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m12 tomm12
关注数: 16 粉丝数: 23 发帖数: 4,656 关注贴吧数: 103
马瞻 有人说,崔国师和齐先生在演戏,为何马瞻死了,他岂不是很冤? 马瞻死了,他确实死的冤,但别忘了。这整个布局中,何止只有他一个人死了?何止只有他冤? 整个布局崔东山都是不知道的,崔国师和齐先生需要所有人真情实感,真实的行为来骗过周密。 首先,这是个错事,但这是为了达成好结果,这就是崔东山要问陈平安的问题,为了好结果但要先做错事怎么办?崔东山自己都过不去这个坎。 其次,原文82章中写了,崔明皇去骗马瞻是为了想断齐先生的文脉,以此证道。没说他想杀了马瞻,原文还解释了,断人文脉并不是简单地杀人,正确的做法是诛心。再看马瞻的死,原文如下: “于是崔明皇再骗马瞻,告诉他既然事已至此,不如退而求其次,干脆改换门庭,跟山崖书院撇清关系,回到小镇后就能够担任新书院的山主,而且是新书院的第一位山主,比起在山崖书院拾人牙慧,仰人鼻息,不是更好?” 崔瀺继续行走,不过望向默默呼吸吐纳的崔明皇,“是不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了问题?” 崔明皇点头道:“应该就是在这个时候起了疑心,开始与我虚与委蛇,当时他不露声色,我虽然小心提防,但是没有想到马瞻这么个**,发起狠来,是如此不留余力,拼得经脉寸断,窍穴炸碎,也要杀我。” 崔瀺点点头,“马瞻虽然远不如齐静春,可到底是在那人门下待了十多年,不能纯粹以蠢人视之。” 这没说崔明皇先下手杀马瞻。这段读起来反而像马瞻识破阴谋,下杀手想破局。
首席供奉姜尚真。 这事议论纷纷,有人觉得,姜尚真杀了一大波自家福地之人,在莲藕福地开了春潮宫,做出了强抢女人的勾当,认为搬山老猿和他差不多,为何陈平安把老猿杀了,姜尚真成宗门供奉? 首先姜尚真杀自己福地之人,这事之前本就只言片语,从没说过前因后果。最新章才算说的比较全。算是作者补了一个小坑。之前就有人问过我,姜尚真杀的人,屠了大半福地,是否都是参与之人。之前我因为信息太少,就没下结论。但从最新章看,确信是的概率,占了大半。姜尚真自己福地所发生之事,演变到最后,甚至到了是姓姜的就杀的地步。这是株连,这些人当中就没有无辜之人吗?而且姜尚真是去镇压叛乱的。 再说莲藕福地,我没记错的话,姜尚真是去帮好友陆舫渡情关的。他采用了喜欢他的,接上山,不喜欢他的威逼利诱,反正都要接上山,到最后,还都要获取女子真心对待他。可能是以此让好友来看淡男女之情,渡过情关。其他的也是没细写,要么是我忘了一些内容。 至于老猿,“在一洲山河横行无忌,造孽千年,明里暗里,山上山下,手上至少几千条人命,偏偏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只瞧见了今天死得轰轰烈烈,反而竖起大拇指,将其视为豪杰了?如果我没有记错,观礼仙家当中,早年在袁真页手上吃过闷亏和大苦头的,可不止一两个门派。”这是原文,也是没每件事都细写。但最起码浩然天下不需要老猿来镇压叛乱。
话说陈平安在大泉王朝困局。例如大泉女帝姚近之,私底下接触过斐 话说陈平安在大泉王朝困局。 例如大泉女帝姚近之,私底下接触过斐然,甚至有过一桩被某座军帐记录在册的秘密盟约。 那么今日大泉王朝和姚氏之声誉斐然,就是未来文圣一脉关门弟子之声名狼藉,百口莫辩。 (大泉王朝联合妖族,现在整个一洲独此一份,不知道大泉联合妖族还能阴阳怪气,知道了就该直接口诛笔伐,甚至可能要求文庙做事了。亲口承认自己是陈平安,要保住姚家,联合了妖族,陈平安自证不了当时之陈平安到底是不是陈平安本人,大佬、文庙不会去管,因为大佬发话,底下人只会嘴上说是,眼里看到是武力、权势威胁,心里却会在一直怀疑。别人我不知道,我会这样想,这样看。除非能拿出铁证。这里不知光阴流水能不能造假。) 申国公高适真,两位藩王,或者任何一个至今还在蛰伏的“隐士高人”,都可能成为某个变数,变成陈平安的变数,再被心人演化成整个文圣一脉的变数。 (再有其中一两个人作证当年的桃花渡秘密会面,被有心人说成当年陈平安可以保下姚家,保下大泉蜃景城,说明陈平安在妖族中有能量,文圣收下这个闭关弟子,就是想在人妖大战中立下功劳,让文圣一脉卷土重来,好让文庙中的神像能压过前面神像一头,这样文圣一脉所有在大战中的努力全都成了算计,到时战后吹得最狠的那一波人,自然会变成骂的最狠的一拨人。) 先生的付出,合道三洲山河。 师兄崔瀺的谋划,为浩然挽天倾。 师兄左右的出剑,一剑光寒天下。 所有这些,陈平安作为“最无所事事”的那个小师弟,在他现身浩然天下这个太平世道之后,所有额外享受到的文脉余荫,都会因为陈平安的一着不慎,连累整个文脉,再次跌入泥泞,哪怕在文庙那边不会有任何怀疑,但是在山上山下,注定会饱受质疑,只会比一本胡乱编纂、九假一真的山水游记,一个喜欢怜香惜玉、擅长沽名钓誉的陈凭案,更加不堪。 (这段可以配合我上一段说的。)
1 下一页