张的源头,是我们慎宗怀远的皈依,是我们顶礼膜拜的图腾! 我们的本源在乡村,我们都是城市的流浪者。 村头明月下,一棵古老的大树把它缠绕盘曲的虬根深深扎于土地之下。大树下,一位苍老的母亲在深情地呼喊:归来吧,孩子!
☆★若琳☆★【素材】素材<转> 1.★★这个是我哒,很多素材~~包你们喜欢哦~~★★ http://sweet_0d.photo.163.com 2.★★可爱韩国头像★★(105张)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euamo_te&_dir=%2F14153347 3.★★字体素材★★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yiyi_051&_dir=%2F14152408&page=1(39张)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kimydy&_dir=%2F14196502&page=1(62张) 4.★★好杂的素材哦,什么都有★★(207张)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ketty_32&_dir=%2F14173513 5.★★可爱留言板框框素材★★(21张)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christianah&_dir=%2F14165947 6.★★可爱LOGO素材★★(41张)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bobo.quan-oo&_dir=%2F14177380 7.★★银公主系列素材★★(280张)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babeyeon&_dir=%2F14228917 8。★★__;设计素材/、不错的哦★★(190张)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lyl_ben00&_dir=%2F14238542&page=1 9。★★咑慥埘埫,框框,动态……素材★★(72张)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wangyutingduai1314&_dir=%2F14254482&page=1 10。★★动态框框素材★★(111张)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helenshz&_dir=%2F14280790 11。★★一些粉可爱的素材(459张)★★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xyqqlove&_dir=%2F14274821 12。 ★★吊饰素材★★(674张)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wugouzhua&_dir=%2F14272529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